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ppt课件_第1页
导游基础知识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ppt课件_第2页
导游基础知识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ppt课件_第3页
导游基础知识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ppt课件_第4页
导游基础知识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中国的古代建筑 3 2宫殿与坛庙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都城在哪里 夏朝 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 都城在阳城 今河南登封东 商朝 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都城在毫 今河南商丘北 公元前14世纪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今河南安阳 西周 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 都城在镐京 今陕西西安西 东周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 都城在洛邑 今河南洛阳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秦朝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都城在咸阳 今陕西咸阳东北 西汉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 都城在长安 今陕西西安西北 东汉 公元25年至220年 都城在洛阳 今河南洛阳东 三国 公元220年至280年 魏的都城在洛阳 今河南洛阳东 蜀的都城在成都 今四川成都 吴的都城在建业 今江苏南京 西晋 公元265年至316年 都城在洛阳 今河南洛阳东 东晋 公元317年至420年 都城在建康 今江苏南京 南北朝 公元420年至589年 南朝经历的宋 齐 梁 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 今江苏南京 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 今山西大同东北 公元493年 迁都洛阳 今河南洛阳东 东魏的都城在邺 今河北临漳西南 西魏的都城在长安 今陕西西安西北 北齐的都城在邺 今河北临漳西南 北周的都城在长安 今陕西西安西北 隋朝 公元581年至618年 都城在大兴 今陕西西安 唐朝 公元618年至907年 都城在长安 今陕西西安 五代 公元907年至960年 梁 汉 周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 唐的都城在今河南洛阳 北宋 公元960年至1127年 都城在东京 今河南开封 南宋 公元1127年至1279年 都城在临安 今浙江杭州 元朝 公元1271年至1368年 都城在大都 今北京 明朝 公元1368年至1644年 都城在应天 今江苏南京 后迁都京师 今北京 清朝 公元1644年至1911年 初期都城在盛京 今辽宁沈阳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 顺治帝迁都京师 今北京 一宫殿 指帝王住所 亦泛指高大华丽的房屋 宫殿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 规模宏大 形象壮丽 格局严谨 给人强烈的精神感染 突现王权的尊严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巩固人间秩序 与西方和伊斯兰建筑以宗教建筑为主不同 中国建筑成就最高 规模最大的就是宫殿 故宫布局介绍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 外朝 与 内廷 两大部分 外朝 与 内廷 以乾清门为界 乾清门以南为外朝 以北为内廷 故宫外朝 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 中和 保和三大殿为中心 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 也称为 前朝 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 举行盛典的地方 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 文渊阁 上驷院 南三所 西有武英殿 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 两翼为养心殿 东 西六宫 斋宫 毓庆宫 后有御花园 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 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 内廷西部有慈宁宫 寿安宫等 此外还有重华宫 北五所等建筑 故宫内廷 故宫内廷简介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 内廷宫殿的大门 乾清门 左右有琉璃照壁 门里是后三宫 内廷以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为中心 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 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不同于前半部 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 庄严 壮丽 雄伟 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 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 建筑多是自成院落 有花园 书斋 馆榭 山石等 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 高20米 重檐庑殿顶 殿的正中有宝座 内有 正大光明 匾 两头有暖阁 乾清宫是封建皇帝的寝宫 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 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 但仍在此批阅奏报 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坤宁宫在故宫 内庭 最后面 重檐庑殿顶 坤宁宫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寝宫 两头有暖阁 清代改为祭神场所 雍正后 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 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 康熙 同治 光绪三帝 均在此举行婚礼 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 含 天地交合 安康美满 之意 其建于明代 清嘉庆三年 公元1798年 重修 是座四角攒尖 镀金宝顶 龙凤纹饰的方形殿 明 清时 该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 清代皇后所谓亲蚕典礼 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 清代的 宝玺 印章 也收藏在这里 清朝自雍正之后养心殿成为皇帝在故宫内的实际居所 清同治年间慈禧 慈安二太后垂帘听政就在养心殿东暖阁 端凝殿在后三宫东西庑 还有为皇帝存储冠 袍 带 履的端凝殿 放置图书翰墨的懋勤殿 南庑有皇子读书的上书房 有翰林学士承值的南书房 以及管理宫廷日常生活的处所 此外还有左右对称的日精门 月华门 龙光门 凤彩门 基化门 端则门 隆福门 景和门 通妃子居住的东西六宫 这种左右对称的平面布局 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之一 内廷东侧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宣布退位后当太上皇养老皇宫 花费一百一十万两银修建 御花园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 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 珍贵的花木 山石和亭阁 御花园原名宫后苑 占地11000多平方米 有建筑20余处 以钦安殿为中心 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 左右对称的格局 布局紧凑 古典富丽 殿东北的堆秀山 为太湖石迭砌而成 上筑御景亭 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 可以说是保存的古亭中最为华丽的花园了 故宫四门 故宫午门 神武门 太和殿 保和殿 中和殿 御书房 华表 华表是古代宫殿 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 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 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 又有为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 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 犼 据说犼是一种极有灵性的动物 它每天蹲在华表上密切关注皇帝的行踪 两只面南而座的犼是专门守候皇帝出巡的 每当皇帝久出不归 荒淫作乐时 它们就会呼唤皇帝 国君快回来料理国事吧 我们盼望你回来 眼睛都快望穿了 于是人们称这两只犼为 望君归 位于城楼后华表上的的两只面北而座的犼则是监视皇帝在宫中的举动的 如果皇帝久居宫中 不理政事 它们便会催促皇帝 国君快出宫体察民情吧 不要总呆在宫中享乐 我们盼望你出来 眼睛都快望穿了 于是人们称这两只犼为 望君出 六级僵尸 犼似乎还和旱魃 僵尸有关系 中国的僵尸一般分为6级 一是 白僵 尸体入养尸地后 一月后浑身开始长茸茸白毛 这类僵尸行动迟缓 非常容易对付 它极怕阳光 也怕火怕水怕鸡怕狗更怕人 二是 黑僵 白僵若饱食牛羊精血 数年后浑身脱去白毛 取而代之的是一身几寸长的黑毛 此时仍怕阳光和烈火 行动也较缓慢 但开始不怕鸡狗 一般来说黑僵见人会回避 也不敢直接和人厮打 往往在人睡梦中才吸食人血 黑僵与白僵合称为 黑白僵煞 全世界乡村和农场已报告出数万起 不明吸血生物 攻击牲口的事件 甚至有人认为 野人 就是黑僵 第三种为 跳尸 黑僵纳阴吸血再几十年 黑毛脱去 行动开始以跳为主 跳步较快而远 怕阳光 不怕人也不怕任何家畜 平时再能叫的狗 一旦遇到 黑僵 或 跳尸 就不叫了 但是猫见僵尸就会冷叫 第四种 飞尸 由跳尸纳幽阴月华而演变 飞尸往往是百年以上甚至几百年的僵尸 行动敏捷 跃屋上树 纵跳如飞 吸食精魄而不留外伤 第五种僵尸已近乎魔 名为 魃 又称 旱魃 火魃 干魃 飞尸吸纳精魄数百年之后 相貌愈发狰狞 可谓青面獠牙啖人罗刹 还能变幻身形相貌迷惑众人 上能屠龙旱天下能引渡瘟神 旱天瘟疫由此而发 古代 瘟疫如果伴随着旱灾蔓延 老百姓们就会坚信不疑地认为是旱魃在作怪 最后一种也是最可怕的僵尸 应该说它已不再是 尸 而是魔王 拥有着与神叫阵的恐怖力量 数千年甚至万年的道行 相传华夏大地只出现过一个这样的魔王 千年前它被观音菩萨收服为坐骑 赐名为 犼 日晷 日晷 又称 日规 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 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嘉量 我国古代的标准量具 全套量器从大到小依次为 斛 斗 升 合 龠 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 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 二龠为合 十合为升 十升为斗 十斗为斛 吉祥缸 吉祥缸是指置于宫殿门前盛满清水以防火灾用的水缸 古时又称之为 门海 以比喻缸中的水似海般多 可以扑灭火灾 故又被誉为 吉祥缸 制作吉祥缸的材料也较多 但常见的是用铜铸而成 古时 每年到了冬天 宫中人员都要给缸套上棉套 并上覆缸盖 且还要在下边的石座内燃上炭火 这一切措施 都是为了防止缸中的水冻结成冰 给急需带来极大的不便 这把火 一般从10月份就开始 一直要到来年阳春三月天气转暖才撤火 鼎式香炉 鼎式香炉也叫做香炉鼎 是古代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种礼器 燃以檀香和松枝 能辟邪 又求吉祥 象征帝王权利 有盖为鼎 无盖为炉 一般为三足 仙鹤龙头龟 乾清宫殿外的露台上左右各有一只乌龟 各有一只仙鹤 它们取龟鹤延年之意 象征江山社稷万代相传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又称后金故宫 盛京皇宫 始建于公元1625年 是清朝入关前建造的皇宫 现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 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北京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 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 可以分为3个部分 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 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 包括大清门 崇政殿 凤凰楼以及清宁宫 关雎宫 衍庆宫 启福宫等 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等 整座皇宫楼阁林立 殿宇巍峨 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 2004年7月1日 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的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是古代宫殿建筑群 还以丰富的珍贵收藏而著称于海内外 故宫内陈列了大量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 如努尔哈赤用过的剑 皇太极用过的腰刀和鹿角椅等 颐和园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为中国四大名园 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 苏州的拙政园 苏州的留园 之一 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近郊海淀区 距北京城区15千米 是利用昆明湖 万寿山为基址 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 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 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 占地约290公顷 万寿山 昆明湖十七孔桥 仁寿殿 北京太庙 太庙平面呈长方形 南北长475米 东西宽294米 共有三重围墙 由前 中 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园 大殿耸立于整个太庙建筑群的中心 面阔十一间 进深四间 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 重檐庑殿顶 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 四周围石护栏 殿内的主要梁栋外包沉香木 别的建筑构件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 社稷坛 位于天安门西 为明清两代祭祀社 稷神祗的祭坛 其位置是依周礼 考工记 左祖右社 的规定 置于皇宫之右 西 祖与社都是封建政权的象征 社稷是 太社 和 太稷 的合称 社是土地神 稷是五谷神 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 不仅在京城有国家的祭坛 地方各级城市也都有祭祀社稷的场所 社稷坛于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坛 天坛 中国现存的天坛共有两处 一处是西安天坛 另一处是北京天坛 其中属北京天坛较为著名 天坛是皇帝用来祭天 祈谷的地方 北京天坛地处北京 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 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 正阳门外东侧 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 1420年 是中国古代明 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 总面积为273公顷 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 祭天 祈谷 的建筑 地坛 地坛 又称方泽坛 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 1530年 为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 坐落在安定门外东侧 与天坛遥相对应 与雍和宫 孔庙 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