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4 23 生产车间QC活动小组 增设沸腾炉吹料管的效果 创新型 发表人 张建镕 前言 沸腾炉是冶炼烟气制酸的主要设备 它的运行周期和运行好坏直接影响硫酸的产量与质量 而硫酸停车检修大多由于下料处堆积严重 不沸腾而被迫停车处理 每次破炉 起炉耗资 耗物 耗力巨大 并且没有硫酸的产出 未能及时按质按量的供给下道工序合格的锌焙砂和蒸汽 其次沸腾炉下料管经常堵塞和管内有烟尘冒出 致使员工作业环境恶劣 劳动强度大 针对以上存在的诸多客观因素 为了提高沸腾炉的生产周期 解决环境污染 降低劳动强度 硫酸厂成立了生产车间QC活动小组 以求得到更好的解决 一 小组简介 二 小组人员简介 制表人 熊茂生日期 2009年3月18日 我参与我快乐 存在问题 2 下料处堆结 不沸腾 3 沸腾炉生产周期短 起炉费用大 1 下料口经常堵塞冒烟 四 确定要因 原因一 检修人员检修更换工作不到位确定方法 调查分析厂内成立以班组 操作人员组成的设备日检工作记录 以部门责任人组成的设备周检工作调查记录和由厂领导组成的设备月检工作组检查 调查的记录情况看 不存在检修人员检查及材料更换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结论 原因二 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技术差 操作不当 进料不均匀确定方法 调查分析根据SO2浓度分析无纸记录仪表显示 SO2控制在7 7 5 超过控制范围的班组和个人按规定扣分 并且与当月工资挂钩 目前无人被扣 说明进料均匀 操作合理 操作人员责任 操作技术是经过每年技能比武活动 使每一位员工掌握操作要领 故操作技术到位 结论 原因三 由于供料原料水分高 粒度大 含硫低确定方法 现场调查根据硫酸厂每班化验报告数据来看原料水分 粒度 含硫均在指标范围内 结论 非要因 非要因 非要因 原因四 空气分布不均 前室气量不足确定方法 我厂采用一室均匀空气分布板 并且在前室风帽上安装了风眼较多 孔眼较大的风帽 不存在前室气量不足现象 确定方法 现场检查从死炉破炉情况看出 由于生产任务大大超出设计生产能力 以至大量进料而出现下料处 前室 生料堆结 风眼堵死 结块 有压死和不沸腾情况 这是死炉的弊端之一 结论 原因五 炉底风量过大 系统漏气 产生下料处冒正压确定方法 现场测试从污水总酸度来看 炉出口SO3浓度低 污水总酸度一直在指标范围内 并且要求操作工每小时对系统设备进行巡检 未出现系统漏气而产生正压现象 结论 原因六 进料量大 下料处 前室 出现 堆结压死 难沸腾和不沸腾 现象结论 非要因 要因 非要因 原因七 下料管径小 炉料到炉膛后不能及时吹散 确定方法 调查分析由于入炉管径是按照生产能力设计的 大量进料使入炉原料在重力作用下形成高密度的柱状体原料进人前室 一时难以吹散 这是堆集死炉的又一个原因 结论 原因八 炉料在管口堆集 清理时入炉料量较大 产生气量更大确认方法 调查分析设计管径较小 入炉料量较大 并且进料管设计有一定的坡度 在重力作用下炉料不能及时完全进入前室 堆集在管口 操作工在清理下料口时产生炉料入炉后激烈反应 体积膨胀 有大量气体从下料管冒出 结论 要因 要因 五 选题理由 1 沸腾炉内下料口处堆积 结疤 影响炉内沸腾 造成死炉导致系统生产周期短 2 下料处冒烟 SO2 影响环境 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3 增设吹料管 将入炉原料均匀吹散 减少了炉内下料处堆集结疤不沸腾现象 目的提高沸腾炉的生产周期 4 由于高压风管将所出现正压烟气 SO2 再次送入炉膛内 降低低了烟道内的尘量 降低了烟道堵塞现象 降低清理下料管道的劳动强度和次数 目的改善工作环境 实施一 利用50mm废旧钢管和沸腾炉二次风管联接 将风从下料管口往下吹 见下图 八 对策措施 由此发现下料管堵塞和冒气情况已经解决了 但料未被吹散 入炉原料依然成高密度柱状体进入前室 前室堆集现象尚未解决 二 从现场吹料图片看 炉料进入炉膛时料吹得相当松散 料 这就是我想要的 七 具体实施 一 目标值确定图 制图 和映福日期 2010年2月30日增设吹风管后清理下料管次数从24次 班降到8次 班 风压控制阀门 二次风接口处 高风压吹料管 施二 利用 50mm废旧钢管与沸腾炉二次风管联接 在下料管进入炉子的部位割开椭圆形的管口 并将 50mm废旧钢管一端制成椭圆形放入所割开料管内 与下料管成45度角焊接 在废旧钢管和二次风管间安装一个DN50阀门来控制风量 见下图 十 效果检查 制表 和树平日期 2010年2月28日 吹料效果 料均匀吹向炉膛 四 情况分析与现状调查 1 温度对比图 制表人 刘志燕日期 2010年10月 较增设吹料管前 后沸腾炉前室炉温度及生产情况 比较 前室温度 年份 2009年四个月内前室温度从950 骤降到680 前室不沸腾2010年九个月内前室温度从950 才降到900 前室沸腾好 2 清理下料口次数对比图 图一 制图 刘志燕日期 2010年9月3日 2 清理下料口次数对比图 图二 制图 刘志燕日期 2010年9月5日注 从实施前6次 小时降到设施后1次 小时 3 生产成本对比图 图一 停车次数从4次 年降到2次 年 每次起炉费用计40万元 单考虑沸腾炉内部因素 不考虑沸腾炉后部工序因素造成的停车 制图 刘志燕日期 2010年9月5日 3 生产成本对比图 图二 制图 和树平日期 2010年9月5日1 延长系统运行周期 2 提高作业人员的生产积极性 降低劳动强度 3 降低系统设备腐蚀速度 目标值能够达到 1 耗用材料 50mm钢管20m 2 DN50mm阀门两个 3 焊条2 5mm2公斤 4 安装耗工时 4个工时 耗材真少 收益不少哦 效益比预计的好得更多 十一 效益分析 工作效益 每年可减少起炉和破炉两次 每次起炉和破炉耗时8天左右 为生产及任务的完成争取了大量宝贵时间 安全效益 在起炉和破炉操作工劳动强度大 给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 因此 这项措施有效的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环保效益 解决了下料口经常冒SO2毒气体和重金属粉尘 大大改善了作业环保 经济效益 按每年少两次起炉和破炉计算 每次起炉和破炉直接费用40万元 2 80万元 劳务支出211人 100元 天 人 2次 8天 337600元间接效益 一 2次 8天 240吨酸 天 3840吨酸二 2次 8 250吨焙砂 天 4000吨焙砂三 2次 8 270吨蒸汽 天 4320吨蒸汽活动前 每吨酸成本180元活动后 每吨酸成本160元每年总节约 20元 76000吨酸 1520000元 扣除技改费用500元 1519500元 年 十三 总结 一 本次活动意义1 通过此次QC活动 我小组取得了一定的创造性成绩 同时也增加了小组成员的凝聚力 提升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了解决生产工作中实际问题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2 本次活动既解决了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又在经济 安全环保 工作时间等带来了很大效益 3 增强了小组成员节能减排的意识 收到了预期效果 二 下一步打算本次活动我们在节能降耗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我们的设备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有待我们去发现和解决 我们在成绩面前不骄不荣 决不安于现状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一丝不苟的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挖掘潜力 求同存异 从 节能降耗 降本增效 的角度出发 为硫酸生产建设创造出更好的效益 十二 巩固措施 1 继续坚持对设备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并把检查情况和结果记录在案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应链协同与仓储优化解决方案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的优化与研究
-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优化与实施路径
- 动物细胞工程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2025年成人专升本数学分析重点知识巩固试题及答案
- 中小学劳动技能培养课程设计方案
- 排水工程进度控制与协调机制设计
- 《小动物走》活动方案
- 城区移动排涝能力提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风电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控制方案
- 煤化工技术专业设置可行性报告
- 教学课件 国际结算(第七版)苏宗祥
- GB/T 41973-2022工业通风机平衡品质与振动等级规范
- 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项目课件
- 华北理工口腔科学教案
- 三年级上数学老师家长会
- 静压桩施工方案三期
- 可测试性设计DFT课件
- 讯问笔录模板
- [QC]提高铁路转体球铰安装精度
- DB36_T 1152-2019 工业与民用建筑机制砂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高清无水印-可复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