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指导水稻病害适期防治.docx_第1页
应用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指导水稻病害适期防治.docx_第2页
应用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指导水稻病害适期防治.docx_第3页
应用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指导水稻病害适期防治.docx_第4页
应用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指导水稻病害适期防治.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用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指导水稻病害适期防治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而水稻生产则为我国粮食供应作出巨大贡献。确保水稻高产丰收,避免病虫害的损害与破坏,成为水稻生产工作的重点。水稻病虫害的适期防治工作开展建立在有效的测报方法之上,结合对具体病虫害特点和危害的分析,采取相应的生物农药进行有效防治,在消除病虫害带来的危害同时,达到良好的环境保护效果。本文对水稻病虫害的测报方法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探究水稻病虫害的最佳防治时期,并对生物农药在防治中的具体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水稻病虫害防治和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有效参考。1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1.1 片面注重虫害的防治,忽视病害的防治 由于农户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对水稻的病虫害理解不到位;加之病害对水稻的危害在前期,防治效果不太明显,但是虫害对水稻的危害显而易见,例如褐飞虱能直接造成“冒穿”、螟虫可导致蔬菜的“枯心”等。因此,农户偏重防治后期的虫害,忽视了前期的病害,造成经济损失。 1.2 病虫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南方的气候比较湿润、温暖,很适合一些害虫的生存、繁殖。当害虫发生次数多了以后,不管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的害虫,在当地 1 年中发生的次数会增加至 46 次;同时,由于近几年来水稻面积减少,但是病虫害的迁入量却大大增加,加重了水稻的危害。常见的病虫害有稻瘟病、螟虫、稻飞虱、赤斑泡沫叶蝉、稻纵卷叶螟等,生长期长,分布广泛,对水稻的危害性较为严重。 1.3 防治技术落后 防治技术的落后会直接导致防治效果差。在农村真正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大部分是老年人或妇女,由于文化程度低,所使用的农药机械并不先进,多数农户仍然使用粗点喷雾,喷射效果较差,直接影响了防治效果。 人为创造一个有利于水稻生长而碍于病虫生长发展的小气候,可以长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危害。因此,农业防治是水稻综合防治的基础,只有切实地抓好农业防治,才能达到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2适当推迟播种期5月20日至6月5日播种。避开灰飞虱一代成虫迁入高峰和一代螟虫发蛾高峰。 2.1秧田期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灰飞虱和一代螟虫。2.2大田病虫害防治 2.2.1栽后5-8d。以控制条纹叶枯病、增强水稻抗病能力为主。2.2.2 7月下旬:控制二代三代螟、二代纵卷叶螟,兼治水稻纹枯病、稻叶瘟、稻飞虱。2.2.3 7月底8月初。主要防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兼治稻飞虱。2.2.4 8月上中旬。主要防治二代二化螟、稻飞虱和纹枯病。2.2.5 8月下旬。主要防治三代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兼治稻曲病、稻飞虱。2.2.6 9月上旬。主要防治三化螟,兼治纵卷叶螟、稻飞虱2.5 二晚主要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技术 2.5.1二晚秧田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稻蓟马为害秧苗期二晚,使其生长缓慢,严重者焦枯死亡; 稻飞虱为害秧苗,使其生长势差; 苗叶瘟为害秧苗,尤其在 3 5 叶期为害重。 2.5.3二晚大田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三代螟虫(二化螟、三化螟) 为害二晚分蘖期,四代螟虫(二化螟、三化螟) 为害晚稻抽穗期; 稻纵卷叶螟在晚稻分蘖至抽穗期为害; 稻飞虱在晚稻分蘖至成熟期为害; 稻叶瘟在晚稻分蘖至孕穗期为害,穗颈瘟在晚稻抽穗期为害; 稻纹枯病在分蘖盛期至成熟期为害晚稻; 稻曲病在晚稻破口抽穗至灌浆成熟期为害。3.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介绍:托普云农孢子捕捉设备内含高倍显微镜,采用了条形码识别追溯技术、精度限位技术、自动智能化聚焦技术、3G无线传输控制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全天候实时采集分析,节省时间,更加人性化,方便人为操作自动模式增加精准定位功能,提高了拍照的清晰度对平台进行优化。 4.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功能特点:孢子自动捕捉自动拍照24小时无间断自动捕捉病菌孢子,对所捕获的病菌孢子自动拍摄。照片自动选取并上传:系统具备最优图片选取功能,自动选取最清晰的照片以3G方式上传至云服务器。自动统计分析:采用云服务器技术,实现对病菌孢子图片的智能化统计与分析,无需人工查看和标注,缩短了预测预报周期。能实行远程控制,与短信控制相结合,双系统,无需人员去现场,控制内容:1)开关机,自动聚焦模式即时开机;远程控制聚焦模式即时开机;查询每日自动聚焦模式开机时间;设置每日自动聚焦模式开机时间;2) 查询设备实时时钟;设置设备实时时钟;查询自动聚焦模式拍摄图片数量;设置自动聚焦模式拍摄图片数量;查询空气采样时间;设置空气采样时间。5.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技术参数:1)额定工作电压:DC12V;2)额定功率:60瓦特;3)净重:43Kg;5)防护等级:IP256)数据传输方式:3G网络(可选)、有线网络、GMS;7)气体采样:采集流量120L/分钟,采集时间1160分钟(设置范围)8)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物理放大倍数101.5(物镜参数PLL10/0.25160/0,扩展物镜调节范围0.75.5),电子放大倍数约40倍(参考13.3寸显示器);9)图片采集方式:远程网络平台手动控制采集、设备定时自动采集;10)载玻片可视面积:长*宽(Cm)5.2*0.7设置范围:定时启动,24时制,可以任意设置24小时开启时间;拍照数量:1-255张;抽气时间:1-9600秒载玻片:一次可以添加200片,最长可以使用200天,每天一张;其他植保仪器:自动/太阳能虫情测报灯、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线虫分离器、太阳能杀虫灯、点滴仪、诱虫黄板、养虫板6.托普云农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案例分析:托普云农水稻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对稻曲病孢子的捕捉研究托普云农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在苹果病虫测报的应用方法托普云农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对小麦气传病害的监测托普云农网络远程遥控病菌孢子捕捉系统在测报小麦白粉病的应用托普云农一体化智能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在水稻健中的应用托普云农远程控制病菌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在麦田中的使用托普云农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装置用于基层农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项目托普云农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装置对梨黑斑病孢子的捕捉托普云农利用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防治小麦白粉病托普云农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预防水稻稻瘟病托普云农应用远程控制病菌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指导水稻病害时期防治托普云农远程控制病菌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在监测苹果斑点落叶病上的实验方法托普云农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对空气中病原菌进行动态监测托普云农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对孢子病害的流行速度分析案例托普云农远程控制病菌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对小麦气传病害的监测托普云农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在设施番茄灰霉病菌孢子扩散动态研究中的应用托普云农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分析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分生孢子飞散动态托普云农智能远程拍照型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监测出葡萄孢子传播规律托普云农智能远程拍照型远程控制病菌孢子捕捉仪在韭菜病害研究中的作用托普云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