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靖港小镇导游词_第1页
长沙靖港小镇导游词_第2页
长沙靖港小镇导游词_第3页
长沙靖港小镇导游词_第4页
长沙靖港小镇导游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9长沙靖港小镇导游词靖港镇位于长沙市望城县西北,东濒湘江,与铜官镇隔江相望,南临老沩水,西与格塘接壤,北面毗邻乔口镇。下面是为带来的长沙靖港小镇导游词,希望喜。来到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介绍一下。靖港镇位于长沙市望城县西北,东濒湘江,与铜官镇隔江相望,南临老沩水,西与格塘接壤,北面毗邻乔口镇。靖港民俗文物馆的馆藏以明清文物为主,可上溯至五代唐朝,总计上万件。民俗文物多为古代百姓喜庆、祭祀等大型活动中的常见物品。在古镇的族谱陈列馆,集中展示靖港地区39个姓氏的源流、派语字辈、迁徙情况。游客可去这里看看,看能否找到自己的姓氏族谱。文革时期物品陈列馆该馆通过展示文革期间的布票、粮票、邮票和红卫兵袖章、红卫兵大旗等近5000件文革珍藏品,让游客亲历当年感受。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3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能玩的开心,谢谢远离了市井的喧嚣,抛却了一切的烦闷,我同一群人驱车来到长沙市望城县内的靖港古镇。若不是别人的大力推荐,我还着实不知道高楼林立、一派繁华的长沙竟藏着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9个世外桃源般的古朴小镇。直直地感叹,这世上还真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靖港古镇是近几年才被发掘的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建筑的古朴小镇,经过政府的几番精心修整,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适合人们放松心情的旅游景点。经过了近两个小时的路途奔波,我们总算见到了宛如遗世明珠般藏匿于青山绿水中的靖港古镇。我迫不及待地奔跑于古朴的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上,享受着和风的轻抚,内心溢满温暖。街道两旁伫立着木制的阁楼,随处可见的写有“茶”字的糙布,不免让我联想起古装剧中那些如出一辙的客栈、酒楼,俨然有种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味道。眼前,一条江水如银色的履带般系在靖港古镇的腰肢上,世世代代滋润着这方净土和这里朴实的人们,生生不息。走在石拱桥上,眺望对面的寨楼,颇有股“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江的对面不远处便是曾国藩当年与“太平军”交战的“败台”,如今斯人已去,那败台也不见当年的雄姿。思及于此,我不禁讪笑,自古以来文人好于悲秋惜时,我并非文人,却也伤怀起来。我拖着脚步,继续前行,而后在一座颇有古典气息的门巷前停驻脚步。上面的牌匾赫然映着几个烫金楷体“宏泰坊”。通过别人的一番解说,我才知道这里便是长沙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9最后一个烟柳之地青楼。穿过门巷,一幢二层高半包围式的木制小阁楼便映入眼帘。大堂中间摆着一架孤零零的古琴,雕花镂刻的门栏边挂着柔柔的轻纱,似舞女的裙摆一般,却又身不由己地飘摇于世,仿佛让人嗅到了那脂粉的香味,犹似当年。大堂的左侧有一座通向二楼的雕花楼梯,轻轻静静地走上去,掀开珠帘,里面的摆设典雅别致,一张精致却有些陈旧的大床,一方古朴的圆桌,卧房与会客厅之间隔着一扇紫玉屏风,倒也有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让人意犹未尽的美感,墙上挂着的大都是历代风尘女子的画像,她们满目愁容,却又要与客人谈笑风生,忧伤而妩媚,她们风华绝代,才华横溢,却独独寻不到自己的幸福。用十指触摸着那些古老的建筑,我也试图探寻那些人们的心灵,战乱的年代,她们是如何辗转,如何生存靖港古镇,不虚此行。它如此美丽,如此深情,如此风韵犹存。那江水究竟汹涌了多少人的泪水,最后归于平静,携着古镇缓缓走出历史的尘埃。宏泰坊位于靖港古镇保健街街头,建于清雍正十年,是长沙最后一个清代妓院,迄今已300多年。原建筑侥幸保存至今,虽已倾杞不堪,尤颇见规模,驻足其间,似犹可嗅到当年的胭脂味。现已按照原建筑本身的规模、格局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9予以加固修复。修缮后的宏泰坊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大致布局,砖木结构,三进三间,木楼雕花,精巧别致,奢华的装饰重现了当年的风花雪月。现坊内陈列出4幅历代名妓画像,作为青楼文化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穿越了300多年的风风雨雨,宏泰坊见证了清代风月史,见证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身心摧残,也见证了靖港古镇曾经的繁华,同时它也单薄地承担了古镇的衰败和落寞,摇摇欲坠的木楼梯吱吱呀呀,传递着那个时代的告白。我们无法复制历史,也无法抹煞历史,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地正视历史。所以,在这个承载着历史、埋藏着故事的旧处,我们恢复了宏泰坊当年的原貌,并将其改建为一座青楼历史文化博物馆,依然沿用其名宏泰坊。作为青楼历史文化博物馆,宏泰坊内展示了中国几千年的妓院文化,用图画、文字、雕刻、实物等形式较全面地讲述了青楼历史的起源、发展和消亡。这些历史痕迹是难以启齿的,但宏泰坊以一个当事者的身份向世人坦言身世,足见其淡定从容、坚强勇敢的历史态度。宏泰坊用古代名妓诸多感人故事赞扬女性的坚强与伟大第一名妓苏小小、吞簪自尽的李师师、击鼓抗金的梁红玉、怒沉宝箱的杜十娘、倾国名姬陈圆圆、芜湖名花潘玉良、才情兼备的小凤仙历史一去不复返,人们对这座青楼遗址也有了新的感悟,宏泰坊不再是迷醉的“风尘花柳”,摒弃了一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9切污秽和糟粕,带给人们也不再是纸醉金迷的庸俗、病态,而是人类理性所焕发出的华丽优雅、大大方方、坦坦荡荡、堂堂正正。闻琴解佩,一枕黄粱,昔日花间风流雨打去,只留佳话代代传。芦江八景之“梨园戏水”临河戏台临河戏台建于中华民国十年,在流入靖港古镇的沩水岸边。戏台一侧是旧时以停靠宁乡乌舡子为主的沩河码头,台面麻石铺砌,临河三方均有花岗石护栏,五步一柱的“南瓜石柱”规整井然。栏柱之间还有花岗石板相连,石板临水一面刻有花、鸟、兽等各种图案,栩栩如,巧夺天工,当年戏台上铿锵的锣鼓声,悠扬的琴声和悦耳的唱腔,似乎至今仍缭绕在石柱间。临河戏台与宁乡乌舡子关系最密切。说起宁乡乌舡子,古镇的老人们可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乌舡子是一种航行芦江浅水的专用船,船不宽,约六尺,长却都达七八丈船上还有篷,颇象鲁迅故乡中描叙的江浙一带的乌篷船,又象沈从文笔下湘西酉水里的小船。船上有锅有灶,还有一对夫妻,却是老夫少妻,那船老大往往要大他老婆二十岁,甚至大三十岁。船老大的正宗老婆却留在宁乡老家养育儿女,操持家务。船上的老婆是临时老婆、小老婆。当时沩河码头每天至少有上百只宁乡乌舡子停靠。乌舡子把从宁乡运来的地方特产卸下,再装满靖港的谷米以及长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9沙、湘潭和洞庭湖区各州县的货物返回。乌舡子是进不了湘江的,只起中转作用,但它却承担着疏通宁乡物流命脉的重任,何况,在唯有水运的时代,宁乡又只能通过唯一的沩河来进行对外贸易。乌舡子如此举足轻重,宁乡人又焉能不重视临河戏台便是靖港镇上的八音堂专门为乌舡子船老大和他们的小老婆停靠数日,等待卸货装货完毕时有得戏看而建造的。临河戏台几乎天天都唱戏给乌舡子看。唱他们最爱看的湘剧,并且都是折子戏而非整场戏,因为整场戏常常要唱十天半月,乌舡子没看得完就要返航。折子戏短,最切合乌舡子的停靠时日。唱的多半是“三国戏”空城计、定军山、走麦城、三气周瑜,还有黄鹤楼、摘梅桃数也数不完。戏班子都是由八元堂宁乡会馆从各地邀请来的,免费公演。招呼戏班子的费用由会馆埋单,免不了要请到怡华楼、月华楼、奇珍阁等有名的饭馆去吃“八大碗”,唱完戏还有夜宵招待,吃靖港的特色小吃。戏班子当然就更卖力。乌舡子上的船老大不但爱看戏,还蛮会享受,他们把船摇得正正地对准临河戏台,和小老婆肩并肩双双坐船头,一边津津有味地看戏一边津津有味地喝着靖港谷酒,吃着从靖港街上买来的香干子和卤菜,摇头晃脑,张嘴咋舌,乐不思蜀。也有许多古镇居民来看免费戏,他们常常爬到乌舡子上,与船老板和和老板娘一起看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9戏,船老板热情大方,会让出座位来,边看戏边和本地居民扯谈,对古镇也就更加熟悉了解。作为芦江八景之一的临河戏台,当然也得有个雅称,古镇的读书人于是又一次开动脑筋,可是连连取了无数个都不能令人满意。给临河戏台取雅称确实有些难度。为此,地方绅士在各处贴出“征名告白”若能给临河戏台取一满意雅称者,赏大洋十块。顿起应征者如云,最后,竟是来临河戏台唱戏的益阳班子中一名演小生的戏子得了那十块大洋。那演小生的戏子不但戏演得出神入化,还满腹诗书,据说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还考取过秀才,然而他却偏偏迷上了唱戏,甘愿过四海为家的流浪艺人生活。他所取的“梨园戏水”被古镇人认可并获赏后,他还特地作诗一首来借景抒怀,诗曰戏院悠悠水上浮,乌舡船上看昔今。芦江镇里人犹古,沩水河中草欲新。假戏真作即是戏,虚情实做难为情。梨园弟子豪情壮,唱罢湘曲汗满中。靖港介绍唐代,李靖讨萧铣驻兵于此,“百姓德之,故曰靖港”。靖港镇原名芦江,又名沩港,系沩水入湘江口。明一统志云“在长沙县西北五十里,自宁乡县流至东北入湘,唐李靖讨萧铣驻兵于此,百姓德之,故曰靖港”。清咸丰四年854,太平军西征入湘,大败曾国藩之湘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9军。因水运便利而商贾繁华,一时为境内第一繁荣集镇。民国中期,与津市、洪江同为湖南省繁盛三镇。957年,沩水改道,靖港段沩水堵口。古镇数里外有新石器时代遗址0余处。古镇现保存“8街4巷7码头”即保粮街、半边街、保健街、保安街、少先路、兴农堤、横堤、南岸堤、大巷子、桐仁巷子、当铺巷子、正义巷子,大河码头、义正码头、蔡家码头、卞河码头、楚河码头、桐仁码头、庙湾码头。现有民居008栋,3546间,建筑面积2607平方米,居民027户,街道总长290米,水陆叫他发达,高乔大道和靖格公路贯穿其境,由此可至湘阴、益阳、常德、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等地。靖港镇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跟镇仅数里的团头湖就散落有新石器时代遗址5处,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木屐、纸伞、风筝盛行一时,民间艺术丰富多样,香干及火焙鱼至今称奇。现古镇保留木结构建筑占整个建筑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宏泰坊”、“育婴堂”等清代晚砖木结构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原临河所建房屋均为吊脚楼,独具江南水乡特色,蔚为壮观。位于保健街的戏台,南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