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汇编——离子共存.doc_第1页
高考试题汇编——离子共存.doc_第2页
高考试题汇编——离子共存.doc_第3页
高考试题汇编——离子共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高考化学试题汇编离子共存1(2015广东)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4+ 、Ba2+、Br、CO32 BCl、SO32、Fe2+、H+CK+、Na+、SO42、MnO4 DNa+、H+、NO3、HCO32(2015安徽) 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 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 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 Cl+2Fe3+H2O 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3(2015江苏)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O42、Cl BKa/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H4、Ca2、Cl、NO3 C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3、SO42 D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K、Na、AlO2、CO324(2014山东卷)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 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5(2014江苏卷)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Na、K、MnO4、CO32 Bc(H)11013mol/L的溶液中:Mg2、Cu2、SO42、NO3 C0.1mol/LNH4HCO3溶液中:K、Na、NO3、Cl D0.1mol/LFeCl3溶液中:Fe2、NH4、SCN、SO426(2014广东卷)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a+、Ca2+、Cl、SO42 BFe2+、H+、SO32、ClO CMg2+、NH4+、Cl、SO42 DK+、Fe3+、NO3、SCN7(2013重庆卷)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a+、Ba2+、Cl、NO3 BPb2+、Hg2+、S2、SO42 CNH4+、H+、S2O32、PO43 DCa2+、Al3+、Br、CO328(2013安徽卷)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银氨溶液: Na+、K+、NO3、NH3H2O B空气:C2H2、CO2、SO2、NO C氢氧化铁胶体: H+、K+、S2、Br D高锰酸钾溶液: H+、Na+、SO42、葡萄糖分子9(2013广东卷)水溶解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Al3+、Cl、CO32BH+、Na+、Fe2+、MnO4CK+、Ca2+、Cl、NO3DK+、NH4+、OH、SO4210(2013江苏卷)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Mg2、K、SO42、NO3 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Cu2、HCO3、NO3 C0.1 molL1AgNO3溶液:H、K、SO42、I D0.1 molL1NaAlO2溶液: H、Na、Cl、SO4211(2013上海卷)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衬垫;过虑,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 A至少存在5种离子 BCl一定存在,且c(Cl)0.4mol/L CSO42、NH4+、Fe3+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D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12(2012江苏卷)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制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 molL1的NaOH溶液:K、Na、SO42、CO32 B0.1 molL1的Na2CO3溶液:K、Ba2、NO3、Cl C0.1 molL1FeCl3溶液:K、NH4、I、SCN Dc(H)/c(OH)=11014的溶液:Ca2、Na、ClO、NO313(2012安徽卷)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K+、Na+、Cl、NO3 BK+、Na+、Br、SiO32 CH+、Fe2+、SO42、Cl2 DK+、Ag+、NH3H2O、NO314(2012上海)含有下列各组离子的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气体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Ca2、Fe3、NO B Ba2、Cl、Al3、H CNa、NH4、I、HS D Na、Ca2、K、Cl15(2011江苏卷)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 CpH12的溶液:K、Na、CH3COO、Br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16(2011安徽卷)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饱和氯水中:Cl、NO3、Na、SO32 Bc(H)=1.01013mol/L溶液中:C6H5O、K、SO42、Br CNa2S溶液中:SO42、 K、Cl、Cu2 DpH=12的溶液中:NO3、I、Na、Al317(2011广东卷)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H、I、NO3、SiO32 BAg、Fe3、Cl、SO42 CK、SO42、Cu2、NO3 DNH4、OH、Cl、HCO318(2011全国II卷)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SiO32、Cl、NO3 BH、NH4、Al3、SO42 CNa、S2、OH、SO42 DNa、C6H5O、CH3COO、HCO319(2011四川卷)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含有Ba2 B乙溶液含有SO42 C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哈有Mg220(2011上海卷)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42、I、S2。分别取样: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 ANa+ BSO42 CBa2+ DNH4+21(2011海南卷)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产的是( ) ANaHCO3和Al(OH)3 BBaCl2和NaCl CKClO3和K2SO4 DNa2SO3和BaCO322(2010安徽卷)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 ANa+、Mg2+、ClO、NO3 BAl3+、NH4+、Br、Cl CK+ 、Cr2O72 、CH3CHO、 SO42 DNa+、K+ 、SiO32、Cl23(2010广东卷)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4+ 、Ag+、PO43、Cl BFe3+、H+、I、HCO3 CK+、Na+、NO3、MnO4 DAl3+、Mg2+、SO42、CO3224(2010上海卷)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I、Cl、NO3、Na+ B石蕊呈蓝色的溶液:Na+、AlO2、NO3、HCO3 C含大量Al3+的溶液:K+、Na+、NO3、ClO D含大量OH一的溶液:CO32、Cl、F、K+25(2010江苏卷)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B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 C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 DC(Fe3+)=0.1mol/L的溶液中:K+、ClO、SO42、SCN26(2009重庆卷)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Mg2+、AlO2、Br BH+、Fe2+、SO42、NO3 CK+、NH4+、CO32、OH DCa2+、Al3+、NO3、Cl27(2009江苏卷)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42 B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K+、Mg2+、I、NO3 C含有0.1 molL-1 Ca2+的溶液中:Na+、K+、CO32、Cl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O4228(2009四川卷)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无色溶液:Ca2+、H+、Cl、HSO3 B能使pH试纸呈红色溶液:Na+、NO3、I、AlO2CFeCl2溶液:K+、Na+、Fe2+、AlO2 DKW/c(H+)=0.1mol/L溶液:Na+、K+、SiO32、NO329(2009全国卷)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 ) ABa2+、NO3、NH4+、Cl BCa2+、HCO3、NH4+、AlO2 CK+、Ba2+、Cl、HSO3DMg2+、NH4+、SO42、K+30(2008广东卷)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含有大量Al(OH)4的溶液中:NH4+、Na+、Cl、H+ B在强碱溶液中:Na+、K+、CO32、NO3 C在pH=12的溶液中:NH4+、Na+、SO42、Cl D在c(H+)=0.1 molL-1的溶液中:K+、I、Cl、NO331(2008重庆卷)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1的溶液中:NH4+、K+、ClO、Cl B有SO42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I C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 D在c(H+)=1.010-13 molL-1的溶液中:Na+、S2、AlO2、SO3232(2009安徽卷)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 ANH4+、H+、NO3、HCO3BK+、Al3+、SO42、NH3H2O CNa+、K+、SO32、Cl2 DNa+、CH3COO、CO32、OH33(2009广东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0.1 molL-1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BAl3+、NO3、Cl、CO32、Na+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 C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34(2008海南卷)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4+、HCO3、K+、CrO42BCO32、NO3、HCO3、Na+ CNa+、ClO、AlO2、NO3 DCrO42、K+、Na+、SO4235(2008全国)在溶液中加入中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Ba2+、Cl、HCO3 BK+、SO32、Cl、SO42 CCa2+、Mg2+、NO3、HCO3 DNa+、Cl、CO32、SO3236(2008江苏卷)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Cl、SO42、Fe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 C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 D碳酸氢钠溶液:K+、SO42、Cl、H+37(2007海南卷)在pH=1时,可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 ACa2+、CH3COOH、Br、Na+ BNO3、Fe3+、Mg2+、SO32 CHClO、Ba2+、Na+ 、Cl DK+、Cl、Al3+、SO3238(2007江苏卷)向存在大量Na+、Cl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K+、Br-、CO32BAl3+、H+、MnO4 CNH4+、Fe3+、SO42DAg+、Cu2+、NO3dialect n. 方言39(2006上海卷)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data n. 资料;数据AAl3+、CH3COO、ClBNa+、NH4+、Cl CMg2+、Cl、Fe2+ DMg2+、Ba2+、Br40(2006江苏卷)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utomatic adj. 无意识的;自动的 A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4+、SO42、Cl Bc(H+)=110-13 molL-1的溶液:Na+、Ca2+、SO42、CO32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 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Fe2+、SO42、Cl41(2006四川卷)室温下,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n雷;雷声 ANH4+、Cu2+、Cl、NO3 BK+、Na+、SO32、S2(英国科学家) CK+、Na+、AlO2、SO42 DBa2+、Fe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