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浦江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目 录第一章总 论11.1规划背景21.2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21.2.1指导思想21.2.2规划原则21.3规划编制依据31.4规划范围41.5规划期限41.6规划目标4第二章 饮用水水源地概况52.1城市自然地理概况52.1.1地理位置52.1.2地形、地貌、地质52.1.3气候、水文52.1.4河流水系62.2城市社会经济概况102.2.1城市社会、经济概况102.2.2供水及用水概况112.3饮用水水源地概况132.4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土地利用现状评价162.5社会经济发展对饮用水水源地的影响18第三章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203.1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203.1.1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现状203.1.2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213.2入库水体水质状况评价213.3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分析233.3.1水源地管理243.3.2水源污染243.3.3水产养殖污染253.3.4存在的环境风险263.4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评价结论26第四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调查分析274.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违章建筑物调查274.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点源污染调查274.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非点源调查284.3.1农业面源284.3.2生活污染源284.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预测294.5污染源调查分析结论29第五章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305.1 构建节水型社会305.2 点源污染防治工程305.3 面源污染防治工程315.3.1农业面源污染控制315.3.2餐饮废水污染防治325.3.3生活污水污染防治335.3.4生活垃圾污染防治335.4 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335.4.1生态防护带建设335.4.2物理隔离设施建设345.4.3水土保持工程建设345.4.4生态公益林保护385.5 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建设395.6 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经济和生态补偿405.7 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415.8 环境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415.8.1重视环境预警415.8.2完善监测体系415.8.3提高监管能力425.8.4加强监管力度425.9 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工程435.10 规划投资及效益评估435.10.1 规划投资估算435.10.2 效益简析45第六章 项目可达性分析466.1 项目投资及预期效果466.2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目标可达性分析46第七章 规划实施保障477.1 组织机构保障477.2 政策制度保障477.3 工作机制保障487.4 规划控制保障487.5 资金监管保障487.6 监测科研保障487.7 宣传教育保障49附图1 浦江县行政区划图附图2 浦江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及备用水源汇水区范围图附图3 浦江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图附图4 浦江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分布图 III第一章 总 论水对人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目前,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联合国已确定2005-2015 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10年”,各国应为本国居民提供基本供水服务。我国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污水排放量大而监督管理薄弱,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加剧之势,涉水疾病种类增多,发病率明显升高,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水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首要问题;二是随着城镇化率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也不断提高,城市供水短缺加剧。三是水源地监控体系、应急预案与管理机制等不完善,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的应急能力较弱。近年来,在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过程中,暴露出城市饮用水应急管理的许多薄弱环节。饮用水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保障饮用水安全关键在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浦江县资源性缺水、污染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的浦江盆地由于水源地单一、供水量有限,供水和用水矛盾十分突出。随着“甘泉工程”的实施和供水范围的扩大,原日供水量3万m3/d的金坑岭水厂,以金坑岭水库作为单一水源地,供水不足,已难以满足浦江盆地城乡发展的需要。浦江县委、县政府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相继启动了仙华水厂、仙华水库等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并分别于2005年、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仙华水厂总设计供水能力12万m3/d,其中一期工程已建成,现有供水能力6万m3/d,水源地为金坑岭水库和仙华水库,并配套建设壶源江引水工程,进一步保障水源供水能力和饮用水安全。此次浦江县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包括金坑岭水库、仙华水库及其引水工程的水源地保护。1.1 规划背景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旨在摸清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现状,分析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问题及其成因,合理分类,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基本思路、目标和综合防治措施,合理制定规划方案,从而进一步掌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和管理能力建设,解决目前危害饮用水安全的重大问题,切实推动浦江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并为后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各项工作奠定基础。1.2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1.2.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环境友好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饮用水安全和饮用水水源地可持续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强城市供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提高监督和管理水平,保证饮用水质量,增强安全供水能力,保障城市安全供水和人民群众安全饮水。1.2.2规划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基础情况调查过程中,求真务实;规划方案制定、技术规范和保障措施制定等工作中,均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规划中切实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预防和治理相结合。对饮用水水源地的生态环境,首先要积极落实各种措施,从源头防止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其次要加快受破坏区域的治理和恢复,以实现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3、全面规划、重点深入的原则对全县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进行全面规划,重点突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4、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规划方案应体现前瞻性、可操作性,与浦江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以保证规划的全面落实。5、与流域污染控制相协调的原则涉及跨行政区的饮用水水源地,应与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相协调,统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工作。6、公众参与的原则饮用水安全关乎全社会千千万万民众的身体健康,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也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1.3 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05)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03)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07)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9、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10、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05.12)11、浦江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12、浦江生态县建设规划(2004)13、浦江县水资源综合规划(2006.01)14、浦江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2005)15、浦江县甘泉工程总体规划(2006.04)16、浦江县“十一五”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6.03)17、浦江县环境监测年鉴(20032005)18、浦江统计年鉴(20032005)19、浦江县城区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办法(2004.08)1.4 规划范围浦江县城区现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金坑岭水库和仙华水库及其所涉及的流域范围。1.5 规划期限本规划以2005年为基准年,总体规划期为20062010年。1.6 规划目标在服从浦江县城市总体规划,即在2010年前确保金坑岭水库和仙华水库作为水源地能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前提下,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保护方案,并在法规、行政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水源地保护管理体系。总体规划目标如下:取缔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排污口,遏制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削减不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排污总量,改善水源地水质。53第二章 饮用水水源地概况 2.1 城市自然地理概况2.1.1地理位置浦江县位于浙江省中部,金华市西北部,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194212007、北纬29212941。东南接义乌,东北连诸暨,西南与兰溪毗邻,西北与建德、桐庐接壤,杭金衢高速公路、浙赣铁路以及03省道、47省道、20省道等交通干线穿境而过。2.1.2地形、地貌、地质浦江县位于金衢盆地北侧,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最高峰为大畈乡朝天门,海拔1050m。全县地表高低起伏,山丘广布,溪涧萦纡,东南为环山的浦江盆地,檀溪、杭坪、虞宅等地有小块盆地错落。境内地貌类型分为平畈、岗地、丘陵和山地。其中平畈面积为121km2,分河谷平畈和山间平畈;河谷平畈主要分布在浦阳江两侧,面积107km2;山间平畈分布于西北部壶源江流域,面积13km2。岗地为浦阳江两侧二三级阶地,地势平缓,面积38km2。丘陵主要分布于盆地南北和县城东北部,高山大多分布在檀溪、杭坪、大畈、虞宅等与桐庐、建德两县的毗邻地带。浦江县在地质构造上属华夏古陆南岭淮地槽钱塘江凹陷带,位于浙江江山-绍兴断裂带西侧。土壤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带,有红壤、黄壤、岩性土、潮土和水稻土等5个土类,以红壤土为主。2.1.3气候、水文浦江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光照充足,山区和盆地气候差异明显。四季气温变化明显,1月最低,7月最高,气温日较差春秋大于冬夏。各月以东风和东南偏东风居多,7月主要是西南风和偏西风;主导风向以东南风为主,东南风、东风分别占全年频率的1213%,静风频率高达25%,月平均风速1.72.2m/s。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1457.1mm,自东南向西北递增,西北山区多于浦江盆地。降雨量分配不均匀,春夏多、秋冬少,46月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43.9%。水面蒸发量年际变化在900mm左右,多年平均径流深725.6mm,径流系数0.5。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往往出现暴雨、洪涝、干旱、低温等灾害性天气。主要气象特征参数如下:年平均气温13-17年平均降雨量1250-1550mm年最大降雨量2101.7mm平均年总日照数1996.2hr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蒸发量12465mm年平均无霜期241d年平均风速2m/s年主导风向东南风静风频率25%2.1.4河流水系浦江县水系属于钱塘江水系的上游支流,具有源短流急,河床比降大,径流季节变化显著等山溪型河流特征,境内河流主要有浦阳江、壶源江和大陈江按水系分为浦阳江流域和壶源江流域,见图2-1。浦阳江为浦江县最大水系,属钱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浦江县花桥乡高塘村天灵岩南麓,流经浦江、诸暨,至萧山闻家堰注入钱塘江,干流总长151.1km。在浦江县境内,浦阳江干流长49.61km,流经花桥乡、前吴乡、浦阳街道、浦南街道、黄宅镇和白马镇,流域面积492.62km2,沿途汇合34条溪流。其中集雨面积在30km2以上的支流2条,为义乌溪和蜈蚣溪。1530km2的支流有11条,主要有东溪、中埂溪、蜈蚣溪、和平溪、厚大溪等。壶源江发源于天灵岩,为钱塘江二级支流,流经浦江、桐庐、富阳,至富阳市的青江口注入富春江。浦江县境内干流长48.8 km,河道弯曲,水流湍急,主要流经杭坪镇、虞宅乡、大畈乡和檀溪镇,流域面积383.13 km2。壶源江支流共有13条,其中集雨面积在30km2以上的支流4条,即朱宅源、大小姑源、罗家源、中余溪。1530km2的支流4条,包括东岭溪、大楼溪、清溪、大元溪。大陈江为过境支流,发源于义乌市巧溪全章岭,流经郑家坞镇,至诸暨市安华镇汇入浦阳江,在浦江县境内干流长3.95 km,流域面积23.82km2。浦江县主要河流流域情况见表2-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见表2-2,地表水水质现状见图2-2。表2-1 浦江县主要河流流域情况河流发源地干流长度(km)流域面积(km2)平均比降(%)流经范围地点高程(m)浦阳江天灵岩南麓81849.61492.621.6花桥、浦阳、黄宅、白马等乡镇壶源江天灵岩西麓81848.80383.131.3杭坪、虞宅、大畈、檀溪等乡镇大陈江大坞尖3.9523.822郑家坞镇表 2-2 浦江县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及水质现状情况流域水域水域功能水质目标水质现状 根据2005年浦江县常规监测断面水质情况进行评价。/金坑岭水库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浦阳江源头(岭脚)通济桥水库大坝类水质多功能区通济桥水库大坝浦阳镇大桥景观娱乐用水区劣浦阳镇大桥浦江诸暨交界(塘里)类水质多功能区劣壶源江源头杭坪拦河坝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杭坪拦河坝浦江桐庐交界类水质多功能区大陈江义乌浦江交界浦江诸暨交界类水质多功能区劣图2-1 金华市水资源分区图图2-2 浦江县地表水水质现状图2.2 城市社会经济概况2.2.1城市社会、经济概况浦江县域面积为900km2,下辖7镇5乡3街道,共20个居委会、409个行政村,总人口约38.2万人。浦江县建成区面积19.64km2,由浦阳、仙华、浦南3个街道组成,城区户籍人口11.37万,外来人口约2.6万人。浦江县行政区划图见附图1,各乡镇(街道)基本情况见表2-3。表2-3 浦江县各乡镇(街道)基本情况(2005年)乡镇名称行政村(个)居委会(个)户籍人口(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年)浦阳街道1413639094872仙华街道264345524516浦南街道273376654226黄宅镇67/625294652岩头镇41/264553655郑宅镇34/266394253白马镇30/286674005郑家坞镇18/117434113前吴乡18/138963626花桥乡18/95003682杭坪镇31/184563666虞宅乡19/94233480大畈乡15/94573583檀溪镇29/160963519中余乡22/130483310全 县409203820354137浦江县素有“书画之乡、水晶之都”的美称。近年来,浦江县特色块状经济发展迅猛,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为15%,综合实力快速提升。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65.5亿元,财政总收入7.48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33元。五年来,三次产业比重由10.1:64.9:25调整为6.6:62.2:31.2,形成一产基础地位稳固,二产主导地位突出,三产支柱地位提升的发展格局。浦江县20002005年国民经济情况见表2-4,三次产业结构演变情况见图2-3。表2-4 浦江县20002005年国民经济情况(可比价) 单位:万元年份国内总产值一产增加值二产增加值三产增加值2000313464316282034167841920013441873305122185289283200238460534572247025103008200344288536231286273120381200451683938441334975143423200565495843529407616203814图2-3 浦江县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图浦江县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制锁、绗缝、水晶、针织、服装五大产业为主导的块状经济,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水晶玻璃之都”和“中国挂锁星火特色产业基地”。产业布局上,浦阳江流域聚集了全县90%以上的工业经济总量,主要工业区块(浦江经济开发区、月泉工业功能分区、潘宅万田地块、黄宅功能分区、郑宅锁业功能分区、浦东城镇工业功能分区)均沿流域分布。2.2.2供水及用水概况(1)用水及供水现状据统计,2005年浦江县自来水供水量为1384万t,其中生活用水量622万t,城市用水人口10.5万人。城镇集中供水方面,浦江县现已建成自来水厂3座,分别位于仙华街道的金坑岭水厂、仙华水厂和郑家坞镇的郑家坞水厂。金坑岭水厂:位于浦江县城以北4km的金坑岭大坝东侧,供水水源为金坑岭水库,日供水能力为3万t,在用水高峰期,最高日制水量为5.7万t,现作为备用水厂而保留。仙华水厂:位于金坑岭水厂南侧,供水水源为金坑岭水库和仙华水库,设计日供水能力为12万t,其中一期日供水能力为6万t,已于2005年投入使用。仙华水厂和金坑岭水厂供水范围为浦江县城区,主要提供的居民生活和部分工业用水。出厂主管道分别为仙华水厂一期一条DN1200,二期一条DN1000的管道;金坑岭水厂一条DN600和一条DN400的管道。郑家坞自来水厂:位于郑家坞经济开发区,供水水源取自浦阳江支流大陈江,经净化处理后用水泵提水打入高位水池,由高位水池自流供水现状日供水能力为5000t/d,供水人口约10000人,供水管径为DN300,主要供水范围为吴店、吴一、吴二、寺朗、钟宅、杨家、江桥等村庄。(2)相关供水规划为了解决饮用水困难、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浦江县政府相继编制了浦江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浦江县甘泉工程总体规划,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因地制宜制定供水方案。其中在人口相对密集的浦江盆地区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由仙华水厂供水,水源为金坑岭水库和仙华水库,具体供水范围包括浦江城区(浦阳、浦南和仙华街道)、黄宅镇、岩头镇、郑宅镇和白马镇等7个街道、镇,供水户籍人口为19.54万人,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供水范围见图2-4。图2-4 浦江县城乡一体化供水规划范围图2.3 饮用水水源地概况(1)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浦江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供水水源来自金坑岭水库、仙华水库和壶源江流域引水。根据浦江县城区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办法中的规定,浦江县城区饮用水源是指“薛下庄以上向金坑岭水库、仙华水库供水的和金坑岭水库本身的集雨范围内的溪潭、河流、水库、涵渠等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浦江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面积共93.6km2,范围涉及杭坪镇和仙华街道,包括27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6266人。饮用水源保护区农村人口基本情况见表2-5,涉及汇水区范围见附图2。表2-5 饮用水源保护区农村人口基本情况表序号行政村人口自然村人口序号行政村人口自然村人口1杭坪2898杭坪村260710东岭1039里珠223笑流坞口166东岭816上薛宅12511雪坞445截拓岭头412中村862前何102何树岭头87中村730雪坞317溪流3012后阳704上坞783塘雪242毛竹坞口72黄塘152果树坞36后阳474塘雪13413三合219寺坞1074寺坪458沙丘59马坞43寺坪399黄塘695大塘484螺丝殿7514程家672五家157大坪53程家515桐坞4415云宫567黄山357桐子湾52云宫126山脚182石塔下84大塘7816仙华503塘下2456裕民554上旺53仙华258宝金山6217中何324中何176河家87大坞148东坞7218大楼528东坞口9119西山坪219张山脚18920石宅11707外胡368泥堆山19221石晌235外胡17622周坞口4428殿口566朱坞12023派顶471殿口44624曹源9289茶山530石狮头19225曹源口219上马7326前胡236茶山26527张山383金坑岭水库位于浦阳江流域金坑溪中游,水库来水包括自身集雨区天然径流、仙华水库的泄流量和从壶源江流域的引水。水库控制集雨面积12.4km2(包括仙华水库的自身集雨面积),从壶源江流域引水的面积为66.3 km2,引水口位于杭坪镇杭坪村附近河段,引水能力20m3/s,通过输水隧洞将水引入金坑岭水库。金坑岭水库功能以供水为主,结合发电,并保留部分农业灌溉功能。在水库的坝下电站及下游干渠上的第二级水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400 kW、960 kW。仙华水库位于金坑岭水库上游,于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水库来水包括自身集雨区的天然径流和从壶源江流域的引水,控制集雨面积5.03km2,从壶源江流域引水面积为14.9km2。引水口位于杭坪镇薛下庄村附近,引水能力为20 m3/s,通过输水渠道引水进入仙华水库。水库功能以供水为主,结合发电,计划配套水电站装机容量1000kW。目前,制定的引水方案为:当两条引水堰上的来水流量少于0.212m3/s 该流量为仙华水库引水堰前多年平均天然流量2.12m3/s的10%时,两条引水堰均不引水;当来水流量大于0.212m3/s,并保证堰下流量不小于0.212m3/s时,才进行引水,从而可保证引水堰下游河道的基本生态流量。金坑岭水库和仙华水库主要建设情况见表2-6。表2-6 金坑岭水库和仙华水库主要情况水库水库类型竣工年份控制集雨面积(km2)引水面积(km2)坝高(m)总库容(万m3)兴利库容(万m3)正常库容(万m3)死库容(万m3)水域功能金坑岭水库中型198812.466.3492154-2000125供水、发电、灌溉仙华水库中型20065.0314.971.511591029113256供水、发电(2)备用饮用水水源地浦江县甘泉工程总体规划中确定通济桥水库为备用水源,以满足城区用水量的增长,并保障日常供水的安全。通济桥水库位于浦阳江上游、前吴乡境内,控制集雨面积104.5km2,最大库容量为8076万m3,常年库容量5880万m3。目前水库功能主要为农业灌溉、工业用水、水产养殖、发电。(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状况根据浦江县城区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办法,金坑岭-仙华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具体划分区域见表2-7、附图3。表2-7 金坑岭水库、仙华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序号保护区类别区域范围1一级保护区指金坑岭水库和仙华水库所在地集雨区内的所有陆域和水域,包括引水涵洞及渠,涉及面积12.4km2。2二级保护区指薛下庄村以上壶源江干流及一级支流沿线第一道山脊线内所有的陆域和水域,涉及面积81.2 km2。(3)管理状况2004年,浦江县政府出台了浦江县城区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由浦江县环保局负责对饮用水源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水务、建设、农业、林业、卫生、国土、计划、经贸、旅游、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协同县环保局对饮用水源水质保护进行相关监督管理。具体保护管理要求上,相关规定详见表2-8。表2-8 浦江县城区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条款具体内容第九条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 禁止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应当削减污染物排放量;(2) 禁止设置工业企业污水排放口,已有的污水排放口应当限期拆除;(3) 禁止堆放、填埋、倾倒剧毒、高残留农药等危险废物;(4) 禁止设立酸液、碱液、石油类及剧毒物品仓库、废物回收场、加工场和堆栈;(5) 禁止设立加油站;(6) 禁止破坏饮用水源涵养林及相关的植被;(7) 禁止开山采石、采沙;(8) 禁止新建、扩建、改建年存栏50头以上的猪类等大型牲畜和年产500羽以上的禽类养殖场;(9) 原有的规模化养殖场应当限期治理或搬迁;(10) 运输剧毒物品的,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并采取有效的防溢、防漏、防扩散等措施;(11) 法律法规有关饮用水源保护的其它规定第十条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除遵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 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饮用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在仙华山景区内新增宾馆、旅社等服务行业;(2) 对原有的仙华山自然村“农家旅社”进行限期治理;关停水库周边污水无法向外引排的农家旅社(度假村);(3) 禁止向饮用水源水域排放污水;(4) 禁止设立墓地;(5) 禁止从事畜禽等动物的养殖和网箱养殖;(6) 禁止在水域从事旅游、洗涤、游泳、垂钓和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源的活动;(7) 禁止运输剧毒物品的车辆通行。第十一条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及其他不正当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地、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出租给他人从事本办法禁止的生产经营项目和活动。第十三条在保护区范围内从事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其他活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第十四条鼓励和支持一级保护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异地发展;二级保护区内的生产经营项目严格要求环评前置。第十五条(1)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其他饮用水水源地发生突发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饮用水源水体污染的,有关责任单位或个人应当采取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供水部门,并在二小时内报告县环境保护局和其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接受调查处理。(2) 环境保护局在接到报告后就当立即报告县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协调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减轻或消除污染的措施建议。(3) 在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危及供水安全时,县人民政府将及时发出公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造成污染的有关单位和个人,采取停止生产、停止排放污染物的紧急措施。2.4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土地利用现状评价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涉及浦江县西北部山地丘陵区和中南部丘陵盆地区,地形属低山丘陵区,土地面积约93.6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0.4%。土地利用中以林地为主,居民点、园地及裸岩石砾地也占一定的比重,另有少量荒草地、工矿地。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土地利用规划见图2-5。图2-5 饮用水水源地土地利用规划图(20022010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中,壶源江流域内由于地面坡度较大,早年存在任意垦荒耕种现象(如今虽不再任意垦荒但仍沿用以往开垦的山地),造成水土流失。随着近年山区经济发展,乡村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建设,农民建房等,导致土石方开挖增多,裸露面增多,但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其中外胡水库库区范围内有水土流失面积6.05km2,水土流失以轻度为主,轻度侵蚀流失面积4.77 km2,占78.81%。金坑岭-仙华水库库区,经多年封山育林、自然生态修复及监督管理,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除了局部区域仍存在由于道路建设及休闲旅游开发带来的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不存在大面积水土流失,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32 km2,其中轻度侵蚀面积2.06km2,占88.78%。2.5 社会经济发展对饮用水水源地的影响从水资源来看,浦江县资源性缺水、污染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的问题并存。为了缓解用水供需矛盾、保障饮用水安全,浦江县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先后开展了仙华水库建设工程、自来水厂改造工程,使供水水量得到基本保障。同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提高植被覆盖率、治理水土流失,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好转。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饮用水水源地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1)需水量增大,用水供需矛盾加剧随着浦江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城镇建设的规模扩大,城区人口聚集能力增强,工业、生活用水量呈增长趋势。但在仙华水库建成以前,城区供水水源为金坑岭水库,饮用水水源单一,供水能力不足,尤其在秋旱、冬旱相连时农田灌溉用水和城市用水矛盾非常突出。同时预计到2020年,城乡一体化供水区域的日均需水量将达到11.4万m3,超过仙华水厂的可供水量,通济桥水库的引水工程建设十分迫切。(2)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源污染日益加重二级水源保护区内分布有杭坪镇的25个行政村,现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位于金坑岭水库和仙华水库库区内的仙华山风景区,随着旅游的发展,尤其是农家旅社、饭店经营产生的餐饮污水及垃圾未有得到妥善治理,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产生一定污染。(3)近年,山区乡镇的道路、水利等基础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但筑路、采石、水利建设等开发工程活动也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对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一定威胁。第三章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3.1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3.1.1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现状浦江县环境监测站2006年对金坑岭水库的水质监测结果,见表3-1。表3-1 金坑岭水库水质监测结果(2006年) 监测时间监测项目执行标准(II类)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水温()-7.09.012.018.519.016.0pH值697.047.306.947.067.097.80电导率(/cm)-997410610590112氰化物(mg/L)0.050.004L0.004L0.004L0.004L0.004L0.004L溶解氧(mg/L)610.011.67.444.816.607.40BOD5(mg/L)31.402.742.580.080.511.25高锰酸盐指数(mg/L)42.151.642.163.022.741.86CODCr(mg/L)155.284.326.725.767.487.90NH3-N(mg/L)0.50.080.140.080.120.190.20石油类(mg/L)0.050.05L0.05L0.05L0.05L0.05L0.05L挥发酚(mg/L)0.0020.002L0.002L0.002L0.002L0.002L0.002L六价铬(mg/L)0.050.004L0.004L0.004L0.004L0.004L0.004L总磷(mg/L)0.010.0070.0040.0060.0050.0040.006氟化物(mg/L)1.00.040.0530.110.0820.050.041水样外状描述-无色,清无色,清无色,清无色,清无色,清无色,清注:数据后加大写字母L,表明该项目为未检出由表3-1可知,金坑岭水库现状水质情况良好,除7月份溶解氧监测数据未达标外,其它监测指标基本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质标准要求。3.1.2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根据20022006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金坑岭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质标准要求。重点对CODCr、氨氮和总磷三个污染因子的等标负荷值进行了比较,见图3-1:CODCr、氨氮:与2002年相比,2006年CODCr、氨氮监测指标有所上升,水质状况有所下降,但仍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质标准要求。其中20042005年水质有所好转,2006年水质又出现恶化的趋势,应予以重视。 总磷:与2002年相比,2006年总磷监测指标略有上升,水质状况略有下降,但仍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质标准要求。其中该指标在2004年以前一直呈上升趋势,20052006年该指标下降明显。图3-1 金坑岭水库水质主要污染因子等标负荷变化曲线图(20022006年)3.2 入库水体水质状况评价金坑岭水库、仙华水库来水除水库自身集雨面积范围内的汇入溪流外,还有壶源江上游的引水,引水区域主要位于杭坪镇,其境内的水库、溪流水质将直接影响到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壶源江上游(源头-鼎步桥断面)属类水环境功能区。2006年8月1日,在杭坪镇境内的溪河、水库选取了6个断面进行了取样监测,水质情况见表3-2。表3-2 杭坪镇地表水环境监测结果及水质类别(单位:mg/L,pH除外)断面编号123456II类水质标准III类水质标准断面名称外胡水库源头外胡水库派顶水库石宅下游杭坪引水口薛下庄引水口pH 监测值7.508.288.687.828.928.746969类别IIIIIIIIIIII氰化物监测值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0.050.2类别IIIIII溶解氧监测值6.467.148.088.379.059.3765类别IIIIIIIIBOD5监测值3.823.574.552.123.192.8534类别IIIIIIIVIIIIIII高锰酸盐指数监测值2.723.403.253.023.783.5646类别IIIIIIIIIIIICODCr监测值5.805.2810.53.849.606.241520类别IIIIIIIIIIII氨氮监测值0.230.110.200.140.880.300.51.0类别IIIIIIIIIII石油类监测值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0.29未检出0.050.05类别IIIIIVI六价铬监测值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0.050.05类别IIIIII总磷监测值0.0310.0280.0120.0440.0310.0280.1湖库0.0250.2湖库0.05类别IIIIIIIIIIIIIIIII总氮监测值1.250.580.5980.5890.9890.3720.51.0类别IVIIIIIIIIIIII氟化物监测值0.0780.0730.0750.0850.120.0961.01.0类别IIIIII铅监测值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0.010.01类别IIIIII水质类别IVIIIIIIIIIIVIII/超标项目总氮总磷BOD5总氮总磷总氮BOD5总氮石油类总氮BOD5总磷/从监测结果来看:1号、2号监测点总氮、总磷、BOD5超标,外胡水库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3号监测点总氮、BOD5超标,派顶水库呈中-富营养化状态,有出现蓝藻现象;4号监测点总氮、总磷超标;5号监测点石油类、总氮、氨氮超标,杭坪引水口水体为IV类水质;6号监测点除总磷略超过类水质标准外,其余监测指标均符合II类水质标准要求。由此可知杭坪镇境内地表水水质未能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主要超标因子分别是总氮、总磷、BOD5和石油类,其中总氮、总磷、BOD5超标原因主要是生活污染、农业面源的影响,石油类超标主要是因为杭坪镇现有加油站的影响。图3-2 杭坪镇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分布图3.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分析金坑岭水库、仙华水库作为浦江县城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金坑岭水库、仙华水库水质满足功能区II类水质标准要求,但随着城区生活饮用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需从壶源江(杭坪镇段)引水补充,饮用水水源安全形势日趋严峻,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3.3.1水源地管理浦江县政府于2004年8月正式出台了浦江县城区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办法(浦政办200414号),划定了金坑岭水库、仙华水库及相关区域为浦江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并根据金坑岭水库的敏感性质划分了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但对于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职责尚不明确,管理职能分散在各个部门,组织管理机构不完善,水源地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3.3.2水源污染近年,随着饮用水水源地范围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仙华山风景区旅游的开发,工业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农家旅社及饭店污水污染均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1)工业污染杭坪镇水源地范围内有2家规模较大的水晶加工企业,1家制锁企业和分布在东岭、杭坪、殿口等村家庭作坊式水晶加工户(拥磨珠加工机器200300台)。分散的磨珠加工户工业废水直排,废渣乱倒现象时有发生,2家水晶加工企业虽然都有污水净化处理设备,但也存在处理超标排放及废渣乱倒现象。此外,杭坪镇曹源村及附近村的火腿加工家庭作坊,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加工废水排入派顶水库,是造成近年派顶水库蓝藻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2)农村面源污染生活面源:区内生活污水直排;除镇政府、杭坪中学、杭坪中小三家单位实行沼气净化处理外,区内人口产生的粪便也基本上处于直排状态;农业面源:区内分散养殖的畜禽粪便未经净化处理处于直排状态;区内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对水源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生活垃圾:除已通过村庄整治的7个村实行了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外,区内其余村庄的垃圾随处倾倒现象严重,且大多倒在溪边,如图3-3。图3-3 保护区典型生活垃圾污染(3)农家旅社、饭店污水污染据调查,仙华山风景区内共有41家农家旅社,每天接待游客在200人次至500人次之间,由此产生的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金坑岭水库,对水库水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仙华水库的引水口位于杭坪镇薛下庄,而位于其上游不远处就有杭坪镇区与老三叉路口附近的8家餐馆,每天接待游客在200-300人次,其排放的污水也直接排入壶源江,对引水水体水质有较大程度的影响。3.3.3水产养殖污染据调查,保护区内山塘水库存在饲料投饵养殖情况,对水库水质有较大影响。如位于二级保护区内的外胡水库,20042005年间有60只网箱养殖的鲟鱼,每天投加的饵料量约在60-70kg左右,由于每天进行密集投喂,养殖区水质比库尾水质明显要差,水库水质的高锰酸盐指数(CODMn)已经呈现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的趋势。3.3.4存在的环境风险浦江县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杭坪镇杭口坪,虽然目前垃圾填埋场的污水已通过隧洞引入污水管道,但渗透于地下的污水、特大暴雨溢流出来的污水及垃圾填埋场废弃后的管理问题,仍是危及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的潜在隐患。20省道浦江段改扩建工程自完成后,道路交通运输量明显提高。由于该道路穿过杭坪镇,一旦有运输危险品或化学品的车辆出现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必将对二级保护区水源造成极大影响,进而对金坑岭仙华水库水源地的安全造成威胁。3.4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评价结论一级保护区金坑岭仙华水库水质状况良好,基本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票据考试题库及答案
- 网络等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影像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 保育员考试分析题及答案
- 医保管理部考试题及答案
- 闸东路小学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兽医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
- 口腔药剂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 药品购销员实操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茶叶加工工(中级)模拟试题与答案
- 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课堂精研】打造议论文分论点+课件
- 陶艺制作与技法作业指导书
- 《SAP培训资料》课件
- 《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预防与护理规范》
- 《干部履历表》(1999版电子版)
- 《植物的组织培养》课件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少年有梦》测试卷(含答案)
- 医院超市经营服务方案
- 锂电池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大疆80分钟在线测评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