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3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含解析.doc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3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3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含解析.doc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3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3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含解析.doc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3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3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含解析.doc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3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3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精考点系列之最困难考点系列 地理必修3考点3 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1.水土流失的概念:水土流失是指缺乏植被保护的土地表层,被雨水冲蚀后引起跑土、跑肥、跑水,使土层变薄变贫瘠的现象,是土壤侵蚀的一种主要形式。 2.水土流失形成原因 (1)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方面,它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基本条件。它们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自然条件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气候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地形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植被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雨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土壤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强 黄土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过渡性”特征及特殊的土壤组成,是水土流失问题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2)人为因素:是通过改变自然条件而得以实现的,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如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 在黄土高原地区易引发水土流失的自然前提下,长期的人类活动,尤其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地表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问题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破坏植被原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过度开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失的物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过度樵采破坏森林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露天开矿,滥挖窑洞开矿、挖窑洞,破坏了植被,使土壤抗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战乱和营造宫殿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1)水土流失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水土流失指在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下,土壤受到侵蚀(破坏、磨损、散、搬运、沉积的过程)的现象,一般在坡耕地、放牧的荒山荒坡、沟壑等三种土地产生这种生态环境问题。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表物质性状、地形坡度、降水强度、地表植被覆盖率等;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表形态和植被状况来影响水土流失。(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源头地区山区侵蚀和淤积。水土流失下游地区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生态恶化干旱灾害频繁。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黄土、气候、地质构造、植被黄土特征: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易侵蚀。降水集中、多暴雨(300-650mm,集中于7、8、9三个月)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强烈、高低起伏、多地震植被:历史上存在森林、森林草原,现在植被稀少人为原因:开垦坡地、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开矿、无计划修建窑洞(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根本措施:改善植被条件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应急措施工程措施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全面规划、标本兼治小流域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水土流失严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深居内陆,且位于阶梯交界处 B.水土流失严重,但地质地震灾害较少C.位于从半干旱向干旱过渡的地区 D.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其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A.黄土高原降水量较南方丘陵山区大B.黄土高原降水强度较南方丘陵山区小C.黄土高原植被破坏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D.黄土高原上黄土抵抗侵蚀能力极低【答案】(1)D (2)D【解析】(2)此题注意审题,“最主要自然原因”,所以黄土高原植被破坏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不能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与黄土高原上的地表物质黄土特性有关,黄土疏松、质地均匀,没有团粒结构,缺乏有机质,土粒之间仅依赖钙质胶结,因而黄土在水中极易分散,抵抗能力极低,在加上黄土有发达的垂直节理,更利于流水侵蚀与崩塌。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13题。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2.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3.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上右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 B C D【答案】1.C2.D3.B 每道试题4分,共20分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图甲是我国东北高纬黑土区某小流域内9条切沟沟头黑土侵蚀量统计图,图乙为编号2切沟景观,读图,完成12题。1.据观测可知,大部分切沟沟头的春季侵蚀量大于雨季侵蚀量,原因可能是()冬季土壤冰冻胀裂沟头 春季融雪径流量更大夏秋季沟头植被较密集 雨季雨水径流量较小A. B. C. D.2.该小流域内9条切沟沟头宽度基本相当,则沟头发育最深的是()A.编号8切沟 B.编号6切沟 C.编号4切沟 D.编号2切沟【答案】1.C2.A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3-4题。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4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答案】3.A4.D【解析】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包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包括轮荒的耕作制度和露天开矿等。4.水土保持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但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日月山,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河南等省区部分地区,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180米。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现在,黄土高原平坦耕地不到1/10,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1035的斜坡上,地块狭小、分散,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地貌的基本特征。材料二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带,本区人口承载力低于30人/平方千米,其中北部低于10人/平方千米,而其实际的人口密度远高于此,如延安地区为47人/平方千米,榆林地区为64人/平方千米,有的县甚至超过100人/平方千米。人口严重超载,被迫开垦30以上的陡坡地材料三下表为黄土高原某地1978年和2007年相关统计资料。统计项目1978年2007年耕地面积/万公顷4.04.6森林、草原面积所占比例/%1810气温年较差/3336年降水量/mm440380水土流失范围小大粮食平均亩产/千克160150粮食总产量/万吨9.610.5人口/万3240(1)你知道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貌特征是如何形成的吗?(2)黄土高原上的典型民居是窑洞,这与黄土质地有什么关系?这种土质对水土流失有什么影响?(3)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该区域的降水有什么特点?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什么影响?(4)30年间,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当地自然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有哪些?【答案】(1)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长期过度农垦,植被破坏严重,加之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及黄土的易侵蚀性等因素的影响,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貌特征。(2)黄土直立性较强,适宜建窑洞。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极易受到流水侵蚀,导致水土流失。(3)黄土高原位于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