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综述(病害部分) 题目: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任课老师 二0一二年十一月十八日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摘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是由于爱病害的影响,导致严重减产,有时甚至绝收,防治玉米病害已成为我国玉米生产的重大问题。【关键词】玉米;病害;防治;症状 近年来,由于外来品种的大量增加,杂交品种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大,玉米病害发生危害加重。主要发生较重的病害有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锈病、玉米穗腐病、玉米灰斑病 ,疑似玉米霜霉病,此外还有玉米纹枯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干腐病、玉米茎腐病等。1、玉米叶斑病1.1症状及危害特点: 区分几种病害可以着重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病斑的大小和形状。玉米大斑病的病斑最大 ,长梭形 ,长 510 厘米 ,其他几种病害的单个病斑都比较小,如小斑病病斑长度只有12 厘米 ,灰斑病和弯孢霉菌叶斑病的斑长度 0.5 毫米至3 厘米,呈椭圆形,锈病和炭疽病的病斑只有几毫米。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几个病斑愈合在一起,形状和大小也就很不规则了。从病斑的颜色看,褐斑病最深,为褐色或紫褐色,锈病夏孢子堆黄褐色 ,灰斑病病斑浅灰色,后期变成灰褐色或黄褐色,其他几种多为病斑中间枯白色 ,边缘暗褐色,四周有浅黄色晕圈。生长后期病斑都能产生一些传播病害的器官,如炭疽病在花的病斑上会长出许多小黑点(可以产生分生孢子 ),锈病散出黄褐色粉末(夏孢子粉 ),褐斑病组织破裂 ,散出褐色粉末(休眠孢子囊 ), 天气潮湿时几种病斑背面都能长出颜色各异的霉层 ,大斑病的为黑色 ,小斑病的为褐色 ,灰斑病的为灰色。1.2病原及生规律:几种病害的发生规律大体相似,病菌都以病残体越冬,借风雨传播,病害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流行。1.3主要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病株残体,包括发病早期摘除下部病叶、收获季节 清除田间秸秆和深耕灭茬;实行轮作,合理密植,适时早播,增施有机肥,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发病初期及时采取药剂防治。2、玉米青枯病2.1症状及危害特点: 青枯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 ,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这种病害在玉米灌浆至乳熟期出现 ,乳熟至蜡熟期最多。主要特征是侵染根和茎基13 节,变褐,腐烂。因此也叫茎基腐病或茎腐病。发病快的在12 天内,整株迅速失水,青枯,果穗下垂,停止发育。发病较慢的叶片自下而上变黄,早枯,有时也出现青枯的叶片。茎部发病初期变褐,水渍状,失水皱缩成条纹状凹陷,髓部变空,植株很容易倒伏。用刀切开病茎,会发现维管束变褐,潮湿环境下,可以生长白色菌丝和粉红色霉层。2.2病原及生规律: 引起玉米青枯病的病菌能够长期在土壤中腐生,分别以菌丝体、卵孢子、厚垣孢子在植物残体或土壤和未熟肥料中越冬。一些地区连年种植玉米并实行秸秆还田是土壤中 的病菌逐年增加的原因之一,提高种植密度也为病菌提供了有利侵染的小气候。2.3主要防治措施: 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我国已经将抗青枯病列为玉米育种目标。 可以在不同地区选用不同的自交系和抗性品种。收获后及时清除玉米秸秆,或高温堆制有机肥,或集中处理。尽可能与蔬菜作物轮作。注意排水防涝,合理密植,增施锌肥以提高玉米生长势和抗病能力。增施有机肥和菌肥,用生防菌拌种。用咯菌腈(适乐时)或立克秀包衣种子或拌种处理。3、玉米茎腐病3.1症状及危害特点:甜玉米茎腐病常由几种真菌和细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一般发生在甜玉米的吐丝后期,症状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即“青枯型”常出现在暴风雨过后,或天气有大风,经过23天叶片失水呈青枯萎蔫状。慢性型病程进展缓慢,叶片从下向上逐渐黄枯,后期茎基部变色,腐朽,感染部腐烂,有腐嗅味,植株青枯,病部如水渍状。髓部中空,易倒伏,果穗下垂,籽粒干瘪。3.2病原及生规律:欧文氏杆菌细菌。传播途径:病菌随残体在土表过冬,病菌可以经伤口或直接侵入。或从叶鞘基部侵入茎部,并扩展到下部的节间。也可以靠种子传播。该病在30高温高湿,田间空气不流通、土壤排水不良发病重。3.3主要防治措施:(1) 选育抗病品种;(2)轮作,合理密植;(3)科学施肥;(4)化学防治:施得乐1000倍喷茎基部,青枯灵或青枯停1000倍灌根。4、 玉米全蚀病4.1症状及危害特点:该病是近年辽宁、山东等省新发现的玉米根部土传病害。苗期染病地上部症状不明显,间苗时可见种子根上出现长椭圆形栗褐色病斑,抽穗灌浆期地上部开始显症,初叶尖、叶缘变黄,逐渐向叶基和中脉扩展,后叶片自下而上变为黄褐色枯死。严重时茎秆松软,根系呈栗褐色腐烂,须根和根毛明显减少,易折断倒伏。7、8月土壤湿度大根系易腐烂,病株早衰20多天。影响灌浆,干粒重下降,严重威胁玉米生产。收获后菌丝在根组织内继续扩展,致根皮变黑发亮,并向根基延伸,呈黑脚或黑膏药状,剥开茎基,表皮内侧有小黑点,即病菌子囊壳。4.2病原及生规律: 病原 Gaeumannomyces graminis (Sacc) Arxet Olivier varmaydis Yao,Wanget Zhu称禾顶囊壳玉米变种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Sacc) Arxet Oliviervar.graminis Trans称禾顶囊壳菌水稻变种在玉米上的一个生理小种。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组织在PDA培养基上,生出灰白色绒毛状纤细菌丝,沿基底生长,后渐变成灰褐色至灰黑色。经诱发可产生简单的附着枝,似菌丝状,无色透明;另一种为扁球形,似球拍状,有柄,浅褐色,表面略具皱纹。玉米全蚀病菌玉米变种在自然条件下于茎基节内侧产生大量子囊壳。子囊壳黑褐色梨形,直径200450um,子囊棍棒状,内含8个子囊孢子,呈束状排列。子囊孢子线形,无色。在PDA培养基上25培养,菌丝白色绒毛状,菌落灰白色至灰黑色,后期形成黑色菌丝束和菌丝结。菌丝有2种,一种无色,较纤细,是侵染菌丝;另一种暗褐色,较粗壮,在寄主组织表皮上匍匐生长称为匍匐菌丝。菌丝呈锐角状分枝,分枝处主枝和侧枝各生l隔膜,连结成“A”字形。苗期接种对玉米致病力最强;也能侵染高粱、谷子、小麦、大麦、水稻等,不侵染大豆和花生。该菌在530均能生长,最适温为25,最适pH6。4.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菌是较严格的土壤寄居菌,只能在病根茬组织内于土壤中越冬。染病根茬上的病菌在土壤中至少可存活3年,罹病根茬是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从苗期种子根系侵入,后病菌向次生根蔓延,致根皮变色坏死或腐烂,为害整个生育期。该菌在根系上活动受土壤湿度影响,5、6月份病菌扩展不快,78月份气温升高雨量增加,病情迅速扩展。沙壤土发病重于壤土,洼地重于平地,平地重于坡地。施用有机肥多的发病轻。79月高温多雨发病重。品种间感病程度差异明显。丹玉13号、鲁玉10号、自交系M017较感病。4.4主要防治措施:(1) 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 如辽宁的沈单7号、丹玉14、旅丰l号、铁单8号、复单2号,山东的掖单2号、掖单4号、掖单13号均较抗病。(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每667m2施入充分腐熟有机肥2500kg,并合理追施氮、磷、钾速效肥。(3)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发病地区或田块的根茬要及时烧毁,减少菌源。(4)与豆类、薯类、棉花、花生等非禾本科作物实行大面积轮作。(5)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6)穴施3三唆酮或三唑醇复方颗粒剂,每667m215kg。此外可用含多菌灵、呋喃丹的玉米种衣剂1:50包衣,对该病也有一定防效,且对幼苗有刺激生长作用。5、 玉米黑束病5.1症状及危害特点: 玉米黑束病又称玉米维管束黑化病、黑点束病。玉米生长后期发病。在玉米乳熟期出现大面积枯死,为害严重,从田间表现症状后,仅十几天发展到全田枯死。甘肃采用人工接菌诱发典型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中脉变红,叶片出现淡紫色或紫红色不规则条斑,后扩展到整个叶片,茎皮变成紫红色或紫褐色。叶片逐渐失水,从叶尖、叶缘向叶基部扩展,形成黄白色或,紫褐色干枯,整株从顶部向下迅速干枯而死。剖开病茎可见茎部维管束组织变成浅褐色、黑褐色或黑色坏死,变色部位可长达几个节间,尤以果穗节上、下的34节变色最深。地下药部节和节间呈黑褐色坏死。出现大量不孕株或不孕穗,不结实或结实少。有的出现过度分蘖和果穗增长。5.1病原及发生规律: 病原 Acremonium stictum WGams称直枝顶孢霉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 Corda称顶头孢。菌丝纤细无色,有分隔,常数根或数十根联合成菌索。分生孢子梗单生,直立,基部略粗,上部渐细,长为232783um,有时分二叉或三叉。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在分孢子梗顶端粘合成头状,大小29871.529(um)。5.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种子带菌率为12575。此菌主要靠种子和土壤传播,病菌直接或通过伤口侵入茎部组织。该病在国外对玉米为害不大,但我国甘肃,该病发病之急速,为害之严重还是不多见的。该菌是否为致病力强的变种及其生理型侵染规律尚需进一步明确。该病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4.3主要防治措施:(1)严格检疫,防止该病蔓延。(2)选用中单2号、户单1号等抗病品种,淘汰感病品种、品系,积极选育新的抗病品种。(3)实行轮作,在玉米地不施用玉米秸秆堆制的农家肥。(4)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6、玉米色二孢穗腐病6.1症状及危害特点:主要为害果穗。发病早的果穗苞叶呈苍白色或稻草色,在吐丝后两星期内染病,果穗变为灰褐色,整个果穗萎缩或腐烂。重量轻或小的果穗呈直立状态,这时果穗和内苞叶或内苞叶之间紧密粘附,菌丝在其间生长繁殖,后期苞叶上、花苞上及籽粒边缘产生黑色的分生孢子器。植株生长后期果穗染病,外表症状不明显。侵染始于果穗基部,从果穗梗处向上扩展。剥开果穗或脱粒时,可发现籽粒之间长有一层白色的霉菌,其顶部已变色。6.2病原及发生规律: 病原 Diplodia zeae (Schw) Lev称玉米色二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Dmaydis(Berk) Sacc病菌在寄主表皮下产生较密集的黑色球形至扁球形分生孢子器,直径350500um。分生抱子浅褐色,圆筒形或椭圆形,具1隔膜,双胞,大小133337(m);在田间,有时可见无色透明的线状孢子。此外有报道D. macrospora Earle称大孢色二饱和D.frumenti E11et Ev称干腐色二孢,也可引起类似的病变。6.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分生抱子器在带病种子或秸秆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随风传播。玉米吐雄时叶鞘较松散,落入叶鞘里的病菌直接或经伤口侵入,也可从茎秆基部、不定芽或花丝、穗梗的苞叶间直接侵入。该菌可随种子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病菌生长适温2830。分生抱子萌发适温20。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原菌的侵染和扩展。6.4主要防治措施: (1)选种抗病品种。(2)与豆科等作物实行23年以上的轮作,避免在低洼阴冷的地块种植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和病果穗,千方百计减少越冬菌源。(3)该病发生重的地区,于播种前用05的40拌种双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可减轻发病。(4)采收时果穗水分控制在18、脱下的籽粒保持在15以下,做到安全贮藏。 主要参考文献1吴全安等.玉米青枯病病原的分离及其致病性测定技术的研究.植物病理学报.1977,27(1):29352 吴仁杰等.1992年京郊玉米大斑病流行原因分析及今后防治意见.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3, (4) : 35363 王奎生等.玉米青枯病抗性遗传规律研究.山东农业科学. 1993, (3) : 9124 高卫东等.玉米大斑病研究的新进展.植物病理学报.1993, 23 (3) : 1931955 高卫东等.玉米茎腐( 青枯) 病发病条件研究.玉米科学. 1995, 增刊. 38396 张春山等.玉米纹枯病调查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1992,(3),37397 朱惠聪.玉米上一种立枯丝核菌病害J.植物病理学报,1982,12(2):61628 马宏等.玉米纹枯病的重发原因及其综防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1994,(2):309 吕晓丽.高纬寒地玉米常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J.玉米科学,2007,15(z1)10 李德杰.基于图像处理的玉米常见病害识别研究J.福建电脑,2008,24(9)11 李春民,徐雅洁.2000年巴林左旗玉米瘤黑粉病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5)12 郑雅楠,王晓鸣,吕国忠.玉米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策略J.作物杂志,2006,(1)13 魏文成.玉米常见病害的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可爱的青猎马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北京三年级下册-人音版(五线谱)(北京)
- 2024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Spring Is Coming(Review)说课稿(新版)冀教版
- 2.5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2023-2024学年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组赛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内科护理-医学类-医药卫生大类
- 4.2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 2025玛纳斯县司法局招聘编制外专职人民调解员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高端酒店集团管理职位劳动合同汇编
- 啤酒广场与体育赛事合作租赁及赞助合同
- 地下室租赁合同范本(含提前终止条款)
- 金融机构与个人间的医疗费用贷款合同
- 水利监理人员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岭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48)
- 培训学校前台工作
- 2025党风廉政建设知识题库(含参考答案)
- 第五课 网络的搭建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初中二年级(上册)教科版(云南)
- 东岸文化传媒劳务合同4篇
- 上甘岭战役课件
- GB/T 45951-2025科技馆常设展览实施通用流程
- 医院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职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名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