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学》第六章 线粒体细胞骨架 PPT课件_第1页
《医学生物学》第六章 线粒体细胞骨架 PPT课件_第2页
《医学生物学》第六章 线粒体细胞骨架 PPT课件_第3页
《医学生物学》第六章 线粒体细胞骨架 PPT课件_第4页
《医学生物学》第六章 线粒体细胞骨架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系统,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的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生物体80%的ATP由Mi产生,故Mi被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线粒体 (Mitochondria, Mi),一、Mi的形态结构,分布:多分布于生理功能旺盛的区域和需要能量较多的部位。,(一) 形态、大小、数目和分布,形态:多种多样,常见为杆状或颗粒状。,大小:一般直径为0.51.0m,长为1.53.0m;有的Mi 较大,直径可达23 m,长可达710 m,称为巨大Mi 。如骨骼肌细胞。,数目:不同类型的细胞差异很大,从0几十万个。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Mi 数目多,反之,则少。原核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的活的成纤维细胞中的Mi,精子细胞中的Mi,Mi,(二) Mi 的超微结构,膜间隙,基质腔,DNA,ATP合成酶颗粒,外膜,内膜,核糖体,嵴,允许分子量小于10kDa以下的分子通过。,内 膜,外 膜,孔蛋白,1. 外膜 (Outer membrane),膜厚约6nm,平整,光滑。磷钨酸负染时,外膜有排列整齐贯穿磷脂双分子层的桶状体,中央有小孔,孔径23nm,称为孔蛋白(Porin)。,2. 内膜 (Inner membrane),与外膜相似,厚约6nm。,内膜通透性小,仅允许不带电荷、小0.15kDa的分子通过;大于0.15kDa的分子需要膜上特殊的载体帮助运输。,内膜上具有特殊的结构嵴和基粒,管 状:常见于原生动物和多数植物细胞中。,内膜上的特殊结构嵴(Cristae), 使内膜的表面积增加,在完成Mi的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不同类型的细胞,嵴的形状和列的方式有很大差异,主要有两种类型排列方式:,板层状:在高等动物细胞中,嵴多垂直于长轴,少数与Mi 长轴平行(如神经细胞)。, 嵴的数目与Mi的氧化活性有关。,在内膜和嵴上有许多带柄的小体称为基粒,又称为ATP酶复合体。, F1 由5种不同的亚单位组成3 3 1 1 1。 交替环状排列,形 成球形头部; 形成柄部, 贯穿 于头部并形成柄的一部分。,内膜上的特殊结构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 F0 由3个不同的亚单位组成 1a 1b 12c。 c 亚单位形成膜上可移动的环; a 亚单位可作为质子的通道; b 亚单位嵌入脂质双层,并延伸到F1, 形成柄的一部分。,大鼠肝细胞ATP合成酶的电镜照片,牛心脏细胞基粒的电镜照片,是Mi内外膜之间形成的腔隙,约68nm,内含许多可溶性酶、底物和辅助因子。,3. 膜间隙 (Intermembrane space),4. 基质腔 (Matrix space),嵴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含很多蛋白质和脂类。, 含有许多重要的酶系如三羧酸循环酶系、脂肪酸 氧化酶系、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酶系等。, 含有DNA、核糖体。,二、Mi的化学组成和酶的分布, Mi内膜特有丰富的心磷脂,高达总脂的20%。,(一) 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其次是脂类。,蛋白质:占Mi干重的65%70%。可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两种类型。, 可溶性蛋白大多数是基质中的酶和膜的外周蛋白。, 不溶性蛋白一般是构成膜的镶嵌蛋白 (结构蛋白和部分酶蛋白)。,脂类:占Mi干重的25%30%。,4. 膜间隙:含少数几种酶,如腺苷酸激酶、二磷酸核苷激 酶等。 腺苷酸激酶为其标志酶。,(二) 酶的分布:已知Mi中约有120多种酶。,1. 外膜 单胺氧化酶为其标志酶。,2. 内膜:主要有呼吸链酶系和氧化磷酸化酶系 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是内膜的标志酶。,3. 基质腔:有三羧酸循环酶系(琥珀酸脱氢酶除外)、脂肪酸氧化酶系以及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等。 苹果酸脱氢酶为其标志酶。,三、Mi的功能,氧化偶联磷酸化产生ATP,细胞氧化的概念,四、Mi的半自主性,Mi含有自己的 DNA(mtDNA)和核糖体,能够自主进行 Pr的合成,但只有少数的 Pr是由mtDNA编码,在Mi的核糖体上合成,大多数 Pr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游离核糖体合成后再运输到 Mi,因此Mi是一个半自主性细胞器。,概 念,双链环形DNA,裸露而不与组蛋白结合,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 mtDNA突变率极高。,(一)Mi 的DNA,常与Mi内膜结合,很难看到,但在分裂前DNA复制时出现在基质中,分裂后又与Mi内膜结合。,DNA的特点, 所含遗传信息量少。一个Mi可以有一个或几个DNA分子,人每 个mtDNA所含遗传信息约为16,569 bp。其中30%的信息用于 合成rRNA和tRNA,70%的信息用于合成约13种蛋白质(多为疏 水性蛋白,镶嵌在Mi内膜上)。,动物线粒体内的核糖体:5560S线粒体的翻译密码系统不同于通用的密码系统: 通用密码子编码 线粒体密码子编码密码:AUA、AUU 异亮氨酸 蛋氨酸 UAG 终止密码 色氨酸 AGA、AGG 精氨酸 终止密码,具有自身的转录与翻译系统,(二)Mi的蛋白质,Mi合成的 Pr只占Mi总 Pr 的10%,其余90%的Pr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的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后转运到Mi各个部位中。所以没有核遗传系统,mtDNA就不能表达。, 在运输之前,Pr以前体形式存在。前体是由成熟 形式的 Pr和 N-端的一段导肽 (Targetting sequence) 组成,当前体通过内膜时,导肽被水解酶剪切,留 下的则为成熟Pr。,Mi 蛋白质的运输,一 般 特 点, Pr通过Mi 内外膜时,需要消耗能量。, 在运输过程中, Pr需要从折叠状态转变为解折叠状 态;运送完成后,又从解折叠状态转变为折叠状态;, Pr通过外膜时,需要受体参与;, 导肽牵引Pr前体转运时,均通 过Mi内外膜的接触点;,解折叠的过程主要是Hsp70参与;,再折叠的过程主要是Hsp60参与;,常见于蕨类和酵母细胞中,肝细胞中的Mi,五、Mi的增殖和起源,(一) 增殖:目前认为是由原来的Mi分裂或出芽形成的。,Mi增殖有几种方式, 收缩后分裂:分裂时通过Mi中部缢缩并向两端不断拉长,然后再分裂为两个。, 间壁分离:分裂时先由内膜向中心皱褶,将Mi分为两个,外膜仍包在整个Mi外面。, Mi出芽分裂:先是再Mi上出小芽,然后与母体分离不断长大,从原Mi形成Mi。,(二)Mi 的 起 源,内共生起源学说:1970年Margulis在分析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设想。,当真核细胞吞噬这种细菌后,两者形成“互利”的共生关系,真核细胞利用细菌(原Mi)供给充分的能量,而细菌也依赖于宿主细胞获得更多的原料。在长期共生过程中,原Mi逐渐演变为真核细胞的Mi。, 真核细胞的祖先是一种体积巨大的,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 Mi的祖先即原M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不仅能进行糖酵解, 而且能利用氧气,把糖酵解产物丙酮酸进一步氧化分解产生 更多的能量。,Mi 的 起 源,THE CYTOSKELETON,细胞骨架,细胞骨架cytoskelton:是由位于细胞质、细胞核的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系统。,细 胞质 骨 架,微管,微丝,中等纤维,微梁网络,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细胞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细胞外基质,微 丝,微 管,中间纤维,光镜下显示细胞骨架:红色荧光显示微丝 黄色显示微管 兰色显示细胞核,光镜下显示细胞骨架:,红色显示微丝,绿色显示微管,微 管,一.微管(microtuble)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微管的形态结构:,5-9nm,1,2,3,4,5,6,7,8,9,10,11,12,13,微管横断面,中空的圆柱状结构。,横断面上看:,它是由13根原纤维纵向围绕而成。,微管的化学组成:,微管蛋白(55KD 450aa),微管蛋白(55KD 550aa),异二聚体,2个鸟嘌呤核苷酸结 合位点。(GTP,GDP),可与秋水仙素、长春花碱结合。,微管蛋白,二 . 微管的组装,1972年Weisenberg小鼠分离微管蛋白体外组装,+,-,踏 车,微管的体外组装,微管蛋白,微管蛋白,异二聚体,原纤维,微管,(13),细胞生命活动的特殊时刻,纺锤丝微管的聚合与 解聚发生在细胞分裂期。,时间控制:,间期:细胞质中微管与微管蛋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前期:细胞质微管网络中的微管解体;游离的微管 蛋白进行聚合,组装成纺锤丝微管,并排列成纺锤体。,分裂末期:纺锤丝微管解体,网络微管形成,微管的体内组装,空间控制,1.微管装配的特殊始发区域的影响(微管组织中心:着丝点、中心体)。,2.微管的定向延长和排列及与细胞其它成分的连接等。,微管蛋白质浓度、Mg2+浓度等的影响。,微管蛋白临界浓度值:1mg/ml临界浓度值 微管的聚合组装 临界浓度值 微管解聚,较高的Mg2+浓度、适当的PH值、适宜的温度和GTP等是微管组装的必要条件。,外界因素对微管组装的影响,秋水仙素和长春花碱:抑制微管的组装,低温(4)、较高的Ca2+浓度: 抑制微管的组装,紫杉酚(醇)和D2O:促进微管的组装,三.微管的结合蛋白(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MAP),微 管,微管蛋白,类型 I MAPs,微管结合蛋白微管关联蛋白(MAPs),类型 II MAPs,作用:1.抵抗解聚、稳定微管、在体外加速微管蛋白聚合。 2.调节微管与其他细胞成分的相互关系。,动力蛋白,How does kinesin walk along a MT protofilament?,Pipecleaner and rubber tubing animations by Minia AlonsoThese are unavoidably big, E mail me if you need the files.,This electron micrograph shows microtubules in cross section with the MAP bridge. The arrows point to bridges between microtubules. The star points to a MAP bridge to the vesicle. In summary, MAPs accelerate polymerization, serve as motors for vesicles and granules, and essentially control cell compartmentation.,四.微管的功能,微管的功能,1.构成细胞的支架,4.构成中心体、鞭毛、纤毛等细胞器,中心体(centrosome),中心体(centrosome)结构,中心体复制周期,鞭毛和纤毛,微 丝,一.微丝(microfilament,MF,又称actin filament)的形态与组分,成分:,球状肌动蛋白(肌动蛋白单体 G-actin),纤维状肌动蛋白(肌动蛋白聚合体 F-actin),-肌动蛋白(肌细胞), -肌动蛋白(肌细胞和非肌细胞), -肌动蛋白(肌细胞和非肌细胞),肌动蛋白,二 . 微丝的组装,G-actin,F-actin,+,-,踏 车,条件:ATP、适宜温度、K+和Mg2+。过程:2-3个actin聚集成核心(核化);ATP-actin分子向核心两端加合。具有极性,ATP-actin加到+极的速度快于-极5-10倍,临界状态下、可在+端添加,而在-端分离,称为 “踏车”现象。,Treadmilling,+,-,影响微丝聚合与解聚的特异性药物与离子:,细胞 松弛素:特异性的破坏微丝组装。鬼笔环肽:稳定微丝、促进微丝聚合。 在含:ATP和Ca2+、低浓度的单价离子(Na+、K+等)溶液中G-actin F-actin 在含:Mg2+和高浓度的Na+、K+离子溶液中微丝( F-actin G-actin )。,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单体,四.微丝的功能,微丝的功能,中等纤维intermediate filament,IF,直径介与微管与微丝之间,故得名中等纤维(中间纤维 IF) 810nm。IF结构稳定:既不受秋水仙素也不受细胞松弛B素影响,并且也没有极性。,分5类:角蛋白、结蛋白、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波形纤维蛋白、神经纤丝蛋白。具有组织特异性,通常一种细胞含有一种IF,少数含2种以上。肿瘤细胞转移后仍保留源细胞的IF。,一、类型,中等纤维蛋白的类型和分布,I 酸性角蛋白 40-57 15 上皮细胞,II 碱性角蛋白 53-67 15 上皮细胞,III 结蛋白 53 1 肌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50 1 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波形蛋白 57 1 间充质细胞,外周蛋白 57 1 神经元,IV 神经纤维蛋白 62-110 3 成熟的外周和中枢神经元,Internexin 66 1 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V 核纤层蛋白A.B.C 60-70 3 真核细胞,VI nestin 240 1 中枢神经系统干细胞,角蛋白Keratin,波形蛋白,二 . 中等纤维的分子结构,中等纤维的基本组成单位中等纤维单体,中等纤维单体共同结构域,-螺旋杆状区,非螺旋区,:310个氨基酸残基(I-IV型和VI型IF)或356个氨基酸残基(V型IF)组成。,头部(N-端),尾部(C-端),三 .中等纤维的组装,原丝,原丝,四.中等纤维的功能,1.骨架功能,2.信息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