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_第1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_第2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_第3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_第4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闻慧琴 一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个人防护要求 1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防护原则 三原则 一级防护 二级防护 三级防护2 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防护装备3 实验室的个人防护装备 1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防护原则 三原则 一级防护 是指在涉及病原微生物的活动中 为消除火灾减少人员直接暴露于感染性材料中 在人员与感染性材料之间设置的物理隔离 包括生物安全柜 各种密闭容器 个人保护项目 手套 外套 鞋套 口罩 帽子等 二级防护 是指病原微生物活动的设施为了防止设施内病原微生物 活动产生的感染性 三废 固废 液废和气废 等泄露到外环境而特殊设计的物理隔离技术和方法 包括三 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管理制度 包括 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存在因子感染 保证实验室内环境不受存在因子污染 保证实验室外环境不受操作因子污染 2 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防护装备 1 生物安全柜 2 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原理 3 生物安全柜的使用注意事项 缓慢移动原则 为了避免影响正常的风路状态 柜内操作时手应该尽量平缓移动 物品平行摆放原则 为了避免物品和物品之间的交叉污染现象产生 在柜内摆放的物品应该尽量呈横向一字摆开 避免回风过程中造成交叉污染 同时避免堵塞背部回风隔栅影响正常风路 避免震动原则 柜内尽量避免震动仪器 例如离心机 旋涡振荡器等 的使用 因为震动会使得积留在滤膜上的颗粒物质抖落 导致操作室内部洁净度降低 同时如果在前操作面平衡失败还会引起安全柜对操作者的污染 同样品柜内移动原则 柜内两种及以上物品需要移动时 一定遵循低污染性物品向高污染性物品移动原则 避免污染性高的物品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对柜体内部的大面积污染 明火使用原则 柜内尽量不要使用明火 因为在明火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细小颗粒杂质将被带入滤膜区域 这些高温杂质会损伤滤膜 无法避免一定需要使用的时候 宜使用低火苗的本生灯 2 高压灭菌器加热是常用的清除病原体的物理手段 干 热是没有腐蚀性的 可用来处理实验器材中许多可耐160 或更高温度2 4h物品 湿热高压灭菌最为有效 煮沸并不一定能杀灭所有的微生物和病原体 但在其他方法 化学杀菌 清除污染 高压灭菌 不可行或者没有条件时 也可作为一种起码的消毒方式 压力饱和蒸汽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是对实验室材料进行灭菌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 下列组合可以确保争取装载的高压灭菌器的灭菌效果 高压灭菌器使用注意事项 待灭菌的物品放置不宜过紧 必须将冷空气充分排除 否则锅内温度达不到规定温度 影响灭菌效果 灭菌完毕后 不可放气减压 否则瓶内液体会剧烈沸腾 冲掉瓶塞而外溢甚至导致容器爆裂 须待灭菌器内压力降至与大气压相等后才可开盖 手提式高压灭菌器 立式高压灭菌器 3 个人防护装备 微生物气溶胶和不明原因的实验室相关感染 80 刺伤 割伤 皮肤 粘膜污染 食入 感染的实验动物咬伤 全部实验室感染的占20 个人防护装备是指防止工作人员收到物理 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 在实验室中 个人防护装备主要是保护实验人员免于暴露于生物危害物质的一种物理隔离屏障 3 个人防护装备 3 个人防护装备 选择原则 实验室工作人员可根据不同级别的生物安全水平的操作选择个人防护装置 同时结合所进行工作的性质来选择着装和装备 要求工作人员关注的要点 必须十分了解和掌握自己工作性质和特点 所涉及的实验室操作必需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类型 正确的使用方法 3 个人防护装备 眼防护装备 安全眼镜和护目镜 在所有易发生潜在眼睛损伤 粘膜吸附感染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工作时必须采取眼睛防护措施 所选用的眼睛防护装备的类型取决于外界危害因子对眼睛危害程度 佩戴达到防护目的 a 在进行有可能发生化学和生物污染物质溅出的实验时必须佩戴护目镜 b 有潜在爆炸的反应和使用或混合强腐蚀性和强酸溶液时 必须佩戴面罩或同时佩戴面罩和护目镜或安全眼镜 注意 在实验过程中禁止佩戴隐形眼镜 3 个人防护装备 眼防护装备 不得戴眼镜防护装备离开实验室区域 3 个人防护装备 呼吸道防护装备 呼吸道防护装备类别 普通外科口罩 N95防护口罩 N99防护口罩 防护面具 正压防护头罩等 普通口罩 N95防护口罩 N99防护口罩 3 个人防护装备 头面部防护装备 防护面具的种类过滤式生物防护面具 正压面罩 个人呼吸器和正压防护服 一体式的 等 使用时机 在进行高度危险性操作 清理溢出的感染性物质和气溶胶 时 可以采用防护面具来进行防护 根据危险类型来选择防护面具 防护面罩1 对整个脸部进行防护 必须使用一种标准的防护面罩以罩住整个脸部 或使用口罩加护目镜 或口罩加安全镜 2 保护部分面部 配戴安全眼镜或护目镜 但必须戴口罩以保护部分面部或配戴标准防护面罩 注意 在使用防护面罩时常常同时佩带安全镜或护目镜或口罩 实验完毕后必须先摘下手套 然后用手卸下防护面罩 3 个人防护装备 手防护 手套 在接触感染性物质 血液 体液 分泌液 渗出液 接触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 必须使用合适的手套以保护工作人员避免受到污染物溅出或生物污染的事故所造成的损害 手套应按所从事操作的性质符合舒适 灵活 握牢 耐磨 耐扎和耐撕的要求 并应对所涉及的危险提供足够的防护 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手套选择 使用前及使用后的配戴及摘除等培训 3 个人防护装备 手防护 规范的使用手套方法的几个要点 a 手套的选择 生物安全实验室一般使用乳胶橡胶或聚腈类或聚氯乙烯手套用于对强酸 强碱 有机溶剂和生物危害物质的防护b 手套的使用 a 一般情况下 佩戴一副手套即可 BSL 1实验室 若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感染性物质时 BSL 2和BSL 3实验室 应该佩戴两副手套 b 在操作过程中 外层手套被污染 立即用消毒剂喷洒手套并脱下后丢弃在生物安全柜中的高压灭菌袋中并立即戴上新手套继续实验 c 戴好手套后应完全遮住手及腕部 如必要可覆盖实验服袖口 3 个人防护装备 手防护 手套的清洗和更换 1 一次性手套不可再次使用 用后立即高压灭菌消毒然后丢弃 2 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区域 3 在完成感染性物质实验 离开生物安全柜之前 应该脱去外层手套丢入生物安全柜内的高压灭菌袋中 然后换戴干净的外层手套 以避免污染门把手 电灯开关 电话等 BSL 2和BSL 3实验室 在撕破 损坏或手套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手套 戴手套注意要点 1 在实验室工作中要一直保持戴手套状态并选择正确类型和尺寸的手套 2 将手插入手套后将手套口遮盖实验服袖 手套的手要远离面部 3 个人防护装备 手防护 脱手套过程及注意要点 用一手捏起另一近手腕部处的手套外缘 将手套从手上脱下并将手套外表面翻转入内 用戴着手套的手拿住该手套 用脱去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腕部处内面 脱下该手套使其内面向外并形成一个由两个手套组成的袋状 丢弃在高温消毒袋中并进行消毒处理 关于个人防护总结 工作人员在实验时应穿工作服 必要时戴防护眼镜 工作人员手上有皮肤破损或皮疹时应戴手套 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 离开实验室时 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 不得穿着外出 用过的工作服应先消毒 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 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 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 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 宜戴两副手套 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 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 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 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 护目镜 面罩 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 二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素 1 实验室生物安全日常管理基本要素2 生物安全实验室活动管理要素3 实验室消毒管理要素4 生物安全实验室事故管理要素 1 实验室生物安全日常管理的基本要素 1 上岗前培训制度 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 训练应包括生物安全常识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常规试验操作和特殊试验要求 个人防护技术等 以及不安全操作引起的意外事故的处置 意外事故的处置最好组织模拟训练或演练 保证在出现事故时每人都能正确应对 特殊行业如压力容器 动物饲养使用等还需持特定上岗证 2 实验室设施和安全防护设备的维护和检测校准制度 3 实验室准入制度 2 生物安全实验室活动管理要素 1 制定实验室和标准操作技术规范 应根据实验对象 生物危害程度评估 研究或检测内容 设施特点 设备具体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 实验室的标准操作程序应包括对涉及的任何危险以及如何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开展工作之详细的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责任人或生物安全委员会每年应对这些程序至少评审和更新一次 严格执行试验操作技术规程 严禁用口吸移液管 所有的技术操作要按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形成的方式来进行 应限制使用皮下注射针头和注射器 出现溢出 事故以及明显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 应执行的应急预案 污染物排放前的处理措施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必须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或进行消毒处理 污染的设备在运出维修前必须消毒 2 实验室对实验活动的管理要素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时 应当有2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 只能从事一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 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 不得少于20年 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时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 并同时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报告 2 实验室对实验活动的管理要求 3 实验室消毒管理要素 1 实验室内空气的消毒 2 实验室室内表面消毒 3 生物安全柜的清洁与消毒 4 一般实验器材的消毒 灭菌 5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6 洗手 清除手部污染 1 实验室内空气的消毒 一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可选用 开窗自然通风换气 采用排气扇人工机械通风 室内悬吊式紫外线等对室内空气消毒 2 实验室内表面的消毒 实验室 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地面要湿式拖扫 禁止干拖干扫 可用0 2 过氧乙酸拖地或喷洒或有效氯为2000mg 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拖地 消毒剂的用量不得少于100mg m2 实验台面 桌子 椅子 凳子 门把手 实验记录夹等可用0 2 过氧乙酸或有效氯为1000mg L 2000mg 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 擦拭消毒作用15min 若实验台面等明显被感染性标本污染 例如 感染性标本或培养物外溢 溅泼或容器打碎 洒落于表面 应立即用0 5 过氧乙酸喷洒覆盖于污染表面 使消毒剂浸没污染物 保持30 60min 4 一般实验器材的消毒 灭菌 凡直接或间接接触临床标本或实验微生物的器材 金属器材 玻璃器皿 耐热的塑料器材 高压蒸汽灭菌 消毒剂消毒 不耐热的塑料器材 消毒剂消毒 一次性帽子 口罩 手套 工作服 防护服 高压蒸汽灭菌 消毒剂消毒 橡胶手套 吸液球等橡胶制品 消毒剂消毒 贵重仪器 显微镜 分光光度计等 消毒剂消毒 3 生物安全柜的清洁和消毒 生物安全柜内的所有物品 包括设备 都应在工作完成之后进行表面去污处理并从柜内取出 安全柜的内表面应在每次使用前与使用后进行去污处理 一天工作结束时 应进行最后表面去污处理 即对工作台 各个侧面 背面及玻璃的里面进行全面擦拭消毒 建议工作柜在清洁 消毒时处在工作状态 4 生物安全事故管理要素 1 制度实验室事故管理措施 2 建立实验室事故报告制度 3 制定实验室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4 制定实验室事故人员医学救援程序 5 制定实验室事故调查程序 6 制定实验室事故处理程序 7 建立实验室事故生物危害发现评估机制 1 事故报告制度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毒 种或者样本在运输 储存中被盗 被抢 丢失 泄漏 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与本实验室从事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有关的感染临床症状或者体征 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 2 事故记录 发生的时间 地点及详细经过 暴露方式 暴露途径 受伤部位 伤口深浅 暴露程度 污染物种类 培养液 血液或其它体液 现场应急处理方法和经过 包括专家或领导赴现场指导和处理的情况 暴露后是否采用药物预防 如果是 应详细记录用药情况 包括首次用药时间 服药方案和毒副作用 随访检测的日期 项目和结果 3 事故处置 启动应急预案 启动实验室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启动实验室人员受伤应急处置程序 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接到关于实验室发生工作人员感染事故或者病原微生物泄漏事件的报告 依法采取的预防 控制措施 4 操作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戴手套 穿防护服 必要时需进行脸和眼睛防护 用沾有消毒剂布或纸巾从污染区的四周向中心覆盖并吸收污染物 向纸巾上倾倒适当的消毒剂 并立即覆盖周围区域 通常可以使用5 漂白剂溶液 但在飞机上发生污染时 则应该使用季铵类消毒剂 使用消毒剂时 从污染区域的外围开始 朝向中心进行处理 作用适当时间后 例如30min 将所处理物质清理掉 如果含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 则要使用簸箕或硬的厚纸板来收集处理过的物品 并将它们置于可防刺透的容器中以待处理 对污染区域再次清洁并消毒 如有必要 重复第2 5步 将污染材料置于防漏 防穿透的废弃物处理容器中 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 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洗 尽可能挤出损伤出的血液 用70 乙醇或其它消毒剂消毒伤口 皮肤污染 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 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 如70 乙醇或其它皮肤消毒剂 粘膜污染 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污染部位 衣物污染 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 进行消毒处理 5 人员受伤应急处置程序 6 生物气溶胶污染应急处置程序 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 任何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 应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官员 如果室BSL 3以上实验室 应关闭所有进入通道 加大排风量 在一定时间内 例如1h内 严禁人员入内 如果BSL 2实验室且没有中央通风系统 则应推迟进入实验室 例如24h 应张贴 禁止进入 的标志 过了相应时间后 在生物安全官员的指导下来清除污染 污染处置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装备 7 设备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 a 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 应关闭机器电源 让机器密闭使气溶胶沉积 b 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 应立即将盖子盖上 并密闭 c 当清理玻璃碎片时应当使用镊子 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进行 所有破碎的离心管 玻璃碎片 离心桶 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 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 d 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 然后回收 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擦拭 并再次擦拭 e 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 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 a 所有密封离心桶都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 如果怀疑在安全杯内发生破损 应该松开安全杯盖子并将离心桶高压灭菌 b 另一种方法是 安全杯可以采用化学消毒 三 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废弃物处置 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的管理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应征询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应遵循以下原则处理和处置危险废物 a 将操作 收集 运输 处理及处置废物的危险减至最小 b 将其对环境的有害作用减至最小 c 只可使用被承认的技术和方法处理和处置危险废物 d 排放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和标准的要求 应有措施和能力安全处理和处置实验室危险废物 应有对危险废物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