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的三个有效切入点.doc_第1页
高三化学复习的三个有效切入点.doc_第2页
高三化学复习的三个有效切入点.doc_第3页
高三化学复习的三个有效切入点.doc_第4页
高三化学复习的三个有效切入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复习的三个有效切入点(姜宏文作者简介:姜宏文,男,1979 年12 月出生于湖北黄冈,200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北师大教育硕士。北京市北师大燕化附中高中化学教师,一级教师,党员,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硕士。联系地址: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迎风南路2号北师大燕化附中化学组 102500联系电话Email: 北师大燕化附中 北京 102500)摘要: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和新课程理念,探讨了从高中化学实验、化工生产和生活实际三个角度为切入点进行高三化学复习的方法、作用和意义。关键词:高中化学 复习 切入点 STSE 化学实验 化工生产 生活2000年初,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拉开了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序幕。其中科学素养是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重要归宿,科学素养教育以成为国际理科课程改革的主流。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二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三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基本了解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王磊等主编.高中新课程选修课教与学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纵观许多国家的化学课程,科学素养是建构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基础,也是课程实施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科学素养落实到化学课程,一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STSE(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三个维度来具体描述。基于实验和STSE建立的教学情境在新课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在高三复习时它们也是必不可少的。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多、任务重,同时高三的复习对学生来说不如高一、高二新课学习那样新鲜有趣。只有将知识的复习提升为能力素质的培养,将单调、抽象、枯燥的知识转变为形象生动的情景,才会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只有将繁杂、无序的知识通过一定方式,加工整理变得系统化和条理化,才会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复习的效果。 一、以实验为切入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高三化学复习同样也离不开实验。1. 以教材中演示实验为重点进行复习。结合教学经验和实际,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不难发现,教材中含有实验插图和实验操作说明的地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这些实验可操作性强,在新课的教学中,通常是以教师的演示实验或者学生实验的方式完成的。实验呈现的知识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内容和重要内容,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也是各类考试考察的重点和热点。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用好教材中有关实验的素材?首先应让学生回归教材,找出含实验图片的地方。结合装置图和操作说明了解相关实验知识:装置-操作-现象-方程式-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反应原理、操作要点、应用、常见问题)等。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依托教材,每个学生都能方便的复习;学生很容易通过教材中的图片、文字说明、笔记再现出高一、高二的学习情景,加深理解和记忆,较快达到复习效果。2借助实验录像和实验视频通过实验录像,将重要的实验快速而完整的再现。如此以来,高三的化学复习也能形象生动起来,能让学生多些兴趣。现在的教室大多有多媒体设备,因此该方法也具有普遍性。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挑选出视频材料,并安排好顺序,根据复习要求设置好相应的问题。在应用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回忆、思考。结合录像材料,让学生说出装置名称、仪器中应装入的试剂,说出操作方法,预测实验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由于是复习课,学生大多能够完成相应的问题。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获的成就感。在多次的训练中还可以培养借助实验装置图进行思考、联想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二、以工业生产为切入点工业生产为人类生活创造了物质财富,也体现了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我们学习化学除了了解基本的化学常识,培养基本的科学素养外,还要借助化学知识来进行生产和指导生活。这也符合新课程模块“化学与技术”的课程要求。与化工生产有关的高中化学内容主要有:1.石油的分馏2.硅酸盐工业(水泥和玻璃的主要成分、生产原料)3.接触法制硫酸(生产的三反应、三设备和主要工艺;SO2催化氧化的条件)4.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电极反应、电池反应、现象)粗盐的提纯精制(所加的除杂试剂和顺序)电解槽装置的理解和分析(装置中进口、出口中物质的名称)5.合成氨工业(合成氨条件的选择)、硝酸工业6.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尤其要注意MgCl26H2O脱水的条件及原理。7.铝、铁、硅工业制取方法和反应方程式。8.新课程教材中增加的大量工业生产和技术介绍的内容。以上化工生产中,又以3、4、5为重点。由于这些化工生产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又涉及高中重要的化学知识(如硝酸的制备就涉及到N2,NH3,NO,NO2多种物质的反应),在高考中考察的机率非常高,应当给予重点的关注,必要时可以进行专题复习。由于化工生产包含了大量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原理和科学技术,通过化工生产来进行化学知识复习,可以让学生全面、科学的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解决化工生产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要提示学生分析问题时,还要考虑实际、注重环保。三、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化学与人类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学习化学必须要联系实际。这也是新课程改革重点关注的内容。新课程化学与生活模块对学生的要求是:1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能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做出判断和解释;3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由此,我们必须关注生活中的化学,要能认识化学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合理的使用化学品,借助所学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1. 借助生活常识 我们身边的物质都存在化学元素,都有着自己的成分。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使用身边的物质。高中常考察的有以下物质(或材料)的主要成分:苏打、小苏打、光导纤维、半导体、钻石、水晶、石英、有色玻璃的有色物质、胃酸的主要成分、钡餐等。教师要带领学生多总结、多归类。必要时教师还应该做些扩展和补充,如重金属阳离子Ba2+有毒,那为何可以用BaSO4做钡餐?能否用BaCO3代替?那么Ba2+中毒该如何解毒?一个常识能过几个问题引出几个不同的知识:胃酸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变性、BaSO4和BaCO3的性质。如此一来,会让化学复习的知识内容更加丰富、更具吸引力。2. 结合身边的新闻和热点新闻中常常包含着一些科学知识,我们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辨别新闻信息的真伪,解释原因,用知识和理性来对待新闻。最为化学工作者、教学者、学习者,要积极思考新闻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和原理。很多教师在新课引入时借助一些新闻背景,而高考也常常将当年的新闻热点作为高考命题素材。那么复习时,我们也应该挑选一些好的新闻作为高三化学复习的材料。以下是大家熟悉的几大新闻和对应的化学物质与性质。新闻物质和性质“非典”八四消毒液、过氧乙酸(消毒杀菌)肯德基-苏丹红事件苏丹红毒奶粉三聚氰胺天然气井喷硫化氢(剧毒)神五、神六、神七飞船火箭燃料(高能燃料)以上的新闻,有些是某一年内发生的热点新闻,有些可能是不同的年份都会有发生的(如天然气井喷);有些涉及到的是高中化学学习过的物质,有些是没有学习到的,但都可以在高考中以合适的方式出现。对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更需要教师的关注、整理、挖掘,变成学生获取信息、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材料。表中的中苏丹红、八四消毒液、过氧乙酸(消毒杀菌)在新闻发生当年的高考中已有所体现。三聚氰胺、火箭燃料也必将成为2009年高考的新考点。【案例】以下是有关硫化氢的新闻材料: 2003年12月23日22时15分,地处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川东北气矿一矿井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由于矿井天然气硫化氢含量极高,截至25日18时40分,死亡人数已达191人,其中很多村民是在转移的路上突然倒地死亡。村民介绍:空气里弥漫的怪味让人窒息,感到头昏脑涨、呼吸困难。事故发生后,抢险人员先点燃井气,随后进行压井处理。环保检测机构要密切进行环境监测,要求事故发生地5公里内的灾民暂时不能回家,并强调家里水缸中的饮用水必须经过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引用。可以依次设置以下问题:1. 为何有村民突然死亡?(H2S有剧毒)2. H2S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无色、剧毒气体,有臭鸡蛋气味,可溶于水)3. 为何抢险人员要点燃井气?(将H2S燃烧为危害较小的SO2)4. 如果你在现场,逃生时应该采取什么养的措施?(结合H2S的溶解性、酸性)材料真实,问题贴切,既复习了化学知识,又了解了事故处理的知识!在电视和网络上还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硝酸的泄漏和处理,液氯的泄漏和处理,金属钠的燃烧和灭火等等。通过相关的学习,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理解和解释新闻中相关的问题。有些教师担心有些新闻材料会给学生形成对化学负面的认识。其实科学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事实,我们本来就不应该回避。通过分析事故的起因和了解事故的处理,也交给了学生处理事故和避险自救的常识。当然,我们也跟应该多关注一些正面的信息,如火箭燃料,电解法合成氨的新工艺等等。3. 结合生活的原理 我国使用的化学教材,一直都很注意与生活生产相结合。高中所学内容很多都是与生活原理相关。如做馒头为何要放碱面?明矾为何能净水?泡沫灭火器如何灭火?AgI、干冰为何能用于人工降雨?为何不宜用铁锅来热牛奶?污水如何净化?饮用水(或医疗器具、家用餐具、衣物)如何消毒?这些问题可以集中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复习,也可分散在各个章节复习之中。因为贴近生活,且具有实用性,学生往往都表现出极大地兴趣。【案例】在复习课上,我曾向学生“求助”:家中的银饰表面生锈了,该如何除去银饰表面发暗的物质?学生很踊跃,给出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