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ppt课件_第1页
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ppt课件_第2页
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ppt课件_第3页
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ppt课件_第4页
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 阿荣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孔繁良 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细菌植物病毒植物病原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植物病害的诊断 一 植物病原真菌 真菌是具有真正细胞核 典型的营养体是丝状体 不含叶绿素 主要是以吸收方式获得养分 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一种真核生物 通常又分为三类 即酵母菌 霉菌和蕈 x n 菌 大型真菌 它们归属于不同的亚门 真菌按其作用可分为有益菌和有害菌 有益方面 食用菌 医用菌及工业原料有害方面 有毒的真菌 能引起人类中毒 有的真菌能够引起霉变 造成经济损失 引起植物病害 寄生植物的真菌能引起植物病害 称植物病原真菌 有记载的在8000种以上 引起3万多种植物病害 一 真菌的一般性状 真菌具有维持其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体和繁衍后代的繁殖体 1 真菌的营养体真菌在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是营养体 主要是吸收 运输和贮藏营养 为繁殖生长做准备 2 真菌的繁殖体真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 孢子3 真菌的生活史真菌的生活史是指真菌从一种孢子开始 经过萌发 生长和发育 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典型真菌营养体为纤细分支状的丝状体 散生的丝状体称为菌丝 很多菌丝交织成团 称为菌丝体 真菌营养体按有无横隔分为 无隔菌丝 低等真菌 和有隔菌丝 高等真菌 真丝营养体的功能 摄取养分并不断生长发育 在寄主体内寄生的方式有两种 细胞内寄生和细胞间寄生 其中细胞间寄生的真菌在菌丝体上产生特殊的结构吸器 1 真菌的营养体 菌丝体的变态 菌丝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或生长发育后期 可发生变态形成特殊的结构体 菌核 是由许多菌丝紧密交结而成的颗粒状物组成 菌核中贮存有丰富的营养 外层组织较坚硬 是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菌索 是由菌丝体平行交织而形成的绳索状物 在不良的环境下呈休眠状态 条件适宜时又可从生长点恢复生长 所以菌索兼有抵抗不良环境条件和蔓延侵入双重作用 子座 由菌丝体组织或其中夹杂有寄主组织而形成的垫状物 其上或其内形成产生孢子的子实体 兼有渡过不良环境的作用 2 真菌的繁殖体 真菌经过一段营养阶段后 即进入繁殖阶段 先进行无性繁殖 产生无性孢子 有的真菌在后期进行有性繁殖 产生有性孢子 真菌孢子的功能相当于高等植物的 种子 它是真菌繁殖的基本单位 子实体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体 由已组织化了的菌丝体组成 在担子菌中又叫担子果 在子囊菌中又叫子囊果 1 无性繁殖 以营养繁殖为特征 真菌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 即没有两个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 而是其营养体菌丝直接通过断裂 裂殖 芽殖 割裂等方式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称为无性孢子 无性孢子的形态 色泽 细胞数目 排列和产生方式等特征 是真菌分类与鉴定的重要依据 无性孢子 芽孢子 厚壁孢子 粉孢子 游动孢子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节孢子 厚垣 yuan 孢子 无性繁殖的类型 1 断裂 菌丝断裂成短片段或菌丝细胞相互脱离产生孢子 2 裂殖 单细胞的真菌的营养体一分为二 变成两个菌体 似细菌的裂殖 如裂殖酵母菌 3 芽殖 单细胞的真菌营养体 孢子或丝状真菌的产孢细胞以芽生的方式产生无性孢子 如酵母菌 4 原生质割裂 成熟的孢子囊内的原生质被分割成许多小块 每小块的原生质连同其中的细胞核共同形成一个孢子 如鞭毛菌产生的游动孢子 内生 成熟的孢子囊内的原生质分割成若干小块 割裂 每一小块形成一个孢子 外生 外生在特化的菌丝上的无性孢子称作分生孢子 典型的无性繁殖 真菌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 真菌产生内生无性孢子的器官统称为孢子囊 sporangium 孢子囊通常着生在特化的菌丝上 这种特化的菌丝称作孢囊梗 1 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囊萌发时 原生质割裂成许多小块 形成带着1 2根鞭毛 能游动的孢子 鞭毛菌的无性孢子 2 孢囊孢子孢子囊内产生的单胞的内生孢子 没有鞭毛 不能游动 接合菌的无性孢子 无性孢子的类型 外生在特化的菌丝上的无性孢子称作分生孢子 产生孢子的特化的菌丝称为分生孢子梗 分生孢子梗可以单生 簇生和束生 有的分生孢子梗自垫状菌丝长出 使产孢总体结构呈盘状 分生孢子盘 有的产生于覆碗状或球形的结构 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主要通过芽殖或断裂的方式产生 形状大小多异 子囊菌和半知菌的无性孢子 是最常见的无性孢子 3 分生孢子 4 厚垣孢子菌丝中个别细胞膨大 原生质浓缩 细胞壁加厚而成为有休眠功能的孢子 A 裂殖B 出芽繁殖C 游动孢子D 節孢子E 厚垣孢子F 孢囊孢子G 分生孢子 真菌性细胞 配子 或性器官 配子囊 结合 经过质配 核配和减数分裂 形成有性孢子的过程 产生的孢子称有性孢子 一般在生活史中只进行一次 多在生长后期 有性孢子 卵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 担孢子 生物学意义 真菌的有性生殖产生的结构和有性孢子具有渡过不良环境的作用 有性生殖的杂交过程产生了遗传物质重组的后代 形成多样性的后代群体 有益于增强真菌物种的生活力和适应性 2 有性生殖 1 细胞学过程质配 即带着细胞核的原生质进行配合 形成双核体 核配 细胞核的配合 减数分裂 结合的核进行减数分裂变成单倍体 2 有性孢子的类型 卵孢子 由菌丝分化成两个大小 形状都不相同的异型配子囊结合而形成的 卵孢子大多球形 壁厚 包裹在藏卵器内 通常经过一定时期的休眠后才萌发 是一种休眠孢子 每个藏卵器内含一至多个卵孢子 低等的数目多 高等的只一个 接合孢子 由两个形状相同但性别不同的配子囊结合而形成 接合孢子被厚壁的接合孢子囊所包被 通常需要经较长时间的休眠后才萌发 也是一种休眠孢子 是接合菌的有性孢子 子囊孢子 由两个异形配子囊结合 发育成子囊 子囊中形成的孢子叫子囊孢子 一般一个子囊中形成八个子囊孢子 是子囊菌的有性孢子 担孢子 由双核菌丝上产生的担子上形成的外生孢子 每个担子上通常着生四个担孢子 是担子菌的有性孢子 3 真菌的生活史 真菌的生活史是指真菌从一种孢子开始 经过萌发 生长和发育 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典型的真菌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两个阶段 但在有些真菌的生活史中 并不都具有无性和有性两个阶段 如 半知菌只有无性阶段 而一些高等担子菌经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后就进行有性生殖 只有有性阶段而缺乏无性阶段 多型现象 许多真菌的生活史中可以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孢子 如全生活史的锈菌可以产生性孢子 锈孢子 夏孢子 冬孢子和担孢子共5种类型的孢子 单主寄生 在一种寄主上就能完成生活史 又叫同主寄生 多数真菌 转主寄生 必需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寄主植物上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 又叫异主寄生 如小麦秆锈病菌 夏孢子 冬孢子 担孢子产生在小麦上 性孢子和锈孢子产生在小檗上 梨胶锈菌的冬孢子和担孢子产生在柏上 性孢子和锈孢子则产生在梨树上 林奈1753 两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 Whittaker 1969 五界系统 有人提出设立另一个界 病毒界 二 真菌的主要类群 Cavaliver Smith 1981 1988 提出8界系统 1995年 真菌字典 第八版 接受了8个界的系统 原核生物界 原生动物界 胆藻界 真菌界 眼虫动物界 藻物界 动物界 绿色植物界 涉及真菌的有三个界 藻物界 卵菌 丝壶菌 原生动物界 粘菌 根肿菌 真菌界 其它真菌 狭义真菌 真菌5个亚门的主要特征 真菌的5个亚门 1 鞭毛菌亚门 营养体单细胞或多核无隔膜的菌丝体 无性繁殖在孢子囊内产生游动孢子 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 多数生于水中 少数为两栖和陆生 潮湿环境有利于生长发育 与农作物关系密切的有 1 疫霉菌 马铃薯晚病病 大豆疫病等 2 霜霉菌 白菜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等 2 接合菌亚门 有发达的菌丝体 菌丝多为无隔多核 无性繁殖在孢子囊内产生孢囊孢子 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 多为陆生的腐生菌 广泛分布于土壤 粪肥及其他无生命的有机物上 能引起贮藏器官的腐烂 与农作物关系密切的有 1 根霉菌 瓜果蔬菜等在运输和贮藏中的腐烂 多由根霉菌引起 2 毛霉菌 为腐生菌 可引起植物种实腐烂 3 子囊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真菌属于高等真菌 全部陆生 除酵母菌外 营养体均为有隔菌丝 而且可产生菌核 子座等组织 无性繁殖发达 可产生多种类型的分生孢子 有性繁殖产生了囊和子囊孢子 子囊棍棒形或圆筒形 少数呈圆形或椭圆形 每个子囊内通常有8个子囊孢子 但也有少于8个的 有些子囊是裸生的 大多数子囊菌在产生了囊的同时 下面的菌丝将子囊包围起来 形成一个包被 对子囊起保护作用 统称子囊果 子囊果分四种类型闭囊壳 子囊壳 子囊盘 子囊腔 子囊果的四种类型 与农作物关系紧密的主要有 1 白粉菌类 白粉菌为专性寄生菌 菌丝体大多表生 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吸收养分 无性繁殖发达 产生大量椭圆形分生孢子堆积在寄主表面 呈粉状 故称白粉病 有性繁殖产生闭囊壳 成熟后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 能引起果树 蔬菜 花卉 林木 大田作物等多种植物白粉病 2 囊壳菌类 无性繁殖多产生分生孢子 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壳 子囊壳球形或瓶状 顶端有孔口 成熟后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能引起多种作物病害 如 小麦赤霉病 3 盘菌类 多数盘菌类不形成分生孢子 只在被害植物上形成菌核 以菌核越冬 有性繁殖形成子囊盘 杯状或盘状 其上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能引起多种农作物菌核病 4 担子菌亚门 为真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 全部陆生 营养体为发育良好的有隔菌丝 多数担子菌的菌丝体分为初生菌丝 次生菌丝和三生菌丝3种类型 三生菌丝是组织化的双核菌丝 常集结成特殊形状的子实体 称担子果 无性繁殖 除锈菌外 无性繁殖不发达 一般不形成无性孢子 有性繁殖 除锈菌外 一般不形成性器官 而由双核菌丝体的顶端细胞直接产生担子和担孢子 担子菌亚门中重要的农作物病原菌是锈菌和黑粉菌 分别引起作物锈病和黑粉病 5 半知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包括那些只有无性阶段或有性阶段尚未发现的真菌 由于对其生活史只了解了一半 因此这类真菌通常称作半知菌或不完全菌 半知菌中 有的是由于自然条件下其有性阶段很少见而未被发现 有的则可能完全丧失有性生殖能力 一旦发现它们的有性阶段 根据有性阶段的特征大多属于子囊菌 少数属于担子菌 半知菌的营养体大多为发达的有隔菌丝体 无性繁殖十分发达 产生各种分生孢子半知菌中有的是重要的工业真菌和医用真菌 主要的植物病原菌有 丝孢菌 引起多种作物立枯病和腔孢菌 引志多种作物的炭疽病 真菌所致病害 常在寄主发病部位的表面长出霉状物 粉状物 黑点状物等 是真菌性病害的重要标志 鞭毛菌亚门的腐霉菌 疫霉菌等经常引起植物根部或茎基部腐烂 湿度大时 常在病部生出白色棉毛状物 比较高等的霜霉病则引起植物地上部叶斑或花穗变形 在病部产生霜霉状物 是此类病害的明显特征 子囊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 除少数菌如白粉菌外 一般都形成成病斑 其病斑有明显的色较深的边缘 在病斑上产生各种颜色的霉状物或小黑点 担子菌中的黑粉菌和锈菌形成黑色或锈色的粉状物 三 真菌所致病害的特点 二 植物病原细菌 1 植物病原细菌的一般性状细菌属原核生物 单细胞 形态有球状 杆状和螺旋状 植物病原细菌大多为杆状 菌体大小为0 5 0 8 m 1 3 m 有细胞壁 黏质层 细胞膜 细胞质 核质区 大多数的植物病原细菌有鞭毛 分为极鞭 周鞭 2 繁殖多以裂殖的方式进行繁殖 3 植物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细菌主要类群有14个属 4 细菌病害的特点 细菌病害的症状主要有坏死 腐烂 萎蔫和畸形等 褪色或变色的较少 有的还有菌脓溢出 在田间 多数细菌病害的症状往往有如下特点 一是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状或油渍状 二是在潮湿条件下 病部有黄褐或乳白色 胶黏 似水珠状的菌脓 三是腐烂型病害患部往往有恶臭味 腐烂是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症状 细菌一般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 如水孔 气孔等 侵入寄主植物 侵人后 通常先将寄主细胞或组织杀死 再从死亡的细胞或组织中吸取养分 以便进一步扩展 在田间 病原细菌主要通过流水 包括雨水 灌溉水等 进行传播 由于暴风雨能大量增加寄主伤口 有利细茵侵入 而且促进病害的传播 创造有利于病害发展的环境 因而往往成为细菌病害流行的一个重要条件 1 形态和结构植原体没有细胞壁 无拟核 没有革兰氏染色反应 也无鞭毛等其他附属结构 植原体的形态 大小变化较大 表现为多型性 如圆形 椭圆形 哑铃形 梨形等 大小为80 1000nm 细胞内有颗粒状的核糖体和丝状的核酸物质 5 植原体 2 植原体病害特点植原体病害的症状主要有变色和畸形 包括病株黄化 矮化或矮缩 枝叶丛生 叶片变小 花变叶等 植原体往往借助叶蝉等在韧皮部取食的昆虫介体或嫁接 菟丝子才能传播 通过伤口侵入寄主植物 植原体对四环素 土霉素等抗生素敏感 三 植物病毒 植物病毒作为一类病原 能引起许多植物病害 在高等植物中 植物病毒病害的数量仅次于真菌性病害 1 植物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是超微的 结构简单的细胞内寄生物 高等植物病毒粒体主要为杆状或线状 球状 弹状或杆菌状等 2 病毒的结构植物的病毒粒体由核酸和蛋白质衣壳组成 一般杆状或线条状的植物病毒 中间是螺旋状核酸链 外面是由许多蛋白质亚基组成的衣壳 3 物病毒的增殖植物病毒作为一种分子寄生物 没有细胞结构 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中 其增殖过程只能在寄主细胞内进行 4 植物病毒的传播途径 植物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1 介体传染 病毒的自然传播多数依靠昆虫 菟丝子等介体 其中以刺吸式口器的昆虫最为突出 象西葫芦病毒病 番茄蕨叶病 辣椒病毒病主要是靠蚜虫传播的 2 汁液接触传染 田间进行的许多农事活动都可以传染病毒病 另外 叶片间的互相摩擦使病毒通过轻微的伤口传播 3 嫁接传染 许多果树病毒病主要是通过嫁接传染的 苹果的病毒病几乎都是由嫁接传染的 5 植物病毒病的症状特点 植物病毒是细胞内寄生 所以 没有明显的病征 常见的症状有花叶 黄化 斑驳 皱缩 矮化 丛枝及畸形等 1 病毒侵入后大多对植物的直接损伤较小 主要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2 病毒病的症状大多是全株性 属散发性 有时容易与生理性病害特别是营养失调或药害相混淆 3 病毒病虽为散发性病害 但地上部分症状表现往往明显 特别是花叶型病毒病 在嫩叶部位表现尤为明显 4 病毒病侵染后除外部症状外 在植株体的细胞可以形成各种内含物 这是病毒病所特有的 四 植物病原线虫 线虫又称蠕虫 是一种低等动物 属于无脊椎动物线虫纲 在数量和种类上仅次于昆虫 居动物界第二位 线虫分布很广 多数腐生于水和土壤中 少数寄生于人 动物和植物 危害植物的称为植物病原线虫或植物寄生线虫 或简称植物线虫 植物受线虫危害后所表现的症状 与一般的病害症状相似 因此常称线虫病 习惯上都把寄生线虫作为病原物来研究 所以它是植物病理学内容的一部分 一 植物病原线虫的一般形态 植物病原线虫一般是圆筒状 两端尖 大多数为雌雄同形 体形细小 长为0 5 1mm 宽为0 015 0 035mm 少数为雌雄异形 雌虫为梨形 球形和长囊状 在线虫的口腔内有吻针 用以穿刺植物 输送唾液并吮吸植物汁液 二 植物病原线虫的生物学特性 植物病原线虫生活史很简单 一般两性交配后产卵 卵孵化出幼虫 幼虫发育到一定阶段要蜕皮 一般蜕皮3 4次变为成虫 成虫交配后雄虫死亡 雌虫产卵 完成一个发育循环 线虫的传播途径主要借寄主植物的种子及无性繁殖材料等作远距离传播 田间则主要通过土壤 流水 人畜活动及家具等传播 植物病原线虫都是专性寄生物 只能在活的植物细胞或组织内取食和繁殖 在植物体外就依靠它体内储存的养分生活或休眠 其寄生方式有两种 即内寄生和外寄生 线虫对植物的致病作用除用口针刺伤寄主 吸取汁液 造成植物营养不良外 主要是线虫穿刺寄主时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各种酶或毒素 造成各种病变 三 植物线虫病害的主要症状 植物生长缓慢 衰弱 矮小 色泽失常 叶片黄萎 类似营养不良的现象 植株或叶片干枯扭曲 畸形 组织干腐 开成虫瘿 植株根部肿大 须根丛生 形成根瘤或根结 五 寄生性种子植物 少数植物由于自身根系或叶片退化 需要寄生在其他高等植物上才能生存 才能开花结果 这种营寄生生活的高等植物称为寄生性种子植物 为害农作物常见的有菟丝子 列当 桑寄生 槲寄生等 一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寄生性 寄生性种子植物根据其对寄主营养的依赖程度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半寄生 即有叶绿素 能够自己进行光合作用 但必须从寄主植物上吸取水分和无机盐 如桑寄生和槲寄生 另一类是全寄生 即没有根和叶 或叶片已退化成鳞片状 无叶绿素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它们所需的养分 水分和无机盐必须全部从寄主中获得 如菟丝子和列当 二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代表种 菟丝子 菟丝子科菟丝子属植物 常见的有中国菟丝子和日本菟丝子 前者主要为害草本植物 后者主要为害木本植物 桑寄生 一般是指桑寄主属的总称 种子由鸟类传播 六 植物病害的诊断 植物病害诊断的止的是查明植物发病的原因 确定病原的种类 然后根据病原特性和发病规律对症下药 及时有效地防治病害 一 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1 对于非侵染性病原的诊断 通常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调查病害现场 了解病害发生情况 病害现场环境变化情况及栽培管理情况 作出初步判断 2 观察症状 检查病原物及剖析寄主组织 排除侵染性病害的可能 3 进行治疗诊断或专项化验 在经过初步诊断的基础上 对怀疑因素进行人工诱发 专项化验或利用指示植物检测 确定病原 2 一般来说非侵染性病害具有以下特点 1 大面积同时发生 田间分布比较均匀 但受地形阴隔的田块间不被传染 3 没有病征 3 田间没有明显的发病中心 没有从点到面的扩散过程 没有传染性 4 病害发生与环境条件 栽培管理措施关系密切 采取适当的措施 可使病状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