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编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五六千年前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文明 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少有的没有间断过的 古代中国物质 精神文明灿烂辉煌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优秀民族 二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中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持续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 政治基本特征 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社会结构特点 政权和族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文化思想体系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结构 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其稳定与延续 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停滞 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了数次盛世 但是到了鸦片战争前夜 已经完全衰落 远远落后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三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1 一批欲称霸世界的西方列强的出现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 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 1 英国成为 日不落帝国 A 英国率先确立资产阶级专政B 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C 英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军 海上霸权 D 19世纪初 英国号称 日不落帝国 2 法国是当时仅次于英国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 3 沙皇俄国有 欧洲宪兵 之称 4 美国是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 2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鸦片战争前夕 世界资本主义已有较大发展 资本主义愈发展 其内部的原料 市场就越不能满足需要 就需要向外掠夺原料 倾销商品 马克思 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 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中 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经济技术落后 国力衰微 国防空虚而又地大物博的中国便成为他们侵略的对象 罂粟 又名阿芙蓉 以其果实的汁液进行提炼 即为鸦片 1912年1月 由中国 美国 日本 英国 德国等国家在海牙召开禁毒国际会议 签定了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 海牙禁止鸦片公约 该公约的要点是 缔约国应当制定法律管制 生鸦片 的生产 销售和进口 逐渐禁止 熟鸦片 的制造 贩卖和吸食 切实管理吗啡 海洛因 古柯等麻醉品 鸦片的危害 鸦片具有强烈的麻醉性 是一种残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毒品 人们要是吸食这种毒品 很容易上瘾 慢慢中毒 不用多久 一个身体强壮 精神饱满的人 就变成形容枯槁 萎靡不振的鸦片鬼了 二 西方列强入侵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 战争起因 英国的殖民扩张 英国为了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 2 战争过程 1840年6月 1842年8月3 条约及内容 1 1842年8月 中英 南京条约 1843年7月和10月 中英 五口通商章程 和 虎门条约 作为 南京条约 的附件 2 1844年7月3日 中美 望厦条约 3 1844年10月24日 中法 黄埔条约 4后果 政治上 战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 主权独立的国家 在自己的领土上行使全部主权 战后中国的领土被割裂 英国割占了香港 葡萄牙于1849年强占了澳门 中国的主权的独立也遭到严重的破坏 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领事裁判权的确立和租界的形成使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允许外国兵船在中国各港口 巡查贸易 使中国的领海主权也遭到了破坏 中国成为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国家 二 西方列强入侵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经济上 战前中国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国家 战后 外国的大量商品涌入中国 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猛烈的冲击 东南沿海一带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中国开始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成为经济上的半封建国家 二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 何谓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 相对殖民地而言 表面上保持形式上的独立 宗主国未设置殖民机构 派驻总督 而是通过保留没有实权的封建政府 实行间接统治 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 销售市场 投资场所以及廉价劳动力供应地 他们也获得了驻军权 半封建 封建皇权制遭到来自外部和内部力量的冲击 自然经济日益走向解体 封建统治的根基 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思想文化上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入 动摇和破坏了传统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统治 推动了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发展 但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有广泛深刻的社会基础 严重阻碍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 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其一 独立的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 其二 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从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可以看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以下特点 第一 资本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 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 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 成为资本 帝国主义压迫 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基础 第三 中国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 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仍然保持着 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 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 并在政治 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 发展很缓慢 力量很软弱 第五 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 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下 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 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 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 在资本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 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的破产 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三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 1 旧阶级的变化 1 地主阶级 军阀 资本家 地主 2 农民阶级 自耕农 贫 雇农 流入城市 2 新阶级的产生 1 无产阶级 A 组成 通商口岸的码头工人 外国轮船雇用的中国海员 外面资本家在中国设厂 兴建各种建筑工程的雇佣工人 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 民用企业中的工人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近代企业中的工人 B 形成过程 a 19世纪40 50年代 第一批产业工人产生 b 19世纪60 70年代 第二批产业工人产生 c 一战期间 第三批产业工人产生 C 特点 a 分布集中 b 产生较早 比资产阶级早30年 人数少 c 与农民有天然联系 d 所受压迫世界罕见 2 资产阶级 买办 商人 地主 官僚 华侨等等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依据来源不同 中国资产阶级可分为两个部分 A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是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买办的封建的垄断资产阶级 集封建性 剥削性 买办性 寄生性 垄断性于一身 B 民族资产阶级 a 由官僚 地主 买办商人转化而来的 b 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场场主转变而来 其特点 a 革命性 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束缚的革命要求 b 妥协性 软弱性 动摇性 本身的力量又很薄弱 缺乏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坚决性 两重性对后来的革命运动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 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民族矛盾 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 阶级矛盾 这两对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 其中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是上述两对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 二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近代中国有两大历史任务 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 1 反帝反封建是为了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 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 实现近代化是为了改变中国经济文化的落后地位 实现国家富强 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力的问题 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1 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独立 就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方面解除合同协议
- 合伙购买厂房合同范本
- 兼职美术老师合同协议
- 卫生间抵押合同协议书
- 购销合同中质量约定的条款
- 营销战略合作协议基本模板
- 口头协议能不能算合同
- 口头合同能否成立协议
- 卖房佣金合同协议模板
- 初三复读生培养协议书
- 2025杭州桐庐县统计局编外招聘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湖南单招历史试题及答案
- 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及资金管理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升本2025年智能设备联网试卷(含答案)
- 小学数学期末综合评价标准与表格
- 手术过程及准备流程
-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及考试题库
-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课件
- 中国移动杭州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通信技术类
- 卫生厅课题申报书范文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五幼儿园教育集团保健医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