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照明设计PPT课件_第1页
建筑照明设计PPT课件_第2页
建筑照明设计PPT课件_第3页
建筑照明设计PPT课件_第4页
建筑照明设计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照明基础知识 照明光源与灯具 建筑物内照明设计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建筑照明系统案例分析 照明线路布置 2 7 1照明基础知识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1照明基础知识 一 照明光学概念 指人眼所能感觉到的光的辐射功率 单位为lm 流明 用 表示 1 光通量 由于人眼对不同波长光具有不同的灵敏度 所以不同波长 或不同颜色 光的辐射功率相等时 其光通量并不相等 常用光源的光通量 3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1照明基础知识 一 照明光学概念 发光强度表示光通量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分布情况 等于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 单位为cd 坎德拉 2 发光强度 4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1照明基础知识 一 照明光学概念 照度表示物体被照亮的程度 等于物体单位面积垂直接收到的光通量 单位为lx 勒克斯 3 照度 夏季晴天中午 地面照度约为5000lx 冬季晴天中午 地面照度约为2000lx 晴朗的月夜 地面照度约为0 2lx 5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1照明基础知识 国家建筑物照度标准 部分 一 照明光学概念 3 照度 6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1照明基础知识 一 照明光学概念 亮度是人对光的强度的感受 是指发光体 反光体 表面发光 反光 强弱的物理量 等于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单位是cd m2 坎德拉 平方米 4 亮度 40W荧光灯表面亮度约为7000cd m2 无云天空亮度约为5000cd m2 7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1照明基础知识 一 照明光学概念 几个光学量的关系 8 7 1照明基础知识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1照明基础知识 二 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 照明方式是指照明设备按其安装部位或光的分布而构成的基本制式 就安装部位而言 有一般照明 包括分区一般照明 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等 按光的分布和照明效果可分为直接照明和间接照明 选择合理的照明方式 对改善照明质量 提高经济效益和节约能源等有重要作用 并且还关系到建筑装修的整体艺术效果 1 照明方式 9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1照明基础知识 二 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 照明种类分为正常照明 应急照明 值班照明 警卫照明和障碍照明等 2 照明种类 三 照明质量 照明质量指照明环境内的亮度分布 包括舒适感 安全性 美观性等 10 7 2照明光源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2照明光源 一 常用电光源 按照发光原理 将电光源分为热辐射光源 气体放电光源及半导体发光光源三类 1 白炽灯 热辐射光源 白炽灯是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 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的电光源 由 美 爱迪生1879年发明 白炽灯结构简单 显色性好 无频闪 价格低廉 但发光效率最低 20lm W左右 使用寿命较短 现正逐渐淘汰 我国计划2016年10月1日起 禁止销售和进口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 11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2照明光源 一 常用电光源 2 卤钨灯 热辐射光源 灯泡内充有卤元素 如碘 溴等 的白炽灯 灯泡体积较小 且不易发黑 一般用于光线集中照射的地方 如车灯 12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2照明光源 一 常用电光源 3 荧光灯 气体放电光源 荧光灯是利用低压汞蒸气放电产生的紫外线激发涂在灯管内壁的荧光粉而发光的电光源 由 美 通用电气公司1938年发明 荧光灯光色好 无频闪 发光效率比白炽灯高2 3倍 40lm W左右 使用寿命较长 但显色性比白炽灯差 不适合频繁开关 低温启动比较困难 13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2照明光源 一 常用电光源 3 荧光灯 气体放电光源 1978年 荷 飞利浦公式发明了紧凑型荧光灯 即现在使用的节能灯 发光效率更高 60lm W以上 14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2照明光源 一 常用电光源 4 半导体灯 LED LED灯的基本结构是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N结 PN结外加正偏电压时电子跟空穴复合 复合时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 发光 LED灯节能 环保 使用寿命长 发光效率可达100lm W以上 1W的LED灯相当于15W的白炽灯 但价格较高 英国人于20世纪60年代初发明了第一只LED灯 15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2照明光源 一 常用电光源 5 钠灯 钠灯利用钠蒸气放电产生可 钠灯发光效率较高 见光的电光源 16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2照明光源 二 光源选择 1 一般室内照明 一般采用白炽灯 荧光灯等 2 伴有振动的场所 一般采用高压汞灯 高压钠灯等 3 对显色要求高的场所 一般采用白炽灯与高压汞灯的混合 17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3照明灯具 一 灯具 控照器 灯罩 和光源配套组成灯具 7 3照明灯具 18 二 灯具分类 按照光源分为白炽灯具 卤钨灯具 荧光灯具和LED灯具等 按照控照器分为开启式 保护式 密闭式 防爆式等 按照配光情况分为直射型 半直射型 漫射型 间接型和半间接型等 按照安装方式分为嵌顶式 吊式 壁式 活动式等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3照明灯具 19 三 灯具的布置 灯具布置就是确定灯具空间位置 包括室内的的高度布置及平面布置 室外的高度布置及平面布置 1 高度布置 hc 垂度 hs 悬吊高度 h 计算高度 hp 工作面高度 L 灯具水平间距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3照明灯具 20 1 高度布置 最低悬吊高度 垂度一般为0 3 1 5m 常用0 7m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3照明灯具 21 2 平面布置 较大房间一般均匀布灯 可采用正方形 矩形或菱形等形式 边灯距墙距离为相邻灯距的一半 灯具水平间距L和灯具计算高度h的比值称为灯具距高比 要选择合适的距高比 L h值越小 照度均匀性越好 但经济性越差 L h值越大 经济性越好 但照度均匀性越差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3照明灯具 22 2 平面布置 合理距高比L h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3照明灯具 23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4照明基本要求 一 照明标准 规范 我国现行照明规范分为工业建筑照明规范和民用建筑照明规范 详见P168 170 7 4照明基本要求 住宅建筑照明的照度标准值 24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4照明基本要求 二 照明质量 良好的照明环境 不仅要求有足够的照度 而且对照度的均匀性 分布性 稳定性等有一定的要求 7 4照明基本要求 1 照度的均匀度 照度的均匀度等于工作面上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 对于民用建筑 工作区的DE不小于0 6 非工作区的DE不小于0 2 25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4照明基本要求 二 照明质量 2 亮度分布 合适的亮度分布能保证视觉舒适 室内亮度比推荐值 其他参量参见P171 177 26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5照明计算 照明计算 或照度计算 的目的在于选择灯具数量 可按照已规定的照度及相关条件计算选择 分为利用系数法 单位容量法 估算法 逐点计算法等近似方法 误差控制在20 以内 一 估算法 首先估算出室内照明总功率 7 5照明计算 建筑物单位面积照明功率 查表 见P178 W m 2 S 建筑物总面积 m2 进一步求出灯数 P0 每盏灯功率 W 27 例7 1 某办公室面积为6 12m2 根据建筑物单位面积照明功率估算照明器的数量 解 房间面积72m2 查表7 23得 5W m 2 室内照明总功率 拟选用60W白炽灯 数量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5照明计算 28 二 利用系数法 利用系数是指投射到照面上的光通量与全部光源光通量之比 利用系数总是小于1 可查表得到 1 利用系数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5照明计算 29 2 维护系数 减光系数 在灯具使用期间 光源本身的光效要逐渐降低 灯具逐渐陈旧 被照场所的墙壁和顶棚也逐渐污损的可能 从而使工作面上的光通量有所减少 因此在计算工作面上的实际照度时 应计入一个小于1的 减光系数 维护系数 K 一般室内K取0 8 营业厅室内K取0 75 室外K取0 7 二 利用系数法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5照明计算 30 3 最小照度系数 被照面上照度分布不可能均匀 因此在计算工作面上的实际照度时 应计入一个大于1的 最小照度系数 Z 照面上平均照度与最低照度的比值 一般Z取1 3 二 利用系数法 即照面上照度的平均值 4 照面平均照度 利用系数 K 维护系数 n 灯具数量 光源光通量 lm S 照面面积 m2 Z 最小照度系数 Ea 平均照度 lx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5照明计算 31 二 利用系数法 即照面上照度的平均值 4 照面平均照度 而每个光源的光通量 5 灯具数量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5照明计算 32 二 利用系数法 室形指数 6 室形指数 a 房间宽度 b 房间长度 S 房间面积 h 室内灯具计算高度 灯具与照面之间距离 房间大而矮时i较大 房间小而高时i较小 根据室形指数 可查表得到利用系数 P258附表1 7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5照明计算 33 二 利用系数法 7 利用系数法步骤 1 根据房间参数计算室形指数i 2 根据室形指数i 查表得到利用系数 3 选取灯具数量 位置 4 计算光源光通量及功率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5照明计算 34 例7 2 某办公室面积为6 12m2 高3 8m 顶棚 墙面 地面的反射指数分别为0 7 0 5 0 3 工作面0 8m 采用搪瓷广照型照明器 白炽灯 照明器悬挂高度3m 规定照度50lx 试确定照明器的数量 功率及安装位置 解 灯具计算高度h 3 8 0 8 3m 室形指数i 1 33 查附表2得利用系数 0 5 选用6盏灯 如图所示布局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5照明计算 35 每盏灯光通量为 查附表9 得到照明器功率为150W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5照明计算 36 三 单位容量法 根据室空间比 可查表计算灯具的单位容量 1 室空间比 房间大而矮时RCR较小 房间小而高时RCR较大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5照明计算 37 三 单位容量法 2 灯具容量及数量选取 P 室内所需灯具总功率 灯具总容量 W P0 室内单位面积灯具功率 灯具单位容量 WEa 室内平均照度 lx 进而可计算得到所需灯具数量 n P P单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5照明计算 38 例7 3 某办公室面积为6 10m2 高3 8m 工作面高度0 8m 灯具悬挂高度3m 选用2 40W双管普通荧光灯 规定照度100lx 试确定照明器的数量 解 灯具计算高度h 3 8 0 8 3m 室空间比RCR 4 查表得P0 0 0496 灯具容量P P0EaS 297 6W 灯具数量n P 80 3 7 选用4套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5照明计算 39 7 6建筑照明设计原则和程序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6建筑照明设计原则和程序 一 照明设计原则和任务 1 照明设计原则 实用 经济 安全 美观 2 照明设计主要任务 内容 确定合理的照明种类和照明方式 选择照明光源和灯具 确定灯具布置方案 进行必要的照度计算和负荷计算 选择计算照明设备和线路 绘制照明系统布置图等 40 二 照明设计步骤 1 了解建设单位使用要求 2 收集有关技术资料和技术标准 3 确定照度标准 4 选择灯具 设备 安装方式 5 进行照度计算 选择灯具功率及测量保护设备 6 进行配电线路设计 7 绘制照明平面图和系统图 8 编制材料总表及工程概预算 9 编写设计说明书 进线方式 主要设备 材料规格等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6建筑照明设计原则和程序 41 三 照明设计要求 1 平面布灯要求 较大房间一般均匀布灯 可采用正方形 矩形或菱形等形式 边灯距墙距离为相邻灯距的一半 2 灯具高度及距离要求 灯具中心水平距离S和灯具垂直高度 计算高度 h的比值称为灯具距高比 要选择合适的距高比 S h值越小 照度均匀性越好 但经济性越差 S h值越大 经济性越好 但照度均匀性越差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6建筑照明设计原则和程序 42 三 照明设计要求 3 每一回路灯具数量要求 每一单相照明回路电流不宜超过16A 所接光源数不宜超过25个 连接组合灯具时 每一单相照明回路电流不宜超过25A 所接光源数不宜超过60个 连接建筑物轮廓装饰灯时 每一单相照明回路电流不宜超过30A 所接光源数不宜超过100个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6建筑照明设计原则和程序 43 三 照明设计要求 4 对插座要求 一个房间的插座宜由一个回路配电 插座回路不宜和照明回路接在同一回路中 民用建筑中求插座计算负荷时 每个插座负荷按100W计 求房间总计算负荷时 按下表选择插座需要系数 插座容量计算时的需要系数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6建筑照明设计原则和程序 44 三 照明设计要求 5 照明计算负荷 1 灯具功率 白炽灯功率因数为1 荧光灯带功率补偿时功率因数为0 95 不带功率补偿时功率因数为0 5 2 灯具需要系数 照明灯具的需要系数均为1 3 插座需要系数 按上表选择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6建筑照明设计原则和程序 45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7建筑室内外照明设计 一 室内照明设计 1 住宅照明设计 参见P183 185 7 7建筑室内外照明设计 2 办公楼照明设计 参见P185 187 3 商业照明设计 参见P187 190 46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7建筑室内外照明设计 二 室外照明设计 1 一般照明设计 参见P190 191 2 道路照明设计 参见P191 192 3 特种照明设计 参见P192 193 47 1 照明配电箱 照明配电箱源自本楼总配电箱或楼层配电箱 一般设置在入口处承重墙上 各层宜在同一方位 箱内设有照明 插座 空调等支路断路器 插座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器 照明线路一般由电源 控制保护器 电路及灯具组成 照明配电箱电气符号 动力 照明配电箱电气符号 配电箱要考虑到三相均衡 且预留一两个出线回路 三 照明线路布置 第七章建筑照明设计 7 7建筑室内外照明设计 48 配电箱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