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复习整理资料.doc_第1页
地图学复习整理资料.doc_第2页
地图学复习整理资料.doc_第3页
地图学复习整理资料.doc_第4页
地图学复习整理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图学复习HL地图学一、 地图的基本特性:特定的数学法则、特定的符号与注记系统、实施制图综合 具有特定的数学法则:1. 地图是地球表面按一定的数学法则缩绘到平面上的,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是地图的数学法则。2. 地图具有可量测性,即可在地图上量取方位、距离、长度、面积、体积等。 运用特殊的符号与注记:地图是以特定的符号系统和注记来表示地面事物的,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经济的现象。对所表示的现象进行分类和抽象,分门别类用不同的符号加以表示。地图是对图象信息进行了再加工、深层次地处理。由于运用了符号和注记:1. 地图既能表示较大物体的轮廓,又能表示较小的重要的物体,如三角点、纪念碑等;2. 既能表示物体的形态特征,又能表示物体的质量和数量特征,如河流的流向和流速、水深、水温、土壤的性质、道路的种类及铺装材料、森林的树种、平均高度和粗度,地势起伏的绝对高程等;3. 既能表示看得见的事物,又能表示看不见的事物,如经纬线、航线、等高线、国民生产总值等;4. 既能表示地表的物体,又能表示地下的、空中的物体,如地下管线、涵洞隧道、矿物分布、地磁、大气环流等;5. 既能表示物体的现状、又能表示物体的过去和未来。一张地图是特定时期事物的真实写照,不同时期的地图进行对比就能进行地理环境变迁的分析与研究。 实施制图综合:l 地表万物信息繁多,即使最大比例尺的地图也只能表示其中的一部分,从地表到地图,已经进行了第一次综合;l 包含比例尺的概念,即随着比例尺的逐渐缩小,地图表示的范围越来越大,有限的图面容纳不下那么多的信息,就需要把主要的、本质的内容加以表示,舍去次要的、非本质的内容,这就是制图综合。二、 地图定义:地图是根据特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或其它星球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制图综合,并以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平面上的图象。三、 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 数学要素:保证地图具有可量测性的基础。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l 地图投影: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l 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网、平面直角坐标网;l 比例尺:地面物体的缩小程度;l 控制点:天文点、导线点、水准点。 地理要素:地图的主题内容,又称图形要素。包括自然地理要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和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线)。 辅助要素:指图廓上及图廓外的内容,说明地图的编制状况及方便用图的辅助内容。包括图名、图号、图例、接图表、分度带、编制和出版单位、时间等。四、 地图分类 地图分类的标志主要有按地图主题内容、比例尺、制图区域范围、用途和使用方式等。 地图按内容分类:分成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l 普通地图: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制图区域内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地图。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线六大要素均衡表示。又可分成地形图和地理图,地形图是指按国家统一编图规范编制的比例尺较大的普通地图。地理图指比例尺较小(小于1:100万)的普通地图。l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指比例尺为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以前为20万)、1:50万和1:100万共八种地形图。 专题地图:着重表示制图区域内一种或几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往往用普通地图作为底图。特点是与主题内容有关的内容详尽表示,否则不表示。水系图、地貌图、土壤图、植被图、人口图、经济图、交通图、政区图等。 地图按比例尺分类:区分为大、中、小比例尺地图。l 大于等于1:10万的地图,被称为大比例尺地图;l 1:10万至1:100万的地图,被称为中比例尺地图;l 小于等于1:100万的地图,被称为小比例尺地图;五、 地图成图方法:原始地图资料原始数据测量地图扫描手扶跟踪数字化屏幕矢量化数字地图地图输出编辑修改印制计算机成图法的一般过程六、 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 1954年北京坐标系:解放后至七十年代采用的大地坐标系,基于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而建立的。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的参考椭球而建立的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以我国中部西安市径阳县永乐镇为国家大地坐标原点。 1956年黄海高程系:根据青岛验潮站1950至1956年记录资料,确定黄海平均海水面,并推算出设在青岛市观象山山洞中的水准原点高程为72.289米,作为全国各地高程测量计算的依据。 1985年国家基准:采用青岛验潮站1953至1979年27年的验潮资料计算的平均海水面作为我国新的高程起算面。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60 地图投影的实质:将地球椭球体面上的经纬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换到平面上,建立起球面上点(,)与平面上对应点(x,y)之间的函数关系,用数学公式表示为:x = f1(,),y = f2(,),这样,已知球面上任意一点p(,),代入运算就可以得到平面上的对应点P(x,y)。 地图投影变形:把地球曲面投影成地图平面后,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方位、面积和图形形状难以和地面上保持一致。也就是说,经过投影后,地图上发生了长度、面积和形状的改变,这种变化被称为地图投影变形。l 确定变形大小的方法1. 等变形线法:连接变形相等的点所成的线。有角度变形线和面积变形线。2. 变形椭圆法:当球面上的小圆投影到平面上时,一般不一定变成圆而变成椭圆。变形椭圆的形状和大小,能反映地图投影变形的性质和变形的程度。 地图投影分类:主要按两类分类标志分类,一是变形的性质,二是正轴投影时经纬网的形状。l 按变形的性质分类1. 等角投影:变形椭圆为圆,但面积变形最大。用于航海、航空、洋流。2. 等积投影:面积相等,变形椭圆形状变化大。用于政区图、土地利用图和其它自然经济地图。3. 等距投影:变形椭圆主方向长度保持不变。用于交通图、世界地图。4. 任意投影:既不等角也不等积的投影。用于中小学教学图。也用于交通地图和时区地图l 按经纬网的形状1. 方位投影:以平面为投影面,用于编制极地图、半球图。2. 圆锥投影:圆锥可展开为平面,适用于中纬度沿纬线方向伸展的地区,我国的地图多用此投影。3. 圆柱投影:一般适用于编制赤道附近地区的地图和世界地图。4. 多圆锥投影:编制中小比例尺地图,尤其适用于编制沿经线方向伸长的国家或地区,如智利国家地图,美国西海岸地图等。5. 伪圆锥投影:编制亚洲,澳洲等中纬度国家或区域地图6. 伪圆柱投影:用于编制世界地图,揭示某种地理现象水平地带分布规律7. 伪方位投影:用于编制北冰洋和大西洋地图七、 高斯克吕格投影 高斯投影的基本概念: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是我国大于(等于)1:50万地形图所使用的投影。其投影原理:假定一空心椭圆柱横套在地球椭球体上,椭圆柱面与地球一经线相切,然后用解析法按等角的条件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展开椭圆柱面,得到平面图形。 高斯投影的变形分布1. 投影后中央经线和赤道为垂直相交的直线,作为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也是经纬网形状的对称轴;2. 经线为凹向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纬线为凸向对称于赤道的曲线;经纬线相互正交,没有角度变形;3. 中央经线没有长度变形,其余经线的长度略大于球面实际长度;离中央经线愈远,椭圆柱面与椭球面愈不接触,其变形愈大。 高斯投影的分带:离中央经线愈远,变形愈大。要控制变形,投影范围不宜太大。因此采用分带投影。我国1:2.5万至1:50万地形图采用6分带;1:1万和更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分带。l 6分带法:从零子午线开始,由西向东每6为一带,全球共分60带,用1、2、360标记。中央经线的度数L。= 6 n - 3,带号 n = L / 6 + 1 其中L为某点经度, 表示取整。l 我国在东经72136之间,包括了1323共11个投影带。l 3分带法不是从零子午线开始分带,可以确保6带的中央经线全部成为3带的中央经线。 高斯投影的坐标网:经纬网和方里网。l 经纬网:有经线和纬线构成的网。地形图上1:50001:25万只有分度带,连接上下、左右分度带构成经纬网;1:50万和1:100万直接绘出经纬网。l 平面直角坐标网(方里网):纵横坐标均为整公里的两组平行直线所构成的方格网叫方里网。投影带的直角坐标系统:中央经线为X轴,赤道为Y轴。l 我国位于北半球,X值全部为正,Y值平移500公里。已知某点的经纬度,利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表可以查到该点的X、Y值。将Y值加上500公里,并加上该点所在的带号就得到了该点的通用坐标。 邻带方里网:处于投影带边缘的地形图绘有相邻投影带的坐标网。八、 方位角和三北方向线。 方位角:从过某点P的指北方向线起,顺时针方向量到某一目标方向线的水平夹角。 三北方向线: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绘有三种指向北方的线,即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坐标纵线,称为(三北方向线)。这三种方向线的“北方”分别称为真北、磁北和坐标北,统称为三北方向。由三北方向线构成的三种方位角为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坐标方位角。 l 真子午线与真方位角 真子午线:系通过地面某点P指向地球南北两极的方向线,即经线。在地形图上,东、西内图廓线和经度相同各点的连线都是真子午线,它指向正南、正北方向。 真方位角:从过某点P的真子午线北端起,顺时针方向到某目标M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A)。 l 磁子午线与磁方位角 磁子午线:在某一地点上,罗盘仪磁针水平静止时所指的南北方向线。磁子午线方向可以用罗盘仪测得。在小面积测图中常用磁子午线作为定向的标准。大比例尺地形图右半幅中央的南北图廓间的PP连线即为该图的磁子午线。 磁方位角:从过某点P的磁子午线北端起,顺时针方向到某目标M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A)。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过某点作PP线的平行线,以此线为基准,用上述求真方位角的方法,量测出磁方位角。 l 坐标纵线与坐标方位角 坐标纵线:高斯-克吕格投影带坐标纵轴(中央经线)及与其平行的方里网纵线,即坐标北方向线。除中央经线外,它们均不指向真北方向,所指的为坐标北方向。 坐标方位角:从过某点P的坐标纵线北端起,顺时针方向到某目标M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在地形图上过某点作与坐标纵线的平行线,并以此为基准,用上述求真方位角的方法,量测出坐标方位角。九、 偏角:因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坐标纵线在一般情况下,其方向不一致,相互偏离而构成的一定的夹角。又称三北方向角。 子午线收敛角:又称坐标纵线偏角,系过某点的坐标纵线对真子午线的夹角()。以真子午线为准,坐标纵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在高斯克吕格投影带中,除了中央经线外,所有经线都投影成向两极收敛的弧线,因而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除了该坐标系的纵轴(中央经线)与真子午线重合外,其它坐标纵线由于与真子午线不平行而构成一个夹角,故称之子午线收敛角。在每个投影带内各点的子午线收敛角不一定相等,在中央经线和赤道线上各点的子午线收敛角为零,离中央经线越远或纬度越高,则子午线收敛的绝对值就越大,到极点处等于经差,在6投影带的最大偏角为3。 磁偏角:过某点的磁子午线对真子午线的夹角()。以真子午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磁坐偏角 过某点的磁子午线对坐标纵线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PP线与坐标纵线的夹角,即为该图的磁坐偏角。 偏角图:由三北方向线及相应的偏角构成的图形。根据三北方向线相互关系的10种情况,可以绘出10种图形,常见的为前6种,绘置于110万地形图南图廓的外侧。此图形只表示相互关系,其张角大小不反映真实的角值,在偏角图上需注明角值。 方位角的换算 在使用地形图时,常需要根据偏角与方位角之间的关系,按下式进行方位角的换算。 真方位角: A A A 坐标方位角: A() A 磁方位角: AA A() 各偏角在运算中均应带着原有的正负号。十、 密位 :表示角度大小的一种量度单位。将圆周划分成6000个等分,每个等分所对应的圆心角即为1密位。炮兵量测角度,用密位为单位,可便于实地量算和迅速瞄准。地形图上偏角值,除用度、分、秒制表示外,还同时用密位制表示。它们的换算方法是:16000/36016 .67密位 16000/360606000/216000.28密位1密位21600/60003.6336十一、 地图分幅编号(P102P117)例1 已知某地位于东经1201015,北纬301510,求该地所在的11万地形图的图号。 1. 求该地所在1100万地形图图号及四角点经纬度,并标注在草图上(图2-81):2. 在草图上用该地点所在的基础图110万图幅的经纬差,将这1100万图幅划分成12行12列,依该地点的经纬度判定其所在的110万图幅的序数号为61,故其图号为H-51-61(图2-82)。 /1301510/41718 (字符为H)E/311201015/631203151N8432S17428E30216126W312061203. 绘出图号H-51-61的110万图幅的草图,依其经纬差注出四个图角点的经纬度,并依所求图号的11万地形图的230、345,将该草图划分成8行8列(图2-82)。 4. 依该地点的经纬度判定所求图号的11万图幅在其基础图110万内的序数号为11,并将其序数号缀于基础图110万图号之后,即得11万地形图的图号为H-51-61-(11)。 例2 已知图号为H-51-3,求其地理位置。 1. 由图号H-51-3知该图幅的比例尺为110万。2. 求该图所在的1100万图幅的地理位置,并绘出草图N8432 S17428E30216126W312061203. 由110万图的序数号知其在1100万图幅内处于第1行第3列,用其经纬差20、30将1100万图幅划分成12行12列。4. 依110万图幅的经纬差,推算并注出序数号3图幅四角点的经纬度(图2-83)。图2-83图2-82图2-81作业题:已知某地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610,北纬320931,用新旧两种方法求其所在的150万、125万、110万、15万和11万地形图的图号。十二、 地图符号 (P118P) 地图符号的构成要素 :图形、尺寸和颜色 1. 符号的图形:地图符号的图形是用以反映地理要素的外形和特征的,一般应具有象征性、艺术性和一定的表现力,要既便于区分,又便于阅读和记忆。2. 符号的尺寸 :符号的大小。用以反映制图对象的数量特征及其对比关系,显示地物占有空间的大小和在地图上的重要性。符3. 符号的颜色:颜色的应用弥补了地图符号图形和尺寸的不足,改变了地图以单色绘制而产生的那种符号种类繁多、图形复杂,地图内容类型难分、主次不明、容量很小的局面,提高了地图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地图符号的分类 l 按图形特征分类:正形符号、侧形符号、象征符号l 按比例关系分类: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l 按定位情况分类:定位符号、非定位符号 l 按空间分布特征分类: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 地图符号的定位:依比例符号的定位、不依比例符号的定位、半依比例符号的定位 地图符号的定向:依纬线定向、依真方向定向、依光照定向、依风向定向 地图符号设计原则 :适应地图主题与用途、图案化、图案化、逻辑性、精确性、系统性 、对比和协调、色彩象征性。l 色彩象征性 地图上各要素的设色应尽量与概念中的自然景色和社会观念相近似,使地图符号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如水系用蓝色,地貌用棕色,森林用绿色,危险物用红色等。十三、 等高线 等高线种类: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此外还有草绘曲线。 1. 首曲线:又称基本等高线。即按相应比例尺地图规定的基本等高距,由零点(高程基准面)起算而测绘的等高线,如15万比例尺地形图的首曲线为0、10、20、30、,图上用0.1mm细线表示。 2. 计曲线:又称加粗等高线。为了读图时判读等高线高程的方便和使加粗等高线的高程为整m数,由零点起算每隔3根或4根首曲线加粗描绘的那根(即4倍或5倍等高距的)首曲线,称为计曲线,如15万比例尺地形图的50、100、150的等高线,在图上用0.2mm粗线表示。 3. 间曲线:又称半距等高线。当用基本等高线难以显示某些重要的地形碎部,如小山头、阶坡、鞍部、小凹地等,则采用1/2等高距的等高线予以补充描绘,在图上用0.1mm细长虚线表示。 4. 助曲线:又称辅助等高线。当首曲线和间曲线都不能显示出的某些重要的微型地貌,则采用1/4等高距的等高线予以辅助描绘,在图上用0.1mm的短虚线表示。 5. 因间曲线与助曲线只用于局部地段,所以无须像首曲线那样一定要自身闭合,除山头和凹地要完整绘出外,表示阶坡时两端终止于最窄处,表示鞍部时,要对称地绘出两条 6. 草绘曲线:又称草绘等高线。是在无实测资料情况下,参考其它资料概略绘出的等高线。草绘曲线的精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在图上按绘首曲线和计曲线的要求,分别用0.1mm和0.2mm的长虚线绘出首曲线和计曲线。 l 对于独立山头、凹地以及在图上不易辨认斜坡降落方向的等高线,要加绘示坡线符号。示坡线是指示斜坡降落的方向线。在图上用0.6mm长的短线垂直于等高线绘在等高线拐弯处,通常绘在山头、谷地及斜坡方向难以辨认的地方、凹地的最高与最低的那条等高线上。 等高线平距 :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常以表示 等高线特性 :1.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各同名等高线的高程亦相等; 2. 等高线是闭合的连续曲线,只在图幅边缘才断开;若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然在相邻图幅内闭合; 3. 除悬崖、绝壁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图3-22); 4. 在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条件下,等高线愈疏,则地面坡度愈平缓,反之则愈陡,平距相等,则地面坡度相等; 5. 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并分别向山脊线降低和山谷线升高的方向凸出(图3-23); 6. 等高线间最短线段(即垂直于两等高线)的方向,为该地具有最大坡度的方向。该方向线即为该地的最大坡度线。十四、 地图注记 地图注记要素 :地图注记的要素包括字体、字大、字隔、字向、字列、字位和字色等。 地图注记种类l 名称注记 :省市县的行政区域名称,城镇、村庄等居民地名称,江河、湖海等水系名称,山、山脉、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地形单元名称,铁路、公路、车站、机场、港口等名称 ; l 质量注记 :注松、桦、杉等表森林的树种;注砾、沥等表路面铺装材料 ;l 数量注记 :地形图上除坐标值和高程注记外,还有河宽、水深、流速、路宽、桥长与其载重量、树高与树粗等数量注记十五、 制图综合 基本概念:制图综合是地图构成的重要法则之一。地面上的事物和现象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要全部表示到地图上是不可能的,需首先进行分类,并用符号加以表示。从地面到地图完成了地图的第一次综合。随着地图比例尺由大到小,图面上所能容纳的事物越来越少,必然要选择主要的、本质的加以表示,而舍弃次要的、非本质的,这就是从大比例尺地图到小比例尺地图的制图综合。制图综合是地图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计算机自动制图综合是一个前沿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定义:由于地图比例尺的缩小,有限的图面上容纳不下大量的信息,必须选择主要的、本质的内容加以表示,舍弃次要的、非本质的内容,这种编制地图时处理地图内容的原则和方法,称为制图综合 。 实质:就是在有限的图面上表示出制图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制图对象的主要特点。制图若不加综合,则地图内容无主次、图面上什么都有,结果是什么都不清楚;经过制图综合处理,则图面上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区域与地物的特征鲜明,提高了地图的质量。 影响制图综合的因素:地图比例尺、地图用途、制图区域地理特征、地图符号特点及制图资料l 地图比例尺的影响 地图比例尺对制图综合的影响是极为明显的,是引起制图综合的根本原因之一。 1. 影响图上表示地物多少的变化 2. 影响图上对地物碎部特征的表达 3. 影响地物重要性的变化 l 地图用途与主题的影响: 地图的用途决定人们对制图对象的评价程度。鉴于每幅地图的面积是有限的,表示的内容只能满足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需要,因此在选择表示的制图对象时,只能限于与地图主题和某种特定用途息息相关的那一部分,即地图的用途直接决定取舍的对象和综合的程度。地 l 制图区域地理特征的影响: 任何一种地物都客观地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同一类地物在不同的地理环境里,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作用不完全一样,因而在用途和比例尺相同的地图上,它的重要程度可能截然两样,从而影响到制图综合取舍的对象和概括程度l 地图符号的影响:各种地物在图上均以符号表示,符号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三要素直接影响地图的载负量,制约着制图综合的程度。 l 制图资料与制图者的影响: 制图资料对制图综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料内容的详略、精度高低和可靠程度大小等方面。 制图综合的主要方法:内容的取舍、形状与数量质量特征的概括、符号化 l 地图内容的取舍 1. 取舍的概念:选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取地理要素中的主要类型,二是选取主要类别中的主要要素。舍弃也有两个方面,一是舍弃地理要素中的次要类别,二是舍弃所选取类别中的次要的要素。所谓主要与次要都是相对的,是因地图主题、用途和比例尺而异的。2. 选取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水系类型划分和河网密度分区)、从高级到低级(居民地的选取)、从主要到次要(主要街道到次要街道,主干线到次干线,主要河流到次要河流)、从大到小(湖泊、水库、林地)。3. 选取的方法:资格法:指以一定的数量或质量指标作为选取的资格,凡达到资格标准的就选取表示,达不到的则予以舍去的一种选取方法。资格法选取,标准明确,简单易行;缺点是以一个指标作为衡量选取的条件,有时不能全面衡量地物的重要程度,不易体现选取后的地图容量,难以控制各地区图面载负量的差别。因此,需要按区域情况规定出不同的选取标准。 定额法:指按规定图上单位面积内应选取表示地物的总数或密度。定额法选取,既可保证图上具有丰富的信息,又不影响地图的易读性。定额法选取受地理区域、地理要素的意义及其分布特点、符号大小和注记规格等因素的影响,在规定选取定额时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地物本身特征及其与周围的联系。缺点是难以保证选取的数量同所需要的质量指标取得协调。根式定律法:又叫开方根规律。是由德国地图学家托普费尔(F.Topfer)在多年制图实践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资料图上某一要素转到新编地图上,其数量变化与这两图的比例尺分母的平方根有关,其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 式中 、 分别为新编图和资料图上有关要素的数量, 、 分别为新编图和资料图比例尺分母。为了更好地反映同一要素具有不同等级的数值和适应因地图比例尺缩小而给符号尺寸带来的变化,须在上式右边乘上物体重要等级改正系数K和符号尺寸改正数C,并改写为: 根式定律法适用于同一种符号(或稍小些)的同一类地图(如大比例尺地形图)。它只指出取舍的限额,而具体取舍哪些要素,仍需要由制图者按资格法确定,因此在实施时要与资格法配合使用。 l 制图对象的概括(P160P162)1. 地物形状概括:通过删除、夸大、合并、分割等方法,实施形状的化简,以保留地物本身所固有的典型的特征。一般情况下,概括程度取决于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越小,概括的程度则越大。 2. 数量特征概括:减少制图对象的数量差别和按数量的分级数目,舍弃低于规定数量指标等级的部分。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制图对象数量分级的减少是很明显的,3. 质量特征概括:减少制图对象的质量差别,以概括的分类代替详细的分类,用总体的概念代替局部概念。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或用途的改变,地图能够表达的地物数量越来越少,这就需要通过合并或删除来减少其类别。l 制图内容符号化(P162):过对制图对象的抽象、概括、分类、分级等过程,赋予有形与无形的制图对象一定形式的符号,使之表现在图面上的一种制图综合措施。原则是按实际形状确定地图符号的基本形状,以符号的颜色或形状区分事物的性质。l 地物移位(P163):地物在地图上的位置离开原处向附近作适当的移动,以使各要素都能得到清晰表示的一种制图综合措施。l 统一协调(P163):指为突出地物间相互协调一致性的特征,反映和保持地物间内在联系客观规律而采取的一种制图综合措施。l 制图综合与地图精度的关系(P164)制图综合的主要方法是取舍和概括,这两者对地图内容的精度都有影响。地物形状的化简改变了原来的图形结构,在长度、方向、面积和轮廓形态上都产生变化,长度、方向和轮廓图形的改变,必将对地图的几何精度产生影响。地图比例尺越小,对几何精度的影响越大。但是经过概括却能正确地反映出地物间的相互关系,保持了区域的地理特征,即突出了地理精度。十六、 普通地图 定义:是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制图区域内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l 平面图:不考虑地球曲率影响,把小块地区的地球表面(水准面)当作水平面,将地面上的地物按铅垂线投影到水平面上,用缩小的相似图形表示其平面位置及其相互关系所测绘的地图,称平面图。平面图的显著特点是涵盖的实地范围很小,比例尺很大,一般大于15000,在一幅图内比例尺处处相同。为工程施工和编制详细规划用图。 l 地形图:在平面图纸上既表示制图区域地物的平面位置,又用特定符号表示其地貌形态的地图,称地形图。地形图的特点是地图比例尺构成系列;多为实测的或据实测地图编绘而成的;具有统一的大地控制基础、有统一采用的地图投影和分幅编号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均严格按照测图规范、编图规范和图式进行作业;详细而精确地表示地面各要素。地形图为国家各项建设的规划设计与施工、军事指挥和科学参考用图,亦是制作其它地图的基本资料。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典型作品。 l 地理图:以高度概括的形式反映广大制图区域内最主要的地理要素和区域的重要特征的地图,称地理图。地理图的特点是涵盖实地范围很大,常常为一个流域、一个国家、一个大洲或全球;比例尺很小,未成系列,一般为1100万至11000万不等,视需要而择定;没有统一的地图投影和分幅编号系统,图面上投影变形较大;地图幅面的大小参差悬殊。多用于研究区域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的一般情况,了解其概貌,故又称一览图。 地图功能:地图模拟功能、地图信息载负功能、地图信息传输功能 、地图认识功能 l 应用地图的认识功能,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地图的作用: 1. 通过对地图上各要素或各相关地图的对比分析,可以确定各要素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图的对比,可以确定不同历史时期自然或社会现象的变迁与发展。 2. 通过利用地图建立各种剖面、断面、块状图等,可以获得制图对象的空间立体分布特征,如地质剖面图反映地层变化,土壤、植被剖面图反映土壤与植被的垂直分布。 3. 通过在地图上对制图对象的长度、面积、体积、坐标、高度、深度、坡度、地表切割密度与深度、河网密度、海岸线曲率、道路网密度、居民点密度、植被覆盖率等具体数量指标的量算,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地理环境。 总之,发挥地图的认识功能,可以认清规律,进行综合评价,预测预报,规划设计,为各项建设事业服务。 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l 地图上表示水系的主要要求是,显示出各种水系要素的基本形状及其特征,河网、海岸和湖泊的基本类型,主流和支流的从属关系,水网密度的差异,以及水系与地貌要素之间的统一协调关系等。 l 海洋要素的表示 海岸是海洋和陆地相接的一条狭长地带,也是海洋与陆地的一条重要分界线,但它不是海水与陆地的固定接触线。 海岸线:多年大潮的高潮位所形成的海陆分界线。 海岸的表示主要通过海岸线、沿岸地带、潮浸地带(干出滩)、沿海地带、海中岛屿、航行标志等来体现。 海岸线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用0.1mm的蓝色实线绘出多年大潮高潮线,低潮线一般用黑色点线概略绘出,l 海底地貌 大陆架:大陆架是大陆边缘在海水下的延伸部分,水深度一般在200m以内,宽度由几km至几百km不等。 大陆坡:大陆坡是大陆架向海底的过渡斜坡地带,坡度较陡,最大可达20以上,水深度一般为200m2500m,常被海底峡谷切割得较破碎。 海盆:海盆是大陆坡以下的海底凹地, 海底地貌可以用水深注记、等深线、分层设色和晕渲等方法表示。在中小比例尺地图上,有时采用明暗等深线法,用以增强等深线的立体感,更多的则是采用分层设色法或晕渲法配合等深线表示海底地貌的起伏。 等深线:理论深度基准面(理论上的最低低潮面)l 陆地水系 地图上的河流应能反映河流发育阶段、类型、长度、水文特征、河网密度和其它附属物等。 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指河宽、水深、流向、流速、底质和石滩等,用符号加数量与质量注记表示。 河流基本表示方法是表示各种河流大小和形状的基本方法,是在地图上用相应的蓝色线状符号表示。当河流较宽或地图比例尺较大时,用蓝色实线按常水位正确描绘河流的两条岸线,其间水部多用蓝色网点或网线表示。地图上大多数河流用不依比例的单线表示,以 0 1mm0 4mm的单线由细渐粗的自然过渡变化来反映河流的流向、形状和主支流的关系;当图上河宽大于0 4mm时,则用双线表示,单双线符号相应于实地的宽度。往往为了与单线河衔接及美观的需要,常用间距0.4mm的不依比例双线过渡到依比例的双线。l 陆地地貌表示方法:写景法、等高线法、晕蟬法、晕渲法、分层设色法、互补色法 等高线法:用标有高程注记的等高线和个别特殊符号相结合以反映地貌特征的一种方法(图6-51)1. 等高线法优点:有明确的数量概念,在等高线地图上,近似的高度和坡度都可以直接判读出来;从等高线图形上还可以判断出地貌主要形态和典型特征,甚至最细微的碎部,这显然是其它地貌表示法所不及的。更重要的是它的实用价值较高,(无论是军事方面关于最大视野和相对地势的分析,工程方面关于路线坡降、填挖土方、水库库容的设计和计算等等,很多都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制成剖面图,加以分析比较,得出行动或施工的科学依据)。用等高线法表示地貌,可以反映地面各点的高程、各类地貌的基本形态及其变化,可量算出地面点的高程、地表面积、地面坡度和体积等,从而可以全部满足对地图上表示地貌的要求,所以它被国际上公认为当今最好的一种地貌表示法。 2. 等高线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是立体感不够强。(改进方法:分层设色法)十七、 专题地图 专题地图是以普通地图为地理基础,着重表示制图区域内某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这类地图的显著特点是,作为该图主题的专题内容予以详尽表示,其地理基础内容则视主题而异,有选择地表示某些相关要素,因此专题地图的内容是由地理基础和专题要素两部分构成。 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的实质区别: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的异同,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其内容。在表现形式上,它们可能都用了某些表示方法、符号或颜色,但在内容上,它们始终是迥异的。前者依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制图区域的六大类地理要素,以再现制图区域的地理全貌,显示的是整体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而后者,则依其某种特定用途,择取制图区域的某一种或几种相关地理要素为其主题内容,其它地理要素皆概略或不予表示,显示的仅是制图区域某一地理特征的区域差异。 与普通地图相比,专题地图具有下列特征: 1. 专题地图表示了普通地图各要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相互有关的要素,其它要素概略表示,甚至不表示。2. 专题地图的主要内容,大部分是普通地图上所没有的,以及在地面上不能直接观察到的。3. 专题地图不仅可以表示现象的现状、分布规律及其相互联系,而且还能反映现象的动态变化与发展规律,有助于预测预报。4. 专题地图具有主题多样化、一幅地图内容专门化、表示方法各异和多层平面的特点。5. 专题地图内容的取材广泛,遍及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6. 专题地图除应用普通地图的部分符号外,还设计了种类较多的专门符号与特殊的表示方法专题地图的内容与类型 专题地图按其内容的专题性质,通常可分为自然地理图、社会经济地图和其它专题地图三类,每一类图又可以细分为若干种。l 自然地理图:以表示自然界各种现象的特征、地理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专题地图。如地势图、地貌图、地质图、气象气候图、水文图、土壤图、植被图 等 。 l 社会经济地图:以表示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和数量关系及其地理分布的专题地图如政区图、人口图、经济图、历史地图 等。l 其它专题地图 :航海图、航空图、旅游图、环境地图、教学地图等。 依专题要素空间分布特征设计的表示方法 l 点状分布要素定点符号法;l 线状分布要素线状符号法l 面状分布要素: 1. 连续分布而布满制图区域的现象质底法、等值线法(含其变种:等值线分层设色法)、定位图表法; 2. 间断而成片分布的现象范围法; 3. 离散分布的现象点值法、分区图表法、分级比值法(含其变种:范围密度法); 4. 运动状态的现象动线法。 依专题要素质量或数量特征设计的表示方法 l 显示现象质量特征为主质底法、范围法、线状符号法; l 显示现象数量特征为主等值线法、点值法、定位图表法、分级比值法; l 显示现象质量与数量特征动线法、定点符号法、分区图表法。 专题内容表示方法(P468)l 定点符号法(P468P473):简称符号法,系采用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符号,表示图上符号所在的那个地点上的各自独立的,呈点状分布现象的数量与质量特征的一种表示方法。l 线状符号法(P474):用不同形状或不同宽窄、长短和颜色的线状符号表示呈线状或带状分布专题现象的主要方向、数量质量特征与时间变化的一种方法。(线状符号法一般不表示数量指标,符号的粗细只代表现象质量等级的差异,如主要和次要的区别。)l 质底法(P475P476):以不同的底色显示连续而布满整个制图区域某种现象在各地分布的质量差别的一种方法。又称底色法。因为此法是表示现象的质量分布特征,而不是表示其数量特征,故又称质别底色法、定质底色法。(质底法具有图面鲜明美观、清晰易读的优点;缺点是不容易显示不同现象之间的渐进性和渗透性;当分类很多时,图例比较复杂,必须详细阅读图例后才能读图。) l 等值线法(P477P478):用一组连接数值相等各点的连线显示现象数量连续分布逐渐变化特征的一种方法 。 特点:1、 只表示某种现象的数量差别;2、 制图区域内任一点的数量指标都可取得;3、 等值线的数值具有同一的基础 ;4、 一般以在绘出的等值线上加数值注记形式表示,方便读图;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