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掌握本病的定义 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并发症2 掌握本病急性发作期 慢性持续期及缓解期的防治方法3 熟悉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目的和要求 2 讲授主要内容 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 3 流行病学 全球约有1 6亿患者 各国患病率1 18 不等 欧美发达国家7 8 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 城市高于农村 男女比例基本相等 40 有家族史 一般儿童 成人 超过50 于12岁前发病 每年死亡人数约25万 医疗负担占全球1 我国患病率1 4 西藏最低 华南最高 儿童约4 现病患者约2千万 4 概述 由于哮喘和医生的束手无策而死于维也纳 贝多芬1770 1827 5 邓丽君 1953年1月29日 1995年5月8日 生于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 祖籍为河北邯郸大名县邓台村 6 柯受良1953年出生于浙江宁波 1956年仅3岁的柯受良随父母到台湾 14岁时 他爱上摩托车 以驾车游玩为乐趣 16岁时 他成为一名电影特技演员 从此开始了他的飞人生涯 2003年12月9日凌晨4时被送入医院延至早上8时 宣告不治 经医生诊断 死因是哮喘病发作 未能及时医治所致 7 定义 是由多种细胞 如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T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气道上皮细胞等 和细胞组份 cellularelements 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 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 气急 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 或清晨发作 加剧 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8 病因 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 1 遗传 多基因遗传 遗传度约70 80 约2 3的患者有家族史 2 环境因素 激发因素 9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吸入物 如尘螨 花粉 真菌 动物毛屑 昆虫蛋白 蟑螂 SO2 化学性气味等 感染 如病毒 细菌 寄生虫等食物 如鱼 虾 蟹 蛋 牛奶药物 主要有解热镇痛药 如阿司匹林 受体阻滞剂 如心得安 含碘造影剂 环境因素 10 其他 运动 运动性哮喘胃食管反流 鼻及鼻窦病变 心理因素 妊娠 气候 11 主要发病机制 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神经机制 气道高反应性 免疫学机制 12 一 变态反应 速发型哮喘反应 IAR immediateasthmaticreaction 迟发型哮喘反应 LAR lateasthmaticreaction 双相型哮喘反应 DAR diphaseasthmaticreaction 13 速发型哮喘反应 IAR 在吸入变应原的同时立即发生反应 15 30分钟达高峰 2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介导IAR的主要细胞是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变应原 机体 APC摄取 传递信息T细胞 Th2分化 Th2型细胞因子分泌 介导B细胞合成 特异性IgE 与效应细胞表面的IgE受体结合 14 速发型哮喘反应 IAR 变应原 再次进入机体 Ag Fc R1 IgE 效应细胞合成并释放炎症介质 组胺 平滑肌收缩 粘液分泌增加 血管通透性增加 炎性细胞浸润介质 15 迟发型哮喘反应 LAR 约6小时左右开始 持续时间长 可达数天 临床症状重 肺功能损害严重 机制 变应原 机体 特异性IgE sIgE与Fc R2结合 产生介质 白三烯 慢性持续性炎症反应 16 双相型哮喘反应 DAR IAR LAR 17 二 气道慢性炎症 炎症细胞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炎症细胞 炎症介质 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18 1 炎症细胞 包括一些结构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细胞 Th1 Th2 Treg Th17 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 19 2 炎症介质 快速释放性介质 组胺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ECF A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NCF A 继发产生性 缓慢释放性 介质 LTs 白三烯 PGs 前列腺素 PAF 血小板活化因子 TX 血栓素 嗜酸性粒细胞胞浆蛋白 20 3 细胞因子 内皮素1 ET 1 生长因子 TGF bFGF粘附分子 adhesionmolecules AMs 白细胞介素 IL 4 5 12 13 21 炎症细胞 炎症介质 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22 三 神经机制 胆碱能神经 M1 M3功能亢进 M2功能低下 肾上腺素能神经 肾上腺素能神经受体尤其是 2受体功能低下 受体功能增强 NANC 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 神经 舒张介质 如NO 减少 收缩介质 如P物质 增加P物质受体功能增强 VIP 血管活性肽 受体功能不足 23 气道高反应性 airwayhyperresponsiveness AHR 概念 气道对各种刺激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 气道炎症是AHR的重要基础 AHR为哮喘患者的共同病理生理特征 但AHR并非都是哮喘 有家族倾向 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长期吸烟 病毒感染 COPD 吸入臭氧等 24 粘液分泌过多 嗜酸性细胞 肥大细胞 抗原 Th2细胞 血管扩张新血管形成 血浆渗出水肿形成 中性粒细胞 粘液栓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平滑肌收缩肥大 增生 胆碱能反射 上皮脱落 上皮纤维化 感觉神经激活 神经激活 哮喘的现代观点 25 病理 大体 支气管壁增厚 粘膜肿胀充血 粘液栓形成 镜下 1 气道上皮下肥大细胞 肺泡巨噬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 2 粘膜下组织水肿 纤毛上皮剥离 杯状细胞增殖 分泌物增多 3 晚期 平滑肌增厚 上皮下纤维化 致气道重构 26 哮喘病人 正常人 气道炎症 充血肿胀狭窄 27 支气管 肺组织HE染色 28 临床表现 症状 反复发作性的喘息 呼吸困难 胸闷或咳嗽常在夜间和 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29 体征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弥漫性 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呼气相延长 在轻度 包括CVA 或非常严重的哮喘 哮鸣音可无 严重发作者可有心率增快 奇脉 矛盾呼吸运动 发绀 30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一般无明显变化合并细菌感染时可有中性粒细胞增高过敏反应严重时嗜酸粒细胞增多 31 实验室检查 痰液检查 涂片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尖棱结晶 粘液栓 透明哮喘珠 ECP 32 实验室检查 肺功能测定 阻塞性通气功能 发作时呼气流速指标下降 FEV1 FEV1 FVC PEF 残气增加 33 肺功能 舒张试验阳性 FEV1增加 12 且绝对增加值 200ml PEF增加60L min或 20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FEV1或PEF下降 20 日内PEF变异率 20 34 实验室检查 胸部X线缓解期无明显异常发作期呈过度充气状态 35 实验室检查 血气分析 低氧血症PaCO2增高或降低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 36 实验室检查 特异性变应原检测体外实验 sIgE检测体内实验激发试验皮试 SPT 37 诊断标准 1 反复发作的喘息 气急 胸闷或咳嗽 多与接触变应原 冷空气 物理 化学性刺激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运动等有关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 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它疾病所引起的喘息 气急 胸闷或咳嗽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38 诊断标准 续 1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2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3 最大呼气流量 PEF 日变异率或昼夜变异率 20 符合1 4或4 5两项者 可以诊断 39 1 支气管哮喘与左心功能不全性呼吸困难 心原性哮喘 鉴别诊断 40 鉴别诊断 2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实质是慢支合并哮喘 3 上气道阻塞 肺癌等4 变态反应性肺浸润5 COPD 41 分期 急性发作期Exacerbation 是指喘息 气急 胸闷 咳嗽等症状突然发生 或原有症状加剧 常有呼吸困难 以呼气流量降低为特征 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等所致 其程度轻重不一 病情加重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 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危及生命 体检时多可在双肺闻及散在或弥漫性 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并伴呼气相延长 肺功能测定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42 慢性持续期Persistent 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每周均不同频度和 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 缓解期Catabasis 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 症状 体征消失 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 并维持4周以上 43 病情评价 未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 44 未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 45 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 46 并发症 1 气胸 纵隔气肿2 肺不张3 慢支 肺气肿 肺心病4 支气管扩张症5 间质性肺炎 肺纤维化 47 治疗 48 治疗目标 有效控制哮喘症状至最轻 乃至无任何症状 包括夜间无症状 防止哮喘加重 使哮喘发作次数减至最少 甚至不发作 避免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保持正常活动的能力 尽可能使肺功能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 防止不可逆气流受限 防止哮喘死亡 降低病死率 49 哮喘控制的标准 1 最少 最好没有 慢性症状 包括夜间症状2 哮喘发作次数减至最少3 无需因哮喘而急诊4 最少 或最好不 按需使用 2受体激动剂5 没有活动 包括运动 限制6 PEF昼夜变异率 20 7 PEF正常或接近正常8 最少或没有药物不良反应 50 治疗原则 脱离变应原药物治疗 51 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的阶梯式治疗TreatmentStepsforAchievingControl 52 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方案 53 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的治疗 按需吸入 2受体激动剂 在发作的第1小时内 每15 20分钟吸入1次 氨茶碱 口服或以0 6 0 8mg kg h 静滴 维持血药浓度6 15mg L 抗胆碱药 溴化异丙托平吸入 与 2受体激动剂联合有协同作用 皮质激素 泼尼松30mg d 分2 3次口服 氧疗 54 哮喘重度或危重发作的治疗 规则吸入或持续雾化SABA 静脉滴注氨茶碱 规则吸入或持续雾化抗胆碱药 最好与SABA联合应用 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 氧疗或辅助机械通气 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抗感染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55 常用药物及其进展 糖皮质激素 2受体兴奋剂茶碱类抗胆碱药物非皮质激素类抗炎药抗组织胺药其他 56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 抗炎作用抑制循环中炎症细胞到气道炎症部位的聚集抑制炎症细胞和气道固有细胞的增殖 激活阻断炎症细胞间的协同作用 即切断细胞因子及其形成的网络抗过敏作用能使血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尤其是T淋巴细胞 57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 抑制T淋巴细胞产生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使IgE形成减少 可降低气道巨噬细胞数量 上调气道平滑肌 受体功能 提高 受体激动剂的作用 减低LAR及BHR 58 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 1 全身应用的指征哮喘重症发作 慢性顽固性哮喘发作伴夜间加重 PEF值低于预计值60 哮喘急性发作足量支气管扩张剂应用后未能终止时 急性发作诱发呼吸衰竭 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 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已呈依赖者 59 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 2 吸入应用的指征全身应用后病情稳定 可逐渐减量并过度到吸入疗法 成人轻度 中度发作 尤其夜间加重超过1月以上时 青春发育期前及儿童哮喘 应及早应用 以期进入青春期后终止发作 哮喘合并妊娠 糖尿病 高血压 消化性溃疡 骨质疏松症等 60 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全身应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水钠潴留 高血压 糖尿病 消化道溃疡甚至穿孔 骨质疏松甚至病理性骨折 生长抑制 免疫功能受损 易感染等 吸入应用口腔溃疡 声音嘶哑 61 常用皮质激素 吸入气雾剂干粉吸入剂溶液口服一般使用半衰期较短者 如泼尼松 泼尼松龙 甲基泼尼松龙等 静脉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甲基泼尼松龙等 62 常用吸入激素剂量及换算关系 63 茶碱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抑制磷酸二酯酶 提高细胞内cAMP和cGMP水平 拮抗腺苷受体增加儿茶酚胺分泌抑制炎症介质对离子通道的作用 抑制钙内流诱导B细胞凋亡等免疫调节作用 抑制LAR 其他 增加隔肌张力 减轻膈肌及其他呼吸肌的疲劳等 64 临床药理作用 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强心 利尿 扩张冠状动脉低浓度茶碱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65 茶碱的临床应用指征 哮喘急性发作慢性反复发作性哮喘茶碱可用于慢性症状性哮喘的治疗 特别是有以下3个指征之一者 1 对于使用吸入皮质类固醇有困难者 如学龄前儿童 2 患者更愿接受口服治疗者 3 常规皮质类固醇吸入不能控制症状而需附加用药者 66 常用茶碱 口服氨茶碱控 缓释型茶碱静脉安全 有效血药浓度6 15mg L多索茶碱双羟丙茶碱 喘定 67 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 2激动剂可舒张气道平滑肌 增加粘液纤毛清除功能 降低血管通透性 调节肥大细胞及嗜碱粒细胞介质的释放 68 2受体激动剂的分类 近年来推荐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 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 69 2受体激动剂的应用 吸入短效 Salbutamol Terbutalin用于治疗轻度哮喘急性发作 或预防运动性哮喘有气雾剂 干粉剂 溶液三种 长效 Salmeterol Formoterol适用于防治夜间和清晨哮喘发作和加剧者口服注射 70 抗胆碱药的作用 可阻断迷走神经节后传出支 通过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 可防治吸入刺激物引起的反射性支气管收缩 其扩张支气管的作用较 2激动剂弱 起效也较缓慢 但不良反应很少 可与 2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 使支气管舒张作用增强并持久 71 抗胆碱药的应用 某些哮喘患者应用较大剂量 2激动剂不良反应明显 可换用此类药物 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及痰多的哮喘患者 72 抗胆碱药物 吸入剂溴化异丙托品溴化氧托品溴化泰乌托品噻托溴氨雾化剂溴化异丙托品噻托溴氨 73 其他抗炎药 一 色甘酸钠 尼多酸钠是一种非皮质激素类抗炎制剂 可抑制IgE诱导的肥大细胞释放介质 对其他炎症细胞释放介质也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用于预防哮喘发作 包括预防由于运动 吸入冷空气 CO2引起的急性气道收缩 尤其适用于季节性哮喘发作的预防 74 其他抗炎药 二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 安可来 20mg bid孟鲁司特 顺尔宁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智慧物流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智能化管理策略研究
- 2025-2030智慧物流园区市场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港口建设商业化应用现状调研及全球供应链优化咨询文档
- 温州市人民医院针灸意外处理应急考核
- 2025-2030智慧消防管理平台运营模式与政策支持分析
- 2025-2030智慧水务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分析报告
- 2025-2030智慧水利建设现状研究及水旱灾害智能预警系统商业化建议
- 2025-2030智慧楼宇建设项目成本控制运营管理系统分析研究
- 嘉兴市中医院护理文化建设考核
- 台州市人民医院咬合重建技术专项考核
- PET分类词汇带音标
- 电子科大薄膜物理(赵晓辉)第四章 化学气相沉积
- 2023年全国《经济金融基础知识》题库与答案
- 工贸行业重点可燃性粉尘目录版
- 国内地铁轨道公司组织架构
- 某县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验收记录表
- 乙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GA/T 453.2-2021居民身份证冲切技术规范第2部分:冲切设备技术要求
- 医药代表地区经理竞聘ppt模板
- 国电南自110kv主变保护pst671u型调试手册
- 2021年5月CCAA审核员考试《认证通用基础》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