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案例分析ppt课件_第1页
IPO案例分析ppt课件_第2页
IPO案例分析ppt课件_第3页
IPO案例分析ppt课件_第4页
IPO案例分析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十年四度逐梦上市八菱科技勇敢游戏 公司名称 八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中小板流通A股 From张雪峰CTBU 1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公司简介公司地址 南宁市高新区业务性质 高科技型企业 不仅从事科技研发 也从事生产销售 南宁八菱科技是一家集科 工 贸为一体 专业研发 生产 销售管带式铜质或铝质热交换器产品的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 2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上市流程1 中小板上市条件2 中小板上市流程 3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上市流程1 中小板上市条件 4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上市流程1 中小板上市条件 5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上市流程1 中小板上市条件 6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上市流程1 中小板上市条件 7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计划筹备 辅导 文件准备 申报 审核 路演推介 询价 发行 上市 上市后 确定相关中介机构财务报表调整增资扩股会计师审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工商变更登记 召开董事会 股东大会尽职调查整合申报材料 招股说明书 发行保荐书 审计报告 内控鉴证报告 证监会发行部初审 法律审核 财务审核证监会征求相关政府部门意见根据反馈意见修改材料 制定营销策略 调动投资热情与潜在投资者进行初步沟通接受市场反馈招股意向书现场路演 确定询价区间累计账簿网上路演分析市场需求信息 评估股票市场需求 确定发行价格 定价发行 网上和网下的发行公告结果股票分配原则 上市公告书市场价格初期交易量 研究报告投资者关系上市保荐与持续督导增发股份等再融资收购兼并 改制阶段 申报阶段 审核阶段 推介 询价阶段 发行阶段 交易阶段 公司与保荐机构签订辅导协议保荐机构对公司进行辅导确保达到上市要求 辅导阶段 上市流程2 中小板上市流程 8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一次失败 税收问题第二次失败 股权清理问题第三次失败 申购不足20家第四次上市 成功董事长痛哭流涕 9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一次失败 1994年2月 南宁汽车配件总厂和该厂职工一道投资设立南宁八菱汽车配件厂 但南宁汽车配件总厂资金未能到位 汽车配件厂全部改由352名职工投资430万元设立 1995年八菱汽车配件厂与香港广兴贸易公司成立合资企业 南宁八菱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汽配厂原有出资430万 持股比例63 2 香港广兴出资250万 占36 8 自此南宁八菱汽车配件厂成为职工持股平台 10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一次失败 汽配厂员工持股比例 11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一次失败 2000年准备上市 可当时的外资企业境内上市 存在一定的障碍 需要外资退出股权 在与香港广兴沟通后 香港广兴将其股权497 5万元转让给汽配厂237 6万元 南宁祥达水箱厂159 9万元等四家股东 只余下13 1 的股权 但仅仅完成了外经贸部门批准和工商变更手续 八菱汽配就碰到了无法逾越的税收问题 外资股权降至25 以下后 对以前年度的税收优惠不能得到确认 这是个棘手的问题 经权衡后 八菱汽配与当地政府 香港广兴协商一致 暂停了上市和外资退出进程 2001年12月 八菱汽配对香港广兴2000年10月的股权转让进行了还原 12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二次上市 第一次上市铩羽而归后 2001年7月 八菱汽配联合南宁祥达水箱厂及65名自然人共同出资1058万元 设立了八菱科技这家内资企业 八菱科技已经在筹备第二次上市 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再次让它始料不及 股东人数超限和代持 八菱科技设立时就存在股份代持 而八菱汽配更是个职工持股会的清理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 八菱科技分了三步走 13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二次上市 第一步是清理八菱科技的股权 八菱科技股份代持十分混乱甘秀玉 朱金安两人名下合计代持了101人股权 代持人数众多 时间跨度长 转让次数多 由于理不清的股权代持关系 八菱汽配无奈转让了其全部八菱科技股权 黯然退出 如今已改名科菱咨询 经营着露天停车场和货运业务 万昌科技董事长因为背后复杂的代持关系和利益纠葛在上市三天过后就从家中跳楼 媒体调查 但是由于关系过于复杂 都没有结果 14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一步是清理八菱科技的股权 2007年6月 为明晰股权 八菱科技对代持股份的行为进行了清理 代持人叶有松 黄缘等分别与实际出资人签订 股权转让协议 将其持有的代持股份转让给实际出资人 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 八菱科技股东共计57名 自然人股东56名 大股东八菱汽配持股1992 9万股 持股比例35 2 第二次上市 15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二次上市 第二步 是八菱汽配持有八菱科技1992 9万股代持股权的清理 基本思路是八菱汽配将持有的八菱科技全部股权 定向卖给八菱汽配的实际持股人 转给自然人股东后 八菱汽配不再持有股份 16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二次上市 这次配售的结果 认购率不到75 余下了503 8万股竟没有人要 八菱汽配董事会决议 将余下503 8万股分别转让给南宁坦途 北京海瀛新锐 佛山怡隆三家 战略投资者 原来 2008年3月 在对上述这三家机构转让时 八菱汽配和它们就做了回购约定 如果八菱科技在本协议生效之日起一年内未能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则由八菱汽配以本协议约定之价款购回本协议约定之转让标的 2008年当时的八菱科技已接受广州证券的上市辅导 广州证券当时发现八菱科技质地有问题 基本面不好 就没有向证监会里报材料 所以八菱科技之后又找到了民生证券 2009年6月 由于 汽车散热器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八菱科技拟主要投向铜质散热器生产的募投项目面临巨大的风险 因此 八菱科技撤回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请 经过八菱汽配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决议通过 董事长顾瑜购买了这503 8万股权 占比从2 31 长到50 44 17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二次上市 2008 2010年 八菱科技净利润为4188万元 5308万元和7287万元 复合增长率为31 91 2008 2009年 八菱科技享受到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118万元和2635万元 凸显期自身经营前景并不是一片大好 2009年6月 由于 汽车散热器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八菱科技拟主要投向铜质散热器生产的募投项目面临巨大的风险 因此 八菱科技撤回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请 经过八菱汽配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决议通过 董事长顾瑜购买了这503 8万股权 占比从2 31 长到50 44 18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三次上市 2011年4月11日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核 6月2日 初步询价 有效申报的询价对象不足20家 中止发行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当时市场大环境不好2 保荐人 券商 发行人估价过高3 会计事务所受到处罚 4 风险因素不明确 自夸行为 5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前景 6 领导层为利益急于求成 19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三次上市 1 市场环境不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购车热情与相形见绌的城市交通之间的矛盾终于摆到了桌面上 随着北京治堵新政的出台 中国车市顿时变数横生 政策的微刺激 国内很多厂商不断扩产 但是市场数据不断表明预计并不乐观 八菱科技扩张飞速 有人预计之所以发展是因为政策性刺激 20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三次上市 2 保荐人 券商 发行人估价过高发行价估值范围 33 5 40 2元市盈率估值范围 33 5 40 2 与其经营业务相当的万安科技公司于五月份上市 股价仅仅是15 6 市盈率为17 93 市场行业平均市盈率低于33 21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三次上市 3 会计事务所受到处罚刘文俊会计师受到处罚 更换 4 招股说明书风险因素不明确 存在过分自夸行为自身客户集中度过高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企业81 22 散热器是八菱科技的传统业务 其下游客户集中度太高 对上汽通用五菱依赖比较大 如果上汽通用五菱突然更换供应商 八菱科技将存在很大风险 22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三次上市 5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前景八菱科技此次拟募集资金29781万元 分别投资两个项目 一是25081万元投向新增汽车散热器汽车暖风机生产线项目 二是4700万元升级建设技术中心 前者是两条乘用车小功率铝质散热器生产线 一条商用车大功率铝质散热器生产线和一条汽车暖风机生产线 八菱科技预计 此项目达产后平均年销售收入为5 31亿元 年平均增加利润6742 77万元 投资回收期为6 2年 此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5个月 建设安装需要18个月 加起来将近两年时间 有机构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这四条生产线暂不能达产 而目前八菱科技的产能利用率已非常高 他们看不到未来两年的利润增长点在哪里 23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三次上市 5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前景后者的建设周期则为12个月 其中2个月为前期准备 技术中心建成后 几乎不能给八菱科技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但它 八菱 称 大幅度提高竞争能力 同时 八菱科技认为 计算机CPU水冷系统等等很多新产品研发成功并投产后 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24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三次上市 6 领导层为利益急于求成八菱科技由于之前的过度扩张 继续资金扭转局面 领导层希望能上市获得资金开发技术取得核心竞争力 如果公司上市不成功 企业很快就会不发运作 董事长顾瑜2009年购买了公司503 8万股权 如果公司不能良性运作 董事长将会损失大量财富 而只有上市才能使其财富以最快的速度增值 25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四次上市 2011年10月17日 1 重新股价发行价17 11元市盈率18 42 更换会计师3 指明风险因素行业发展前景 企业客户集中度过高 独立性不强 4 董事长顾瑜挥泪10月17日晚10点多 新浪微博认证用户 证券市场周刊 编委李德林发布了一条微博 一上市公司老板 女 当过教师 后经商 生意做大 梦想上市 在证监会发审委的那间小屋子里声泪俱下 证监会官员跟发审委员 面对一个女强人突如其来的眼泪 众人惊讶 顿生怜惜之心 毫无科技含量的一公司在眼泪的轰炸之下 成功过会 八菱科技全天大涨62 48 26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四次上市 2011年10月17日 4 董事长顾瑜挥泪11月4日媒体曝出顾瑜因涉嫌职务侵占罪11月9日八菱科技公告称 南宁市公安局调查后发现没有证据证明顾瑜存在犯罪事实 于11月1日撤销上述立案 而就在撤销立案的前一天 八菱科技启动发行 投资者进行了网上申购 起诉的原因是由于董事长在原八菱汽配厂股权清理时侵害了股东权利 被部分股东集体上诉 27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四次上市 2011年10月17日 4 董事长顾瑜挥泪尽管董事长被立案 逮捕 撤案等各种传闻满天飞 各方却迟迟没有一个明确 说法 八菱科技不仅董事长 带案 成功过会 此后的发行也一路顺风顺水 在吸取了第一次发行失败的教训后 八菱科技第二次的发行价出奇的低 17 11元 股 对应市盈率18 40倍 一些投资者由此认为 八菱科技的股价很便宜 具备了投资的价值 28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四次上市 上市后 29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四次上市 上市后 30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四次上市 上市后 31 八凌科技IPO案例分析 第四次上市 上市后 分析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 八菱上市时 原始股东股票限制期较长 直到2014年才解禁 也表达了市场对公司的预期不是很好 2 上市后 八菱的股价最开始急剧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