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回收系统、热回收技术原理及其在冷水机组上的应用.doc_第1页
热回收系统、热回收技术原理及其在冷水机组上的应用.doc_第2页
热回收系统、热回收技术原理及其在冷水机组上的应用.doc_第3页
热回收系统、热回收技术原理及其在冷水机组上的应用.doc_第4页
热回收系统、热回收技术原理及其在冷水机组上的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回收系统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倡导,热回收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使用普通的集中空调系统 总是有许多的冷凝热被直接排放到大气,造成能源浪费的加大,并且存在对周围环境的热污染。如果能将冷凝热全部或部分回收用来加热生活热水或用于恒温恒湿机的再热,不但可以减少冷凝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可以节省能源(电、油、煤等)。本公司专业承接包括水冷式机组和风冷式机组的部分热回收或全热回收系统工程,以及对室内排气的热回收工程。(1)、空压机热回收应用空气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所耗废的电能转变为热量后经冷却器被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白白带走,实际上约有75-85%的热量完全可以被回收利用。璟赫机电可通过对空压机原有油冷系统的改造,在油冷却回路中利用热交换器及温控元器件等构成运行时独立于原机系统的空压机热回收系统,系统工作高效可靠,并且几乎不影响原空压机之工作,空压机品牌、机型及结构不受限。 热回收实例参考图片a、空压机热回收、废热回收的典型应用1)可作为其它液体介质的加热;2)可作为锅炉补水的预加热;经过预热可节约锅炉能耗约10%;3)可为中央空调系统提供热水使用;4)可作为生活用热水源b、利用空压机产生的废热气,与室外冷空气混合,提高基础空气温度。中央补气空调箱 注:夏季风阀1开启,风阀2关闭,空压热气直接排至室外; 冬季风阀1关闭,风阀2开启,空压废热气回收至中央补气空调箱。c、通常,有一些生产区域因设备及有员的卫生要求,需要补入一定量的新风。冬季时,新风是经过预热空调箱处理过才补入室内的,进入空调箱的新风是室外温度很低新风。可以将压合机产生的废热气与室外低温新风进行混合,提高进入空调箱的基础空气温度,从而减少热盘管对热水或蒸汽的用量,达到节能的目的。(2)、压合机废热的利用 a、利用压合机产生的废热,作为热源对冷水进行加热。 压合机废热的利用(图-1) b、普通的压合机管路系统,压合机产生的热量是作为废热排放到环境中的,热量没有被充分利用。如图-2所示,是一市水恒压恒温供水系统,冷水(自来水)由一蒸汽板式换热器进行加热,保持恒定的供水温度(设备对温水有一定的要求)。现可以对此水系统进行优化,利用压合机产生的废热对冷水进行初步加热。当供水温度达不到要求时,蒸汽再对冷水进行第二次加热,最终保持供水温度恒定。此方案可以减少蒸汽的用量,当蒸汽是由锅炉产生时,节能效果越明显。(3)、冰机冷凝器废热的利用a、利用冰水主机冷凝器产生的废热,作为热源为空调箱提供低温热水。 b、通常,冷却水系统将冰水主机冷凝器产生的废热,由冷却塔散热排至大气环境。此部分热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现可以对原水系统进行优化,利用冷凝器产生的热量对空调箱热盘管进行加热,提供低温热水。 (4)、热泵机组冷凝器废热的利用a、利用热泵冷凝器产生的废热,作为热源提供生活热水。 热泵机组凝器废热的利用(图-3) b、通常,热泵机组冷凝器产生的废热由室外机上面的散热风扇直接排至大气环境中,没有回收利用。现可以优化设备,利用冷凝器产生的热量提供生活热水。 (5)、室内排气的利用a、利用室内排气,预冷或预热新风b、通常,室内的排气是通过排风机直接排至大气环境的,没有回收利用。现可以安装一套热回收装置,夏季时,利用排气(冷风)对收入室内的新风进行预冷,减少空调箱冰水的用量。冬季时,利用排气(热气)对引入室内的新风进行预热,减少空调箱热水或蒸汽的用量。热回收技术原理及其在冷水机组上的应用 2010-8-27 来源: 1.前言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然而能源的相对短缺已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这一矛盾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长期存在,并且有愈加明显的趋势,同时,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如今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不堪重负。为此,国家确立了“节约与开发并重,节约优先”的能源方针,并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新发展理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产条件的日益改善,人们对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如今,各类冷水机组已成为重要的实现方式,但伴随的却是巨大的能源消耗。因此,节能降耗理应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更是摆在每一家空调制造企业面前重大的课题。 2.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如图1所示,压缩机吸收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排入冷凝器,冷凝为中温(3050)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膨胀阀节流降压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实际为气液混合物),进入蒸发器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回到压缩机,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k=0+Pin 式中,Pin压缩机吸收并压缩制冷剂消耗的功率; 0制冷剂在蒸发器吸收的热量,即制冷量; k系统通过冷凝器放出的热量。 3.热回收技术 3.1热回收原理 从图1可知,机组经冷凝器放出的热量通常被冷却塔或冷却风机排向周围环境中,对需要用热的场所如宾馆、工厂、医院等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同时给周围环境也带来一定的废热污染。 热回收技术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冷水机组运行过程中排向外界的大量废热回收再利用,作为用户的最终热源或初级热源。 如图2所示,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先进入热回收器,放出热量加热生活用水(或其它气液态物质),再经过冷凝器和膨胀阀,在蒸发器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返回压缩机。图中热回收器便是热量回收的载体,起着热量回收和转移的作用。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得到如下关系式, k+R=0+Pin 式中,Pin压缩机吸收并压缩制冷剂消耗的功率; 0制冷剂在蒸发器吸收的热量,即制冷量; R制冷剂在热回收器中放出的热量,即热回收量; k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或过冷)放出的热量。 3.2热回收类别 针对热回收器回收热量的多少,热回收又可以分为部分热回收和全热回收。其中,部分热回收只能回收冷水机组排放的部分热量,全热回收基本回收了系统排入环境中的全部热量。 3.3热回收器形式 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和用户终端的具体需求,热回收器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如管壳式、板式、翅片管式、套管式等。 4.热回收技术在冷水机组上的一般应用 根据冷水机组通常的使用场所,一般以水作为热量回收的媒介,在此以制取免费卫生热水为例展开讨论。 如图3所示,由热回收技术原理可知,热回收器里通过的是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温度约7085),在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热回收器的同时,利用循环水泵将常温的水送入热回收器,在热回收器里水与高温制冷剂蒸气进行热交换,制冷剂被冷凝的同时将水温升高,然后返回热水储存箱,水泵再次从储存箱中将水送入热回收器进行循环加热,使热水温度进一步升高。储存箱中的水经热回收器多次热交换,最终达到客户要求的水温(55-60左右)。当热水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循环水泵停止工作。 用户通过热水阀自储存箱中提取卫生热水,一旦水箱中水位降低,补水装置自动补水,此时水温开始下降,当水温降到低于设定值时,热水循环泵自行启动运转,再次通过热回收器对储存箱的水进行循环加热(前提是冷水机组在运行中),这样就确保储存箱中的热水温度维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5.应用分析 部分热回收因为只回收了冷水机组运行过程中排放的部分热量,因此,经热回收器后的制冷剂仍是气相或气液相混合物,为保证制冷剂的完全冷凝和过冷,需经水冷冷凝器或风冷冷凝器的进一步冷凝,仍有部分余热排入大气中。当然,因为是部分热回收,所以热水温度相对较高,理论上无限接近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通常可达60左右甚至更高,有效满足日常对卫生热水的需求。 全热回收基本回收了压缩机排放的全部废热(微少热量通过压缩机壳体和排气管路散失到外界环境当中),因为是全热回收,制取的热水温度较部分热回收低(通常为3050),此时可以实现水冷冷水机组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或风冷冷水机组风机停止工作。当然,若热量回收的过程中,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或冷凝风机继续运转,等效于对从热回器流出的液态制冷剂的进一步过冷,从而提高了机组的效率即COP值,实践证明,COP值一般可以提高3%5%。 6.结束语 通过热回收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减少了冷水机组运行过程中排放的大量余热,降低了对环境的废热污染,另一方面,由于制取免费的卫生热水,降低了对锅炉、电加热器等传统加热设备的过度依赖,同时,对液态制冷剂的进一步过冷作用,提高了冷水机组的能效比,改善了机组的运行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