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之 景物描写 学习目标 2 了解景物描写的常见方法 1 感知情景描述题的答题步骤 3 掌握景物描写鉴赏题的答题技巧 这首诗在描写某景物时用了什么手法 景物描写鉴赏的常见提问方式 这首 句 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物 情景描述 手法鉴赏 设题方式多样 万变不离其宗 1 形象 含意象 意境 感情 方面诗歌中的形象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 它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物 如古诗中常见的有较为固定寓意的意象有 梅 兰 竹 菊 松 柳 莲 月 浮云 西风 夕阳 长亭 小园 泉流 西楼 鸿雁 寒蝉 蟋蟀等 直接问 第几句 第几联或整首诗创造了什么意境 画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 爱国忠君之心 建功立业之志 出世隐居之念 闲适恬淡之情 谪臣忧国 义士忧民 逆旅孤怀 征夫思乡 怨妇悲秋 少女怀春 相聚之欢 离别之苦 反对战争 向往和平 斥责暴政 歌颂仁政 追求自由 控诉压迫等 侧面问 这首诗的 诗眼 是什么 是这首诗的关键 为什么 你如何评价作者的 思想 四情与景关系题 思路 关系 内容 气氛 情感步骤 关系 描写 营造 表达 情景关系 1 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2 以景衬情 正衬 以哀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乐情 反衬 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 3 以景结情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春未老 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 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请从 情 与 景 的关系入手对这首词作分析 答 全词上片写景 下片抒情 是典型的借景抒情 或 以乐景衬哀情 上片描写了清明之际的春景 风细 柳斜 春水 和春 花 描绘了一幅 春未老 的美好春景 营造了一种幽美明净的意境 下片抒发了由此景引发的 思乡 之情 表达出春虽未老 人却因无法回家而充满了无奈和苦涩的 思乡 之情 09宁夏卷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 路横斜 青旗 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 运用了对照 或对比 的写作手法 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 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 借景抒情 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 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一 写景的顺序 空间角度 远近 高低等 时间角度 二 通过不同感官来写景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感 触 觉 三 景物描写的常用手法 主要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夸张 对偶主要表达技巧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白描细描 衬托 诗歌中写景的常见手法 技巧 1 运用修辞 比喻 拟人 夸张双关 通感等 2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以静写动 3渲染烘托4 虚实结合 联想和想象 5衬托与对比6细节描写7 白描8 观察角度结合从观察的层次来看 远近结合 仰视 平视 俯视结合 空间的上下 高低结合 时间角度 9 多角度描写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 视觉 形状与颜色 听觉 声音 嗅觉 气味 味觉 感觉 触觉 此处注意通感的手法 10叠音词的运用11多种意象组合 方法一 运用修辞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本诗运用拟人手法 好象草树知道春要逝去 争着展示自己的美丽 连没有才思的杨花榆荚都不甘落后 这样就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 诗歌中写景时常用修辞及作用 1 比喻 对景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 使景物形象 生动 具体 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 拟人 促使读者产生联想 使描写的人 物 事表现得更形象 生动的作用 3 夸张 为了强调和突出 通过对景物形象的渲染 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 有利于突出景物的特征 方法二 动静结合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分析颔联使用的表现手法及起到的表达效果 颔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 描写皓月当空 青松如盖 是静景描写 山泉清冽 流泻山石之上 是动景描写 以动衬静 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方法三 虚实结合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 哪些是实景 哪些是虚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诗中的 野草 野花 夕阳 燕 等是实景 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 我们从中不难想象出当年朱雀桥边车水马龙 王谢堂前歌舞兴盛 可如今野草遍地 荒凉无比 于是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便油然而生 这类题答题要点是 指出哪里是实 哪里是虚 描述诗句内容 分析二者结合有什么效果 思想感情 方法五 多种观察角度结合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开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 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 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 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 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 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句 生机勃勃 鲜艳夺目 清新刚劲 形象鲜明 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方法四 白描 采用白描手法 客观呈现了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枫叶等景物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 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 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 静滩声转 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 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 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 老莱衣 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 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 模仿儿童 使双亲欢娱 黄牛峡 位于宜昌之西 方法六 多角度描写 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有哪些特色 4分 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有哪些特色 4分 以静衬动 黄牛 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 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 寓情于景 白马 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 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 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 虚实结合 黄牛 句属虚写 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 白马 句属实写 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 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黄牛 句作者从听觉角度形象描绘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形 白马 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离别之景 1分 方法七 侧面衬托 夜雪白居易己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已讶衾枕冷 先从人的感觉写起 复见窗户明 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 以上全用侧写 句句写人 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这里仍用侧面描写 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 可知雪势有增无减 作者运用侧面烘托巧妙的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夜雪图 作者是如何写夜雪的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抓住景物的色彩进行渲染 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 成双成对的黄鹂 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 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 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方法八 渲染 绘色绘声绘形 总结方法 1 先判断采用什么方法 2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该方法达到的效果 3 还应考虑这样写对表达作者的情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这首诗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何特点 这首诗 或某几句 是怎样 或如何 写景的 例1 08年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 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 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 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 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 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 周德清 1277 1365 号挺斋 高安 今属江西 人 淀 即蓝靛 蓝色染料 1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 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从写景的顺序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例题1参考答案 1 由远及近 一二句写万里长江宛如平铺着的一条白色绸带 淮山点点愈加青翠 是远景 三四句写几片江帆疾飞如箭 千尺山泉直泻如电 是近景 2 由地面到天空 由前四句关于长江 淮山 江帆 山泉等地面景物的描写转到后三句的晚云 新月 塞鸿等天空景物的描写 诗人通过观察角度的不断变化 极富层次地呈现给我们这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诗人融情于景 表达了对浔阳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从 写景顺序 角度设问题的解题思路 1 点明写景顺序2 具体描绘图景及景物特点3 明确从不同顺序写景的效果4 点明景情关系 表达诗人情感 例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2005海南 宁夏卷 雨后池上刘攽 b n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 静 与 动 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学生答案展示1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 水面平的池塘 后两句是动态描写 东风起 垂杨舞 荷叶万点声 采用动静结合使荷塘美景赋予了动静变化之美 2 诗的前两句写雨后池塘水面平静 像新磨的明镜一样 映照着檐楹 写出了池水平静时的景象 后两句写忽然刮起了东风 杨柳随风翩翩起舞 触破了湖面的平静 让湖面泛起万点涟漪 写出了池水动态的景象 例题2参考答案 一 二两句写雨后池面平静如同轻轻拂拭的明镜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 表现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的静态 三 四两句描写忽然一阵风起 万千杨柳枝条袅娜飘动 抖落一身水珠 洒向池中荷叶 传来嗒嗒万点声 表现了雨后池上的清新活泼动态之美 整首诗以静显动 又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 组成了一幅富于动静变化之美的雨后池塘春景图 诗人融情于景 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眼前景物的喜爱之情 从 表达技巧 角度设问题的解题思路 1 具体描摹图景及特点2 点明手法3 明确手法效果4 点明景情关系 表达诗人情感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y 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 作者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实战演练 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赋予柳条藤蔓 黄莺以人的情感 并使主客移位 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昭君怨 咏荷上雨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 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 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 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 泛清波 这首词在歌咏荷上雨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下片将雨滴比作真珠 水银 雨珠在荷叶上活蹦乱跳 形同一粒粒的珍珠 形象地写出水珠在荷叶上滚动聚合的状貌 这样写使得所写景物生动 形象 很富有动感 实战演练 赏析下面这首诗歌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答 主要采用虚实结合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前两句写现实情景 凄凉的环境 后两句写想象未来相会时的景况 描绘了一幅良宵美景图 含有欢聚的情绪 离愁是实 欢聚是虚 形象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实战演练 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分析本诗运用的表现手法极其效果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夜静的赞美 诗的前三句都在着力刻画 静 末句却写 动 写声 似乎破了静谧之境 然而给读者的感觉恰好相反 以动破静 以声破静 愈见其静 实战演练 以色彩鲜明 清新怡人的美好风光反衬诗人强烈盼望归家的心情 喜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 更见其哀 抒发了作者长久旅居他乡的感慨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实战演练 用语言概括这首诗使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答 用白描手法 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 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 回答问题 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提问 词的上片写景 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实战演练 参考答案 描写景物生动活泼 层次分明 先由远到近 再由上而下地写景 写景动静结合 形象逼真 写景有声 有色 有香 相映成趣 先由远到近 远景 林断 山明 描写远处林尽头 高山清晰可见 近景 竹隐墙 乱蝉 衰草 描写翠竹遮隐着墙 小池塘旁长满枯草 蝉声四起 再由上而下的写景 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 下写红蕖散发着幽微的清香 多种观察角度结合描写景物 使得景物生动活泼 层次分明 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欧美同学会会计准则强化题集
- 2025年人事代理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员考证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
- 2025年村级养老站社工笔试冲刺题
- 2025年幼师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物流无人机面试模拟题与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员资格证考试模拟题及答案集
- 2025年红白理事会面试常见问题解析
- 2025年心理健康师中级考试复习
- 机电仪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T/CIE 161-2023工业软件成熟度分级与评估指南
- T/CECS 10198-2022防水保温一体化板
- GB/T 45524-2025公共安全易燃易爆气体探测报警装置
- 关联公司转租协议书
- 小学阶段奥数知识点
- 校园文化建设中心
- 《无人机介绍》课件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 《压力容器安装教程》课件
- 住培培训手册填写指导
- 2023年山东水发集团有限公司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