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四章隋唐五代文论 一概述1 日益开放的文化大背景南北文化和文学的融合中外文化的交流 2 南北文学的融合 魏征 江左宫商发越 贵于清绮 河溯词义贞刚 重乎气质 气质则理胜其词 清绮则文过其意 理深者便于时用 文华者宜于咏歌 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 若能掇彼清音 简兹累句 各去其短 合其两长 则文质彬彬 尽善尽美矣 3 2 儒道佛文学美学思想的融合 唐王朝是李氏天下 以老子 李耳 为本家 唐太宗派玄奘西去取经 儒是自汉以来的统治阶级思想 4 与弘丽富艳的唐代文化相对应 唐人文论大致可分两大流派 重风骨兴寄和重兴象神韵 前者属于儒家学派 主张为人生而艺术 由陈子昂 杜甫到韩柳 元白 皮日休 是这一倾向的代表人物 后者缘于佛老哲学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从王昌龄到皎然 直到司空图 他们都提倡诗歌的艺术美 追求意境之空灵和风格之含蓄 5 3 中唐以后的 解构 思潮 反对因循 拆解传统两条主线 一求奇尚怪一弃雅从俗 6 韩愈 柳宗元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 也是中唐时期的诗文大家 文起八代之衰 道济天下之溺 苏轼评韩愈 二 韩柳古文运动 7 韩愈的主要主张 1 文道合一2 气盛言宜3 陈言务去4 不平则鸣5 搜奇抉怪 8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节选 始吾幼且少 为文章 以辞为工 及长 乃知文者以明道 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 务釆色 夸声音而以为能也 凡吾所陈 皆自谓近道 而不知道之果近乎远乎吾子好道而可吾文 或者其於道不远矣 故吾每为文章 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惧其剽而不留也 未尝敢以怠心易之 惧其弛而不严也 未尝敢以昏气出之 惧其昧没而杂也 未尝敢以矜气作之 惧其偃蹇而骄也 抑之欲其奥 扬之欲其明 疏之欲其通 廉之欲其节 激而发之欲其清 固而存之欲其重 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 9 文以明道 韩柳对 道 的理解有所不同 韩愈重在提倡 古道 以恢复自魏晋以后中断了的儒家 道统 柳宗元比较注重治世之道即 辅时及物 答吴武陵论 非国语 书 利于人 备于事 时令论 的 理道 与李翰林建书 从社会需要出发 重在经世致用 比韩愈的 道 较有进步意义 10 四态 四态 轻心 怠心 昏气 矜气 即 轻率之心 怠惰之心 昏聩之气 骄矜之气 批评四种不好的写作态度 11 三白居易文论 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早期所作讽喻诗反映人民生活疾苦 鞭挞权贵们的罪恶 中岁遭贬谪后 意志渐趋消沉 作品多闲适之作 12 新乐府 即 新题乐府 与古题乐府相对而言 是一种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 它由汉乐府发展而来 经过曹操的借古题写时事 杜甫是新乐府的创始者 到白居易 元稹手中发展壮大 13 与元九书 节选 自登朝来 年齿渐长 阅事渐多 每与人言 多询时务 每读书史 多求理道 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是时皇帝初即位 宰府有正人 屡降玺书 访人急病 仆当此日 擢在翰林 身是谏官 手请谏纸 启奏之间 有可以救济人病 裨补时阙 而难于指言者 辄咏歌之 欲稍稍进闻于上 上以广宸听 副忧勤 次以酬恩奖 塞言责 下以复吾平生之志 14 古人云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仆虽不肖 常师此语 大丈夫所守者道 所待者时 时之来也 为云龙 为风鹏 勃然突然 陈力以出 时之不来也 为雾豹 为冥鸿 寂兮寥兮 奉身而退 进退出处 何往而不自得哉 故仆志在兼济 行在独善 奉而始终之则为道 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15 实用的创作原则 文章合为时而作 诗歌合为事而作 所谓 为时而作 就是要从当前的时代出发 针对现实问题进行创作 所谓 为事而作 指要因事而发 有事实根据 不务虚谈 16 美刺的诗论标准 诗歌创作要有讽喻意义 要求诗歌发挥 补察时政 救济人病 泄导人情 的作用 它继承了儒家重政治教化的文学思想 但更强调 刺 要求文学创作为民请命 惟歌生民病 愿得天子知 17 关于诗歌的定义 诗者 根情 苗言 华声 实义 诗的根本是情 实质是义 白居易重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强调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 情 指民情 贫苦人民的真情 18 诗歌根植于现实生活 运用质朴易谕 音节和谐的语言 通过 风雅比兴 的艺术方法 真实地表现贫苦人民的真情实感 以美刺时政得失 19 评价 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 社会政治腐败 这种理论的提出有它的合理性和进步性 但是把文学作为政治的附庸 美刺教化的工具 忽视文学自身的审美规范 又有其不合理性和非科学性 20 四皎然 诗式 皎然 俗姓谢 字清昼 诗式 偏重研究诗歌的艺术规律 对诗歌的本质 创作 鉴赏 风格等有较深刻的见地 最突出的贡献是对于诗歌意境说的阐述 21 诗境的特征 缘景不尽曰情 情由境发 境中含情 这就是诗歌的情 是诗歌的根本 诗境即情境 境 是能够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典型的生活环境或精神状态 22 诗境的创造 取境 真于情性 尚于作用 不顾词采 而风流自然 发自内心的真感情 经过巧妙的构思 不为一词一字所束缚 才能创造出自然天成的作品 23 诗式 论 取境 诗不假修饰 任其丑朴 但风韵正 天真全 即名上等 予曰 不然 无盐阙容而有德 曷若文王 太姒有容而有德乎 又云 不要苦思 苦思则丧自然之质 此亦不然 夫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取境之时 须至难 至险 始见奇句 成篇之后 观其气貌 有似等闲 不思而得 此高手也 有时意静神王 佳句纵横 若不可遏 宛若神助 不然 盖由先积精思 因神王而得乎 24 夫诗人之诗初发 取境偏高 则一首举体便高 取境偏逸 则一首举体便逸 25 五司空图文论 司空图 字表圣 晚号耐辱居士 知非子 唐末政治混乱 称病隐居 唐亡 绝食而死 唐末著名诗人和富有成就的理论批评家 26 味外之旨 司空图继承发挥了刘勰钟嶸的见解 刘勰在 文心雕龙 中多处以味评诗 钟嶸更是提出了 滋味 说 不过 与之不同的是 司空图更强调 味外之旨 韵外之致 尤重诗境的深远 27 与李生论诗书 节选 文之难 而诗之尤难 古今之喻多矣 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江岭之南 凡足资于适口者 若醯 非不酸也 止于酸而已 若鹾 非不咸也 止于咸而已 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 知其咸酸之外 醇美有所乏耳 彼江岭之人 习之而不辨也 宜哉 诗贯六义 则讽谕 抑扬 淳蓄 温雅 皆在其间矣 然直致所得 以格自奇 前辈诸集 亦不专工于此 矧其下者耶 王右丞 韦苏州澄澹精致 格在其中 岂妨于遒举哉 贾浪仙诚有警句 视其全篇 意思殊馁 大抵附于蹇涩 方可致才 亦为体之不备也 矧其下者哉 噫 近而不浮 远而不尽 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28 意境的特征和创造 诗歌意境的特点 韵外之韵 味外之旨 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 意境的创造 直致所得 近而不浮 远而不尽 诗歌要以有限的语句形象表达无尽的韵味 诗的语言文字之外要有读者联想回味的余地 29 思与境偕 五言所尚 长于思与境偕 乃诗家之所尚者 戴容州云 诗家之景 如蓝田日暖 良玉生烟 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岂容易可谈哉 30 二十四诗品 的特点 品 不是如钟嶸 诗品 那样指品第品级 而是指品格品味 二十四诗品也就是二十四种诗歌的艺术境界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 31 二十四诗品 的指导思想是以道家思想为主 辅以禅释 游心于道是 二十四诗品 中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 这既是司空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氯磺化聚乙烯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高温高压机械密封项目提案报告范文
-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 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 Chapter6 When I was little教学设计小学英语朗文英语世界三年级下册-朗文英语世界
- 商品推销的语言技巧教学设计中职专业课-商品销售(推销实务)-市场营销-财经商贸大类
- 2025年起重机司机限桥式起重机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商场新员工入职心得
- 上臂型输液港植入流程
- 低压电工作业安全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及处置制度
- 2024年3D打印混凝土边框叠合板应用技术规程
- caxa电子图板教程
- 维修人员认证与培训体系
- 职业技术学院《酒店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 4M变更管理(培训)
- 北斗导航技术在农机上的应用
- GB/T 14799-2024土工合成材料有效孔径的测定干筛法
- 2024年西藏自治区成考(专升本)生理学护理学专业考试真题含解析
- 大面积脑梗死的护理查房
- 医药代表拜访中的市场分析技巧
- JGT472-2015 钢纤维混凝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