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_第1页
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_第2页
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_第3页
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_第4页
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 本文简介: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3.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4.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3.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4.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5.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6.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7.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8.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9.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10.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11.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缩短越明显。12.生物钟: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13.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14.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15.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16.霜害: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17.超冷:纯水在零下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18.适应性低体温:它是一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此时体温被调节很低,接近于环境温度的水平,心律代谢率及其它生理功能均相应的降低,在任何时候都可自发的或通过人工诱导,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19.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20.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21.乔丹规律: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22.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23.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24.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露点温度。25.相对湿度:大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最大水汽压之差。26.饱和差:最大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27.需水量:生产单位重量干物质所需的水量。28.土壤质地:机械成分的组合不同百分比29.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30.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31.生命表:用来描述种群生存与死亡的统计工具。32.动态生命表: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动态过程而或得数据编制得生命表。33.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34.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又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intrinsicgrowthrate),记作rm。35.动态生命表: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动态过程而获得数据编制的生命表。36.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37.种群平衡:指种群较长时间的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这一现象叫种群平衡。38.种群大爆发: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往往造成不利影响。39.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40.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41.基因型:每一个体的基因组合。42.等位基因:决定一个性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组合。43.基因库:在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组合。44.基因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所占的比率叫基因频率。45.基因型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率叫基因型频率。46.哈温定律:在无限大的种群中,每一个体与种群内其他个体的交配机会均等,并且没有其它干扰因素(突变、漂移、自然选择等)各代的基因频率不变,无论其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如何,只经历一代,即达到遗传平衡。47.遗传漂变:一般发生在较小的种群中,因为在一个很大的种群里,如果不发生突变,根据哈温定律,不同的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状态,但在较小的种群中,既使无适应的变异发生,种群内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由于隔离,不能充分的随机交配,种群内基因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时产生的误差所引起的,这样那些中性的或不利性状在种群中继续保存下来48.渐变群: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的连续变化,导致基因频率或表现型的渐变,形成一个具有变异梯度的群体。49.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同适应。50.趋异适应: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不同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不同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异适应。51.适合度:是指个体生产能存活后代、并能对未来世代有贡献的能力的指标52.生活史对策: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特有的生活史,这种生活史是生物在生存过程中获得生存的对策。对策:生物种群数量达到或接近环境容纳量的水平,这种类型称作k对策。54.休眠:指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生理机制55.邻接效应:当种群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56.32自疏法则:如果某种植物的播种密度超过一定值时,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而且影响植物的存活率,这一现象叫自疏现象57.领域:指由个体、家庭或其它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它成员侵入的空间。58.领域行为:生物以威胁或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的行为。59.领域性:生物具有领域行为的特性叫领域性。60.集群:动物聚集在一起叫集群61.阿里规律: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因而种群过剩和种群过低或过密或过疏都是不利的,都可能对种群产生抑制性的影响。62.社会等级:一群同种的动物中,每个个体的地位有一定顺序性或序位,其基础是支配从属关系,这种顺序性叫社会等级。63.种间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64.竞争排斥原理:在环境资源上需求接近的两个种类是不能在同一地区生活的。如果在同一地区生活,往往在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等方面有种不同。若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重叠,必然是一个物种死亡,若使两个物种同时生存,则要使生态位有差异,使生态位分化65.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获取营养,并造成对宿主的危害,这种现象叫寄生66.种群间的协同进化:指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67.竞争:是指利用有限资源的个体间或物种间的相互作用68.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69.空间异质性: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70.边缘效应:指缀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71.生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72.基础生态位:物种所占据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叫基础生态位。73.实际生态位:物种实际占据的生态位叫实际生态位。74.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75.生态位宽度:在现有的资源谱中,一个生态元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总和的幅度。76.生态位重叠:指不同生态元的生态位之间相重合的程度。77.生活型: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或动物之间由于趋同适应而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类型78.群落最小面积:指至少要有这样大的面积及相应的空间,才能包含组成群落的大多数生物种类。79.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优势种。80.建群种:群落中存在于主要层次中的优势种。81.亚优势种: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82.伴生种:为群落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83.偶见种或罕见种: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84.多度:物种间个体数量对比的估测指标。85.相对密度:某物种的个体数与全部物种个体数的比值。86.投影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87.基盖度: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88.频度:某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89.相对重量: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一物种的重量占全部物种总重量的百分比90.生物多样性: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91.生活型谱:群落内每类生活型的种数占总种数的百分比排列成一个系列。92.生态等值种:在不同地理位置但环境相同或相似的地区由于趋同进化而具有相同生活型的植物称为生态等值种。93.层间植物:群落除了自养、独立支撑的植物所形成的层次以外,还有一些如藤本植物、寄生、腐生植物,它们并不独立形成层次,而是分别依附各层次中直立的植物体上94.同资源种团: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95.演替:指在某一空间内,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96.原生演替:从原生裸地开始的演替。97.次生演替:从次生裸地开始的演替。98.演替系列:从生物定居开始直到形成稳定的群落为止,这样的系列过程称为演替系列。99.顶级群落:一个群落演替达到稳定成熟的群落。100.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101.直接排序:根据一个或多个已知的环境梯度进行排序的方法。102.间接排序:根据群落本身的属性例如种的相关性、群落相似性等导出抽象轴或群落变化方向的排序。103.植被型:指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的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104.植被型组:凡建群种生活型相似而且群落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组。105.群系: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106.群丛: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107.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108.食物链:由于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锁状结构。109.食物网:不同的食物链间相互交叉而形成网状结构。110.营养级:食物链上每个位置上所有生物的总和。111.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体112.生态平衡:一个地区的生物与环境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结构以及相应功能,此种状态即稳定态113.负反馈:大多数生物的稳态机制以大致一样的方式起着作用;如果一个因子的内部水平太高,该机制将减少它;若水平太低,就提高它。这一过程称为负反馈。114.十分之一定律(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食物链结构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大致为十分之一,其余十分之九由于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性浪费,以及呼吸和排泄等而被消耗掉,这就是所谓的“十分之一定律”,也叫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115.生物量:单位空间内,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116.现存量:在调查的时间内,单位空间中存在的活着的生物量117.初级生产力:单位时间、单位空间内,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118.总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空间内,包括生产者呼吸消耗掉的有机物质在内的所积累有机物质的量。119.净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去掉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质之后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120.同化效率:被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比例,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了的能量比例121.流通率:物质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移动量生态学相关名词解释1、环境问题。答: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m.o3m$2A)K:、可持续发展。答:在不危害后来人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和愿望。3、温室效应。答:存在于大气中的某些痕量物质和存在于对流层中的臭氧具有吸收太阳能在近地表面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4、酸雨。答:是指雨水中含有一定数量酸性物质(硫酸、硝酸、盐酸等)的自然降水现象。)p$?/R2(Q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5、生态学答:生态学是环境学的理论基础。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p5-N0M,*U7D)sl6、环境生态学答:就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y5AN16m7d,a;|%:Q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7、人为环境答:人类区别于动物之处不是被动的去适应环境,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劳动去改造环境。这种由于人类的活动干扰起起环境质量的变化所形成的环境。8、纬度地带性答:由于地理纬度的差异,自然环境具有规律性的变异特点。9、垂直地带性答:因太阳辐射和水热状况随着地形高度的不同而不同,生物和气候自山麓至山顶出现垂直地带分异的规律性变化。10、适应:是生物在环境中,经过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一种适合环境条件的特性与性状的现象,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1、光化学烟雾(P47)答:是白色烟雾,有时带有蓝紫色或黄褐色,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并具有特殊的气味。烟雾是光化学氧化剂混合物,主要由臭氧(O3)、氮氧化物(NO3)、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类组成。%7h6W6“;u,12、春化作用答:温度对生物的作用主要是变温,因为白天适当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适当低温使呼吸作用减弱,光合作用产物消耗少,净积累增多。同时低温对某些植物的开花发结果有一定刺激的作用。5T/X“c(v6X)I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13、热污染答: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的生命需要,使能源的消耗量大大增加,从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汽、热废水,引起环境增温而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效应的现象称为热污染。14、噪声答:噪声是由不同振幅和频率组成的无调噪杂声,通常将不需要的声音或影响人们工作或休息的声音也称之为噪声。7|“j$I6d!R3t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16、叠加作用(P59)答:二种或多种化合物共同作用时的毒性各为化合物单独作用时毒性的总和。17、拮抗作用答:是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18、净化作用(P59)答: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消除水、气、土中的污染物,使其符合技术或卫生要求,净化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三类。2IE-F;G!W;*X.r!IM-a1j“z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21、耐受性定律(P60)答:即每种生物适应范围都有一个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两者之间的幅度为耐性限度,此即为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y)p4u4Y#W3p;i!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22、贝格曼规律(P61)答:动物体型随外界环境温度不同而有差异。内温动物在寒冷气候地区(如北半球),身体趋势向于大,在温暖气候条件下,身体趋向于小。因为动物的个体越大,则其相对体表面积越小,因而单位体重上的相对散热量也变小,有利于对低温的适用。反之,动物个体小,其相对体表面积就大,相对散热量也就大,有利于对温暖气候的适应。这种趋称之为贝格曼(Bergman)规律。/?%w5H3g!、实际出生率(P66)答: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实际出生率称为实际出生率。29、最低死亡率(minimunmortality,orecologicalmorality)(P66)答:是种群在最适的环境条件下,种群中个体都是由年老而死亡,即动物都活到了生理寿命才死亡的。30、生态死亡率生态寿命(P66)答:生态寿命是指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平均实际寿命。只有一部分个体才能活到生态理寿命。多数死于捕食者、疾病和不良气候等。31、种群生理寿命(P66)答:指种群处于最适条件下的平均寿命,而不是某个特殊个体,可能具有的最长寿命。32、种群的年龄结构(P67)答:在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比例或配置状况,它对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有很大影响。x0p9,_$Q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37、内禀增长能力(Innatecapacityofincrease)(P74)答:是在最适条件下种群内部潜在的增长能力。38、净生殖率(P75)答:净生殖率式中LX为X龄级的存活率,Mx为X龄的出生率。净生殖率还不算是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因不同种群的世代长度不同,除非有世代相同的时间,才能比较种间净生殖率。39、种群的“J”型增长(P71)答:种群的指数增长称为J型增长。40、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logisticgrowth)(P78)答: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连续增长的一种最简单都是不利的,都可能产生抑制的影响。43、密度调节(regulationofdensity)(P90)答:是通过密度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过程,它包括种内、种间和食物调节三个内容。1TF/u*I!i)q44、非密度调节(P92)答:指非生物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p#B/T“f-3_、生态对策((bionomicstrategiies)答:就是一个物种或一个种群在生存斗争中对环境条件采取适应的行为;在长期稳定的环境中生活的种群尽可能均匀地利用环境,在迅速出现随后又消逝的环境中,生物能及时寻找有利的继续生存的地点。46、种间相互作用(P94)答:异种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47、生态分离(ecologicalseparation)(P96)答:生物在进化发展的过程中,两个生态上接近的种类激烈竞争,其结果是一个种完全排挤掉另一个种,或使其中一个种占有不同的空间和食性上的特化,或其它生态习性上的分离。48、生态位(niche)(P99)答: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n(C;S/F1s$M;D0_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49、生态位宽度(P100)答:是指物种利用资源多样性的一个指标,也就是有机体单位所利用的各种各样不同资源的总和。.!R4,R4r:h)r(f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50、生物群落(bioticcommunity)(P103)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规律的一种结构单元51、群落生态学(communityecology)(P103)答:群落概念的产生,使生态学研究出现了一个新领域,即群落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52、优势种(dominantspecies)建群种(edificator)(P105)答:群落中优势度大的即为群落的优势种。54、物种多样性(speciesdiversity)(P106)答:指群种的多少和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X-j9p!c!I$y55、群落外貌(physiognomy)(P112)答: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态或表相而言,群落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t)m$#Y#_;tS:)?p60、群落演替(P119)答:这样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取代的过程。%P4Vp“wOG: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61、演替顶极(P125)答:随着群体的演替,最后出现一个相对稳定的顶极群落期。c62、生态系统(ecosystem)(P138)答:只要有主要成分,并能相互作用和得到某种机能上的稳定性或可定义为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相互依存所构成的生态学功能单位。:q9x#j;dkoR7e.O/x(y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63、同资源种团(P141)答:指由生态学特征很相似的生物所构成的物种集团。“J.R3k5q,C,Y;O)K764、初级生产(primaryproduction)(P143)答:生产者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又称植物性生产。65、次级生产(secodaryproduction)(P143)答:消费者的生命活动将初级生产品转化为动物能。66、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energyflowofecosystem)(P147)答:是指能量通过食物网络在系统内的传递和耗费过程。67、食物链(foodchain)(P149)答:生态系统不同生物之间通过取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索式的链索式单向联系称为食物链。68、食物网(foodweb)(P149)答:通常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成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ijXR:I!z!H89、土壤净化(P235)答:是指污染物质进入土壤后,经生物和化学降解变为无毒害物质,以及通过化学沉淀、络合和螯合作用、氧化作用变为不溶性化合物,或是为土壤胶体牢固地吸附,植物难以利用而暂时退出生物小循环、脱离食物链或被排出土壤之外的作用。90、土地处理系统(P236)答:是利用土壤以及其中的微生物和植物对污染物进行综合净化作用的。;k0I)N#3P5C/i4、固体废物(P240)答:亦称废物,一般是指人类在生产、流通、消费以及生活等过程提取有用的组分后,被弃去的固状物质和泥浆状物质92、生态监测(ecologicalmonitoring)(P247)答:是环境监测的组成部分,利用生命系统及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来判断环境质量,用以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关系。3?.c5w:o0|#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93、生物富集(biologicalenrichment)(P252)答:是指生物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浓缩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物质的现象。94、指示生物法答:是利用指示生物来监测环境状况的一种方法。)95、生物测试(P257)答:污染或其它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形态、行为、生理、遗传和生态等各个方面都可能产生影响。96、毒性试验(P276)答:是指人为地设置某种致毒方式使受试生物中毒,根据试验生物的中毒反应来确定毒物毒性的试验方法。.W0e1h2Wp$L,G#P%p,c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97、半致死浓度(LC50)(medianlethalconcentration)(P277)答: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引起试验动物死亡一半的浓度。98、半效应浓度(EC50)(medianeffectconcentration)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试验动物的一半出现某种伤害效应的毒物浓度.,以表示经毒物短期接触的亚致死毒性。1u)r;Gv*f1s2rj/d103、环境质量(P282)答:是指环境素质的优劣程度而言,优劣是质的概念,程度则是量的表征。.d1z7o4R5w;I3R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104、环境质量基准答:一般定义为,环境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特定对象而不产生有害效应的最大阈值。“sf*E2e/n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120、同资源种团。(P141)答:是指由生态学特征很相似的生物所构成的物种集团。Q2N:p95o0N3w9|9c0、光能利用率(145)答:是指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质所含的能量与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总量的比率。!|.1l)d,E#_、生物指数(268)答:是指运用数学公式反映生物种群或群落结构的变化以评价环境质量的数值。李博生态学课后答案1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生物依赖于环境,只有适应了环境生物才能生存并进化;同时,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2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3现代生态学的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研究对象的层次性更加明显,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国际性是其民展趋势。4简述经典生态学的几个学派及其特点法瑞学派:重视群落研究的方法,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的类型,建立了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北欧学派:重视群落分析、森林群落与土壤pH值关系。英美学派:重视群落的动态,从植物群落演替观点提出演替系列、演替阶段群落分类方法,并提出了演替顶极的概念。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与优势种,建立了一个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并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5简述生态因子的概念及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作用;直接和间接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不可替代作用和补偿作用;阶段性作用。6关于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有哪些定律?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主要有以下两个定律:ALeibig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食物的量;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两补充:这一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要考虑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B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出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应作几点补充:生物能够对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广,而对另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窄;对所有因子耐受范围很宽的生物一般分布较广;在一个因子处于不适状态时,对另一个因子耐受性会受影响;生物不同生长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繁殖往往是敏感期;生物实际并不是在某一特定环境因子最适范围内生活,可能有其它更重要的因子在起作用。7生物内稳态保持机制,有何生态意义?生物内稳态: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机制:恒温动物通过体内产热过程以调节体温(生理过程);变温动物靠减少散热或利用环境热源使身体增温。生态意义:使生物对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扩大。1、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haeckel首次为生态学下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越来越把人放在中心的位置,生态学基本原理既可应用于生物,也可应用于人类自身及人类所从事的各项活动2、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其意为“住所”或“栖息地”。从字意上讲,生态学是关于居住环境的科学。生态学作为一个学科名词,是德国博物学家E?Haeckel于1866年在其所着普通生物形态学(GenerelleMorphologiederOrganismen)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尤指动物有机体与其他动植物之间的互惠或敌对关系。此后,由于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的不同,不同学者对生态学提出了不同定义。英国生态学家Elton(1927)认为生态学时“研究生物(动物和植物)怎样生活和它们为什么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科学”,指出生态学是“科学的自然历史”。澳大利亚生态学家Andrewartha(1954)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与多度的科学。美国生态学家E?P?Odum(1956,1997)采用了新的定义,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生态学是“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中国生态学会创始人马世骏(1980)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生态学的定义颇多,我们认为E?Haeckel的定义是适宜的,即“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这里,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本身,即不同的生物系统,而环境则指生物生活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社会共同构成环境系统。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异常广泛,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即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物圈(全球)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又异常复杂,使生态学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根据其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类群、生境以及研究性质,可将其划分如下:1)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划分生物的组织层次可以从分子到生物圈,与此相应,生态学也分化出分子生态学(MolecularEcology)、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或生理生态学(PhysiologicalEcology)、种群生态学(PopullationEcology)、群落生态学(CommunityEcologySynecology)、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Ecology)、景观生态学(LandscapeEcology)与全球生态学(GlobalEcology)。2)根据研究对象的分类学类群划分生态学起源于生物学,生物学的一些特定类群(如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上述各大类群中的小类群,甚至每一个种都可以从生态学角度进行研究。因此,可分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哺乳动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以及各个主要物种的生态学。3)根据研究对象的生境类别分根据研究对象的生境类别划分有陆地生态学(TerrestrialEcology)、海洋生态学(MarineEcology)、淡水生态学(FreshwaterEcology)、岛屿生态学(IslandsEcology或IslandBiogeography)等。4)根据研究性质划分根据研究性质划分有理论生态学与应用生态学。涉及到各部门应用的如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家畜生态学、城市生态学(UrbanEcology),保育生态学、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Ecology),生态工程学(EngineeringEcolog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