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与道教.doc_第1页
明世宗与道教.doc_第2页
明世宗与道教.doc_第3页
明世宗与道教.doc_第4页
明世宗与道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世宗崇道刍议 贵州省务川中学 秦爱叔摘要:明世宗是中国古代继唐玄宗、宋徽宗之后又一著名的道君皇帝,他长达四十五年的专制统治,正是明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他疯狂崇信道教,一心修炼、不问政事,其崇道时间之长,程度之剧可谓空前绝后。本文主要从崇道的原因、表现及影响三个方面予以论述。关键词:明世宗 崇道 斋醮 明代皇帝大都崇道,成祖始开崇道之先河,历经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至世宗嘉靖一朝,崇道之风愈演愈烈,其尊崇程度之深、崇尚时间之长可谓冠绝古今,无与伦比。世宗在位四十五年,明代由盛转衰。作为最高专制统治者,他是继唐玄宗、宋徽宗之后又一著名的道君皇帝,即位之后一意修炼斋醮,不问政事,痴迷仙药,并为其父母加封道号“仁化大帝”和“妙化元君”。他如此崇尚道教,究其成因主要在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及其自身的性格体质等,本文拟从明世宗崇道的原因、表现及对明代社会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 崇道的原因 世宗之所以狂热崇道,有人说“世宗好道不好佛,盖天性也”。 宪章外史续编卷二其实不然,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概括而言主要为:自身身体素质的原因和当时客观环境的原因。(一) 自身原因:1,生理需要:世宗是由藩王入京,“生长南方多脆,非北地可比”,从小体弱多病,即位不久又在宦官的诱惑下纵情声色,最常用把红铅、秋石、少女初潮等炼制仙丹,以助淫欲。史载:邵元节、陶仲文用“红铅取童女初行月事,炼之如辰砂以进”。 万历野获编卷21佞幸进药后又有方士顾可学“炼童男女溲为秋石”以进, 明世宗实录卷487每当服用丹药药力发作之后,就任意临幸选来的秀女。即位不久就大量册封妃嫔,册封的数量为明代列朝之冠。他身体虚弱,嘉靖十九年冬“复得奇疾,非寒非热,卧三旬乃起”, 王世贞 龠山别堂集 【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页256除了身体素质不好之外,他还多次遭遇生命危险,特别是嘉靖二十三年杨金英、杨莲香等十六名宫女发动宫婢之变,世宗险些丧身于此,以致数日不省人事,加之他堂兄武宗英年早逝,尚无子嗣的阴影一直在他心头挥之不去,如何确保自己坐稳龙椅,避免重蹈武宗覆辙?成为世宗最关注的事情,于是他就把希望寄托在神仙保佑与道教方术之上,整日修炼,日事斋醮,服用仙丹秘药,以求长生不老。世宗在宫中设置斋醮,“或连日夜,或间日一举,或一日再举”, 范守己 皇明肃皇外史 【M】济南:齐鲁书社 四库存目史部第52册 页76在宫婢之变之后认为转危为安乃功于事玄之效,更加热衷于斋醮祈祷,他躬服道教衣冠,“以为祈天永命之事”,后妃宫嫔“皆羽衣黄冠,诵法符咒,无间昼夜寒暑”。 张瀚 松窗梦语 【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页99 2,性格特征:世宗性格多疑,刚愎自用,史家乃称“性聪察,不喜臣下雷同”, 谈迁 国榷 【M】北京古籍出版社 1958 页3724由于其即位的特殊性,世宗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政治环境,即位三日派人迎母入京,但因礼节受阻城外,世宗乃涕泣欲奉母归藩。虽然议大礼以血腥镇压最终获得胜利,但群臣结党以抗君权的刺激使他终生不能释怀,故使得一开始就与群臣不合,而与内侍道士亲近,一般而言,多疑寡断、刚愎自用的人防范意识很强,为了确保自己不受异己伤害,确保自己在这场权力角斗中成为王者,于是乎只有借助道教,借助神仙上帝道士法术的保护,才使他感到恩威莫测,有力的打击异己。(二)客观原因:1,政治环境的原因:首先是为了打击以杨廷和为首大臣的需要。世宗崇道还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关,武宗一朝,藩王叛乱,农民起义不绝,加之武宗整日鬼混于豹房,荒怠政事,致使朝纲紊乱,“冠履之分荡然”, 张廷玉 明史 【M】北京:中华书局 页213因武宗没有留下子嗣,由张太后圈点世宗由藩王入继大统,世宗十三岁丧父,与母亲感情甚笃,是个有大孝子,在他即位三天后就派人迎其母入京,但在城门外受阻,遭到以杨廷和为首的元老重臣的反对,并与之发生冲突,由此引发大礼仪之争,杨廷和“先后封还御批者四,执奏几三十疏,帝常忽忽有所恨”。 张廷玉 明史 页5037礼部尚书毛澄借灾异谏世宗“侧身思礼乐教化之或愆”, 明实录世宗实录【M】台北 中研院史语所校印,1968众大臣合力阻止其母入京,世宗为求得大臣支持,世宗派宦官出金跪请而不得,对此十分恼怒,为了维护帝王的权威,神化自己,借以血醒镇压使议大礼成功,在宗法上获得正统地位,并借以打击异己,大肆制造祥瑞,“惟以粉饰治象为心”, 夏燮 明通鉴 【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页458通过崇奉道教,世宗建立起他与上帝鬼神的直接联系,从而达到巩固政治统治的目的。其次是为了削弱张太后影响的需要,议大礼虽然以世宗镇压大臣反对而获胜,使其母蒋氏获得皇后称号得以进京,但进京后受到张太后冷遇,使世宗心存介蒂,一直耿耿于怀,但介于太后的特殊身份,又亲自圈点自己入继大统,不便象对待杨廷和等大臣采取直接的攻势,只能采用较为缓和隐蔽的方式予以打击之,张太后等信奉佛教,于是世宗便崇尚道教与之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打击佛教排斥佛教含沙射影的削弱张太后等的势力和影响。再次是为了解决当时严峻的“南倭北虏”的需要,世宗一朝,南有倭寇勾结海盗兴风作浪,屡侵沿海居民,严重威胁到明王朝的统治秩序,北有北元(元朝残余势力)的蒙古铁骑不断南下烧杀抢掳,挑战明廷权威,以致边患严重,因当时明王朝财政佶据,兵备松懈,不想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以征伐之,为了兵不血刃地解决这些问题,世宗于是愚昧地崇尚道教,以便仰仗玄威借用子虚乌有的神力和一无用处的道士达到镇服蛮夷的效果,但这只是他本人自欺欺人的一厢情愿和痴人说梦的幻想罢了。神威不仅不能解决南倭北虏问题,反倒“虏”患与日俱增。2,先世崇道的传统影响和家庭背景的原因:太祖洪武信奉佛教,但也同时推崇道教,起兵之时就任用道教中人,称帝以后亲自制订斋醮仪式,规定以神乐观道士供祭祀音乐。成祖更是始开明代皇帝崇道之先河,并声称真武大帝助其夺取天下,即位后大肆崇奉真武,服用灵济宫道士进奉的仙丹。仁宗更是崇道如狂,成为明朝第一个服用丹药而死的皇帝,宪宗也亦因“术误金丹,气伤龙肪,一时寝庙不宁,旬日宫车宴驾”。 明实录孝宗实录【M】台北:中研院史语言所校印 1968 页28孝宗号称明朝中兴之主,一代贤君,但也召集道流宠信李广,明代宫廷崇尚道教的传统无疑对明世宗崇道有着极大的影响。世宗幼年生活在湖北,正是南方道教的发源之地,楚俗好巫祝之事,世宗的父亲又与道士过从甚密,从小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之中,父母的耳濡目染或多或少会对世宗造成一些影响,因此,这些家庭、宫廷的潜移默化对世宗崇尚道教自然起着诱导之作用。 二 崇道之表现 嘉靖皇帝一心崇道,不问政事,其崇尚之程度历史上无人能出其左右,他当时所处的时代正是封建社会末期,道教己处衰微之际,而世宗的崇尚行为也多为个人嗜好,对于道教的发展影响甚小,但他怠于朝政,专事斋醮,又滥兴土木,弄得民不聊生,对当时明朝社会产生了较为大的影响,遂开明朝一代危亡之渐。他崇道主要表现在几下几个方面:1,专事斋醮,久不视朝。明世宗于嘉靖二年(1523年)始修醮于宫中,“帝用太监崔文言,建醮宫中,日夜不绝”, 明览纲目卷九后又“征元节入京”,“召对便殿,首以立教主静之说进,帝嘉纳之。” 明史纪事本末卷52嘉靖十五年,“大修金篆醮于立极殿七日夜,以谢储祥,以大臣为上香监礼,迎嗣引导等使如旧”。十二月“以皇嗣生,致一真人邵元节祷祀功,加授礼部尚书,给一品服俸,赐白金、文绮、宝冠、法服、貂裘”。 明史纪事本末卷52对劝阻其斋醮的官员则给予严惩,时有“给事中高金论之,帝下金诏狱,” 明史卷307陶仲文文传对进行劝阻的官员无情打击之后,他一心一意日求长生,专事斋醮,他自己也曾说:“朕非赖天地鸿恩,遏除宫变,焉有今兹,朕晨起至醮朝天宫七日。醮之日,白鹤四十余翔空中,群臣贺”。 明史纪事本末卷52在遭宫婢之变后世宗移居西内,“日求长生,郊不亲,朝讲尽废,君臣不相接。” 明史卷307陶仲文传从此之后“二十余年不视朝政”。 明史纪事本末卷522,进奉青词,滥赏道徒,青词是举办斋醮时献给天神的奏章祝文,对于国家百姓无半点益处,由于世宗日日夜夜斋戒所需奏章表文则多多益善,青词就成了廷臣们亲近世宗投机钻营的敲门石,方士杂流有所陈请从后门朝入,前朝官员不得阻止,这从制度上为进青词奉方书开了绿灯而通行无阻。礼部右侍郎顾鼎臣进步虚词七章还被世宗优诏褒赏,当时时称青词宰相的有袁炜、严讷、李春芳、郭朴等,袁炜撰写青词,最称旨,于是六年中由侍读“进宫保、尚书、前未有也。”李春芳简入西苑撰写青词,从翰林学士升至大学士,史载“帝专事焚修,词臣率供奉青词,工者立超擢,卒至入阁”。 张廷玉 明史【M】 北京:中华书局卷193袁炜传严嵩乃明朝一代奸相,“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他在世宗身边二十多年,专靠笃信道教专事斋醮而得宠,道士陶仲文以库吏起家,不过两年位居三孤,官至礼部尚书,封伯爵,死后葬礼同邵元节,一人兼领三孤,终明代只仲文一人,邵元节以祈嗣获宠,加封礼部尚书总领天下道教,死后赠少师,以伯爵礼葬赐四字谥号。世宗对道士如此宠爱这在古代帝王之中是极为罕见的。3,加封道号,神化皇权,世宗仿效宋徽宗为自己和父母加封道号,直接神化自己,加其父为“三天金阕无上玉堂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尊开真仁化大帝”。母为“三天金阕无上玉堂总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母天后掌仙妙化元君”, 张廷玉 明史 【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页7897-7898又自号“雷轩”、“天池钓叟”。 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 【M】 北京:中华书局 1959页30-31后加号“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恩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圆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自己充当上天神仙。 三 崇道之影响世宗狂热崇尚道教,不仅他本人因服丹药中毒而死,而且直接影响明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就大致范围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怠政犹盛 ,政局混乱。 明代一朝,十六帝之中除太祖与成祖勤于政事之外,其余诸帝都比较懒散,久不视朝是家常便饭,众所周知,日事斋醮,力求长生便需要静下心来苦心修炼,方可得成“正果”,对于世宗而言,这就需要抛开一些政务和俗事以免少受干扰,以致产生世宗二十余年不上朝的怠政现象。皇帝位居深宫,以致“帘远堂高,君门万里”,自然“上下否隔,朝政日非,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因皇帝怠政,国家机器不能正常运转,以致各衙门缺官严重,监狱囚犯无人提审,导致“职业尽弛,上下解体”,这在中国历史上是较为罕见的。另外,明朝自太祖始,废除丞相,集权于皇帝,提升六部职能,但皇帝处理政务应付不过来,于是就设置四辅官,但这些辅官因不谙政务,到成祖时设内阁,因为皇帝怠政,出现权力真空,内阁权力随之上升。皇帝不理朝政,阁臣上下通弊,拉帮结派,打击异己,闹得明庭上下乌烟瘴气,政局混乱。2,人才凋零,小人当政。世宗崇道,“凡三十年不视常朝,日朝之典遂无一人能记忆” 于慎行 谷山笔麈 【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明史资料丛刊第三辑,1983 页5,移居西苑之后,则几乎与群臣完全隔绝,只与少数入直大臣和道士相见,上朝竟分前后朝之分,前朝乃诸司章奏,后朝为方士杂流所进,前朝不得与闻,斋醮期间,即使兵部有警也不敢及时上奏,“自是遇庆贺斋祀辄停常封奏事以为常” 夏燮 明通鉴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页443,世宗对得宠的道士多赐以高官厚爵,而对直言批评朝政得失的官员则残酷打击,在世宗的高压下,直请谏之风渐息,一时谄几滔天,诸臣献諛,甚至“遇灾变而不忧,非祥瑞而称贺”。 张廷玉 明史 【M】北京,中华书局 页5524 进呈祥瑞,世宗必命侍直诸臣及礼部撰写贺表,诸臣“往往以此称旨蒙异眷取卿相”, 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 【M】北京:中华书局 页44世宗用人往往注重其能否写好青词,以致在世宗一朝出现“青词宰相”这种怪事,这些投机分子并无真才实学,勤政办事,还是勾心斗角,贪赃枉法。嘉靖末年,徐阶一再感概:“今中外臣工,殊不见的确可用之人,不知人才何以凋落至此”。 陈子龙 明经世文编 【M】北京,中华书局 页2549世宗所用,为青词宰相、黄冠尚书,锐意功名富贵而不顾名检者,人才焉得不衰?3,所费甚巨,劳民伤财。世宗崇道所费甚巨,一次斋醮,“仅蔬食之费,为钱万有八千”。 张廷玉 明史 【M】北京,中华书局 页5437嘉靖初年,“岁用黄蜡八万五千斤、白蜡四千斤,末年则增至黄蜡二十余万斤、白蜡不下十万斤,另加御用香品数十万斤”。 余继登 典故纪闻 【M】北京,中华书局 页437斋醮秘殿并时而兴,“一役之费动至亿万”。参与管理斋醮的大小官员也趁机贪污。每次斋醮需赤金至数千两,嘉靖二十一年以后世宗崇道逐渐升级,“供亿日增,途藏顿尽”。 张廷玉 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 页5662直接导致明朝政府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加强了吏治的腐败,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遂开明朝灭亡之渐。4,潜移默化,影响社风。明世宗的崇道对当时的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最高统治者,他的崇道活动对这股思潮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他的影响下,诸王、大臣、平民莫不以方术为荣,举国若狂,“ 侥幸者多竭智力以求奇方,世间乃渐不以纵谈闺闱方药之事为耻”,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128富家之稍有力者,多采道教方药以助淫,红铅,秋石“二方盛行,士人亦多用之”,道教诸神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使道教民间化和世俗化,推动了道教的发展,对后世影响较大,风气影响文林,以至明中叶兴起神魔小说和艳情小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