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理论力学 第一章力学基础 1 刚体 不变形的物体 一 刚体 平衡与运动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它是一个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实际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变形 但是 这些微小的变形 对研究物体的平衡问题不起主要作用 可以略去不计 这样可使问题的研究大为简化 2 平衡与运动 平衡 相对于惯性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刚体基本运动方式 刚体的平动和定轴转动 二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 这种作用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产生变形 注意 力作用于可变形的物体 既有变形效应 也可能有运动效应 力作用于刚体 不会有变形效应 只可能有运动效应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 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 可用一个矢量表示 力的三要素表明 力是有固定作用点的定位矢量 力的分类 工程上常见的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 力的分类 作用于某一点处的力的 集中力 当力的作用面积较大时 分布力 三 力系 同时作用于物体的一群力 力系 汇交力系 平行力系 一般力系 平面力系 空间力系 平衡力系 等效力系 四 静力学的基本公理 二力平衡公理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力的平形四边形法则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公理1二力平衡公理 最简单的平衡条件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 使刚体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线沿同一直线 对变形体只是必要条件 只在两力作用下平衡的刚体称为二力体或二力构件 当构件为直杆时称为二力杆 公理2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研究力系等效的重要依据 已知力系上加或减去任意平衡力系 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只适于刚体 推理1力的可传性作用在刚体上某点的力 可沿其作用线移动 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 力对刚体的作用决定于 力的大小 方向和作用线 力是有固定作用线的滑动矢量 根据力的可传性 作D的受力图 此受力图是否正确 分析整个系统平衡时 作用力是否可沿其作用线移动 公理3力的平形四边形法则 复杂力系简化的基础 矢量表达式 是力的合成法则 也是力的分解法则 既适用刚体也适于变形体 推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作用于刚体上相互平衡的三力 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 则此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 且第三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公理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概括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线沿同一直线 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适于刚体及变形体运动状态或平衡状态 约束 对非自由体运动起制约作用的周围物体 非自由体 其运动受到其它物体预加的直接制约的物体 约束反力 约束作用于被约束物体的力 约束反力的性质 约束反力作用于接触点 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若列车是非自由体 其约束体 铁轨作用在车轮上的力为约束力 铁轨是约束体 柔性约束 柔性约束只能承受拉力约束反力 沿柔索而背离被约束物体 作用于连接点 链条约束与约束力 刚性约束 约束与被约束物体均为刚体 两者间为刚性接触 1光滑接触面约束 设接触面光滑无摩擦 限制物体沿接触面法线向约束内部的位移约束力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指向被约束物体常称为法向约束力 作ABC受力图 F F 2光滑圆柱铰链约束 首都机场候机楼顶棚拱架支座 固定铰支座 构件的端部与支座有相同直径的圆孔 用一圆柱形销钉连接起来 支座固定在地基或者其他结构上 这种连接方式称为固定铰链支座 简称为固定铰支 smoothcylindricalpinsupport 桥梁上的固定支座就是固定铰链支座 将具有相同圆孔的两构件用圆柱形销钉连接起来 称为中间铰约束 实质为光滑面接触 滚动支座约束 在铰链支座与光滑支承面间安装几个辊轴构成 亦称辊轴支座约束 约束性质与光滑面约束相同 其约束力垂直于支承面 通过铰销中心 轴承约束 径向轴承 约束力的特征与铰链的约束力完全相同 销钉的意义 第二节刚体的平衡 一 平面汇交力系及简化 1 平面汇交力系 定义 在平面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都汇交于一点 一 平面汇交力系及简化 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 1 几何法 平行四边形法 三角形法和多边形法 2 解析法 应用合矢量投影定理进行汇交力系的合成 R Fi 二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 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汇交力系的合力等于零 0 二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 1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的几何条件是力多边形封闭 2 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 Fix 0 Fiy 0 Fiz 0 三 力对点的矩 1 力对点的矩 mo F r F mo F 表示力F绕O点转动的效应 O点称为矩心 力矩矢是定位矢量 mo F B A r d 力矩的三要素 力矩的大小 力矩平面的方位 力矩在力矩平面内的转向 力矩的几何意义 mo F 2 OAB面积 Fd 力矩的单位 N m或kN m 三 力对点的矩 2 合力距定理 定理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之距 等于其所有分力对于同一点力矩的代数和 四 力偶及其性质 1力偶 F F 力偶作用面和力偶臂d 力偶无合力 因此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 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 力偶只能与力偶等效或平衡 四 力偶及其性质 2力偶的三要素 力偶臂 作用面 力偶矩 rBA d m rBA F rAB F 在平面问题中则有m Fd 四 力偶及其性质 3 力偶的性质 性质一 力偶不能简化为一个力 即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 性质二 力偶对于任意点之矩 与该点的位置无关它恒等于力偶矩 性质三 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 若两者的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同 则两个力偶对刚体的作用等效 推论1 只要力偶矩矢保持不变 力偶可以从刚体的一个平面移到另一个平行的平面内 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 推论2 在保持力偶矩大小不变的条件下 可以任意改变力偶的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短 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转动效应 五 平面力偶系的简化与平衡 1 平面力偶系的简化 平面力偶系简化 合成 的结果是合力偶 其力偶距等于力偶系中各分力偶矩代数和 2平面力偶系的平衡 对于平面力偶系则有 mi 0 六 力的平移定理 力可以等效的平移到刚体上的任一点 但必须附加一个力偶 其力偶矩的大小等于原力对该点之矩 任务三刚体的基本运动 一点的运动分析 1 描述点运动的基本方法 矢量法 直角坐标法和自然法 一点的运动分析 2 点的速度 一点的运动分析 3 点的加速度 1 切向加速度 表示速度大小的变化 2 法向加速度 表示速度方向的变化 二刚体的基本运动 1 刚体的平动 刚体平移的定义 刚体在运动中 其上任意两点的连线始终与它的初始位置平行 这种运动称为平行移动 简称平移 刚体平动时整体的运动可归结为点的运动 平移刚体在任一瞬时速度 加速度都一样 各点的运动轨迹形状相同 二刚体的基本运动 2 刚体的定轴转动 特点 刚体在运动时 其上或其扩展部分有两点保持不动 这种运动称为刚体绕定轴的转动 该两点的连线称为刚体的转轴 1 定轴转动刚体的转动方程如图所示转角 是固定面A与固连在转动刚体上的动平面B的夹角 确定了刚体的位置 它的符号规定如下 从z轴正向看去 逆时针为正 顺时针为负 因而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运动方程为 f t 单位用弧度 rad 2 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角速度 角速度也为代数量 其正负号这样来确定 从z轴的正端向负瑞看 刚体逆时针转动为正 顺时针转动为负 单位用rad s 弧度 秒 工程中常用单位还有n转 分 r min n与w的关系为 角加速度 单位 rad s2 如果 与 同号 则为加速转动 反之则为减速转动 三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与加速度 当刚体作定轴转动时 刚体内每一点都作圆周运动 圆心在转轴上 圆心所在平面与转轴垂直 半径R等于该点到轴线的距离 用自然法 点在Dt时间内 走过的弧长为 Ds D R 速度 切向加速度为 法向加速度为 全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为 结论 1 在每一瞬时 转动刚体内所有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分别与这些点到转轴的距离成正比 2 在每一瞬时 转动刚体内所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翻译自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635-2024 《白头翁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 (正式版)DB15∕T 3373-2024 《油莎豆苗期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
- 跨部门合作项目推进框架
- 电路2考试题及答案
- 软件开发项目进度跟踪管理工具
- 产品需求分析工具
- 地磅员考试题及答案
- 护理全日制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大专理工考试题及答案
- 流水别墅案例分析
- 录入与排版教学计划
- 呼吸衰竭小讲课课件
- 气瓶检验员考试题库
- AAMA2605-铝窗(板)更高标准有机喷涂的非官方标准、性能要求、测试程序
- 第一章三国演义讲义课件
-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 西语国家概况
- GB/T 5271.29-2006信息技术词汇第29部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与合成
- GB/T 28248-2012印制板用硬质合金钻头
- 淄博市202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