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的分析和比较 作者: 日期:学号07117030408编号2011170408研究类型理论研究分类号TP37HUBEI NORMAL UNIVERSITY学士学位论文Bachelors Thesis论文题目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的分析和比较作者姓名曾祥佳指导教师柯文燕所在院系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专业名称数字媒体技术完成时间2011年5月20日湖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中文题目: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的分析和比较外文题目: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and traditional media technology开始认识翻译的重要性吧。直接从您的 iGoogle 首页上翻译各种文字。学生姓名曾祥佳学 号2007117030408院系专业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班 级0704 学 生 承 诺我承诺在毕业论文(设计)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本人毕业论文(设计)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情况。如有违规行为,我愿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指导教师承诺我承诺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经过本人核查,该生毕业论文(设计)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该生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现象。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的分析和比较曾祥佳(指导教师:柯文燕)(湖北师范学院 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2)摘 要:随着数字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体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占据了我们视野的主要部分,新兴媒体的崛起和发展使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冲击。因为新兴媒体的标志是传输手段和接收终端的多样化,数字新媒体技术为音频视频的传播和接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本文首先对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简单介绍;其次针对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方面,对传统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分析,然后对传统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综合比较,讨论二者的融合发展。关键词:数字媒体 传统媒体 技术中图分类号:TP37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and traditional media technology开始认识翻译的重要性吧。直接从您的 iGoogle 首页上翻译各种文字。Zeng Xiangjia (Tutor:Ke Wenyan)(College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Hubei, 435002)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new media has taken the place of traditional ones and become the main media in our life. The emerg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se new media brings great impact on traditional media such as TV and radio. Since the sign of newly emerging media i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both transmission means and the receiving terminals, digital media has offered more choices for video and au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iving. This paper first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then analyses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and traditional media technology and compares them comprehensively on image, audio, video and so on,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media. Keywords : Digital media Traditional media Technology目录 1前言11.1 选题背景11.2 研究意义11.3 研究内容22数字媒体技术概况23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的分析33.1 传统媒体技术分析33.2 数字媒体技术分析64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的比较95总结10致谢11参考文献12 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的分析和比较曾祥佳(指导教师:柯文燕)(湖北师范学院 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2)1前言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的说就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或平台。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数据的猛增,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技术正快速地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与日益普及的计算机动画、虚拟现实等构成了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数字媒体。在信息时代,数字媒体进入传播领域对传统媒体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在数字媒体逐渐占领媒体市场的情况下,传统媒体如何通过自身的变革继续生存下来,数字媒体如何发扬光大,成为所有媒体人员关注的焦点。1.1 选题背景随着数字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体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占据了我们视野的主要部分,新兴媒体的崛起和发展使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冲击。因为新兴媒体的标志是传输手段和接收终端的多样化,数字媒体新技术为音频视频的传播和接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对于媒介世界而言,任何一种重大媒介技术的形成和发展都意味着相当大的媒介利益、媒介关系和传播格局的重构和再造。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成熟,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新媒体技术但来的传播格局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传统媒体技术的生存。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传统媒体的升级换代和技术转型,从而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1.2 研究意义数字媒体技术是一项应用广泛的综合技术,主要研究图、文、声、像等数字媒体的捕获、加工、存储、传递、再现、及其相关技术。特别是新媒体技术在传媒音视频技术上的应用,使得传统媒体信息更加多样化、形象化、简单化。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只是传播介质不同, 但数字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整合媒体的内、外部资源。未来媒体将是公信力取胜的时代, 数字媒体未来会与传统媒体实现更好的融合。在互联网时代,介质与传播形式发生了变化, 但传播的性质、流程以及新闻的特色要求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1.3 研究内容本文尝试从音视频技术等方面分析和比较传统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简要介绍以IPTV和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数字媒体新技术,及其发展方向,讨论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的发展融合进程。2数字媒体技术概况在人类社会中,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用计算机记录和传播的信息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的最小单元,即比特(bite)0或1。任何信息在计算机中存储和传播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0”或“1”的排列组合。通常称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媒体为数字媒体(Digital Media)。数字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通讯手段,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媒体信息,实现数字媒体的表示、记录、处理、存储、传输、显示、管理等各个环节,是抽象的信息变成可感知、可管理和可交互的一种软硬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主要研究与数字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播、管理、安全、输出等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与系统。其它基于数字传输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的广泛应用于数字媒体网络传输的流媒体技术,基于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广泛应用于数字娱乐产业的计算机动画技术,以及基于人机交互、计算机图形和显示等技术且广泛应用于娱乐、广播、展示与教育等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等也是数字媒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数字媒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如图 马进宝:数字媒体技术及其相关应用探讨,海峡科学,年第期,第页所示。图1 数字媒体技术的主要内容数字媒体涉及的技术范围广泛,技术新颖,研究内容深远,是多种学科和多种技术的交叉的领域。主要技术范畴包括以下内容:(1)数字媒体表示与操作,包括数字声音及处理,数字图像及处理、数字视频及处理、数字动画技术等。(2)数字媒体压缩,包括通用压缩编码、专用压缩编码(声音、图像、视频)技术等。(3)数字媒体存储于管理,包括光盘存储(CD技术、DVD技术等)、媒体数据管理、数字媒体版权保护等。(4)数字媒体传输,包括流媒体技术、P2P技术等。3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的分析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演化,人类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颠覆传统媒体,使得人们获取信息、浏览信息以及对信息反馈方式都在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声音、图形、图像是媒体信息传播的几种主要形式,以电视、报刊、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信息时代媒体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数字多媒体则集声、图、动画等于一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本节主要从音频、视频等方面对数字媒体技术和传统媒体技术进行分析。3.1 传统媒体技术分析传统媒体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媒体而言的,以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交流活动的媒体,包括电视、报刊、广播三种传统媒体。传统的媒体信息主要是以音频、视频、图形图像为主,传统的媒体技术主要是以电声技术为基础,实现音视频的获取、传输、存储等,本节主要就从音频技术和视频技术对传统媒体技术进行分析。3.1.1. 传统音频技术图2 爱迪生发明的机械式留声机最初声音信息的传播是瞬时性的,不能对声音进行存储和回放。直到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图2),声音才能得以记录和回放。爱迪生的留声机记录声音是利用的是“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基本原理。爱迪生的留声机从发明到现在,其设备外形和记录介质已有天壤之别,在记录形式和记录技术上也有不同。传统音频记录技术有以下几种: 机械留声机最早用来记录声音的是机械留声机,是于1877年由爱迪生发明的,初期的留声机结构非常简单,只是在一个木盒中装上一只铜质大喇叭,录、放音的声波都经过这只大喇叭传递。钢丝留声机1898年,丹麦科学家波尔森第一次用磁性记录的方式记录声音。它把声音信号记录在钢丝上,最初的钢丝录音机采用无偏磁录音,失真度很大。磁带录音机磁带录音机属于磁性记录技术的再发挥,是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提出永久剩磁录音的可能性,把声音记录在磁带上,接着再用磁带还原。在对声音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除了对声音进行记录外,还需要对声音进行一些其他方面的调整。如对声音进行音调的调节、多声音混合、高中低音的调整,还有诸如原始声波信号的拾取等。调音台是在现在电台广播、舞台扩音、音响节目制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设备,如图3所示。它具有多路输入,每路的声音信号可以单独被处理。例如可以放大,作高音、中音、低音的音质补偿,给输入的声音增加韵味,对该路声源做空间定位等;还可以进行各种声音的混合,且混合比例可调;拥有多种输出(包括左右立体输出、编辑输出、混合单生输出、监听输出、录音输出及各种辅助输出等)。图3 模拟调音台3.1.2. 传统视频技术最早的电影作品编辑是将拍摄到的电影素材胶片用剪刀等工具进行剪切和粘贴,去掉无用的镜头。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视频编辑是在编辑机上进行的。编辑机通常是由一台放像机和一台录像机组成,剪辑师通过放像机选择一段合适的素材,然后把它记录到录像机中的磁带上,再寻找下一个镜头。这就是通常说的线性编辑技术,线性编辑系统的组成如图4所示。图4 线性编辑系统的组成线性编辑的本质,是以场为单位将各种素材信号在编辑点前后按照正确的相位组接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线性编辑在编辑点前后对信号的要求与特技机在切换点前后对信号的要求完全一致。然而在实际的编辑过程中,因采用的编辑系统的编辑精度不够高等原因,而使编辑录机过编辑点时往往不能实现制式所要求的场循环的彩色成帧。3.2 数字媒体技术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体信息越来越趋向于数字化。前面主要介绍了传统的音视频技术,下面简要介绍音视频技术的数字化实现方式。3.2.1 数字音频技术数字音频是指用一连串二进制数据来保存的声音信号。这种声音信号在存储和电路传输及处理过程中,不再是连续的信号,而是离散的信号。通常情况下,要获得数字化的音频信号,可以考虑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将现场声源的模拟信号或已存储的模拟声音信号通过某种方法转化成数字音频;第二种途径就是在数字化设备中创作出数字音频,比如电子作曲。一般而言,音频数字化通常经过三个阶段,即采样,将话筒转化过来的模拟电信号以某一频率进行离散化的样本采集;量化,将采集到的样本电压或电流值进行等级化处理;编码,将等级值变换成对应的二进制表示值(0和1),并进行存储。进行数字音频处理时,一般是依赖专业数字音频设备来完成各种音频编辑操作,也可以依赖于普通的多媒体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技术来完成相应的处理。数字音频编辑软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音源软件(音序器软件),主要是针对数字音乐创作而言,它是可以用来产生和模拟各种乐器或发生物的应用软件;另外一种是编辑软件,可以完成对声音的录音、剪辑、混音合成、特效处理。常见的的音源软件有Cakewalk、FL Studio等,而音频编辑软件则非常多,如德国Steinberg公司的Cubase和Nuendo、Adobe公司的Audition以及国产的Waveecn等。3.2.2 数字视频技术数字视频技术是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为平台,包括视频编辑技术和数字动画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非线性编辑系统正逐渐取代传统的线性编辑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以计算机为平台,配以专用板卡和高速硬盘,由相应软件控制完成视、音频节目制作。由于非线性编辑采用盘基存储器,用磁头或者光盘读取信息,可以随机地、非线性地存取镜头,因而具有寻找速度快、存取时间短、磨损小、不需预卷、修改方便、编辑精度高、图像损伤小等优点。另外,非线性编辑系统将传统的磁带编辑中各单一设备所产生的特技、动画、字幕、调音等功能集于一体,大大简化了后期制作,并使购置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资金投入大大低于相同档次和功能的线性编辑系统。数字视频技术处理软件分剪辑软件和后期制作软件,最常用的剪辑软件有Adobe公司的Premiere、Vagas、Ulead Video Studio绘声绘影等,而后期制作软件有Combustion和After Effects。计算机动画技术是指利用二维和三维软件制作动画的技术。二维动画根据计算机参与动画制作的程度,包含计算机辅助着色和插画的手绘的二维动画和用计算机进行全部作业的无纸二维动画。计算机的作用包括:输入和编辑关键帧;计算和生成中间帧;定义和显示运动路径;交互式给动画上色;产生一些特技效果;实现画面与声音的同步;控制运动系列的记录等。数字三维动画技术是利用相关计算机软件(如3d max、maya),通过三维建模、赋予材质、模拟场景、灯光和摄像镜头、创造运动和链接、动画渲染等功能,实时制造立体动画效果和可以以假乱真的虚拟影像,将创意想象化为可视画面的新一代影视及多媒体特技技术。3.2.3 数字媒体新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除了传统媒体技术的数字化外,具有多种学科和多种技术融合的数字媒体新技术蓬勃发展,进年来以人机交互技术(IPTV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媒体新技术正越来越受到媒体人员的关注。 IPTV技术网络电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当时通过互联网向大众提供实时视/音频流的流媒体技术开始出现。网络电视,也叫IP电视或IPTV,是指利用互联网作为传输通路传送电视节目以及其它数字媒体业务,在终端设备观看的技术。IPTV是利用宽带网的基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或计算机)作为主要终端设备,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通过互联网协议(IP)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的新兴技术。 IPTV的实现方式IPTV的工作原理和基于互联网的电话服务相似,它把呼叫分为数据包,通过互联网发送,然后在另一端进行复原。跟大多数的数据传输过程一样,首先是编码,即把原始的电视信号数据进行编码,转化成适合Internet传输的数据形式,通过计算机或是电视播放。当广播电视数字化以后,广播电视领域的交互电视网络将拥有一个双向的交互通道和一个单项的电视通道。交互电视需要通过交互通道提供方(即ISP)的网络通信资源,来与电视内容提供商交互,实现一些IPTV的基本功能。IPTV的系统组成IPTV是一个综合业务,它的基本系统模型中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IPTV业务系统平台、IP网络和用户端,每个部分都由一些关键设备组成,完成相应的基本功能以保证IPTV业务的顺利运营。图5展示了IPTV业务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图5 IPTV业务的系统结构IPTV作为一个应用的出现,并不简单是宽带网络上的一个应用。而是在网络传输技术、IP组播路由技术以及流媒体编码技术的发展下产生的,是这几种关键技术有利结合的结果。随着条件的成熟,IPTV将走进千家万户,使更多的人体验宽带带来的乐趣,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IPTV也将极大的促进传媒产业的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和虚拟现实硬件及软件所构成的虚拟现实环境,并通过多种虚拟现实交互设备使参与者投身于虚拟现实环境中。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当今多媒体技术研究中的热点技术之一。它综合了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成果,用以生成一个具有逼真的三维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的模拟现实环境。它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各种传感器所构成的三维信息的人工环境,即虚拟环境,是可实现的和不可实现的物理上、功能上的事物和环境,用户投入这种环境中,就可与之进行交互。虚拟现实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其关键技术和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建模技术,即虚拟环境的建立,目的是获取实际三维环境的三维数据,并根据应用的需要,利用获取的三维数据建立相应的虚拟环境模型。2、立体声合成和立体显示技术,在虚拟现实系统中消除声音的方向与用户头部运动的相关性,同时在复杂的场景中实时生成立体图形。3、触觉反馈技术,在虚拟现实系统中让用户能够直接操作虚拟物体并感觉到虚拟物体的反作用力,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4、交互技术,虚拟现实中的人机交互远远超出了键盘和鼠标的传统模式,利用数字头盔、数字手套等复杂的传感器设备,三维交互技术与语音识别、语音输入技术成为重要的人机交互手段。5、系统集成技术,由于虚拟现实系统中包括大量的感知信息和模型,因此系统的集成技术为重中之重:包括信息同步技术、模型标定技术、数据转换技术、识别和合成技术等等。4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的比较目前新媒体技术和传统媒体技术均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建设新旧领域的内容和通道。但受“木桶中最短的木板”的理论制约,未必在两个领域都取得较好的成绩。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应该是一种互补关系,未来的媒体应该是二者融合的发展趋势。广播电视发展新媒体可以积极主导广播式新媒体,积极支持通信式的新媒体,两者融合的途径有很多种。(1)开展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新媒体业务。电台、电视台开办自己的网站是传统媒体向新领域进军的重要途径。其实际意义在于:一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了一个新的传播平台,把一部分网民纳入自己的受众群体。二是能够在同一传媒的旗下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通过台网互动和多媒体的经营过程,使广播电视的内容资源得到充分、复合性的使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2)积极开展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移动多媒体广播的优势,一是利用数字传输技术使用广播通道,可以节省投入资金,并能提供高质量的电视信号。二是费用相对比较便宜,适合大众消费。三是接受终端多样,包括手机、数码相机、MP3、MP4、掌上电脑、笔记本、7寸以下小屏幕便携式的移动终端等,能够随时随地收看。四是利用无线通讯网可以面向高端人群开办手机电视服务,提供点对点、个性化的交互服务。多媒体广播业务是多种媒体的共同结合,由于各种媒体各有特点和优势, 因此多种媒体的互补可能更好地实现强强联合。(3)发挥广播电视的内容资源优势,与通信网络合作开展业务,主要是IP电视和手机电视。IP电视能够提供比传统电视更为丰富的内容,更加专业、个性化、惰性化的服务,在高端用户中有较大市场与增值潜力。数字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补充、拓展和延伸,两者只有在内容与传播手段上优劣互补, 才能共同推动媒体这一行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媒体行业的迅速崛起带动了互联网、无线网络、数字电视、传统连锁渠道等众多行业的变革、转型和融合。对于我国的媒体行业来说,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两种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优势互补,是今后的发展趋势,现在这两种媒体已经开始融合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在新媒体当中,所有的文字、视频、图像、语音都可以在一个新的媒体当中共用它的资源。而对于传统媒体来讲,它的信道是比较单一的,广播就是广播、电视就是电视,报纸就是报纸,它共同组织的信源部分实际上不能在几个媒体当中同时共享。从受众方面来说,新媒体是分众和小众,个性化非常强,而传统媒体则是大众。因此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应该相互结合,综合运用整合自身技术优势以寻求发展。5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完善,数字技术改造下的媒介形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图像、视频、声音、数据的融合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有线、无线电视网络打电话、接收数据服务,从而侵占了传统的电信市场,广电网、通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也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媒体技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惠子相梁课件
- 情景摄影课件
- 2025年秋季部编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第1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 餐饮促销主题策划的方案
- 进社区志愿者活动策划方案
- 七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 思政概论试题及答案
- 美术灯光面试题及答案
- 词汇学测试题及答案
- 精算考试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贵州省存量房买卖合同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复印打字服务协议书
- 2025 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测试卷及答案
- 村医依法执业培训
- 保育师项目附件
- 电信装维人员服务规范
- 2025年安徽宣城市宣州区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高分题库及答案(共101题)
- 电厂水处理值班员(第二版)中级工
- 加油站气象灾害防御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