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教學大綱.docx_第1页
清華大學教學大綱.docx_第2页
清華大學教學大綱.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國立清華大學課程大綱【格式】科號組別學分 2人數限制80人上課時間Wa-b(週三晚79點)教室科目中文名稱跨界與探索-低碳經濟與綠生活科目英文名稱Cross-border and Exploration任課教師王俊秀,曾晴賢,李丁讚擋修科目擋修分數以上各欄資料由程式提供下列各欄由任課教師提供一、課程說明這學期的跨界與探索,以低碳經濟與綠生活為主題,透過跨領域的學習,集合不同領域的觀點與思考來協助同學發展三種能力:1.具備跨領域的學理基礎與背景知識2.與團隊伙伴從不同面向探究問題整體面貌的能力3.訓練思考問題與設計解決方案的能力二、指定用書三、參考書籍四、教學方式這門課程計有十個單元,不只是授課教授是跨領域的,選課同學也將以跨科系的方式組成團隊,共同探究團隊有興趣的問題,從不同面向,包括科技、生態環境、經濟、政策法律、文化、社會民主等,分析問題的面貌,並且設計可能的解決方案。課程的八個單元將各別提供同學思考問題的相關面向,讓同學將每堂課的學理基礎與背景知識結合該小組要探究的問題。五、教學內容一(9/15)全球氣候變遷(王俊秀,通識中心)1. 總論2. 當前全球氣候變遷、地球暖化的整體介紹3. 幾種解決的途徑二(9/23,週四)作業說明1. 期中作業:綠色生活地圖(荒野保護協會)2. 期末作業:主題探究(曾晴賢老師)三(9/29)能源科技與永續社會(談駿嵩,化工系)1. 新能源(風力、太陽、光電、生質、潔淨能)的介紹與實作2. 新能源與綠色生活之關係四(10/6)生態工法與環境保育(曾晴賢,生科系)1. 生態工法的生態學基礎2. 在各類型環境工程上的應用與實作五(10/13)綠色經濟(廖肇寧,經濟系)+第一次小組指導 1. 污染稅2. 減碳交易3. 環境管制效果與困境4. 綠色生產與消費六(10/20)資本主義與永續社會(李丁讚,社會所) 1. 資本主義生產與消費體系的問題2. 災難的發生3. 永續社會的途徑七(10/27)廢棄物處理與轉化(王竹方,醫環系)1. 熱轉換2. 生物轉換3. 廢棄物衍生燃料4. 廢棄物處理5. 廢棄物資源化八(11/3)環境法與能源政治(高銘志,科法所)1. 歐盟環境政策及其與台灣環境政策的比較2. 國際能源政治的角力九(11/10)科技與民主(林文源,通識中心)1. 科技與社會、權力的關係2. 科技民主化的意義、內涵、實作、可能性與限制十(11/18,週四) 期中成果發表(綠色生活地圖)十一(11/24)文化與生態保育(馬以工,通識中心)1. 生態保育的新趨勢2. 文化保育與生態保育之深層意義,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十二(12/1)原住民環境知識(李威宜,人類所)+第二次小組指導透過原住民族的生態智慧與在地知識,啟迪現代文明的侷限,尋找出路。十三(12/8)設計解決方案(沒有安排課程,由小組自行發展)十四(12/15)設計解決方案(沒有安排課程,由小組自行發展)十五(12/22)設計解決方案(沒有安排課程,由小組自行發展)十六(12/29)設計解決方案(沒有安排課程,由小組自行發展)十七(1/5)期末成果發表-1十八(1/12)期末成果發表-2六、成績考核出席率:20期中報告(綠色生活地圖):40期末報告(主題探究):40七、作業說明基本說明: 本課程作業皆以小組進行,每小組以八人,包括不同科系同學為原則,由授課教師分組。期中作業:1. 繪製綠色生活地圖(請參考課程文件),針對十個地圖項目,每小組成員各選擇不同項目(例如:商業活動),並從該項目選擇一小項(例如:農夫市集),進行兩項工作:(1)調查該小項在新竹縣市範圍的現況(2)訪談一位相關人士,瞭解該小項(例如:農民市集)目前的發展情況,整理訪談要點。2. 各小組需以小組為單位,彙整各成員的調查資訊,繪製綠色生活地圖,並將個別成員的訪談要點整理成為期中報告。作業期限:1. 各小組於第三週確定要調查的地圖項目。2. 第四週至第七週為調查與訪談時間。3. 第九週繳交地圖與報告。4. 第十週期中成果發表。期末作業: 各小組需選擇一個與課程相關之探究主題,從不同面向,包括科技發展、生態環境、經濟、政策法律、文化、社會民主等,完成兩項探究:1.分析問題的面貌,2.設計可能的解決方案。每小組皆有一位小組導師協助,小組導師由十位授課教師擔任。小組導師將在第五週與第十二週,運用課程之外的時間與小組同學討論聚會。作業期限:1. 各小組於第四週確定探究主題。2. 各小組於第五週與小組導師討論探究主題的發展方向與主要內容以及可能運用的資源。3. 第六週至第十一週為問題分析階段。4. 各小組於第十二週與小組導師討論關於探究主題的分析結果,以及解決方案的初步構想。5. 第十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