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 2 1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一 质点系的内力和外力 内力总是成对出现 矢量和为零 质点系的合力 0 1 二 质心 N个粒子系统 质点系 质量中心 1 定义 2 2 质量连续分布的物质 3 3 对于确定的质点系 质心位置是唯一确定的 1 均匀的杆 圆盘 圆环和球的质心 几何中心 2 小线度物体质心和重心是重合的 3 质心的计算 4 例 任意三角形的每个顶点有一质量m 求质心 1 质心公式 2 求质心 5 例 如图示 从半径为R的均质圆盘上挖掉一块半径为r的小圆盘 两圆盘中心O和O 相距为d 且 d r R 求 挖掉小圆盘后 该系统的质心坐标 解 由对称性分析 质心C应在x轴上 用挖补法 1 先将挖去的部分补上计算总的质心位置 6 2 再计算挖去的部分的质心位置 3 则剩余部分的质心位置 7 质点系的运动可用全部质量集中在质心的质点来描述 三 质心运动定律 1 推导 质点系总动量 8 质点系质心的运动决定于质点系合外力 即系统内力不会影响质心的运动 2 内容 若 则不变 质点系总动量 9 如抛掷的物体 跳水的运动员 爆炸的焰火等 10 例 水平桌面上拉动纸 纸张上有一均匀球 球的质量M 纸被拉动时与球的摩擦力为F 求 t秒后球相对桌面移动多少距离 解 答 沿拉动纸的方向移动 质心运动定理 11 1 常力的冲量 2 冲量 2 2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1 动量 过程中力的积累 力对时间的积累 2 变力的冲量 一 基本概念 12 3 当力连续变化时 Fx 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 冲量的几何意义 冲量Ix在数值上等于 13 二 动量定理 1 推导 14 2 平均冲力 用平均冲力表示的动量原理为 15 例1 质量为一吨的蒸汽锤自1 5m高的地方落下 它与工件的碰撞时间为 0 01s 求 打击的平均冲力 显然 越小 N越大 0 16 解 例2 已知M m h 绳子拉紧瞬间绳子 求 绳子拉紧后 M与m的共同速度 与m M之间的相互作用时间为 t 0 17 三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1 推导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18 2 内容 1 内力冲量和为零 内力不改变系统的总动量 2 任意情况下 19 三 动量守恒定律 则 即外力矢量和为零 1 内容 质点系所受合外力为零时 质点系总动量保持不变 动量守恒定律 1 推导 2 动量守恒定律 若 20 1 守恒条件必须是 2 常用分量守恒 3 只适用于惯性系 4 动量守恒定律比牛顿定律更普遍 更基本 2 说明 而非 若 则 21 车速v0及人对车的速度u 0 选m M质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驻马店外贸招商协议书
- 东部武装明斯克协议书
- ctoc充电线协议书
- 城市环卫车模型系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床上纺织品时尚连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家具色彩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宠物眼科检查设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政治理论时政热点知识试题库(附完整答案)-
- 2025年机器人技术的无障碍设计
- 南大版八年级全一册心理健康教育第十六课 彩绘生命的蓝图 教案
- (11.4)-专题三 世界的图景及其存在 第七讲 五种必备的思维能力(下)
-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非遗申报范本
- (完整版)10G409预应力管桩图集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第三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富氧节能环保燃烧技术介绍
- PCBA来料检验标准
- NB/T 10726-2021煤矿膏体充填管道输送工艺要求
- GB/T 3821-2015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限值和测定方法
- GB/T 29529-2013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