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公开课用)_第1页
登幽州台歌(公开课用)_第2页
登幽州台歌(公开课用)_第3页
登幽州台歌(公开课用)_第4页
登幽州台歌(公开课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唐 登幽州台歌 文学常识 选自 陈伯玉集 陈子昂 661 702 字伯玉 梓州射洪 现四川 人 唐代诗人 年轻时性格豪爽 二十四岁中进士 以上书论政 为武则天所赞赏 直言敢谏 多切中时弊 三十六七岁时随建安王东征契丹 所提建议不被采纳 反而受到降职处分 三十八岁解职还乡 被县令段简陷害 死于狱中 时年四十一岁 在文学上 其诗思想充实 语言刚健质朴 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 张九龄 李白 杜甫 元稹 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 其诗风骨峥嵘 寓意深远 苍劲有力 有 陈伯玉集 传世 登幽州台歌 文学常识 登幽州台歌 题目解析 台 是古代一种高大的建筑物 非一般土台 幽州台 即黄金台 又称蓟北楼 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姬平在公元前312年执政后 为雪国耻 励精图治 采纳郭隗的建议 建黄金台 置金台上 延请天下奇士 很快就招到了乐毅 剧辛 邹衍等贤能之人 国家迅速强大 蓟 当时属于幽州 今北京市大兴县 故称幽州台 今夭就只剩下京郊的一处荒野之地 登幽州台歌 背景 696年契丹李尽忠 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 y u 宜率军征讨 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 随军出征 武为人轻率 少谋略 次年兵败 情况紧急 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 武不允 稍后 陈子昂又向武则天进言 不听 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 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 因此登上蓟北楼 遗址在今北京 慷慨悲吟 写下了此诗 登幽州台歌 原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 不见 古人后 不见 来者念 天地 之 悠悠独 怆然 而 涕下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 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的不平之气 后两节各增加了一个虚字 多了一个停顿 音节就比较舒缓流畅 表现了无可奈何的悲愤之情 朗读指导 登幽州台歌 注解 1 悠悠 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2 怆然 悲伤的样子 3 涕 眼泪 4 前 向前看 5 念 想到 登幽州台歌 古诗译文 意译放眼望去哪有以前贤人的踪影 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效仿古贤的今人 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 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 我独自忧伤啊 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直译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 我深感人生无奈 独自凭吊 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诗的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从时间的角度表现主人公的孤独 前贤不见 后贤不及 想到自己怀才不遇 屡受挫折 求贤主而不得 欲报国而无门 不禁悲从中来 感慨万端 遥想战国时燕昭王曾在此筑台招贤纳士 而今物是人非 徒增苍凉之感 登幽州台歌 鉴赏 诗歌的后两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后两句从空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 浩瀚的天宇和苍茫的原野交融在一起 诗人寂寞地站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处 感慨天地悠悠 叹息知音难求 登幽州台歌 鉴赏 陈子昂压卷之作 创造出了空旷苍茫 慷慨悲凉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 登幽州台歌 总结 练习 1 怆然而涕下 写出了什么 答 神态描写 形象逼真的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2 独 有什么作用 答 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 3 赏析第一句和第二句诗 答 从时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 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铺垫 4 诗人的形象是什么 答 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的形象 体会 1 意境 天地人三位一体 创造出辽阔幽远 空旷苍茫 慷慨悲凉的意境 2 本诗情感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