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弗里德曼ppt课件_第1页
M.弗里德曼ppt课件_第2页
M.弗里德曼ppt课件_第3页
M.弗里德曼ppt课件_第4页
M.弗里德曼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尔顿 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 第七组成员 刘雨露 肖蕊 颜廷芬 韩露 1 米尔顿 弗里德曼生平 米尔顿 弗里德曼 美国经济学家 以研究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经济史 统计学 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 1976年取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弗里德曼是 资本主义与自由 一书的作者 在1962年出版 提倡将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让自由市场运作 以此维持政治和社会自由 他的理论成了自由意志主义的主要经济根据之一 并且对1980年代开始美国的里根以及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有极大影响 2 成长经历 1912年7月31日出生于纽约市一个工人阶级的犹太人家庭 父亲是耶诺 绍尔 弗里德曼 母亲是萨拉 埃特尔 兰道两人从奥匈帝国 今乌克兰一带 移居美国 在当地邂逅 曾在血汗工厂工作 弗里德曼是家中第四个孩子 也是唯一的男孩 他的三个姊姊包括 蒂莉 F 弗里德曼海伦 弗里德曼和露丝 弗里德曼 高中时 弗里德曼父亲逝世后 举家搬到新泽西州的罗威市 Rahway 3 学历1932年罗格斯大学 RutgersUniversity 学士1933年芝加哥大学硕士1946年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奖项1951年 约翰 贝兹 克拉克奖 JohnBatesClarkMedal 1976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1988年 国家科学奖章1988年 总统自由勋章 重要著作 实证经济学论文集 EssaysinPositiveEconomics 消费函数理论 ATheoryoftheConsumptionFunction 资本主义与自由 CapitalismandFreedom 自由选择 FreetoChoose 价格理论 PriceTheory AProvisionalText 美国货币史 1867年 1960年 AMonetaryHistoryoftheUnitedStates 1867 1960 与施瓦兹 AnnaJ Schwartz 合著 4 主要经历 1937年 1940年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讲师1940年 1941年威斯康辛大学经济学客座教授1945年 1946年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与企管副教授1946年 1948年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副教授1948年 1963年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1963年 1982年芝加哥大学罗素杰出服务经济学教授1953年 1954年剑侨大学傅尔布莱特客座学者1964年 1965年哥伦比亚米契尔客座研究教授1967年冬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客座教授1972年冬夏威夷大学客座教授 5 他16岁前完成高中 凭奖学金入读拉特格斯大学 原打算成为精算师的弗里德曼最初修读数学 但成绩平平 1932年取得文学士 翌年他到芝加哥大学修读硕士 1933年芝大硕士毕业 毕业后 他曾为罗斯福新政工作以求糊口 批准了许多早期的新政措施以解决当时面临的艰难经济情况 尤其是新政的许多公共建设计划 辗转间他到哥伦比亚大学继续修读经济学 研究计量 制度及实践经济学 返回芝加哥后 获亨利 舒尔茨 HenrySchultz 聘任为研究助理 协助完成 需求理论及计算 论文 为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工作时 他1940年曾完成一书 指医生的垄断局面导致他们的收入远高于牙医 引起局方争议 令该书要在战后始能出版 6 弗里德曼在威斯康辛大学任教了一小段时间 但由于在经济学系里碰上了反犹主义者的阻挠而只得返回政府部门工作 1941年至1943年 他出任美国财政部顾问 研究战时税务政策 曾支持凯恩斯主义的税赋政策 并且协助推广预扣所得税制度1943年至194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参与HaroldHotelling及W AllenWallis的研究小组 为武器设计 战略及冶金实验分析数据 1945年 他与后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 斯蒂格勒到明尼苏达大学任职 1946年他获哥伦比亚大学颁发博士学位 随后回到芝加哥大学教授经济理论 期间再为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货币在商业周期的角色 这是他学术上的重大分水岭 7 他接着在芝加哥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 直至1976年退休 这30年里他将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形塑成紧密而完整的经济学派 力倡自由经济 被称为芝加哥经济学派 他在1953年至1954年间以访问学者的身分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任教 由于在 消费的分析和在货币的历史与理论等方面的成就 以及他论证了稳定经济政策的复杂性 1976年 弗里德曼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从1977年开始弗里德曼也加入了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 弗里德曼在1988年取得了美国的国家科学奖章 他于2006年11月16日在旧金山家中因心脏病发引致衰竭逝世 8 学术贡献 芝加哥经济学派和货币主义弗里德曼最知名的理论 是他提出的货币供给作为决定生产价值基准的因素 通货膨胀在根本上源自于货币供给量的主张 弗里德曼对于消费层面的分析也相当知名 亦即他在1957年提出的恒常所得假说 PermanentincomeHypothesis 他其他重要的贡献还包括了对菲利普斯曲线的批评 以及他提出的失业率的自然比率的概念 1968年 在统计学上 他则创造出了知名的弗里德曼测试 弗里德曼的论文TheMethodologyofPositiveEconomics 1953年 则替他稍后几十年的研究方法论架构了模型 并且也成为了芝加哥经济学派的主要框架之一 9 三大理论贡献 现代货币数量论 即通货膨胀起源于 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 消费函数理论 对凯恩斯经济理论中的边际消费递减规律进行驳斥 自然率假说 理论 弗里德曼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菲尔普同时提出 自然率假说 理论 10 现代货币数量理论 弗里德曼对于旧的货币理论进行了重新表述 新理论 是把货币总量的变动和货币收入的变动直接联系起来 论证了货币需求量或供应量的变化 既影响国民生产总值水平的变动 也影响物价总水平的变动 从而断定货币供应增长的变动是长期名义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而货币数量变动本身对实际收入增长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在货币数量论的理论基础上 弗里德曼建立了货币主义的中心命题 由于货币供应量是决定产量 就业和物价变动的最主要因素 而经济周期中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受货币当局的行为支配 所以 对通货膨胀 经济萧条或经济增长都可以并只能通过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的管理来加以调节 因此 弗里德曼认为 根治通货膨胀的惟一出路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控制货币增长 控制货币增长的方法是实行 单一规则 即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时候要 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11 消费函数理论他创立消费函数理论 对凯恩斯经济理论中的边际消费递减规律进行驳斥 凯恩斯认为 随着社会财富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人们用于消费方面的支出呈递减趋势 与此同时储蓄则越来越多 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抵消个人消费的减少 从而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 弗里德曼指出 这一理论站不住脚 因为人们的欲望实际上永无止境 原有的得到满足后 新的随即产生 自然率假说 理论1968年 弗里德曼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菲尔普同时提出 自然率假说 理论 他们发现 长期来看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并没有必然联系 自然失业率永远存在 是不可消除的 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从长期来看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12 弗里德曼的新自由主义及其政治主张 弗里德曼的新自由主义具有几个特点 第一 强调两种意义上的自由 一是个人自由或者家庭自由是最终目标 二是自由社会中的个人如何使用他的自由 第二 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自由的实现 在经济活动中 自由人依靠自愿合作与私人企业 在政治活动中 自由人依靠自由讨论和自愿合作 第三 自由主义者最主要的问题是个人如何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 第四 弗里德曼从人都是不完善的实体的人性假设出发 反对绝对自由和无政府主义思想 并且 自由只是对能负责任的个人而言 对那些无能力的或者有缺陷的人来说 不能给其自由 比如 疯子和儿童 对这些不负责任的个人 必须给他们家长式的关怀 可见 弗里德曼所主张的新自由主义不同于主张自由放任的古典自由主义 而是一种国家调节 探讨如何才能实现自由的新自由主义 13 政治主张 弗里德曼反对政府干预 强调自由的价值和自由市场制度的高效率 他认为政府干预的危险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 导致政府权力无限扩张 从而侵害个人自由 第二 大多数政府干预 不但达不到预定目标 反而使事情变得更糟 通过揭露政府干预的危害 弗里德曼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自由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这就使他的论证颇具新意 他的论证似乎颠覆了人们的一些常识性观念 弗里德曼时时提醒人们注意不断膨胀的政府权力对个人自由带来的威胁 他竭力渲染政府干预的严重后果 尽管它可能出于善意 弗里德曼虽然认为政府会危害个人自由 要求限制政府 但是他是反对无政府主义国家观念的 自由市场的存在并不排除对政府的需要 政府就如一把双刃剑 对社会承担一些必不可少的职能 但是政府过分干预又构成对自由的威胁 14 一个学者如果站在我们通常角度的对立面上进行消极地思考 那么注定的他将要比一般人更加缜密 精确和深刻 你所关注的 研究的 思考的 践行的 永远都不可能完全跳出你所在的位置 它们基给予你的是深入骨髓式的影响 弗里德曼主张减少政府干预 但他绝不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 弗里德曼极力反对养老保险 但他绝对不是全盘否定社会福利制度 15 自由 是贯穿弗里德曼学术思想的核心 而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弗里德曼对自由的推崇主要表现在如何按照既定的原则让人们达成 自由的选择 这一目标 16 米尔顿 弗里德曼社会福利思想的体系 不同于宏大叙事式的体系建构 弗里德曼的福利思想把大部分的内容放在了研究具体的问题之上 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的体系主要呈现下列的结构 社会保障制度 收入分配 征税 贫困问题 公共住房 最低工资 贫困问题 养老保险 17 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 1 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直接的道德原则是按照个人和他拥有的工具所生产的东西进行分配 弗里德曼坚决反对反对实行普遍的财富分享 认为 普遍的分享财富会使文明世界不能存在 反对累进税制和遗产税2 贫困问题 如何解决贫困问题是弗里德曼关注的重要问题 弗里德曼认为 我们应该提出一种帮助贫民的计划方案 这种计划的目的应该是帮助作为一般人的人 而不应该是作为特殊职业集团的人 这种帮助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案在通过市场发生作用时 应该不妨碍市场正常状态 或不阻碍市场正常作用的发挥 解决贫困问题的绝佳手段 负所得税主张 18 弗里德曼阐关于社会保障项目的观点 弗里德曼 促成高额累进所得税的人道主义和平均主义情绪 也促成了大批旨在增加特殊集团的福利的措施 这些措施中最重要的一套是一批贴着使人误解的标签的 社会保险 弗里德曼 社会保险方案是维持现状的暴政开始发生魔力的那些东西之一 由此可见 弗里德曼对社会保险这一政策保持着异常的警惕心 19 公共住房福利 在公共住房计划实施过程中 拆毁的居住单位的数量远远超过新建的居住单位的数量 这使得公共住房计划的作用完全变成了提高每一居住单位的人数 一旦公共住房方案被接受下来 他肯定会被特殊利益集团所把持 特殊利益集团就是那些当地利益集团 他们可以通过公共住房计划实现自己的商业利益和个人目的 米尔顿 弗里德曼 20 养老保险制度 对受益者的补助和他们的贫穷或者富有没有关系 有钱的人获得的补助和贫穷者一样多 用于提供养老金保险津贴的基金是一种在一定定额下对收入所征的统一的养老保险税 它在低收入中比在高收入中占有较大的部分 在养老保障领域 个人的自由选择与私人企业争取顾客的竞争 会促使现有各种养老金计划的逐步改善 并增加各种多样化合差别的性以满足个人需要 国有化往往使得养老保障专家控制了整个养老金制度 他们成为国家雇员 不仅增加了官僚队伍 还会强调和扩展自己的职权 米尔顿 弗里德曼 21 法定最低工资制 国家通过立法制定一个最低工资标准 但是 国家很难要求雇主按照最低工资雇佣所有以前在最低工资便准一下被雇佣的人们 因为这很难要求雇主按照最低工资雇佣所有以前在最低工资标准以下被雇佣的人们 因为这不符合雇主的利益 最低工资制度的结果是使失业人数多于没有最低工资时的情况 米尔顿 弗里德曼 22 对弗里德曼的评价 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及主张鲜明地体现了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流派的基本特点 这些主张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产生了直接影响 他的理论对当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罗纳德 里根的影响很大 货币主义对美英等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英国 撒切尔夫人上任后全面接受弗里德曼理论 大刀阔斧地推行自由经济政策 虽然在她执政的最初几年 这一政策加剧了经济低迷 失业上升 由此招致严厉抨击 但撒切尔夫人并没有妥协 到20世纪80年代末 英国经济开始表现得有声有色 有效控制了通货膨胀 经济显著增长 英国成为货币主义的成功试验田 在美国 货币主义也成为里根政府的执政哲学 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 美国通货膨胀率从10 降至3 左右 弗里德曼的理论成为三任美联储主席政策准星 也影响了这个时代的各国央行行长 23 然而 弗里德曼去世两年后 金融海啸冲击全球经济 不少人指责先前美国所奉行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是海啸成因之一 弗里德曼也被指难辞其咎 而支持自由主义的经济学者则反驳说 次贷危机是政府干预的结果 因为酿成次贷祸根的房地美 房利美属于政府资助型企业 GSE GovernmentSponsoredEnterprise 而并非是弗里德曼所提倡的自由放任的过错 最后 历史终于向他低头 弗里德曼从50年代开始鼓吹 自由市场经济 批评政府干预市场 在当时一个笃信政府几乎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时代 他挺身而出 慷慨激昂地宣扬自己的独特经济见解 由于坚信自己理论的正确性 他随时随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