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知不觉两年就这样过去了, 两年前的我对摄影还一无所知, 两年后它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对拍照这东西有着无穷无尽的激情, 从拿到相机的那天开始, 一直到现在, 那份热情好像一直都持续着一样. 我的摄影路程可以说是在完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坚持拍下来的, 一路以来身边也都完全缺乏摄影爱好者, 而且众多相熟的同学和朋友也大多对摄影没什么兴趣. 但是我很幸运地在一个小论坛里认识了一些朋友, 他们会很耐心地给我意见, 最近我还在北京和他们见上了一面, 见面后才发现他们除了摄影外在事业和为人处事上都是极其优秀的人,实在是把我感动了一把.还有就是校内上的好友们, 我很感激每一个给我留过言的人, 不管是现在还是早在08年时候的.哪怕是那些在许多人看来很没意义的“美,漂亮,赞”等词语, 我都十分感激. 我会去相信你们, 然后促使自己继续努力地去拍照, 而那些相熟的好友们, 虽然你们很少很少给我鼓励留言, 但我也十分感激, 你们让我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去.现在玩摄影的人实在太多太多, 而除了商业摄影, 那些风景和人文片拍得好的真的少之又少. 我想在这篇东西里总结一些自己的心得, 相比起一年前写的那篇个人心得更深入的一些东西, 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和回顾吧. 如果你是真正热爱摄影, 请认真看完我下面说的.写给初学者的话: 想学拍照真的不难, 只要你有兴趣, 那么你就能成功. 但你要真确定了你有兴趣, 那么请你认真对待它. 摄影的最大捷径就是多拍, 而能促使你多拍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你拍照的激情. 这个激情的获得有许多许多方法, 自我肯定, 找论坛发照片, 别人给予你的鼓励和肯定,多看一些好的作品去激励自己, 等等等等. 我刚接触摄影时看到有位大师说过, 你每天拍500张照片, 然后能找到5张自己满意的, 再这样坚持半年, 那么你就能脱变了. 其实真的是这样, 许多东西都是拍着拍着就懂的, 不断拍不断地思考改进, 进步是在不知不觉中的. 初期的学习可以随便买一本摄影书, 先把基础理论弄懂, 这个程序其实很简单也很必要, 但许多人却不去做, 你连光圈快门感光度是什么都不懂, 就问这张怎么拍的啊”这种问题, 你叫别人怎么回答你呢. 说到底还是前面说的, 如果你确定, 请认真对待它. 当你弄懂那些基本原理以后, 你就不会去问“你用的是什么型号的相机啊”, 而是会问或者想了解“这张光圈,快门分别是多少”, “照片是在什么时候拍的”等等, 对于一些不确定的东西, 不要只猜了就算, 应该毫不犹豫地去请教拍摄者, 不要吝啬你的问题, 如果得到答案那么你就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没得到答案其实你也没损失. 这里引出来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你的心态, 不管你拍得多好, 都应该时刻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 而作为初学者来说, 更应该如此, 即使是听到不顺耳的意见的时候, 请你至少再多考虑一遍别人的意见, 因为你其实没什么可失去的, 为什么不试试别人的方法和意见呢. 下面我想说一些大家可能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了, 首先是如何得到一张即清晰又色彩绚丽的照片.大家总会有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自己的照片又灰又暗, 而那些获奖作品都那么清晰绚丽, 是相机和镜头的问题吗? 其实大家用的都是单反, 好机器和镜头确实有些优势, 但却不是主要原因.也千万别以为色彩绚丽的照片都是后期P出来的, 如果真的这么简单, 那直接玩PS别玩摄影了. 要想照片清晰而又色彩丰富, 光线是最重要的. 拿风景照片来说, 选择好的时间, 一个好天气, 好阳光, 会让你的照片生动起来. 所以如果你想拍好的风景照片, 请选择一个好天气出游, 然后避开正午的时候,选择日出或日落时分这些阳光较为柔和的时间进行拍摄, 不要嫌麻烦, 这个是不能有一点含糊的.选对了时间以后, 接着的问题就是采光, 让光线进入你照片的画面里去, 各种方法需要不断尝试,加减曝光补偿十分重要. 至于其他静物拍摄和人像拍摄, 其实都是在光线充足且恰到好处的情况下才能拍出最最清晰又色彩丰富的片子来的. 而有了前期的所有准备, 那么之后才是考虑后期加强的时候. 请赋予你的照片一个意义.照片可以是记录美好景物, 事物, 记录生活,也可以是反映社会, 表达各种喜怒哀乐, 不管是什么, 请努力让之有其意义. 初期的拍照可以要求低一点, 随意的扫街, 拍到个帅哥美女什么的都行, 至少你要能把他拍清楚, 那么你也成功了. 我的经验是你可以先拍, 然后再给自己的照片想个主题. 许多人会说应该是先想好你要表达什么, 然后再去拍. 这是对的,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 会觉得无从入手. 而给自己已经拍的东西想个主题, 这样做的原因是可以让你学会怎么去思考, 然后你会发现原来我要表达某样东西可以这么拍啊, 那么下一次你再有目的去拍照的时候, 你就会得心应手许多了. 许多东西其实没有完全的对与错, 学会灵活变通很重要,再错的东西也一定能找到有用的地方.多看好的作品与书籍, 感受一些深层的东西.纽摄真的是本很好的书, 虽然它很老, 但里面的一些话看完你会觉得醍醐灌顶的. 其他的,就是看你自己追求的是什么风格的摄影了. 这个世界有着成千上万的各种风格的摄影师, 选择你所欣赏的, 然后努力去学习里面的思想理念, 最后一路坚持下去. 我自己喜欢拍一些阳光点的东西, 我希望别人看到我拍的照片会得到鼓励, 看到希望, 知道这个世界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 这是我所追求的, 我也希望我能一直坚持下去.=接下来是些技术点的东西了.如何玩转长曝光.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又能出大片的好途径. 说它简单是因为它需要的只是耐心. 但这又是一个许多人都没法玩好的东西,因为它太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和耐性了. 一张好的长曝光照片, 往往是试了许多次不同的曝光组合, 摇了无数次黑卡, 忍受了各种寒风或细雨的摧残, 还有那周围一片漆黑的孤独感侵蚀后才得来的. 但是当你得到一张满意的照片时, 那种喜悦是, 再怎么都值得了. 长曝光的照片主要是拍有水流的, 最好是有海有礁石, 或者有栈桥, 断桥, 木桥等地方, 这里往往还需要用到ND8, ND16,ND64甚至ND400的减光镜. 找个日落的时候,试试尽量曝久一点, 惊喜会不断的.而一些没有水流的地方,也可以玩长曝光, 但是可以不用滤镜, 等到入夜后再拍, 那种感觉可能又会不一样.如何拍星星,星轨.这个话题我经验不多, 也只能抛砖引玉, 把我知道的说说. 首先一定要找个光害少的地方, 然后避开正月十五月圆的那段日子去拍照.记着星星是会移动的, 如果只想记录下星星, 不想记录星轨, 那么请尽量开大你的光圈和可用的ISO,把曝光时间控制在30s以内, 不然星星可能就会变星轨了. 而如果想记录星轨的,光圈也不能开太小, 最好用F4-5.6,ISO400左右,星轨会记录得更多一些的.说说黑卡.这是一样拍夜景, 长曝光, 星星星轨等必须用到的东西. 原理其实很简单,它的目的在于遮住画面相对较亮的地方,使其曝光时间相对与没被遮住的地方要少, 以达到整个画面都曝光正确. 结合具体的拍摄环境, 有时入夜了周围有没有任何灯光的情况下, 天空是比你下面的比照物还要亮的,那么可能就要遮住天空一段时间了; 相反有时你拍照的周围有路灯之类的东西, 那么可能就要遮住下面的比照物了.而为了不留下痕迹,用黑卡遮镜头局部的时候往往需要轻微地上下移动, 让其出来的画面衔接的边缘更顺滑一些.黑卡位置其实挺难控制的, 往往需要在按快门之前就在取景框里观察并立即摆放好黑卡. 其实每一张照片都是在经过不断尝试下得来的, 许多细微的东西还需要自己慢慢体会.拍夜景是很累很累的, 但也很能磨练人. 有时折腾两三个小时就只为了拍一张照片而已. 而玩长曝的那些也最多为了拍那么3-5张作品. 这期间的等待和耐心考验还有不断尝试不断失败的挫败感是那些没亲身体验的人没法感受到的. 有时你会想这么幸苦为了什么, 所以还是我前面所说的, 努力保持你的激情, 认真对待它, 那么你才能坚持下去.关于超广角的运用.我自认也算是相当了解它了,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焦段. 喜欢它的原因在于超广角既能拍风景,也能拍人物, 几乎是全能的镜头, 在乎你怎么去使用. 其实我是建议初学者去尝试超广角的. 许多人会说超广角不好掌控, 稍微不留神就会使拍的东西产生极大的畸变. 我也是在我刚玩摄影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入了一支超广角sigma10-20, 刚开始也被许多人说畸变太厉害不能接受, 但我就靠自我安慰一直继续用它拍, 每次我都被它所拍出来的那种气势所震撼到, 而且好像不需要什么技术, 随便拍都是大片的感觉. 这里继续不厌其烦地说说激情这东西, 超广角真的让我对摄影充满了激情, 无论你是不是用得好, 只要它能让你有拍的冲动, 那么它就已经帮助了你了. 拍风景我就不多说了, 我觉得问题不大, 不要害怕畸变, 也不要去理会别人说的变形难看, 控制畸变这东西靠多拍其实就会慢慢有感觉了, 尽量不要让建筑物贴近边缘就行. 拍人像的话也一样, 合理运用畸变可以得到奇效, 但不要太过就好. 而关于纪实人文类的片子, 这才是超广角最能派上用场的地方. 用过超广角的人都知道, 要想拍到主体大点的照片, 必须贴得很近. 而事实要拍出好片, 也确实要求贴得越近越好!怎么能贴近被摄对象, 这里必须要懂得的是盲拍, 也就是不看取景器直接按快门. 只有盲拍才能不被被摄者发现, 也才能给记录更自然的东西. 盲拍要注意的小细节还有许多, 结合个人的习惯和隐蔽的盲拍动作, 焦点的预先设置, 合理运用超焦距, 又或者是预先设置的连拍模式等等, 怎样能够在需要拍摄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按下快门, 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慢慢去体会.关于人文片.人文片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用心去观察. 时刻保持微笑,试图走入他们的生活,代入他们的角色,打开心扉去接触他们,靠近他们,这些都会让你发现更多,也更能让你的片子富有感染力. 感受他们的世界,才能发掘并拍下那些最能感动人的画面,如果心中杂念太多太过功利,照片是能反映出来的.关于婚礼纪实.婚礼纪实拍摄有着我所一直追求着的东西. 可能大多数人会觉得婚礼是一个繁琐, 浪费钱, 还要花一大堆时间和脑力去筹划并且要应酬许多亲朋戚友的一个传统仪式, 但其实当你亲自去感受一场婚礼的时候, 那种感动是无法言喻的. 当你想到你做的事情可能是别人会一辈子感谢你的东西, 或许其中的意义也就不一样了. 每拍一场婚礼其实我都感触良多, 新人们那天的幸福表情永远那么的让人羡慕和敬佩. 有人常问我婚礼拍摄要注意些什么, 很多很多人在讨论闪光灯怎么用, 还要计算什么距离啊, 光圈iso怎么设置, 怎么拍好大合照等等, 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你做为摄影师要融入这场婚礼, 了解他们的故事, 把他们当成朋友, 用心去拍, 不要错过每一个瞬间, 这就是婚礼拍摄最最重要的了.=最后再说说后期.不可否认后期的确可以让你的照片有质的飞跃. 建议大家都去下我之前在09总结日志里面说过的视频链接好好学学. PS最需要的是不断尝试和练习,光看原理是根本感受不到的.即使是看着视频教学跟住做也好,如果第二天不练依然会继续忘记. 而且后期这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出来的, 急不来, 但是你调着调着可能过一两个月就会进步神速, 感觉会慢慢出来的.说了好多, 但总觉得还是写得太匆忙.anyway.顺便把以前写过的也整理出来吧, 没看过的可以好好看看.个人摄影心得分享.闲扯街头随拍My photography journey, 2009另外说一下, 本人诚意接拍婚礼纪实跟拍的工作. 希望好友们或者你们的朋友结婚的时候可以多多考虑和推荐我一下, 直接和我联系预约就行. 这是我拍过的婚礼集. 而在香港广州深圳的朋友, 如果有人希望拍一些随意自然点的个人写真照或生活记录片的话,也可以联系我:) 嗯.先写这么多, 以后想到会再补充一下. 希望大家能真的受用, 我也希望能从你们的片子里学到更多!=补充一下:请尽可能的, 把相机带在身边!这里说的还是你对摄影的热情问题, 有热情自然不会嫌相机重, 我有好长一段时间, 连下楼去茶餐厅吃个饭这种事情, 都会背上相机背包. 即使茶餐厅就在你家方圆百米以内, 你也永远不会知道某天会不会就在路上有那么的事情发生了而你又很想去记录下来的. 所以做个有准备的人, 永远不会错. 有人常说你怎么运气这么好啊, 香港的天怎么这么蓝啊, 我就会笑, 觉得有些东西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现在我出门会常备一台小的胶片口袋相机, 这样既方便又不碍事了. 请不要抱怨身边没东西可拍我一直觉得, 可拍的东西是靠自己发现的. 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婚姻解除及财产分割赔偿详细协议范本
- 上市公司离职协议书范本及股权激励解除条款
- 科技公司员工保密与知识产权归属及竞业限制协议
- 专业物流公司运输经理聘用合同及服务质量承诺合同
- 试卷04【综合检测】八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解析版)
- 青蛙买泥塘课件大纲
- 数学概率课件模板
- 消气防知识培训
- 黏土手工面包课件
- 老山羊请客课件
- 消防安全检查申报表
- 海飞丝销售策划书模板
- YYT 1244-2014 体外诊断试剂用纯化水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可行性研究报告
-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整套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全)
- DB32-T 4063-202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鉴定标准-(高清现行)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 史上最全FMEA教材详解
- 3养殖水环境及控制(1)ppt课件
- 《普通物理学(第7版)》全套教学课件1434页
- 竖井滑模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