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粘性土的物理特性,1、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粘性土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量称为界限含水量。四种状态: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流动状态,粘性土就是指具有可塑状态性质的土。可塑性:土在外力作用下,可塑成任何形状而不发裂,当外力卸除后仍能保持已有的形状。含水量对粘性土的工程性质有着极大的影响。,液限(WL)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塑限(Wp)从可塑状态转变为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缩限(Ws)从半固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即粘性土随着含水量的减小而体积开始不变时的含水量。,2.液、塑限的测定测定塑限的方法: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塑限5秒入土2mm时的含水量液限5秒入土17mm时的含水量,3、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1.塑性指数塑性指数:液限和塑限之差的百分数值(去掉百分号)。用Ip表示,取整数,即:塑性指数越高,吸着水含量可能高,土的粘粒含量越高。,2.液性指数粘性土的状态可用液性指数来判别。定义为:式中:IL液性指数,以小数表示;w土的天然含水率。,液性指数表征了土的天然含水率与界限含水率之间的相对关系,表达了天然土所处的状态。当wwp时,IL0,土处于坚硬状态;wpwwL时,0IL1.0,土处于可塑状态;wLw时,IL1.0,土处于流动状态。,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一)试验目的测定粘性土的液限L和塑限p,并由此计算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进行粘性土的定名及判别粘性土的软硬程度。,(二)试验原理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是根据圆锥仪的圆锥入土深度与其相应的含水率在双对数坐标上具有线性关系的特性来进行的。利用圆锥质量为76g的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得土在不同含水率时的圆锥入土深度,并绘制其关系直线图,在图上查得圆锥下沉深度为17mm所对应得含水率即为液限,查得圆锥下沉深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率即为塑限。,(三)试验设备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如附图,有电磁吸锥、测读装置、升降支座等,圆锥质量76g,锥角30,试样杯等;2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3其它:调土刀、不锈钢杯、凡士林、称量盒、烘箱、干燥器等。,(四)操作步骤1土样制备:当采用风干土样时,取通过0.5mm筛的代表性土样约200g,分成三份,分别放入不锈钢杯中,加入不同数量的水,然后按下沉深度约为45mm,911mm,1517mm范围制备不同稠度的试样。2装土入杯:将制备的试样调拌均匀,填入试样杯中,填满后用刮土刀刮平表面,然后将试样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3接通电源:在圆锥仪锥尖上涂抹一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住圆锥。,4测读深度:调整升降座,使锥尖刚好与试样面接触,切断电源使电磁铁失磁,圆锥仪在自重下沉入试样,经5秒钟后测读圆锥下沉深度。5测含水量:取出试样杯,测定试样的含水量。重复以上步骤,测定另两个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和含水量。,(五)试验注意事项1土样分层装杯时,注意土中不能留有空隙。2每种含水量设三个测点,取平均值作为这种含水量所对应土的圆锥入土深度,如三点下沉深度相差太大,则必须重新调试土样。,(六)计算公式1计算各试样的含水率:,(六)计算公式1计算各试样的含水量:,式中:含水量,计算至0.1%m1盒加湿土质量,g;m2盒加干土质量,g;m1m2土中水质量,g;m1mo干土质量,g,2以含水量为横坐标,圆锥下沉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关系曲线,三点连一直线(如附图中的A线)。当三点不在一直线上,可通过高含水量的一点与另两点连成两条直线,在圆锥下沉深度为2mm处查得相应的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2时,应重做试验。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2时,用这两个含水率的平均值与高含水率的点连成一条直线(如附图中的B线)。,3在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量的关系图上,查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压力管道安全培训感受课件
- 2025年机器人行业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前景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生物医药行业生物医药技术高新发展与健康产业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文化传媒行业文化传媒产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行业应用案例与市场前景报告
- 2025年智能医疗行业智能医疗设备市场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2025年汽车行业共享汽车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文化行业文创产品市场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无人机行业无人机应用案例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宿迁市2025江苏宿迁市商务局局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课件
- GB/T 45147-2024道路车辆总质量大于3.5 t的车辆气制动系统试验使用滚筒制动试验台获取和使用参考值
- 食管纵隔瘘护理
- 建筑项目水泥采购合同
- 华为ICT大赛网络赛道考试题库(786题)
- 水果采购协议样本
- 中职英语(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1)Part01-Unit2-Transportation
-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1
- 2024-2030年中国止痛药品市场供需形势及未来前景动态研究研究报告
- 风电110KV升压站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 2018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第3部分:检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