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商品与货币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 使学生 了解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理解商品的内在矛盾和价值的本质 掌握货币的起源 本质和职能 掌握价值规律的作用 本章重点 难点 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劳动二重性及其意义 价值规律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篇章结构 1 商品2 货币3 价值规律 商品 使用价值 价值 理论枢纽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私人劳动 私有制 社会劳动 社会分工 基本矛盾 社会条件 价值规律 价值实体 价值量 价值形式 抽象劳动凝结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形式的发展 简单劳动复杂劳动 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职能 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作用形式 价值规律的内容 第一节商品 本节内容 1 商品经济2 商品的二因素3 劳动的二重性4 商品的价值量5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 表现为 庞大的商品堆积 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因此 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马克思 一 商品经济 1 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 商品经济就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没有商品交换 偶然的商品交换 商品生产 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 没有剩余产品 共同劳动 第一次分工 剩余产品 第二次分工 私有制 商品和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 2 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 社会分工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生产不同的产品 需要对方的产品 需要交换 一般基础 必要性 要得到对方的产品 不能无偿 只能自愿互利 可能交换 现实基础 决定性条件 产生条件 根本原因 商品经济 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 是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总和 1 2 3 商品经济的类型 1 小商品经济 简单商品经济 2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发达商品经济 3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发达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在以后的社会中都存在商品经济 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前 处于从属地位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占统治地位 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的商品经济 4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1 竞争性 2 开放性 3 自主性和平等性 引申 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同属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自然经济 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商品经济 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 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 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 又称小商品经济 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 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的前身 与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自给自足 与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 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 历史重现 自然经济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畜牧业 农业 商人阶层 剩余产品 私有制 商人阶层 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二 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商品经济最大量 最一般的现象 商品是商品经济的细胞形式 包含了商品经济的一切矛盾的萌芽 分析商品经济要从商品开始 亚当斯密之谜 钻石和水的悖论 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 但它几乎不能购买任何东西 相反 一块钻石有很小的使用价值 但是通过交换可以得到大量其他商品 亚当 斯密 国富论 2020 4 24 18 一 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具有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有用性 劳动性 交换性 物品 劳动产品 1 必须是劳动产品 2 必须能满足他人与社会的某种需要 3 用于 交换 目的非常明确 商品 有用的劳动产品 物品成为商品必须满足的条件 WHY 不同的商品需要交换 WHY 不同的商品能够相互交换 因为物品对人各有用处 所以需要交换 因为有相同的东西 同质 可以比较 所以可以进行交换 1 使用价值的含义物品的有用性或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二 使用价值 2 商品的自然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社会形态无关 它本身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 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 法国的小农 还是英国的资本家 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 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 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3卷 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类对自然界事物的面貌 规律 现象本质属性的反应和认识 事物自身所具有的性质 例如 地球的自转 公转 水往低处流 江河奔流 天要下雨 人要生老病死等属性 社会属性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对事物所产生的反映和认识 例如 商品用来交换和赠送等的属性 自身不具有 3 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 其一 他人的使用价值其二 通过交换让渡其三 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三 交换价值和价值 1 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两把斧子就是一只绵羊的交换价值 这种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即交换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10斤谷子 1把石斧 价值 共同的质 劳动产品 凝结着劳动 交换 1只羊 2把斧子 2 价值 两种商品相交换 为什么会产生量的关系或者比例呢 它们比较的是什么呢 不是物品的有用性或使用价值 因为 质上不同的东西就不能比较 不会产生量的关系或比例 一米 斤 它们比较的是什么呢 抽象法 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 花费了同量的体力和脑力劳动量相等 劳动量相等 价值的相关含义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价值的实体 不同商品的价值 质上相同 只存在量的差别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反映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 价值的本质 价值 3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或内容 价值决定交换价值 价值变化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外在表现 交换价值反映或表现价值的大小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四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对立统一的关系 统一性 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就不会有价值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寓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之中 对立性 1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 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的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 是永恒的范畴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 3 二者不能同时归一个所有者所有 生产者的劳动 只有通过交换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交换成功 矛盾解决 企业生产的目的不是使用价值 而是价值 为了得到价值 必须生产和提供使用价值 三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劳动的二重性是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关系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一 具体劳动 含义 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有差别的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是社会分工的基础特点 a 与自然物一起创造使用价值 b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c 具有永恒性 任何社会条件所必须的 二 抽象劳动 含义 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抽象劳动是具体劳动抽象的结果 抽象劳动形成 或创造 商品的价值它是历史的范畴 与商品经济相联系 商品二因素 使用价值 价值 劳动二重性 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三 二者之间的关系 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的关系 二者是劳动的两个方面 缺一不可 二者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 对立的关系 即二者具有矛盾性 具体劳动能否抽象 还原 为抽象劳动 即矛盾的解决 取决于商品交换能否成功 四 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首先批判的创立的 它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首先 它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其次 它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再次 它为政治经济学的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 四 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 由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两个部分构成创造商品价值量的是工人的抽象劳动 创造的新价值是商品价值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确定商品的价值量呢 一 商品价值的构成和新价值的创造 1 商品价值的构成要计量商品的价值量 首先要了解商品价值的构成 商品价值 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 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或者 物化劳动的价值 活劳动的价值 转移价值新创造的价值 劳动的三种形态 马克思认为 劳动是一个运动过程包括三种形态 潜在形态的劳动 人的劳动能力 即技术等级或学历等级 流动形态的劳动 活劳动 正在进行的劳动 即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或活劳动 物化形态的劳动 死劳动 物化劳动 就是变成了物质产品的劳动 即劳动产品 商品价值构成的具体内容 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 机器设备的折旧费 厂房的折旧费 原材物料转移的价值工人劳动新创造的价值 工资 利润商品价值 机器设备的折旧费 厂房的折旧费 原材物料转移的价值 工资 利润 商品价值构成举例 假定某一服装厂 制作西服上衣 一台机器价值36万 可以用10年 每年折旧费36000元 又假定这台机器每天生产10件 每年生产3600件 那么 每件上衣分摊折旧费10元 厂房年租金360万 100台机器每年产量36万件 每件分摊10元 一件上衣所用布料和其他原材料的费用是100元 工人工资月薪3000 300件 10元 外加管理费5元假定服装行业的利润率30 西装上衣的价值 假定西装上衣的价值为XX 机器折旧费10元 租金分摊10元 原材料转移100元 工资及管理费15元 X30 X 135元 X30 X X30 135元X 1 30 135元X 135元 70 135元 100 70 192 8元 利润 192 8 135元 57 8元 哥卖的真不是咖啡 商品的价格包含成本 但成本并不决定价格 这是经济学常识 2 商品中新价值的创造 工人在本次劳动过程中 其具体劳动创造出一个新的使用价值 即新的劳动产品 具体劳动还有一个重要作用 就是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其抽象劳动耗费了脑力和体力 创造出了新的价值 包括 为自己创造的价值 工资 和为他人创造的价值 利润或剩余价值 为自己创造价值的时间为他人创造价值的时间 劳动创造价值 商品新价值的源泉 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 是哪些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呢 是直接生产商品的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 科研人员 技术人员 技术服务人员 决策者和管理者对生产劳动者创造价值的生产和劳动 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创造价值的劳动 在不断地扩大 即 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劳动者 即 总体劳动 马克思语 在扩大 总体劳动 总体工人 的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商品新价值创造的多少与什么人有关呢 新产品的设计者新机器和新型原材料研发者直接生产者决策者 管理者职能部门的员工 财务 供应 销售 人力资源 工资管理及培训机构 二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价值 实体 是抽象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 就是劳动量 用劳动时间表示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 生产商品用的时间越多 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劳动时间 劳动量 价值量 1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生产同样的商品有很多的生产者或企业个别生产者 或企业 生产商品所用的时间就是个别劳动时间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会造成奖懒罚勤 社会不会认可 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概念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 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生产条件 即机器设备等 的界定 在生产同一种商品的一个行业中 企业之间使用的生产条件 工具 是不同的 生产商品所用时间也不同 譬如 纺织部门 有三类企业 手工织布机机械织布机自动织布机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 生产条件 现有的 从考察时间讲 现在具有的 非过去和未来的 的生产条件社会的 从考察范围看 整个社会范围内的 非某个地区 生产条件正常的 从生产产品数量看 绝大多数产品 非少数产品 的生产所使用的生产条件 现有的 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假定在社会范围内 目前 绝大多数产品 布匹 的生产 所使用的是机械织布机 那么 机械织布机就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布 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同样都是机械织布的各个生产者或企业 由于劳动力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不同 它们生产一匹布所花费的劳动时间 即个别劳动时间也不同 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何根据个别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来确定呢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各家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之和 相应企业数量即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化 简单举例 假定布匹制造行业的 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是机械织布机所有机械织布机的企业假定分为三类 第一类企业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最高 织成一匹布花费时间8小时 80元 第二类企业较差 织成一匹布花费10小时 100元 第三类企业最差 花费12小时 120元 那么 织成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 30小时 3 10小时 100元 甲 乙 丙 8小时 10小时 12小时 10小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3 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 个别劳动时间 决定的商品的价值 叫个别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的商品的价值 叫社会价值商品统一按照社会价值出售 甲 乙 丙 8小时 10小时 12小时 10小时 社会价值 个别价值 标价 社会价值10小时或100元 4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者的意义 企业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价值 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价值 有三种情况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企业的意义各不相同 甲 乙 丙 8小时 10小时 12小时 10小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价值 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价值 多盈利 正常补偿 亏损 标价 社会价值10小时或100元 努力降低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价值 是在商品交换中完成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价值 不是我们算出来的 也不是由谁来决定的 恩格斯说 是以社会方法即通过交换来确定的 因为 只有生产者来到社会进行交换 生产者与生产者 生产者与购买者之间才会发生关系 才会相互比较 确立一个为社会所认可的商品的社会价值 三 商品价值量决定中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不同的商品之间的价值量如何确定呢 它们分别是不同程度的简单劳动的产品和复杂劳动的产品 1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含义 简单劳动 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就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 复杂劳动 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才能进行的劳动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 2 复杂劳动是倍加的或加倍的简单劳动 在同样的时间里面 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 是多倍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一件复杂劳动的商品里包含的价值 也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商品的价值复杂劳动里面包含着更多的科学技术的积累 科技含量更高 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 因此 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 马克思 n 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复杂程度不同的商品 其价值量如何确定呢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它指的是简单劳动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复杂劳动商品的价值 换算为简单劳动商品的价值来确定 N 按劳分配中劳动计量的形态 潜在劳动 流动劳动 凝结劳动脑力劳动 体力劳动 脑体比例的确定 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 复杂程度大小确定 熟练劳动 非熟练劳动 熟练程度高低确定 强度大的劳动 强度小的劳动精确度高的劳动 精确度小的劳动 尺寸误差 光洁度 按劳分配中劳动的计量形态 繁重劳动 轻便劳动 繁重程度的差别 责任大的劳动 责任小的劳动 物料损失 质量 设备 伤亡 条件环境好的劳动 条件环境差的劳动 高温 粉尘 辐射 噪声 有毒有害 四 商品价值量变动的规律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1 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和表示方法含义 劳动者 个人 具体劳动创造或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或效率 有两种表示方法 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 如 件 工时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如 工时 件 劳动生产率的层次和指标 个人劳动生产率 用实物或使用价值指标计算 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 工业产值或增加值 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社会劳动生产率 价值指标 人均GNP GDP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从企业劳动生产率看 如果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 就意味着企业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 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一国综合实力的反映 列宁说 劳动生产率 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均产出量增加了 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增加劳动就业 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 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提高劳动生产率 需要从影响因素入手马克思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角度 给予了揭示 课本 我国的劳动生产率还比较低 只相当于美国的1 12 日本的1 11 不仅比发达国家要落后数十年 甚至比不上拉美以及印度 泰国和摩洛哥等国家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涉及到政局稳定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需要认真研究改革的问题和方案 坚定不移地推进既定的 市场化 改革 释放经济发展的潜在的能量 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企业综合实力的反映其中包括 物的水平因素 人的素质能力因素 物的有效利用和人的有效利用单就人的因素而言 从 人力资源 入手 加大对 人力资源 的经济投入对员工的合理组织和配置持续地提高员工的素质激励激励再激励 保持员工的激情和积极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让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相一致 让员工的理念与企业的理念相一致 让员工精神与企业精神相一致 增强员工的归宿感和使命感 3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 与使用价值量成正比 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对价值总量没有影响NO 手机咋就便宜了呢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关系表 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之关系 劳动生产率越高 一定劳动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就越多 单位商品包含的劳动时间就越少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低 反之 劳动生产率越低 一定劳动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就越少 单位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就越多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高 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 价值总量总是不变的 劳动生产率引起商品价值量变动举例 假定生产西装上衣 原来1小时生产3件西服 每件西服包含劳动时间和价值量20分钟现在 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 1小时生产6件西服 成正比 现在每件西服包含劳动时间和价值量是10分钟 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 单位商品的劳动时间和价值量下降了一倍 二者成反比例变动 马克思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 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思考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提高 商品的价值量就要降低 为什么企业还要不断地更新机器设备 提高劳动生产率呢 五 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是决定其他矛盾的矛盾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 存在许多矛盾 其中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基本的矛盾 1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含义 私人劳动就是劳动的私有性 归私人占有的劳动 社会劳动就是劳动的社会性 归社会占有的劳动 劳动可以看作是劳动产品 由于是私有制 产品生产出来以后首先归私人占有 表现为私人劳动由于存在社会分工 为满足消费 就需要交换 得到社会的承认 被社会占有 这样就表现为社会劳动 产品首先表现为私人劳动 转让出去就成为社会劳动 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产生的基础 私有制 私人劳动 决定了交换的必然性社会分工 社会劳动 决定了交换的可能性 商品经济 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表现 1 私人劳动完全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产品卖不出去 2 私人劳动不能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 不能按照价值卖出 矛盾的解决需要私人劳动按质按量全部卖掉 4 成为基本矛盾的原因 1 它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 其他矛盾的产生和解决都是它决定的 2 它决定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从简单商品经济到发达的商品经济由它决定 3 它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生产者的命运 要看这对矛盾解决的如何 决定其他矛盾 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 需要使用价值让渡出去 价值要收回 前提是两种商品的劳动要比较 这就需要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就可以比较 成功以后 使用价值就让渡出去 价值收回 私人劳动就转化为社会劳动 这对矛盾就解决了 它决定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简单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 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当私有制发展为资本家私有制 社会分工发展为社会化大生产 商品经济就发展为资本主义发达的商品经济 它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如果这对矛盾解决的好 商品生产者就能得到发展如果这对矛盾解决不好 商品生产者就破产倒闭 命运攸关 营销 企业管理重点 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生产商品 全部的按照原来的价值量 卖出去 商品 使用价值 劳动生产率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价值 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劳动量 劳动 劳动量 劳动量 劳动量 劳动量 第二节货币 金子 黄黄的发光的 宝贵的金子 这个东西 只这一点点儿 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 丑的变成美的 错的变成对的 卑贱变成尊贵 老人变成少年 懦夫变成勇士 选自莎士比亚 雅典的泰门 你怎样看待货币 君子爱财 取之以道善财 是你对社会的贡献和应得的享受 恶财 是对社会的罪恶 为人类所不齿 用之有道 本节内容 1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2 货币的本质3 货币的职能4 货币流通规律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 是迄今为止最深刻的货币理论 一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 使用价值 产品本身商品价值 交换价值 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价值形式 货币是交换价值 即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 一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含义 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通过另一种商品来表现的价值表现形式 公式 一只绵羊 两把斧子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两种商品所处位置不同 作用不同等号左边的商品 处于主动交换位置 它的价值是要被表现的 相对 价值被相对表现商品的位置 叫相对价值形式 等号右边的商品 是表现对极商品价值的材料 是证明与对极商品价值相等的物品 被称为等价物 价值镜 等价物商品的位置 叫等价形式 只表现对极一种商品价值的等价物 叫个别等价物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在商品交换中使自己的价值得到相对表现的形式 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 主动地位 被动地位 等价形式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 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第二 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第三 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形式 二 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含义 一种商品的价值由多种商品来表现的价值表现形式2把斧子公式 30斤粮食1只绵羊 40尺布5斤茶叶 扩大价值形式和特殊等价物 在这个价值表现中 只要一种商品 绵羊 处于相对价值形式 其他商品都处于等价形式 都是等价物 它们共同表现一种商品的价值 这种等价物叫做特殊等价物 众多的等价物 给商品交换带来了许多困难 2把斧子30斤粮1只绵羊 40尺布5斤茶叶 马克思语 困难总是和解决困难的办法一同产生的 办法总比困难多 三 一般价值形式 某一地区所有商品的价值 都通过一种商品来表现的价值表现形式 就是一般价值形式2把斧子30尺布40斤粮食 1只绵羊5斤茶叶 一般等价物 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 被其他商品所有者所普遍接受的 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它是价值形式发展到第三阶段的产物 是货币的前身 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 又反作用于商品交换 大大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它还不是货币 只有一般等价物的职能稳定在贵金属身上 它才发展成为货币 古希腊荷马史诗记载 1个奴隶换4头公牛 一个铜质三脚架换12头公牛 中国古代 羊 布 海贝 铜器 玉璧等都曾充当过一般等价物和财富的代表 1只羊 1两黄金10斤茶叶1担米5斤盐2把斧子其它商品 1只羊 1两黄金10斤茶叶1担米5斤盐2把斧子其它商品 待交换物 一般等价物 物与物直接交换 以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一般价值形式不是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简单颠倒 而是价值形式发生质的变化的阶段 局限性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不固定 四 货币形式 所有商品的价值都通过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贵金属 黄金或白银 来表现的价值表现形式 公式是 1只绵羊2把斧子30尺布 1克黄金40斤粮食 黄金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原因 体积小 价值大 便于携带不易磨损 长久使用不易损坏 便于保存质地均匀 便于分割 货币的产生过程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个别等价物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特殊等价物一般价值形式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价值形式货币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马克思 货币产生以后的结果 1 整个商品世界变成了两极 商品 货币2 物物交换 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即商品流通W WW G W3 产生了货币流通G W G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决定 与商品不断地交换位置的货币的运动 二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货币 作为特殊商品 既是商品又是货币 具有双重身份 具有双重的使用价值 作为商品 具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用于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作为货币 具有货币的使用价值 即充当一般等价物 三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决定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体现货币的本质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 货币有五大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储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其中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流通手段 世界货币 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 货币的职能 一 价值尺度 1 含义 货币用来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 2 表现 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 即 定价 3 内在的价值尺度和外在的价值尺度 内在的价值尺度 劳动时间外在的价值尺度 货币4 价值尺度的特点 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25 00 5 商品的价格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 商品价值 货币价值 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 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 价格变动 由价值决定 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既反映价值 又反映供求关系 价格标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 价格标准 指含有一定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 中国货币 元 角 分 美国货币 美元 美分 英国货币 英镑 便士 价格形式 按行业划分 工业品价格 农产品价格 运输服务价格 医疗价格 房地产价格 资本价格 按流通环节分 出厂价格 批发 一二三级 价格 零售价格 地区价格按管理形式分 国家统一价国家指导价 基准价格 上下浮动 最高限价 最低限价 保护价 市场调节价 审核制和备案制 差价 形式 同一种商品的不同环节价格之间的差额 反映不同环节的利益差别 购销差价 批零差价 质量差价地区差价季节差价 猪肉价格涨了 养猪人的收入咋就没有提高呢 比价 形式 不同商品的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 反映部门行业之间利益分配的状况 比价关系 必须符合平均利润规律的要求 各种商品形成的价格体系 大致可以获得平均利润率 比价关系不合理 会影响某些产业的发展 工农产品比价 如 一斤粮食可以换多少斤食盐 一斤棉花可以换多少尺白布等 工业品比价 基础工业品和加工工业品比价等 农产品比价 粮油比价 粮菜比价 粮肉比价等 工业品价值 农产品价值 农产品价格 工业品价格 价格剪刀差 价格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长期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造成价格体系相当紊乱和不合理 这主要表现在 同类商品的质量差价没有拉开 不同商品之间的比价不合理 特别是某些农产品 矿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偏低 改革价格管理体制 就是要改变单一的政府定价方式 实行以市场价格为主的价格管理制度 即除极少数商品和公益性事业和劳务由政府统一定价外 其他商品和劳务都要逐步放开价格 由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来定价 价格改革的关键 是要在市场形成价格的基础上 理顺各种商品之间的比价体系和差价体系 大体上都能得到平均利润率 流通手段 世界货币 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 价值尺度 货币的职能 二 流通手段 1 含义 商品交换的媒介 即购买手段2 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商品流通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W G W货币流通 货币伴随着商品买卖的不断地运动 G W G二者关系 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 规模 速度 货币流通反作用于商品流通 货币的流通手段 方便了商品交换 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同时它又产生了买和卖 供求脱节的现象 W G W 物物交换 商品流通 W W G G G 买 卖 买卖结合 买卖分离 流通手段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 产生了经济危机的第一种可能性 注意 流通手段中货币的特点 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 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货币发展的历史 3 货币形式的发展 铸币 纸币的产生 信用货币 铸币 纸币 非金属实物 金属条块 电子货币 铸币和纸币 铸币 具有一定形状 一定重量 一定含金量的贵金属铸块 为方便交换所产生的货币形式 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相分离纸币 由国家发行 并强制流通使用的 货币价值的符号 现实发展 从银行券到纸币 银行券是银行以自有财富 即黄金和票据作担保发行的 用以代替实物货币的信用货币 它可以自由兑换黄金 在银行信用所及的广大范围内流通 单家发行的银行券由于信用有限 不能普遍使用 为了解决信用不足问题 就出现了 联合发行 或政府组建银行发行的银行券 这就是后来的纸币 这些纸币有 实物货币 为基础 属于信用货币 只要发行数量掌握得当 纸币价格可以保持相对稳定 纸币是交换领域的革命 解决了大规模融资问题 极大促进了工商经济的发展 现实发展 从信用货币到纯粹纸币 贵金属货币的有限性 纸币兑现金银的金 银 本位制度 限制了纸币 信用货币 的发行量 在上世纪30年代开始 各国纷纷放弃了兑换 从1944年 布雷顿森林会议 决定的以美元为中心与黄金挂钩兑现的制度 到1976年牙买加协议 就完全放弃纸币自由兑现 信用纸币变成了纯粹的纸币 纸币发行完全取决于政府 现代货币的形态有 纸币 辅币 期票 支票 银行存款 电子货币 纸币的职能 首先 纸币发挥着商品定价的作用 可以看作是具有价值尺度的功能其次 纸币媒介着商品交换 具有流通手段的功能再次 纸币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如果储藏起来 其代表的价值会贬值 因而不具有储藏手段功能 但可以作为储蓄手段另外 纸币还发挥着支付手段的功能 经济影响比较大的国家 其纸币还发挥着世界货币的作用 4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特点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 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 也可以是毫无价值的纸币 流通手段 世界货币 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货币的职能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 含义 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 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加以保存的职能 特点 必须是足值的贵金属货币 作用 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 三 贮藏手段 货币贮藏 供大于需 供小于需 流入 流出 平衡 平衡 货币贮藏的蓄水池 对于流通中的货币来说 既是排水渠 又是引水渠 因此 货币永远不会溢出它的流通渠道 流通手段 世界货币 贮藏手段 价值尺度 货币的职能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 四 支付手段 含义 与商品买卖不同步的货币支付 如 赊购赊销 包括分期付款 利息 工资 税金和租金的支付特点 货币运动与商品买卖不同步 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起着双重作用第一 作为价值尺度确定赊销商品的价格 衡量买者到期必须支付的货币额 第二 作为观念的流通手段 充当买者和卖者赊销商品的媒介 支付手段的积极作用 解决了资金不足条件下经营上的困难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决了消费资金不足的困难 促进了超前消费可以节省流通中的货币量 消极作用 造成 三角债 甲 乙 丙 欠500万元 欠500万元 欠500万元 形成连锁的债权 债务关系 使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扩大 支付手段的消极后果 造成 三角债 造成 诚信 失却 使相关企业经营困难产生了经济危机的第二种可能性 想失去这个朋友 你就借钱给他 不想失去这个朋友 就不要借钱给他 超前消费 指居民的消费水平超过本国同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消费行为 在超过自身眼下的收入能力的情况下 将今后的收入提前到现在支出 超前消费可以扩大市场需求 反过来又促进生产的增长 如果消费总额中信贷消费的比例占到10 就能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 是一种动力和压力 激励人们更努力的工作去解决自己的负债 以满足自己的生活要求 超前消费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对 负翁 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和约束 经济发展的稳定会受到影响 还会产生社会信用危机 卯吃寅粮 货币的职能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 五 世界货币 含义 越出国界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如 购买 支付 赔款 财产转移特点 必须是贵金属货币的自然形态 马克思说 必须脱去国家的外衣 世界货币职能 支付国际收支差额 购买外国商品 作为财富转移到别国 在现代国际经济中 某些影响很大的纸币如美元 欧元等 在一定程度上也执行着世界货币的职能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决议 各国货币都与美元挂钩 美元与黄金挂钩 35美元兑换1盎司 四 货币流通规律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含义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货币流通是媒介商品交换的货币的运动 W G W关系 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 决定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服务于商品流通 对商品流通有反作用 G W G 一 金属 货币流通规律 1 含义 一定时期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 2 所需货币量的决定因素 待售商品总量Q商品价格水平P 单价 货币流通速度V 使用次数 内容和公式 3 内容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4 公式 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速度 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 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会减少 则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赊销商品价格总额 到期支付价格总额 彼此抵销的支付总额 同一单位货币平均流通速度 货币发行对社会的影响 二 纸币流通规律 即纸币的发行 以流通中所需金属货币量为基础 纸币发行量 金属货币量 马克思说 纸币的发行 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 或者银 的实际流通的数量 纸币的发行量 与单位纸币所代表的 金属 货币价值成反比 与物价上涨程度成正比纸币发行越多 单位纸币代表的货币价值越低 物价就越高 例如 假定 流通中需要金属货币量200万斤黄金即100000万克 发行纸币100000万元 每元代表金属货币价值1克 每万斤大米价格是100元纸币现在发行纸币200000万元 增加一倍 每元代表金属货币价值0 5克 反比 下降一倍 每万斤大米的价格就是200元纸币 正比 上涨一倍 三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纸币发行多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价值减少 价格上涨 即纸币贬值纸币发行少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价值增加 价格下降 即纸币升值 通货膨胀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 从而引起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的社会现象 用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的上涨幅度来表示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在严重持续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会引起社会的储蓄减少 恐慌性抢购增加 商品供不应求 购物保值 160 CPI ConsumerPriceIndex 消费物价指数 3 通货膨胀的后果和治理 通货膨胀使纸币贬值 如果居民的收入没有变化 生活水平就会下降 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 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适度的通货膨胀又可以刺激消费 扩大内需 推动经济发展 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 是发展生产 增加有效供给 同时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 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 1 温和的或爬行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一般保持在2 3 温和的通货膨胀 将物价上涨控制在1 2 至多5 以内 物价上涨可以使厂商多得一点利润 刺激厂商投资的积极性 能象润滑油一样刺激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所谓的 润滑油政策 同时不会引起社会太大的动乱 2 疾驰的或飞奔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一般达到两位数以上 亦称为急剧的通货膨胀 它是一种不稳定的 迅速恶化的 加速的通货膨胀 这种通货膨胀发生时 人们对货币的信心产生动摇 经济社会产生动荡 所以这是一种较危险的通货膨胀 3 恶性的或脱缰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非常高 一般达到三位数以上 其结果是导致社会物价持续飞速上涨 货币大幅度贬值 人们对货币彻底失去信心 金融体系一片混乱 社会经济关系遭到破坏 容易导致社会崩溃 政府垮台 目前公认的恶性通货膨胀只出现过3次 第一次 1923年的德国 一战刚结束 德国的物价在一个月内上涨了2500 第二次 1946年的匈牙利 二战结束后 匈牙利的一个便哥价值只相当于战前的828 1027分之一 第三次 中国 1937年到1949年 伪法币的发行量增加了1445亿倍 同期物价指数上涨了36807亿倍 4 隐蔽的通货膨胀 隐蔽的通货膨胀又称为抑制型的通货膨胀 这种通货膨胀是指 社会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或潜在的价格上升危机 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政策 使通货膨胀并没有真正发生 但是 一旦政府解除或放松价格管制措施 经济社会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所以这种通货膨胀并不是不存在 而是一种隐蔽的通货膨胀 169 结构性通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 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 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 如钢铁 猪肉 楼市 食用油 等 如果结构性通胀没有有效抑制就会演变成需求拉动型或成本推动型通胀 造成全面通胀输入性通胀由于国际输入品价格上涨而引起国内物价的普遍上涨 通货紧缩 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发生的纸币升值 物价总水平下降的社会现象 实质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在幅度较大 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 会引起储蓄增加 持币待购 供过于求的现象 进而引起企业投资不足 失业率上升 收入下降等现象 通货紧缩的后果和治理 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降 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 适度的通货紧缩 通过加剧市场竞争 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挤去经济中的 泡沫 也会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 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 对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一面 过度的通货紧缩 导致市场销售不振 恶性价格竞争 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积极性 强化了居民 买涨不买落 心理 企业的 惜投 和居民的 惜购 大量的资金闲置 限制了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 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 经济增长率下降 治理通货紧缩 必须通过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 刺激国内需求 抑制价格下滑 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通货紧缩程度分类 根据物价绝对下降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长度 可以划分为三类 轻度通货紧缩 物价出现负增长 但幅度不大 比如5 时间不超过两年 中度通货紧缩 物价下降幅度较大 比如在5 10 时间超过两年 严重通货紧缩 物价下降幅度超过两位数 持续时间超过两年甚至更长的情况 上个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所对应的通货紧缩 就属此类 货币发行与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即金融政策 它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来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 来调控经济运行的经济政策 有宽松 紧缩和中性可以选择 以增加货币供应量为特征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 其功能是刺激总需求的增长 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但同时会引起通胀 以减少货币供应量为特征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其功能是在经济过热之时 抑制总需求的增长 但同时会带来经济发展紧缩的压力 货币政策的任务 保持币值的稳定 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货币政策的手段 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即中央银行规定的 各专业银行上缴给央行的 占全部存款一定比例的存款 它的调整 可以增减各专业银行用于贷款的信贷资金 从而达到调节货币流通量 调节社会生产规模的目的 2 再贴现率即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再贴现 贷款 规定的利息率 再贴现包括 将商业票据转让央行 以政府债券或其他财产为担保贷款 货币政策 再贴现率调节作用有二 一是调节专业银行贷款的数量 二是利息率根据再贴现率制定和变动 达到政府调节信贷资金和生产规模的作用 3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吞吐基础货币 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如果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就卖出债券 回笼货币 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总需求 如果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就要买进债券 增加货币供应量和扩大需求 177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 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治理方法通货膨胀卖出提高提高通货紧缩买入降低降低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目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是按流动性将货币划分为3个层次 M0 流通中现金 通货 M1 M0 活期存款M2 M1 定期储蓄 外币 证券保证金中国人民银行从2011年10月起 将以下2类存款纳入M2统计范围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住房公积金存款 小结 货币 1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货币的产生 经历四阶段 偶然的物物交换 W1 W2 扩大的物物交换 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以金银为媒介的交换 W1 G W2 W1 一般等价物 W2 是较特殊的商品 结论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 货币的职能 明确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只须观念中的货币 商品流通公式 W1 G W2 流通手段不能等同于商品流通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货币 清偿债务 支付税金 租金 工资等 应是现实的货币 涉及国与国的经济关系 一般等价物 货币 产生 含义 本质 职能 纸币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82 第三节价值规律 价值决定规律 价值变动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和价值规律 都属于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 其中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本节内容 价值规律的概念价值规律作用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价值规律的作用 一 价值规律的概念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 价格 以价值量为基础 实行等价交换 包括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两个方面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和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某一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对某一商品需要量所决定的必要的劳动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投入量 它决定价值的实现 市场价格 价值 价格 价格 二 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说明一 价格为什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说明二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是否违背 价值规律 价格以价值为基础的要求 市场价格的波动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 价格不会背离价值太远 从价格变动的平均数上看 商品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 从价格变动的长期看 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三 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 市场机制 价值规律 是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 主要表现为价格机制的作用 在价格机制的背后 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在作用着价格机制机制 源于希腊文 本意是指机器构造和运行原理 后被经济学借用 用于说明经济机体的运行 称为经济运行机制 价值规律 市场机制 价格机制 供求机制 竞争机制 价格机制 供求机制 1 市场机制 含义 指市场有机体内部的供求 价格 竞争 风险等构成要素功能的发挥以及相互联系的作用原理 它一般包括供求机制 价格机制 竞争机制三大基本机制 其中 价格机制是核心机制 具体还包括 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机制 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机制 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机制等 市场要素 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 商品的价值和价格 供应 需求和竞争 2 市场机制的内容 供求机制 经济活动的均衡机制价格机制 经济行为的导向机制竞争机制 优胜劣汰的风险机制 3 市场机制是市场三大要素的循环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军事理论-综合版(旧版)知到智慧树答案
- 汉字一到十的课件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课件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第2课时 走进美丽乡村
- 水闸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培训
- 通风系统安装与调试方案
- 水画课件观看体验
- 用户体验设计55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地下工程照明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2025版附还款来源保证的流动资金借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合同补充协议
- QC新老七大工具培训课件
- SX-22163-QR345工装维护保养记录
- JJF 2025-2023高动态精密离心机校准规范
- 2023年航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候机楼服务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医院腹腔镜手术知情同意书
-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课件
- GB/T 748-2005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 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黄相怀)课件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教案
- 民间文学(全套课件)
- 专升本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