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戊戌变法10.15.ppt_第1页
第六课戊戌变法10.15.ppt_第2页
第六课戊戌变法10.15.ppt_第3页
第六课戊戌变法10.15.ppt_第4页
第六课戊戌变法10.15.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课戊戌变法,甲午战败,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我和我的哥哥曾经痛苦哭不止。这真是前所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然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还那样惨,条约又定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变法维新运动的发展,一、公车上书时间:1895年春领导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内容:拒和、迁都、变法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昨接京电悉,公车孝廉千余人,上书二万言,力拒议和,扣求都察院代奏。足见圣朝养士之隆,亘古所罕。然皇上已批准和约想诸公可降气平心矣。”申报,变法维新运动的发展,康有为(1858-1829),广东南海人香港游历学习西学主张变法,近代时期的香港风貌,晚清时期明信片上的香港,现在香港的1881广场,因建于1881年而得名,“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旧之夷狭视之”康有为,近代的上海,海国图志,魏源根据林则徐的四洲志等资料编订的,该书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个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瀛寰志略是近代中国人徐继畲编撰的,系统绍世界历史地知识的名著,书中全面扼要的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地理沿革,政情民俗,经济状况。康有为读完后才知“万国之故,地球之理”,变法维新运动的发展,康有为(1858-1829),广东南海人香港游历学习西学主张变法培养维新人才,变法维新运动的发展,梁启超,广东新会人“神童”16岁中举人17岁拜师康有为,变法维新运动的发展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呜呼,则非吾之敢言矣”“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变法通议梁启超,“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国闻报,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多所。,国闻报,强学会,中外纪闻,保国会,时务学堂,时务报,强学会,强学报,万木草堂,“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瓜分豆剖,迫在眉睫”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1898年,德国抢占胶州湾。,变法维新运动的发展高潮,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时间: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内容,光绪帝(1871-1908),四岁即位,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9年,太后撤帘归政,但实权仍掌握在慈禧手中。,内容,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百日维新宣告失败,除京师大学堂外,新政俱废,问题探究一,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打击面太大,不得人心,缺乏人们群众的支持对中国社会缺乏了解,急于求成,问题探究二、戊戌变法的影响有哪些,爱国救亡政治运动:激发了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开阔眼界、启迪民智,发挥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习题巩固,1、使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事情是()A、洋务运动的失败B、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C、鸦片战争的失败D、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答案:B,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C、天演论的发表D、“明定国是”诏书的发表,答案:B,3、18951898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皇帝,主张()A、救亡图存,变法图强B、师夷长技,自强求富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答案:A,4、近代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那种新思想(),A、维新变法思想B、民主与科学C、三民主义D、马克思主义,答案:A,5、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维新派发动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B、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是变法开始的标志C、戊戌变法从开始到结束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D、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答案:D,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文化有很深的了解。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变法。他们通过上书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通过办报纸来形成自己的舆论工具通过学会把组织的力量组织起来。这样的话,变法运动就成了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形成了气候和规模百家讲坛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1)、材料中的“一部分人”是哪一派别的人?代表人物有哪些?,派别: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2)、他们通过上书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你知道表述“拒绝同日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