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第七章 力 第第 1 节节 力力 1 什么是力 力是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离开 物体 存在 其中施加力的物体 叫施力物体 另一个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2 力的单位 物理学中 力用符号 F 表示 力的单位是 牛顿 简称 牛 符号是 N 3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 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二是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 运动快慢 的改变和 运动方向 改变 4 力的三要素 力的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叫力的三要素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力的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5 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 表示物体 所受力的 大小 和 方向 这种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 6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穿溜冰鞋的人用力推墙 人会向 后 退 这是因为力的作 用是 相互的 第第 2 节节 弹力弹力 1 物体由于 发生弹性形变 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 不受力时形 变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 弹性 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 的特性叫做 塑性 拉力 压力 支持力都是弹力 2 测力计是测量 力 的大小的工具 实验室里测量力的工具是 弹簧测力计 它是 根据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受到的 拉力 越大 弹簧的 伸长 就越长的道理做成的 测 量力的工具还有握力计等 而各种各样的秤是测 质量 的 3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 首先要观察它的 量程 和 分度值 不许超过它的 量程 还要 观察弹簧的指针是否指到零刻线 若没有 则 要调 零 或读数时要进行 加减修正 弹簧 在弹性范围内 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 正 比 弹簧的伸长 L 长度L 原长L 如 原长 2 cm 受 3 N 时弹簧长 5 cm 受 6 N 的拉力时弹簧长 8 cm 4 注意 测力时力的方向要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一致 第第 3 节节 重力重力 1 重力 物体由于 地球的吸引 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用字母 G 表示 重力的施力物体 是 地球 方向是 竖直向下 地面 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了 重力 的作用 2 物体重力的大小跟它的 质量 成正比 表达式为 G m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 g 9 8N kg 它的意义是 质量为 1 kg 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 9 8 N 粗略计算时 g 取 10 N Kg 重力的大小要随位置而 变化 而质量随位置 不变 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 力是地球上重力的 1 6 地面上 60 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600 N 拿到月球上去重力为 100 N 地面上 800 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8 N 用量程为 5 N 的弹簧秤能称出它的重力吗 答 3 重锤线 又叫铅垂线 是利用重力的 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 原理 制成的 用它来检查 所砌的墙壁是否 竖直 4 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 作用点 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这个物体的几何中心 上 画出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5 宇宙间的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 相互吸引 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第八章第八章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第第 1 节节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1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运动的小车受的阻力减小 向前滑行的距离变 大 如果小车运 动时不受阻力 小车将 匀速直线 运动下去 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是为了让 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总保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 经验事实的基础上 通过进一步的 推理得出的 因此 不能 用实验直接验证 3 牛顿第一定律直接描述 物体在不受力时所处的状态 即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间接说明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而是 改变 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 4 惯性指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 运动状态不变 性质叫做惯性 一切物体任何状态下都 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第第 2 节节 二力平衡二力平衡 1 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如果保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 状态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 相互平衡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是指 静止 状态和 匀速直线 状态 2 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如果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并且 在 同一直线 上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归纳为八个字 等大 反向 共线 同体 3 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将 改变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时 物体的运动 状态将 不变 4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物体处于匀速或静止 没推动 则受到的力都是一对对的平衡力 即受到 的这对力方向 相反 大小 相等 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 第第 3 节节 摩擦力摩擦力 1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运动或要发生相对运动时 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 的力叫摩擦力 2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 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 木块 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 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 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 越大 当压力相同时 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3 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 1 两个物体要相互 接触且发生挤压 2 两物体之间发生 相 对运动 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4 摩擦分为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和静摩擦 5 增大有益摩擦方法 1 使接触面粗糙些 2 增大压力 3 用滑动代替滚动 6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 1 使接触面光滑些 2 减小压力 3 用滚动代替滑动 4 使两个 互相接触的表面隔开 加润滑油 利用气垫或磁悬浮 第九章第九章 压强压强 第第 1 节节 压强压强 1 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方向 垂直于物体表面 并指向被压物 体 压力作用点 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 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 物体对水平 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物体的重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在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通过观察泡沫压痕的 深浅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转换法 结论 1 受力面积相同时 压力越大 压力作 用效果越明显 2 压力大小相同时 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 压强 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压强公式 式中 p 的单 S F p 位是 帕斯卡 简称 帕 1Pa 1N m2 压力 F 单位是 N 受力面积 S 单位是 m2 3 压强公式 S F p pSF P F S 4 1 增大压强方法 受力面积不变 增大压力 压力不变 减小受力面积 同时 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 菜刀刀口薄 图钉尖做的很尖等都是为了增大压强 2 而减小压强方法 受力面积不变 减小压力 压力不变 增大受力面积 同时减 小压力 和增大受力面积 书包带做的宽 挖土机用两条了履带 铁轨垫上枕木等都是 为了减小 压强 第第 2 节节 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 1 压强产生的原因 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压强计用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 U 型管两边液面高度差越大 则液体压强就越大 2 体压强特点 1 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 2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 同种液 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 同种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 不同液体 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3 液体压强计算 是液体密度 单位是 kg m3 g 9 8 N kg h 是深度 指液体ghp 内部某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单位是 m 4 据液体压强公式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ghp 量无关 5 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 首先确定压强 p gh 其次确定压力 F Ps 固体则先确定压力 F G 其次确 定压强 p F S p 6 连通器 上端开口 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 在液体不流动时 各 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这就是连通器原理 应用 茶壶 锅炉水位计 乳牛自动喂水器 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原理来工作的 第第 3 节节 大气压强大气压强 1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2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 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3 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托里拆利实验 测得的大气压值与玻璃管的粗细 形状 上 提 下压 倾斜 竖直高度 等无关 实验时若混进了气泡 则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小 4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 气压计 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氧气瓶和灭火 器上的气压计是 无液气压计 5 1 标准大气压 等于 760mm 水银柱的大气压 1 标准大气压 1 01 105Pa 粗略取 1 105Pa 6 沸点与气压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 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 气压增大时升高 7 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 在 1 标准大气压下 抽水机至多可把水抽 到 10 34m 高 喝饮料 吸墨水 针管吸针药等都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 第第 4 节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 流速大压强 小 流速小压强 大 飞机的升力是由于飞机 的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 小 下方流速 小 压强 大 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 压 强 差 因而有 压力差 差 这就产生了升力 第十章第十章 浮力浮力 第第 1 节节 浮力浮力 1 浮力 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 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 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 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浮力的施力物是 液体或气体 2 浮力产生的原因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3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 液体的密度越大 浮力就越大 第第 2 节节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1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 力 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2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从中可以知 浮力的大小只与 液体的密度 排液排浮 gVGF 和 排开液体的体积 有关 3 计算浮力方法有 1 秤量法 F浮 G F 2 平衡法 F浮 G物 适合漂浮 悬浮 展开 液 液V V排排g g 物 物V V物物g g 3 阿基米德原理 排液排浮 gVGF 4 压力差发法 F 浮 F 向上 F向下 第第 3 节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的浮沉条件 1 物体的沉浮条件 开始物体浸没浸没在液体中 法一 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 F浮 G 上浮 3 F浮 G 悬浮或漂浮 法二 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下沉 2 L2 平衡时 F1 F2 特点是省 力 但费距离 如铁匠剪刀 铡刀 起子 2 费力杠杆 L1F2 特点是费 力 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 理发剪刀等 3 等臂杠杆 L1 L2 平衡时 F1 F2 特点是既不省力 也不费力 如 天平 第第 2 节节 滑轮滑轮 1 定滑轮特点 不省力 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2 动滑轮特点 省一半力 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 要费距离 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 杠杆 3 1 滑轮组定义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 构成滑轮组 2 滑轮组特点 既能改变力的方向 又能省力 但不省距离 3 滑轮组的省力规律 使用滑轮组时 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 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 重的几分之一 即 F G G动 n 4 滑轮组距离公式 s nh s 表自由端拉过的距离 n 表段数 h 表物体提升的高度 4 使用轮轴和斜面都是为了省力 第第 3 节节 机械效率机械效率 1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2 有用功 为了达到目的对人们有用的功 记作 W有用 用滑轮组提升时 W有用 Gh 用滑轮组平拉物体时 W有用 F阻s 3 额外功 对人们没有用 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额外功是克服机械自重和摩擦所做的功 记 作 W额外 4 总功 有用 功和 额外 功的总和就是总功 W总 W有 W额 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是总功 记作 W总 W总 Fs 5 三者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条款
- 离婚双方股份分割与共同财产分割合同
- 物业管理公司员工劳动争议调解及仲裁协议
- 广告创意落地执行代理合同
- 注重团队建设提升团队执行力
- 促进话叫员工团队协同
- UML理论概述方案
- 零售业销售策略制定方案
- 2025重庆市万州区沙河街道办事处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供给侧改革下农业企业融资策略研究-以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 GA/T 1193-2014人身损害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规范
- FCI测试试题附答案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1-8单元课文思维导图
- 博微配电网工程设计软件
- 【成都】麓湖生态城地产视角分析总结
- 盘扣支模架工程监理细则
- 教育科研:教师职业成长的阶梯课件
- The Wind and the Sun风和太阳的故事英语伊索寓言
- 《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培训》ppt
- 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新)
- 创业基础课程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