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空间设计法则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大部分的景观具有功能性 需要容纳人的活动 因此 景观场所的形成就包含两个要素 空间和人的活动 空间是设计师设计的内容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水平面限定空间 一个水平面作为一个图形平放在反差很大的背景上 就限定出一个简单的空间领域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水平面抬到地面以上 则会沿着水平面的边界生成若干个垂直表面 这就在视觉上强化了该领域与周围地面之间的分离感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1 领域的界限得到很好的界定 视觉与空间依然保持连续性 身体很容易接近 2 视觉连续性尚存 空间连续性被打断 身体接近则需要利用楼梯或坡道 3 视觉与空间安的连续性被打断 抬高的水平面所限定的区域已经与地面分离 抬高的水平面演变成下面空间的遮蔽要素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水平面下沉到地面以下 利用下沉部分的垂直表面来限定一个空间容积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水平面的一部分下沉 可以在较大的背景中分离出一块空间区域 水平面下沉形成的垂直表面则形成该区域的界限 这些界限与水平面抬起的状况不同的是它成为可见的边缘并开始形成空间的墙 通过处理 下沉部分的表面与周围水平面形成对比 能够进一步明确这一空间领域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下沉区域和高起地带周围之间的连续性 取决于高程变化的尺度 下沉区域可以中断地面 但依然保持为周围整体空间的一部分 增加深度 会削弱这部分与周围空间的关系 加强其独立性 一旦原来的水平面高出视平线 下沉区域会变成独立的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如同一棵枝繁叶茂的树 在其伞形结构下提供了某种围护 顶面在其本身和地面之间限定出一个空间区域 由于顶面的边缘是这一区域的界限 所以顶面的形状 大小以及离地面的高度决定了该空间的形式特征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如果垂直的线要素 如柱子 用以支撑顶面 那么它们将有助于在视觉上建立所限定空间的界限 而不会打断穿越这一区域的空间流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如果顶面的边界下翻 或者顶面下的水平面的高程有明显的变化 那么所限定的空间容积的边界将会在视觉上得到加强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体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垂直要素是严格限定空间领域视觉界限的关键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垂直的线式要素限定了一个空间容积的垂边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一个独立的垂直面清晰的表达着它所面对的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垂直构成的L形构图可以产生一个空间区域 这个空间区域从L形的转角开始沿对角线向外扩展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该造型的两个面清楚地限定了这一领域地两个边缘 而其它地边界还是模糊地 除非用附加地垂直要素和对基面或顶面地处理来进一步明确 如果该造型转角的一侧被打开 那么领域感将会削弱 其中一个面在视觉上支配另外一个面 如果两个面都不向转角处延伸 那么该领域会变的富于动感 并且本身沿着对角线方向来组合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两个平行的垂直面限定了它们之间的空间容积 这个空间容积沿轴指向该图形的两个开放端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平行的垂直面限定的空间具有强烈的方向感 这个空间是外向性的 可以通过处理空间基面或顶面来加强其空间感 将基面沿着空间开放端延伸可以扩大空间领域感 如果一个平行面在形式 色彩或质感上有所变化 不同于另外一个垂直面 那么将产生一条次要轴线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垂直面的U形构图限定了一个空间容积 这个空间容积完全指向该图形的开放端 U形造型有一个内向的焦点 同时方向朝外 开放端是该造型的基本特征 它具有独特性 它使得该领域与相邻空间保持连续性 开敞面如果用其它要素进一步确定 那么其范围的明确性将得到加强 无论空间宽窄如何变化 开放端和其相对的面都是空间的关键要素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四个垂直面则形成了一个内向空间的边界 并影响到围墙周围的空间领域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秩序不单单指几何规律性 而是指一种状态 即整体之中的每个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关系 以及每部分所要表达的意图都处理得当 直至产生一个和谐的结果 这里将要介绍轴线 对称 等级 韵律和基准等规律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轴线轴线也许是空间组合中最基本的方法 它是由空间中的两点连成的一条线 以此线为轴 可以采用规则或不规则的方式布置形式和空间 虽然轴线不能够被看见 但它是强有力的支配与控制手段 虽然轴线暗示着对称 但是它需要的是均衡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轴线由于轴线本质上是线式状态 因此它具有长度和方向性 并沿着它的路径 引导运动 展示景观 为了明确界定轴线 它的两个结束端都必须是重要的形式或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轴线可以沿着轴线的长度限定两条边缘来加强轴线的意向 两条边缘可以是地面上的简单线条 也可以是沿轴向界定初的线式空间的垂直面 轴线也可以简单地由对称布置地形式和空间来构成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轴线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轴线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轴线 兰特庄园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对称在没有对称同时出现的情况下可以存在轴线 而没有隐含的轴线或中心来组织对称图形建构时 对称却不可能存在 两点形成一条轴线 而对称的状态则需要在分界线或分界面的两侧 或者围绕中心或轴线 均衡地布置相同地形式与空间图案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对称有两种基本类型地对称 A 两侧对称式是指在一条中轴线地两侧 均衡地布置相似或相同地要素 这样一来只有一个面把整体分成完全相同地两半 B 放射式对称是指均衡地布置相似地 放射状地要素 这样一来 围绕一个中心或沿着一条中心轴把分割面旋转到任意角度 都可以把整个构图分成相似地两半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等级等级原理是指存在于形式和空间中的真实差别 这些差别反映出在组合中形式与空间的重要程度不同 它们在功能 形式以及象征意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当然 用来衡量相对重要性的价值体系取决于特殊的处境 使用者的需要与愿望 以及设计者的决策 体现出的价值 可能是个体的 也可能是集体的 可能是人为的 也可能是文化形成的 但是 无论如何 用任何方式去体现各要素功能和意义上的差别 是在形式与空间当中建立一种可见的 等级化秩序的关键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等级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等级A 特别的尺寸一个形式或空间 可以因其尺寸在构图中独具一格 而取得建筑构图的支配地位 一般来说 这种支配地位是通过某个要素的绝对尺寸而实现的 但有的时候 建筑组合中某个要素也可以因为远远小于其他要素 但布置在一个特征明显的位置上 而取得支配地位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等级B 独特的形状一个形式或空间 可以因其形状明显地区别于构图中其它要素地形状 而在视觉上占据支配地位 并因此具有重要性 无论这种区别是几何图形地变化还是规律性的变化 形状的鲜明对比是问题的关键 当然 等级重要的要素形式的选择必须与它的功能用途相符合 这也是不可忽视的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等级C 关键性的位置一个形式或空间 可以被可以地布置在引人注目地位置 而形成构图最为重要地要素 对形式空间而言 等级重要地位置包括 线式序列或轴线组合的端点 对称组合的中心部分 集中式或放射式组合的焦点 向上 向下偏移或居于构图的最显著的位置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韵律韵律是指某种运动 其特点是要素或主题以规则或不规则的间隔图案化地重复出现 这种运动可能是我们的眼睛跟随构图中重复出现的要素的结果 也可能是我们的身体穿过空间序列的结果 两者都体现了重复出现的基本意图 几乎所有的设计类型都含有本质上可以重复的要素 通过图形的重复 可以产生视觉韵律结果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尺寸韵律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形状韵律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细部特点韵律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基准基准是指在构图中与其他要素有关的一条参考线 参考面或体 基准通过它的规则性 连续性和稳定性 将多种要素构成的一个任意图案组合起来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基准一条直线可以穿过一个图案 或者形成图案的公共边 而直线网格则能给图案形成一个中性的 统一的区域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基准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基准面可以将图案的要素聚集在它的下方 或者成为要素的背景 把要素框入其中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基准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基准体可以将图案的要素聚集在它的范围之内 或者沿着其周边组合这些要素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秩序 基准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空间的边界处理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内向与外向内向是视线向心收敛 适于小尺度景观 外向的视线是离心 扩散的 适于大尺度景观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层次与景深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空间组织原则 加强联系 三位一体三个相似的元素 统一感自然产生 3不可分 在一个单一的构成中使用奇数比偶数好 但某些场合 如规则 对称的景观设计当中 偶数比奇数好 均衡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原则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 目录 一 因地制宜 顺应自然因地制宜是指造园时根据不同的基地条件 有山靠山 有水依水 充分攫取自然景色的美为我所用 这实际上也就是园林规划布局中的顺应自然 二 山水为主 双重结构园林艺术是最终产品是立体的风景形象 毫无疑问 山水林泉等自然景物是它的主要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原则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原则 人们都喜欢用诗情画意来形容中国园林的美 在我国传统园林的发展中 园林艺术和它的左右近邻 山水画和田园诗文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园林的山水布局 建筑及小品的安排 以及花木栽植 每每借用山水画论 而风景主题的意境构思 题对楹联等又常常受到风景田园诗文的启发 这种特殊的关系使我国园林艺术的风景美中常常散发出浓浓的诗情画意 但也造成了古代园林艺术对理论研究的忽视 古人造园 常常随意借用诗画理论的某些论说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 即便是有些独到的论述 也是零星地散见在一些文人墨客的笔记杂文之中 直到明末的计成开始 对园林创作的理论研究才逐渐受到重视 综观清代和近代一些造园家理论家的研究总结 笔者将中国园林造景的基本手法归纳为四句话 因地制宜 顺应自然 山水为主 双重结构 有法无式 重在对比 借景对景 引伸空间 一 因地制宜 顺应自然因地制宜是指造园时根据不同的基地条件 有山靠山 有水依水 充分攫取自然景色的美为我所用 这实际上也就是园林规划布局中的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的另一层意思是按自然山水风景的形成规律来塑造园中的风景 使园内景色富有自然天真的魅力 园林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创造 或者改造整理 山水风景美 使之更集中 更精练 更便于观赏 祖国的山山水水 婀娜多姿 特别是那些经前人评定的传统山水名胜风景区 更是无山不秀 有水皆丽 美丽的自然景色为园林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但是造园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 再现原物 而是以山水 花木和建筑等组景要素 经过艺术劳动 塑造出比自然风景更美的景色的实践过程 这就要求艺术家认真归纳总结自然山水美的各种不同形式和它们的形成规律 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依据 活泼泼地 是苏州留园西部的一座横跨溪上的水阁 同时也作为溪涧景色的收头 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从枫林中流出 到此水阁下隐去 好像穿阁而过 水虽止而动意未尽 流水 小阁 青翠的小岗 充满了自然风景的活泼生气 实在是园林造景中以人工创自然的妙着 以 活泼泼地 来题名 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唐代诗论家司空图在 诗品 中这样写道 生气 活气也 活泼泼地 生气充沛 则精神进露 远出纸上 园林风景要达到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的艺术效果 就要让园林充满活气 顺应自然地组织山水 像 活泼泼地 一景就是如此 小建筑置于以土为主 间以黄石的假山平岗之中 溪水曲折流出 两岸枫树咸林 要是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 在此小憩片刻 定会使人感到满眼生气 精神舒畅 具体地讲 园林艺术处理山水 即叠山理水 的规律就是 山贵有脉 水贵有源 脉理贯通 全园生动 其实 山有脉络走向 水有源头流向 这是自然山水风景最一般的规律 要是园林中的山无脉络 混成一堆 园中的水又是无源的死水 那末即使亭台建筑设计得再精巧 花木品种再多 整座园林也是生动不起来的 因此 造园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山的脉络走向 疏通园中的水源 并使山水自然地交融在一起 如果园林建在自然山林之中 那么就应该按照自然山岭的脉理走向来构山 这也就是明代计成说的 有高有凹 有曲有深 有而悬 有平而坦 自成天然之趣 要是平地造园 也要 高出可培 低方宜挖 按照景色的需要使全园山石脉理协调并统一起来 拥翠山庄是苏州城外虎丘山的天然坡度 依山势逐层升高 园门南向 十余级朴素的青石踏步将游人引入翠树掩蔽之中的简洁园门 门内有轩屋三间 构筑于岗峦之上的古木中间 是一处深邃幽奇的山中小筑之景 轩北不远处 有突起的平台 台上建亭名 问泉 与轩屋和一边的陡峭山坡互成犄角之势 是引导游人登山的点景小筑 既增加了小园前后的空间层次 又将人们的视线引向高处 该亭的西 北两面 在真山的悬崖下又堆了湖石假山 气势相连 中间植夹竹桃 紫薇 白皮松 石榴等花木 园墙隐约于山石花树之间 并不显眼 园内的景色与园外的自然山林景色溶合在一起 充满生机和意趣 等到经由自然山石和人工稍为叠砌的蹬道逶迤而上 来到主要建筑灵澜精舍的平台上时 往下看 是一片葱翠的虎丘山麓风景 往上望 则是巍巍虎丘古塔 按照自然山水的脉理 人工构筑的小园与大的山水景色协调而统一 拥翠山庄咸了虎丘山的著名景致 而虎丘的山林古塔也成了小园不可缺少的借景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园林风景中山水的基本关系是 山因水活 水随山转 只有能流转的活水 才能给山带来生气 只有富有生命力的水 才能活泼泼地映出园林景色 要是园中的水是一潭死水 就会腐臭变质 根本谈不上自然之美了 为此 计成在 园冶 中指出 造园在初创阶段就要 立基先究源头 疏源之去由 察水之来历 自然山水中的园林 得到活水比较容易 只要引进天然水源就可 如杭州灵隐寺的冷泉 无锡寄畅园的二泉水等 有地园林中 泉水源头本身就是很好的一景 如太原晋祠的难老泉 济南大明湖的趵突泉 有的园林中较大的水面被作为城市的调节水源和畜水库 如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等 城市园林 也要疏通水的去路 接入天然的河道 古园中的闸桥 闸亭都是为控制外河和内水而设立的 如 红楼梦 大观园中的重要一景沁芳桥便是闸桥 有些城市园林 实在没有办法接通活的地表水 造园家便因地制宜地在溪池的最深处 打几口井 将园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活水沟通 来保证水的活力 江南一带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常用这种办法救活水源 园林植物的栽植也同山水造景一样 要顺应自然 我国古园中栽花种树的原则 是让其自然生长 不加人工约束 因此 在古园中几乎看不到西式花园中那种笔直的林荫道 修剪成几何形体的树木和十分对称 规正的花台 园中植物几乎都是姿态舒展 生意盎然的 而且它们往往间杂种在一起 就象在山野中一样 有姿态古拙可以入画的老树 有随时会变化的各色花果 诸如桃 李 海棠 柿子等果树 在园林中互相辉映 给景色平添了不少山野的自然气息 在苏州的一些城市园林中 至今人们还能欣赏到 老榆旁岸 垂杨临水 幽篁丛出 的野趣 拙政园中部池上两岛 和 漫山枫树 桃柳成荫 的城市山林风貌 留园西部小岗 二 山水为主 双重结构园林艺术是最终产品是立体的风景形象 毫无疑问 山水林泉等自然景物是它的主要部分 虽然有些城市的庭院小景 看上去全被建筑所包围 好像建筑在这些小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其实不然 这时楼馆廊榭多半是一种背景 仅仅起到陪衬的作用 人们观赏的主要对象还是廊边墙前的石峰和花木 有了它们 这种建筑空间才能称之为庭院 因此 园林创作的第一步就是塑造山水地形 北京圆明园是我国古典园林中集大成的精品 也是世界园林史上的杰作 它的景色特点是 因水成景 借景西山 可见真山只是作为远景借入到园内来 主要景色还是来自平地上挖池堆山 人工创造的山水地形 当年修建圆明园的时候 雍正皇帝曾用16个宇总结了塑造风景的经验 因高就深 傍山依水 相度地宜 构结亭榭 这16个字的概括深得 因地制宜 顺应自然 的要领 说明大型皇家园林的建造也是因高就深地筑山理水 使山水相依傍 这种人工塑造的有高有低的山水地形就是园林风景的骨架 要是没有山水骨架 西山脚下的一片平川是没有多少观赏价值的 圆明园风景之所以会使中外游览者为主拍案叫绝 主要就在于造园家应用了传统的山水构筑技法 在平地上开挖了湖 海 溪涧 堆叠了连绵盘桓的假山 在这基础上 再相度合宜的位置 布置亭榭等建筑 从而创造出来千变万化的景色 一位曾在清宫廷如意馆当画师的法国神父致诚非常欣赏圆明园的山水地形 他认为园景的层次和变化就依赖于这种地形 人工堆起来的七八米至数十米高的小山丘 形成了无数个小谷地 谷地里有河渠池沼 各式各样的建筑物同花坛 流泉组成了可爱的整体 穿亭过榭又钻进山洞便是另一个谷地 地形和建筑物都跟前一个完全不同 大园如此 小园也一样 苏州环秀山庄是一个仅有一亩多地的小园 得力于清著名造园家戈裕良的深湛技艺 在这有限的面积之内 塑造了以假山为主 溪地为辅的大起大落的地形 使小园现出质朴自然的山林风貌 主山在池东 有前后两峰 苏州环秀山庄假山峭崚雄险 但如果比山上没有游路可以通 景区也没有建筑亭台与之相对 这半亩大小的假山将会变成一座巨大的山石盆景 只能看不能游 其艺术魅力就会顿减 事实上 环秀假山之所以会受到中外造园家的重视 是和山上山下游路安排的妥当 建筑布置的巧妙分不开的 这一点园林家陈从周在他的 苏州环秀山庄 一文中有详细的描述 主山位于园之东部 后负山坡前绕水 浮水一亭在池之西北隅 对飞雪泉 名问泉 自亭西南渡三曲桥入崖道 弯入谷中 有涧自西北来 横贯崖谷 经石洞天窗隐约 钟乳垂垂 踏步石 上蹬道 渡石粱 幽谷森严 阴翳蔽曰 而一桥横跨 欲飞还敛 飞雪泉石壁 隐然若屏 即造园家所谓 对景 沿山巅 达主峰 穿石洞 过飞桥 至于后山 枕山一亭 名半潭秋水一房山 缘泉而出 山蹊渐低 峰石参错 补秋舫在焉 东西二门额曰 凝青 摇碧 足以概括全园景色 其西为飞雪泉石壁 涧有步石 极险巧 北京北海公园的琼华岛和白塔山是倍受人们喜爱的园林风景 它的美也在于山水和建筑这两个结构层次的互相衬托和互相辉映 现在的塔山山麓 立有不少石碑 其中有一块刻着清乾隆皇帝的 塔山西面记 上面有这么一段话 室之有高下 犹山之有曲折 水之有波澜 故水无波澜不致清 山无曲折不致灵 室无高下不致情 然室不能自以为高下 故因山以构者 其趣恒佳 这一段关于园林造景的总结是很有见地的 它说出了地形和建筑两个层次结合的一般规律一一互相依托 互相陪衬 相得益彰 北京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北的妙应寺白塔要比北海白塔高大许多 是国内现存元代喇嘛塔中最大的一座 但看上去远没有北海白塔那么突出 那么美丽 其关键原因是那里没有起伏的山地可依靠 没有秀丽的园林环境可相衬 试想一下 如果没有富于地形变化的琼华岛山林给各式各样的园林建筑提供基地 那么山上那巍峨的秀塔 北部临水半圆形的长廊 水榭 高踞在峰岭之上的亭台 顺地势蜿蜒起伏的云墙等就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缺少了存在的依据 同样 琼华岛要是没有这些建筑的修饰 也只不过是水中普通的一座石相间的岛山 绝下会有如此大的名声 一 筑山二 理池三 植物四 建筑五 书画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 一 筑山为表现自然 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秦汉的上林苑 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 象征东海神山 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二 理池为表现自然 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 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 无水不活 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 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 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 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 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 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 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 而是自然式的瀑布 池中有自然的肌头 矾口 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 正因为如此 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 寄畅园的水 园中之水有旷 奥之分 水聚则旷 有汪洋之感 水散则奥 有不尽之意 无锡寄畅园之水池 南北狭长 故在中部知鱼槛 半亭 处水面狭一下 使水面层次感 而且处理得更为含蓄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 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 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 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 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 莲花象征洁净无暇 兰花象征幽居隐士 玉兰 牡丹 桂花象征荣华富贵 石榴象征多子多孙 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 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 古木繁花 可形成古朴幽深的意境 所以如果建筑物与古树名木矛盾时 宁可挪动建筑以保住大树 计成在 园冶 中说 多年树木 碍箭檐垣 让一步可以立根 研数桠不妨封顶 构建房屋容易 百年成树艰难 除花木外 草皮也十分重要 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 也令人陶醉于向往中的自然 三 植物 四 建筑古典园林都采用古典式建筑 古典建筑斗拱梭柱 飞檐起翘 具有庄严雄伟 舒展大方的特色 它不只以形体美为游人所欣赏 还与山水林木相配合 共同形成古典园林风格 园林建筑物常作景点处理 既是景观 又可以用来观景 因此 除去使用功能 还有美学方面的要求 楼台亭阁 轩馆斋榭 经过建筑师巧妙的构思 运用设计手法和技术处理 把功能 结构 艺术统一于一体 成为古朴典雅的建筑艺术品 常见的建筑物有殿 阁 楼 厅 堂 馆 轩 斋 它们都可以作为主体建筑布置 宫殿建在皇家园林里 供帝王园居时使用 它气势巍峨 金碧辉煌 在古典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 为了适应园苑的宁静 幽雅气氛 园苑里的建筑结构要比皇城宫廷简洁 平面布置也比较灵活 但是 仍不失其豪华气势 五 书画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是在幽静典雅当中显出物华文茂 无文景不意 有景景不情 书画墨迹在造园中有润饰景色 揭示意境的作用 园中必须有书画墨迹并对书画墨迹作出恰到好处的运用 才能 寸山多致 片石生情 从而把以山水 建筑 树木花草构成的景物形象 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一 抑景二 添景三 夹景四 对景五 框景六 漏景七 借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 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 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 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 以求得渐入佳境 小中见大 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 以取得自然 淡泊 恬静 含蓄的艺术效果 构景手段很多 比如讲究造园目的 园林的起名 园林的立意 园林的布局 园林中的微观处理等 在微观处理中 通常有以下几种造景手段 也可作为观赏手段 一 抑景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 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 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 这叫做 先藏后露 欲扬先抑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采取抑景的办法 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 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 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苏州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 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 抗生素使用常见问题课件
- 2025-2026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最难的育儿题目及答案
- 江西小学教资题库及答案
- 高中几何经典题目及答案
- 扑火安全教育培训报道课件
- 2025年海底捞文员考试题及答案
- 河南二建考试试题及答案
- 服装厂质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趋势分析与模拟试题洞察未来方向(含答案)
- 2025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人才招聘17人(第四批)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潍坊市中考物理真题卷(含答案)
- 酒管专业导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外研社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单词表(带音标)
- 2025至2030中国体育赛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报告
- 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指导
- 重点金融政策解读
- 工贸行业安全管理和企业现场常见隐患排查解读(1)精
- 2025年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核安全专业实务·核技术)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