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之鉴 小金属国储风云待起.doc_第1页
稀土之鉴 小金属国储风云待起.doc_第2页
稀土之鉴 小金属国储风云待起.doc_第3页
稀土之鉴 小金属国储风云待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稀土之鉴 小金属国储风云待起目前,建立小金属国家战略储备、建立矿产储备资源基地、进行采矿权的清理整顿工作,意图就是要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能力、环保能力、后续深加工能力,实施产业升级,对不能达标的企业实施淘汰,而不是简单的抬高矿产价格。国土部储备司副司长许大纯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于小龙国家战略储备犹如一枚市场的重磅炸弹,在2011年的中国的小金属市场显示了它的威力。中国优势小金属矿产的“白菜”价格从此一去不返,随之而来的却是暴涨暴跌的市场动荡。自2010年11月市场传出我国将开展对稀土等十种金属进行战略收储的研究工作后,稀土、钨、铟等小金属矿产价格就开始一路飙升。2011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稀土战略储备之后,稀土各矿产价格更是在两个月间上涨超过500%。其他小金属价格受其带动,也纷纷发力上扬,钨精矿价格上涨两倍有余,一项受需求抑制的精铟价格也上涨了两倍之多。然而,在市场大喊“狼来了”之后的几个月后,稀土国家战略储备的计划却并未真正实施。失去政策刺激的市场反过来又上演了一幕暴跌行情,一个月间,碳酸稀土价格下跌50%左右,氧化镨钕价格下跌约30%,钨精矿下跌20%,精铟价格下跌30%。半年间,小金属市场上游矿产价格的暴涨暴跌,几乎让下游企业和投资者无所适从,损失惨重。“市场如此动荡,企业生产几乎无法进行,所以只能选择停产、惜售,经济发展从何谈起?”一位稀土永磁材料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然而,正当市场风波稍平之时,国家战略储备又传消息。2011年底,即将出台的有色金属“十二五”规划透露,我国将对稀土等10种小金属建立完整的国家储备体系。小金属国家战略储备又一次箭在弦上。又一个稀土钨(w)、钼(m)、锡(x)、锑(t)、铟(yn)、锗(zh)、镓(ji)、铌(n)、钽(tn)、锆(go)是此次涉及“十二五”国家战略储备的10种小金属的名字。它们虽然不是稀土,但是却与稀土一样,都是现代工业和新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性矿产。其中除锡、铌、钽、锆外,其他6种小金属和稀土一样,在矿产储量和出口数量上,中国都是绝对的资源大国 上世纪90年代,锡也是我国的优势矿产,占到世界产量的1/3。但是,由于大量出口和电子产业向中国的转移,2005之后,我国以变为锡净进口国,丧失了资源优势。并且与稀土同病相怜,在2011年之前,它们同样遭遇到像白菜般的贱卖外销。“中国的一些优势小金属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又是一个稀土,并且和稀土一样,面临着行业混乱和开采失控的危机局面。”全国矿业联合会总工程师吴荣庆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从长久以来,由于我国的工业技术能力有限,钨、钼、锡、锑、铟、锗等战略金属矿产一直作为出口创汇的矿业产品。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对采矿权的下放,再加之各地方对于矿产利益的追逐,各种小金属矿产和煤矿一样陷入了一哄而上、各自为战、有矿快采的混乱局面,致使本来就需求量较小的小金属矿产市场出现了供应过剩的局面。为了增加产值、扩大出口,各地小金属矿产纷纷压低价格、恶性竞争,最终导致小金属开采失控,国际市场价格话语权丧失。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甲斌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目前,我国钨精矿产量接近10万吨,而国内消耗不足3万吨。并且,中国有80%左右的所谓钨产品是以氧化钨、钨酸盐、钨钎杆、粗钨丝等初级产品出口到国外。虽然,从2005年开始国家就开始对钨、锡、锑等小金属开始了行业整顿,实施了总量控制和出口配额等约束政策,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市场混乱、开采失控的局面。2009年钨精矿的总量规划指标只有6.81万吨,而实际产量却达到9.91万吨,超采45.5%。钨精矿产量始终难以控制。“中国正在以65%的储量,支持着世界85%以上的钨资源供给。依照目前开采进度,我国钨资源仅能维持不到25年,而俄罗斯与加拿大的静态储采比分别达到100年和400年,横向比较,我国钨资源优势快速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陈甲斌说。中国矿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总工程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吴荣庆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导致钨、钼、锡、锑等单体矿藏开采总领难以控制,出口难以遏制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没有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基地的制度。矿产总体控制生产指标分配过于散乱,不能得到有利执行和监督,生产规划名存实亡。一些没有后续深加工能力的矿产企业只能选择将矿产廉价销往国外,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走私矿产。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燕海表示:中国的钨、铟和稀土等稀有金属储量居全球第一,产量占全球的80以上,钼、锗等稀有金属的储量和产量也居全球前列。由于国内市场的恶性竞争和低位价格战,使得中国的稀有金属资源浪费严重。在近年中国的稀有金属储量和战略性地位迅速下降。因此必须迅速建立稀有金属战略储备制度,以提升中国在稀有金属上的贸易定价权和话语权。稀土国储成迷2011年5月,已经理清思路的中国小金属矿产政策正式发力。稀土作为第一个计划实施国家战略储备的小金属种类开始了行业整顿风暴。在北方轻稀土之都的包头,包头钢铁集团旗下的包钢稀土获得了对包头稀土矿产的统购、统销大权。在南方,以五矿、中铝为核心的稀土矿产整合也初具规模。大量从事开采、选矿、冶炼的小企业纷纷被要求关停或被兼并重组。稀土价格一路飞涨2011年5月至7月,3个月间稀土价格直线上涨超过1倍。然而,好景不长。对于高企的稀土价格,萎靡的市场需求似乎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撑。在氧化镨钕7月份经历了130万元/吨的高峰之后,掉头开始狂跌。跌势直至9月19日包钢稀土90万元/吨的回购价格出台才得以稳定。截至12月上旬,氧化镨钕价格稳定在80万元/吨上下,比最高峰下跌38%以上,而比2011年年初上涨约4倍。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稀土价格连续下跌,除了前期炒作回调的原因外,表明稀土下游分离企业和使用企业并不接受这么高的价格,并且部分企业超采盗采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以大型稀土企业为主导的整顿政策还存在许多考虑不周之处。如果没有包钢稀土依托行业垄断地位进行企业收储,不知稀土价格还会下跌到什么程度。据包头市稀土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包钢稀土仅对有生产指标的氧化稀土进行回购,而且回购对象基本都是其下属的子公司,面向市场公开收储的操作只是个别案例。以包钢稀土的财力建立面向全国市场的收储平台几乎不太可能。如果,稀土市场受经济不景气影响,需求继续萎缩,那么,仅凭包钢稀土的企业收储是难以阻挡价格的下滑趋势的。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包钢集团原董事长林东鲁也表示,企业储备代替不了国家战略储备。企业储备难以在企业利益面前兼顾行业的整体利益,因此还是希望国家储备早日出台。然而,据记者从工信部了解,虽然,稀土国家战略储备计划早已研究多时,但是,依旧没有启动迹象。目前,包钢稀土的储备资金仍有由企业自行承担,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只是象征性的分别给予1000万元的贴息支持。这与外界对包钢稀土承担国家战略储备的职能的猜测相距甚远。小金属国储机制“猜测政策往往是徒劳的。与其猜测政策何时出台,不如搞清楚稀土价格暴涨暴跌的实质和政策目的。”全国矿业联合会总工程师吴荣庆表示。据相关人士提供的内部资料显示,2011年之前,稀土矿产品的生产已经处在严重失控状态,市场参考产量与实际供应产量完全背离。北方轻稀土主要产地包头市的规划产量只有4万多吨/年,而实际产量却达到了9万多吨,超产125%。而南方重稀土的失控情况更为严重,仅广东省河源等地,碳酸稀土规划产量只有2000吨/年,而实际产量却达到了3.5万吨,超产竟然高达16.5倍。“每一吨超产其实都是违法生产。一个将价格建立在违法生产基础上的产业,势必在政策的风吹草动面前显得惊恐不安。”吴荣庆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国土部储备司副司长许大纯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稀土行业整顿,控制稀土产量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此时出台国家战略储备只能加剧稀土价格的炒作,加大企业超采盗采的冲动,这与实施矿产总量控制的目标背道而驰。目前,国土部正在进行稀土和部分小金属资源保护地和开采规划区的规划、部署工作,力图从总量上控制稀土超采、供应过多的情况。一位接近国土部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稀土价格虽然经历波动,价格有所下跌,但是,依旧处在历史高位。国家战略储备不会在这个时机出台,来趟这趟浑水。有色金属“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建立完整的国家储备体系包括,企业储备、国家战略实物储备和矿产资源地储备三种。一些比较集中的小金属企业储备能够达到控制产量稳定价格目的的,国家财政就没有必要做过多投入。对于一些产量较小、战略地位突出,或者主要依赖进口的矿产,例如,南方的重稀土和主要依赖进口的铌、钽、锆可能会更早实施国家实物储备;对于一些伴生矿,例如,铟、锗、镓等涉及我国下一步新技术转型,且目前下游开发不足,又受主体矿产影响市场波动较大的矿产也会优先考虑国家实物储备。而对于产量较大、超采严重,例如,轻稀土、钨、钼、锑等矿产将实施矿产资源地保护政策。此外,我国还将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基地的建设,将小散乱的矿产企业进行关停并转,由有能力的大型企业单独承担矿产资源基地的综合利用开发,而对于非矿产资源基地外的矿产开发一律不批、不采。“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首先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实施矿产资源总量控制,并形成几个大型综合矿业集团,结束矿产资源小散乱的生产局面。基本达到矿上生产与资源储量相匹配的状态。至于矿产价格将有市场自己决定。”吴荣庆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小金属风云待起无论小金属价格是否有市场决定,但是,随着未来小金属完整的国家战略储备体系的建立,小金属供应必然受到政策抑制。如果政府能够严格落实矿产资源调控目标,那么按照内部资料显示,我国北方轻稀土的市场供应量将至少减少50%,南方重稀土更将出现成倍的产量削减,钨、钼 钼在上世纪90年代还被认为是稀有矿产,是铜矿的半生品种。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现多个大型钼单体矿藏,原有认识已经有所改变。、锑等单体矿产实际供应量也将缩减30%左右。铟、镓等半生矿产也将因实施国家实物储备,而实现产、价平稳。供给预期的全面收缩将给小金属价格上涨带来持久的动力。然而,下游企业是否支持这种价格的冲动呢?2011年9月21日,包钢稀土推出企业收储,将以氧化镨钕为代表的稀土价格稳定在80万元/吨附近后,以钕铁硼永磁材料为主要产品的正海磁材、江粉磁材、银河磁体、横店东磁、北矿磁材均出现8%4%的跌幅。截至2011年12月15日,以上各股股价出现明显分化,银河磁体经历一番涨跌股价比9月21日上涨2元,正海磁材基本持平,而其他个股则一路下跌股价下错30%左右,跑输大盘。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员桑永亮表示,由于9月以来稀土价格保持高位平稳,稀土永磁板块出现分化,享有资源优势和高附加值稀土产品的企业股价受大盘拖累较少,股价保持平稳,而过多依靠钕铁硼磁片生产的企业则出现业绩下滑。华泰联合证券研究员叶洮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目前,在以稀土为代表的“中国优势”稀有金属领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定价权优势的良性演变已经出现。稀土价格虽然有所下跌,但是,最终会被稳定在较高位置。今后随着新型战略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稀土高附加值产品价格将能够向下游传导,企业长期业绩向好。对于价格难以向下游传导的低附加值稀土产品,将出现较大等行业洗牌和替代技术的应用。一位稀土永磁材料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目前稀土价格能够稳定下来对于企业生产就是利好,尽管受上游产品涨价影响,企业基本在微利生产,但是,总比停产要好得多。中国矿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总工程师吴荣庆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面上看,部分稀土材料还打着高新科技的幌子,但是,实际上已经产能过剩。以钕铁硼永磁片为例,目前全国产能已经达到约2万吨,而整个十二五规划才仅有4万吨的需求,大量稀土材料在打着高新产品的幌子出口资源。今后,稀土下游产业出现行业整合将是必然趋势。”受国家矿产政策影响,稀土产业已经率先开始分化,其他小金属产业升级也在谋划当中。五矿集团总裁办新闻部高姓负责人在电话中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五矿正在积极进行矿山综合利用项目的开展,对于旗下钨、铟等小金属矿产正在进行产品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并且,不会依靠资源优势抬高市场价格,况且单凭五矿一家也难以实现。华泰联合证券研究员叶洮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尽管在经历了上一轮价格波动后,钨制品下游需求不旺,价格有所松动,但未来35年内,随着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钨总体需求将呈现10%以上的高速增长,仅切削刀具一项未来就将达到约330亿元的规模。这无疑有力的支撑了钨价的长期上涨趋势。并且,鉴于钨矿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