发挥川茶优势.doc_第1页
发挥川茶优势.doc_第2页
发挥川茶优势.doc_第3页
发挥川茶优势.doc_第4页
发挥川茶优势.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挥川茶优势羞逡一一.盏_.发挥川茶优势打造茶叶出口大省段新友(四JIl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610041)“十五”以来,是四JII省茶叶产业历史上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全省现有产茶县(市)120多个,重点产茶县(市)30多个:2006年全省茶园面积l5.53万公顷,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提高到42%;茶叶总产量10.0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3.98万吨;茶叶总产值18.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达到11.5亿元=省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70%的投产茶园通过了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名山县,峨眉山市,洪雅县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21家企业的79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33家企业的1667公顷茶园获得了有机茶认证:四川现有省级以上产业化经营重点茶叶龙头企业l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2006年竹叶青荣获农业部首批”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随着创建出El茶叶生产示范基地计划的启动,竹叶青,绿昌茗,叙府,嘉竹等企业,纷纷建设出口茶叶生产基地,对扩大茶叶出El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各地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宣传活动,促进了茶产业和茶经济的发展.川I茶产业已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支撑,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可靠抓手.一,川茶出口的优势和发展思路1.良好的物种品质及环境条件,奠定了川茶出口明显的比较优势一是种茶历史悠久,荼文化底蕴深厚.JII藏茶马古道,茶文化圣山蒙顶山,邛崃康熙御赐”天下第一圃”等,孕育和形成了丰厚的茶文化底蕴.二是种质资源多样,茶树品种丰富.i是生态条件优越,茶叶品质良好.四川茶区分布在日照少,气温适宜,无霜期长,降雨丰富,云雾多,湿度大,漫射光丰富的盆周山区和丘陵地区,是发展茶叶特色产品的最适宜区.农业部在全国茶叶优势区域规划中,把四JII规划为名优绿茶和出El绿茶优势区域.四是宜茶地区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坡度6-25.的宜茶坡地有3000多万亩,为建设新型茶叶产业基地,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茶业是高效农业,是四川省茶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在主产区受到高度重视,重点支持;我国茶叶发展逐渐往中西部地区转移,为川茶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2.川茶产业发展特点,奠定了川茶出口具有较强的潜在市场竞争优势一是品质优良,品类齐全.由于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和优势品种,茶叶品质优良,品类齐全,适应消费者对各类优质茶的需要.二是生产成本较低,竞争能力较强.茶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四川省劳动力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产品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三是需求结构变化,绿茶优势凸显?l6?但JII茶出El还存在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链短,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科技支撑力度不强等主要问题,缺少外向型龙头企业和出El品牌等主要障碍.发展川茶出El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茶叶产业为主线,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增强科技支撑和机制创新能力,通过扶龙头,建基地,抓质量安全,内抓名优茶,外抓出El茶,把茶叶比较优势和潜在竞争优势转化为出El商品优势,实现产茶大省向茶叶出El大省的跨越,促进川茶产业增长方式转变,做强做优川茶产业.二,发展目标和对策力争到2010年,全省茶叶出口比重占总产量的15%一20%,出口量达到1.5万2.0万吨,其中自营出口达到1.0万一1.5万吨,出口刨汇达到3000万4000万美元.1.制定和完善出口政策.打造川茶出口大省(1)深化扩大川茶出口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对川茶出口工作的领导(2)制定和完善出口政策,鼓励扩大川茶出口一是对出口茶叶企业实施优惠税收政策.提高出口退税比例,自营出口所获得的利润免征企业所得税,增强企业自主发展能力,提高企业发展出口的积极性.二是全面贯彻落实鼓励政策.对国家和我省现有的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出口信用保险,商标注册,质量认证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政策,要及时向企业宣传,使其了解政策,学好政策,用好政策.三是要充分运用WTO规则,研究和制定支持四JII省茶叶出El的政策.四是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按照省政府领导”标准化与规模化结合抓好种植,科学化与清洁化结合抓好加工,品牌与扶持结合抓好销售”的要求,建立起有关部门参与的协作机制,形成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分工协作,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茶叶出口工作机制.(3)加大投入,为打造川茶出口大省提供保障一是要建立支持茶叶出口创汇的有效投融资渠道,帮助解决流动资金.二是要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和西部外经贸促进资金安排上向茶叶出口企业倾斜.三是要加大在茶叶种植,生产,加工,流通,出El等环节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向茶叶出口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倾斜.2.发挥川茶比较优势,夯实产业基础(1)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按照四川省茶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建成川西,川南,川I北三大优势茶叶产业带.要通过进一步优化产品和品质结构,突出以内抓名优茶,外抓出口茶为重点,形成规模效益.到2010年,名优茶产量,产值在茶叶总产量,总产值中所毒|占比重,力争分别达到50%,80%以上;努力提高大宗茶质量,增加出口茶叶比重,提高川茶的整体效益.(2)抓安全控制,提高标准化水平发挥四川省茶区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茶,有机茶生产,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契机,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强化生产,经营者标准化意识;加快出口茶叶产地环境,生产技术,加工技术规程等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快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加强和规范农药,肥料等投入品的管理;要”关口”前移,抓源头,标本兼治,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在出口茶生产基地,实行农药连锁经营,建卡销售,协议进入公司订单户,做到农药统供,病虫害统防统治;要健全企业自检体系,建立生产,加工和质量可追溯体系.(3)建设出口生产基地,提高专业化水平围绕龙头企业建设出口基地,按目标市场标准发展生产.按照优势区划和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原则,选择20个县,围绕出口龙头企业建设50万亩专业化出口原料生产示范基地;选择生态条件好,污染少,茶叶质量安全水平高的5个县,建设10万亩有机茶生产基地,提高出口茶生产标准化,基地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4)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强化科技支撑能力第一,加快无性系良种化进程.到2010年,力争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达到60%以上.第二,推广早生栽培,平衡施肥,病虫草害无害化综合防治等技术,提高茶园管理技术水平;大力推广机械化采茶和清洁化加工技术第三,强化培训,加大示范力度.举办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开放型的企业家和专业人才队伍;提高生产者科技水平,按出口茶叶要求生产合格产品.3.发挥川茶潜在市场竞争优势,实施川茶出口目标营销战略(1)培育外向型龙头企业,增强出口带动作用培育,发展和壮大外向型龙头企业,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快四川省茶叶出口的关键一是从现有企业中选择10家国际竞争力较强,出口基础较好,效益佳和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效果好的出口型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增强其出口创汇能力;同时,在这批龙头企业中选择12家进行重点培育,打造茶叶出口上万吨的大龙头,大集团.二是企业要针对出口目标市场,改革工艺,制定标准,实施清洁化,标准化生产.三是鼓励企业对外开展合资合作,优势互补,借助外商的资金,技术,管理,信息优势和市场渠道,扩大川茶出口.四是支持,指导企业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商标注册,出口注册,为有效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条件.五是针对国际茶叶消费结构的变化,重点打造两三个出口品牌,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扩大宣传,提高市场份额.(2)瞄准目标市场,努力扩大川茶出口一是瞄准目标市场,确立重点出口茶叶产品.针对日本,欧盟,美国市场对农残卫生标准要求严格,日本市场需要蒸青绿茶,欧盟,美国市场需要大量的炒青绿茶,有机茶,川西茶区应发挥生产基础较好,加工能力强的优势,重点生产蒸青绿茶和炒青绿茶,川北茶区应发挥生态好,污染少,富硒的优势,重点生产有机茶,富硒绿茶;针对独联体,非洲及亚洲国家市场特点,川南茶区应发挥产业规模大,生产周期长的优势,重点生产炒青绿茶,并根据市场需要生产部分红茶.二是开发茶天然产物,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发挥四川茶叶内含物丰富,茶多酚含量高和茶叶产量大的优势,利用低档茶,副茶提取茶多酚,并形成规模生产,发展出口,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三是要支持龙头企业建立海外营销网络,扩大影响,提高市场占有率.(3)大力弘扬茶文化,为川茶出口创造良好氛围要研究,挖掘,弘扬四川茶历史,茶文化,开展富有特色的茶文化活动,并积极参与各种茶叶展示,展销等活动,同时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国内外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让更多的国内外消费者了解川茶和川茶文化.国际商品共同基金”有机茶生产,发展和贸易”项日在杭州正式启动5月1415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担的国际商品共同基金(CommonFundforCommodities,CFC)项目”有机茶生产,发展和贸易”在浙江杭州正式启动.商品共同基金(CFC)的高级项目主管TailaiLu先生,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高级商品专家KaisonChang先生,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国际合作项目主管AnneBoor博士,浙江省科技厅罗卫红副厅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张陆彪局长等出席了启动仪式.有关项目参加单位,示范企业代表等3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该项目是中国联合印度并通过FAO向CFC申请的国际合作项目,主要实施内容包括有机茶认证体系和机构建设,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示范基地建设和有机茶国际市场开拓?17?等.主要目的是把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建设成国际认可的有机茶认证企业,研究解决当前有机茶生产中存在的土壤培肥和病虫综合治理等关键技术问题,开发国内和国际有机茶市场营销策略,及成果的大规模示范推广等,从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