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互动理论ppt课件_第1页
符号互动理论ppt课件_第2页
符号互动理论ppt课件_第3页
符号互动理论ppt课件_第4页
符号互动理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论产生于美国,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社会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认为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去寻找。早期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库利、托马斯、米德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代表人物有布鲁默、戈夫曼等人。,.,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符号为中介的。符号是指所有能够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如语言、文字、动作、表情、手势、物品甚至场景等。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符号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某种公认的意义。,.,一、早期符号互动论1、库利的“镜中我”思想2、托马斯的“情境定义”思想3、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二、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思想1、从符号互动的角度看社会2、符号互动中的客体3、对符号互动基本思想的归纳4、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原则三、戈夫曼的拟剧论,.,一、早期符号互动论思想1、库利的“镜中我”思想(1)含义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他以“镜中我”来形容自我是与别人互动的产物。别人好象一面镜子,“我”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并评价自己。“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我。”,.,(2)“镜中我”概念的三个因素(阶段)A.我们对我们的形象在他人面前的想象。B.我们对别人就这一形象所作的判断或评价的想象。C.由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例如,自豪、屈辱等。,.,2、托马斯的“情境定义”思想(1)提出美国社会学家WI托马斯认为,社会学的任务就在于分析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相互调适的过程中出现的那些行为。而人们相互调适的过程是由情境造成的,是个人或群体对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反应。他于是提出“情境定义”的思想:在客观环境与人的行为反应之间有一个主观定义的过程,即“情境定义”。,.,情境定义:,一个人对情境的主观解释(或定义)会直接影响他的行为。如果人们把某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这种情境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在任何自决行为之前,总有一个审视和考虑的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情境定义。一套支配人们行为、调节个人愿望的道德法规是通过连续的情境定义才建立起来的。情境定义的概念使人们注意在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有一个人类行为特有的解释、选择、判断等主观心理活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如果人们把情境界定为真实的,那么它们在结果上也就是真实的”。这一被称为“托马斯公理”的假设向人们展示,情境的社会定义尽管是主观的,但却有其客观的结果。如果用“托马斯原理”去解构毛泽东的一句名言,那么虚心一定会使人进步,骄傲也常常会使人落后。因为如果周围的人都将你视为一个骄傲的人,你就别无选择,只能够按让人感到值得骄傲的方式去生活。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说得更具体,托马斯公理提出了“自我达成的预言”的论点:如果人根据对状况的错误理解开展行动,结果,就可能使这一错误理解成为现实。,.,米德的符号互动论,.,乔治赫伯特米德,1863.02.271931.04.26,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1879年,16岁的米德考入其父所在的奥伯林神学院,1883年获文学士学位1887年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师从帕尔默和罗伊斯1888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和生理心理学博士学位,在这里,他受到W.冯特和G.S.霍尔的影响,尤其是冯特的“姿势”(gesture)概念后来成了支撑符号互动论的中心概念1891年秋到1894年春,米德一直在密歇根大学执教,在这里,他结识了C.库利和J.杜威,并和后者成为好友、1894年,受杜威的邀请,米德也来到芝加哥大学任教,直至去世,.,代表作,当代哲学心灵,自我及社会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行动哲学,.,被公认为符号互动论的奠基者,虽然这个概念是由他的学生布鲁默提出来的。米德在芝加哥大学任教,从1894年到1931年,在这三十多年中,米德的“社会心理学”大受学生欢迎,但他却极少写论文,他过世后,学生们上课讲义汇编出版,这就是“心灵,自我和社会”(1934),米德其人,米德的符号互动行动理论,.,即行动者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去理解,学会从他人立场看世界。,米德符号互动理论之“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定义,.,米德的自我论,米德认为,自我是对社会客观现实的内化和主管解释,自我的概念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自我,对社会客观事实的内化和解析产生于社会互动,主体我I,客体我ME,本能冲动未社会化自然形成,经过社会化的互动的我,.,米德的自我论,任何行为都是由主我的冲动引起,而后受到客我的控制的;前者是行为的动力,后者是行为的方向,主我与客我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社会个体完整的自我。,.,自我,嬉戏阶段,群体游戏阶段,开始想象和扮演他人开始以其他人的视觉出发自我形成的阶段,有组织的复杂的活动担演一个角色实现他人期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反应形成符号系统,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个体使对各种他人的解释和意义内在化,以创造一个“概化的他人”,这是由许多个体的平均期望所逐渐建立起来的。概化的他人成为个体行为的一般指南。逐渐地,一个个体不仅按一些特殊的人的期望行事,而且按照“概化的他人”的期望来行事。,米德符号互动理论之摡化的他人”,什么是摡化的他人”,.,米德认为人类个体总是不断地进行着自我反省、反思、自我控制。这种活动之所以能存在,正是因为人们参加到了互动中来,并且掌握了互动中产生的语言等交往工具。由于掌握了语言符号,一个人才有思想,才能从他人的立场看自己,才有了自我意识,人们运用他们学到的符号来选择某种行为从而控制自己的活动。,.,例子:,人的成长人在婴儿期只是无意义的模仿别人的动作,并不理解其模仿的意义;在儿童期可以自己主观的模仿,并且理解模仿的意义,其自我也就受到他人的认可;成长之后对自我有了更深的把握,并且在逐步完善,在生活中要担当很多角色并且要从其中角度看问题,从而获得复合的自我形象。,.,简评,贡献与不足与精神分析学派相比,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更注重人的理性行为,将人的个性看作是社会现象,强调个性中的主动性、创造性根源,但却忽视了情绪领域和下意识领域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与认知方向相比,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与认知论者相似,把理性行为放在首位,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沟通的认知方面、社会观点的作用上,重视社会感知过程等等。,.,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赫伯特布鲁默,HerbertBlumer布鲁默(19001987):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主要倡导者和定名人。1922年获密苏里大学硕士学位。1927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25年起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夏威夷大学任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社会学系主任。,著名作品有工业化与传统秩序、符号互动论:观点和方法。,.,发展了米德互动理论,提出了符号互动论。认为互动的本质是对他人和群体角色进行领会的持续过程。角色领会是互动的关键机制,因为它能使行动者体会他人的视角。,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一)提出者:赫伯特布鲁默;1937年提出,(二)理论流派特征:是一种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的理论流派。,(三)主要特征:社会是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诸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是从这种社会互动中寻找。(没有互动就没有社会),韦伯的意向行动论、涂尔干的规范行动论等都概之为行动的“符号”这一范围的.真正以“符号”命名的只有布鲁默,.,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个人之间通过符号而交往。符号对符号意义的共同理解反应互动,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之符号互动定义,符号互动指人们相互之间有意识地阅读、解释各自发送的符号信息,并且使自己的行动建立于对对方姿态的依赖之上的这样一种过程,承载意义的事物叫符号(语言、动作、文字、情境等),.,将个体的经验视作研究社会的基础。当个体相互作用时,每个人都根据别人行为来调整自己行为,而这些行为都是通过符号来表达,从而创造出不同的意义,被个人主观阐释,理解,然后作出相应的符号反应。,符号互动理论之符号互动定义分析,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之符号互动定义,.,社会组织、制度、结构是人们活动的产物。它们之所以影响人的行为,只是因为影响人们对所处情境的解释。行为最初是由个人控制、设计并赋予其意义的,人是主观能动的强调:作为参与社会活动的个体来说,并不只是被动的,被社会化的对象。恰恰相反,我们都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构建我们自己的社会现实。,符号互动理论之符号互动定义分析,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之符号互动定义,.,1人们总是依据自己对事物意义的理解而行动。2意义是在人与人的符号互动过程产生的。3行动者赋予行动上的意义是可以在互动过程中加以修正的。,符号互动论有三个必要的理论前提,.,理解他人、理解自我、“印象管理”(戈夫曼),即如何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理解。,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之符号互动的基本过程,.,符号互动论的基本理论观点,1、符号在人们的互动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中介作用。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3、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和修正自我概念。4、符号互动是能动的、可变的过程,社会组织结构和制度随符号互动变化而变化。,.,例子:,对笑的理解我们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旁边有乘客笑,我们会理解为赞许,如果我们在车上说错了话,这是旁边乘客的笑我们会理解为讽刺。,.,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主观能动性,不是被动体。注重微观、人际互动研究,重视个人特殊条件。因此可寻找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