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PPT课件_第1页
第十四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PPT课件_第2页
第十四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PPT课件_第3页
第十四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PPT课件_第4页
第十四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十四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2 动脉粥样硬化 AS 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 病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内膜增厚 脂质沉着 纤维组织增生 形成脂质条纹及斑块而导致管腔狭窄乃至阻塞 使所支配的器官发生缺血性病变 动脉壁弹性减弱易于破裂 在我国 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与死亡率近年也明显增加 因而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动脉粥样硬化病因 病理复杂 本类药物涉及面较广 3 4 5 血脂 血浆脂质 包括 以胆固醇酯 CE 甘油三酯 TG 为核心 外有磷脂 PL 载脂蛋白 apo 以脂蛋白形式溶于血浆转运和代谢 第一节调血脂药 6 人体血液中的脂质成分 即可从食物吸收后在体内加工而得 也可利用其他物质在体内自行合成 各种脂质成分既然不溶于水 当然也不可能溶解在血液之中 实际上 这些脂质必须与某些特异的蛋白质结合成所谓的 脂蛋白 分子 方能在血液中进行循环运转 换句话说 血脂在血液中实际上是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的 而脂蛋白则是脂质和蛋白质的复合物 其中用来结合脂质的蛋白质就叫 载脂蛋白 图一 7 8 脂蛋白根据密度 电泳迁移性分为 乳糜微粒 CM 高密度脂蛋白 HDL 抗AS血浆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低密度脂蛋白 LDL 中间密度脂蛋白 IDL Lp a 脂蛋白 a 9 高脂血症 易阻塞 生命河道 正常情况下 人的血清是清澈透明的 而血脂代谢紊乱者的血清是混浊的 严重的还会形成脂肪块 由于血浆中脂质过多 多余的脂肪就进入血管内壁 沉积在血管管壁上 使血管腔变窄 并促使血管的粥样硬化 一般而言 当血液中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高于正常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下时 即为通常所说的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具有不小的危害 若将心血管比喻为人体的 生命河道 那么 长期出现高血脂容易引起脂类浸润和沉积在大 中动脉管壁 使这条 生命河道 不再清澈通畅 从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心肌梗死 脑卒中 此外 也可引起脂肪肝 胰腺炎和其他组织器官的损害 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10 凡能使LDL VLDL TC 总胆固醇 TG apoB降低 或使HDL apoA升高的药物 都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11 12 胆固醇是有功的 但有害的方面也很大 18世纪初 科学家们第一次把它从胆囊的胆石中提炼出来 才起名叫胆固醇 此后又发现它存在于体内的许多组织器官和血液之中 进一步还发现人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胆固醇的含量特别高 1908年 苏联科学家阿尼斯科夫用含胆固醇的食物喂饲家兔 第一次成功的造成类似人类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 由此得出结论 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粥样硬化 人们从古罗马贵族的干尸中也发现了动脉粥样硬化 并找到了胆固醇 胆固醇在相当一段时间里 被视为了洪水猛兽 13 甘油三酯的来源和作用甘油三酯是中性脂肪 我们平时食用的植物油和动物脂肪 其分子成分绝大部分为甘油三酯 血中的甘油三酯有两种来源 一种是来自食物 另一种是来自肝脏自己合成 科学家已经证明 肝脏可以利用糖类和其他物质合成甘油三酯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不吃脂肪 也会引起甘油三酯含量增高 当人体劳动和饥饿的时候 脂肪细胞中贮存的甘油三酯就迅速的分解和释放出来 以提供机体所必需的能量 从这一点看 脂肪细胞好比小小的加油站 但是 如果甘油三脂代谢出现问题 大量的甘油三酯积淀在细胞中 就会造成人的肥胖 也会形成脂肪肝 甚至给人体各器官增加过量负担 更重要的是对心脑器官危害极大 也是产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源之一 14 又称胆汁酸螯合剂考来烯胺 消胆胺 考来替泊 降胆宁 药理作用 能明显降低血浆TC和LDL c LDL 胆固醇 浓度 轻度增高HDL浓度 胆汁酸也是肠道吸收胆固醇所必需 树脂与胆汁酸络合 也影响胆固醇吸收 以上作用使肝中胆固醇水平下降 促进血浆中LDL向肝中转移 导致血浆LDL c和TC浓度下降 一 影响胆固醇吸收药 15 临床用途 用于 a型高脂血症 4 7天生效 2周内达最大效应 使血浆LDL 胆固醇浓度明显降低 不良反应 常致恶心 腹胀 便秘等 长期应用 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16 一 苯氧酸类氯贝特 氯贝丁酯 又名安妥明 是最早应用的苯氧酸衍化物 降脂作用明显 但不良反应多而严重 新的苯氧酸类药效强毒性低 有吉非贝齐 苯扎贝特 非诺贝特 环丙贝特等 药理作用 口服后 能明显降低病人血浆TG VLDL IDL含量 而使HDL升高 此外 本类药物也有抗血小板聚集 抗凝血和降低血浆粘度 增加纤溶酶活性等作用 二 主要降低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药物 17 降低血浆TG VLDL IDL作用与增加脂蛋白脂酶活性 促进TG代谢有关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于 b 型高血脂症 尤其对家族性 型高血脂症效果更好 也可用于消退黄色瘤 18 二 烟酸烟酸是一广谱调血脂药 对多种高脂血症有效 药理作用 大剂量烟酸能使VLDL和TG浓度下降 作用程度与原VLDL水平有关 5 7天后 LDL c也下降 本品有抑制血小板和扩张血管作用 也可使HDL c浓度增高 临床应用 广谱调血脂药 对 型高脂血症均有效 也可用于心肌梗塞 19 三 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HMG CoA 3 羟基 3 甲基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最早是从霉菌培养液中提取 有美伐他汀 洛伐他汀 普伐他汀 塞伐他汀 药理作用 1 调血脂作用能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HMG CoA还原酶活性 使肝内胆固醇合成减少 使血浆LDL c IDL c降低 由于肝脏胆固醇减少 使VLDL合成减少 20 临床应用 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以胆固醇增高为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 不良反应 轻微 21 第二节抗氧化药 22 氧自由基 原来在人体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我们生活在富含氧气的空气中 离开氧气我们的生命就不能存在 但是氧气也有对人体有害的一面 有时候它能杀死健康细胞甚至致人于死地 当然 直接杀死细胞的并不是氧气本身 而是由它产生的一种叫氧自由基的有害物质 它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可以造成生物膜系统损伤以及细胞内氧化磷酸化障碍 是人体疾病 衰老和死亡的直接参与者 对人体的健康和长寿危害非常之大 氧自由基原本就存在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的体内 当细菌 霉菌 病毒 异物等侵犯人体 23 时 体内适当含量的氧自由基就会杀死它们来保护身体 可说是人体的自卫队 但当氧自由基在体内若含量过多时 反而会转来攻击自己的身体 由自卫队变成敢死队 有害又有益的自由基有这种双重个性 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体内过多的 氧自由基 是如何引发疾病的 1 破坏细胞 引发器官病变 氧自由基最喜欢与脂肪结合 形成过氧化脂质 过氧化脂质的附着力很强 会附在血管壁上 并持续渗透到血管中 使血管变得更脆弱或更狭小 这就是动脉硬化 心血管疾病 中风 24 白内障 糖尿病 肝炎 更年期障碍等病变的主因 2 破坏基因 引发癌症 若氧自由基入侵细胞核心 引导基因发生突变 癌症就会产生 严重或末期癌症 即使是近代医术 恐怕也是束手无策了 25 普罗布考 丙丁酚 是70年代创制的降血脂药 药理作用 使病人血浆TC LDL c HDL c降低 对VLDL TG影响较少 普罗布考有高脂溶性 能结合到脂蛋白之中 从而抑制细胞对LDL的氧化修饰 临床应用 适于高胆固醇血症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26 第三节多烯脂肪酸类多烯脂肪酸也称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s 根据第一个不饱和键位置不同 可分n 6 n 3二大类 n 3PUFAs除 亚麻油酸外 主要有二十碳五烯酸 EPA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等长链PUFAs 含于海洋生物藻 鱼及贝壳类中 人摄取长链PUFAs后 易结合到血浆磷脂 血细胞 血管壁及其他组织中 改变体内脂肪酸代谢 实验表明 口服EPA DHA或富含EPA与DHA的鱼油 可使血浆TG VLDL明显下降 TC和LDL也下降 HDL有所升高 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全血粘度下降 目前 国内外已有鱼油或纯EPA DHA制品 27 第四节保护动脉内皮药在动脉粥硬化的发病过程中 血管内皮损伤有重要意义 机械 化学 细菌毒素因素都可损伤血管内皮 改变其通透性 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粘附 并释放各种活性因子 导致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