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产科名家名着.ppt_第1页
中医妇产科名家名着.ppt_第2页
中医妇产科名家名着.ppt_第3页
中医妇产科名家名着.ppt_第4页
中医妇产科名家名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库,1,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绪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文库,2,第一节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定义与范围中西结合妇产科学是根据中、西医学理论,相互借鉴来认识妇女解剖、生理、病理特点,研究妇女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诊疗规律、预防方法,以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问题的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学科。,3,文库,研究范围: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基础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产科学计划生育。,文库,4,妇女有其特殊的脏器,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等特有的功能。当生理功能在外、内病因的影响下,使功能产生紊乱而致病,也就是女子体内导致病理的改变而产生一系列女子所特有的疾病。,文库,5,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基础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产科学:妊娠、分娩、产褥计划生育:避孕、绝育、人工流产,文库,6,第二节妇产科学发展概要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的组成部份之一,几千年来对妇女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较大的贡献。,文库,7,中医妇科学发展的十大历史时期:,夏、商、周时代(公元前2197公元前770年)中医妇科学的萌芽时代。有关于难产、种子和胎教理论的记载。现存最早成书的诗经,约在公元前11世纪左右,载药50余种,其中有些重要的妇产科用药。周易最早记载生命起源。“男女媾精,万物化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妇三岁不孕”。列女传内的论述,已有胎教方面的认识。“及其有身,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文库,8,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医家,有些曾专门从事过妇产科的医疗工作,如:扁鹊。妇产科理论进一步发展,主要是难产、优生学、胚胎学的相关理论。左传提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战国时代成书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巨著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为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记载了妇科第一方:四乌贼骨一藘茹丸。妇科经文30余条。,文库,9,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秦代,已有妇产科病案的记载。汉代,在医事制度上设有“女医”,有了药物堕胎、联体胎儿、手术摘除死胎的记载,并出现了一批妇产科专著。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胎产书,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我国历史上现存第一部也是世界最早的药物学书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时期。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妇人三篇中已提出阴道冲洗和纳药的外治法。汉代著名外科专家华佗成功进行了开腹手术和摘除死胎。,文库,10,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公元220公元618年)这一时期主要是脉学和病源证候学的成就,推动了妇产科学的发展。晋代,王叔和脉经,论及了妇产科的一些简要脉证。南齐,褚澄褚氏遗书,提出了节育和晚婚的主张。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法中提出的观点,从今天的围产期医学的观点来看也是有意义的。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当时中医病理学巨著,其中,有妇人病8卷。,文库,11,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年)这时期设立了“太医署”,是最高的医学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使医学发展趋向专科化。著名医家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广泛讨论了妇产科疾病,还精辟地论述了临产和产后的护理等内容。昝殷产宝,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理论较完备的产科专著。现存的经效产宝是据其北宋本补抄目录印行的。,文库,12,宋代(公元970公元1279年)这一时期妇产科已发展成为独立学科。在妇产科方面成就最大的是陈自明的妇人良方大全,是当时的一部杰出的作品,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著。朱端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齐仲甫女科百问亦是较著名的妇产科专著。,文库,13,金、元时代(公元1115公元1234年,公元12711368年)本时期是医学百家争鸣时期,出现“金元四大家”,从不同角度对妇产科作出了贡献。刘元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对妇女生理作出了规律性阐述,成为少女着重补肾、中年着重调肝、绝经期着重健脾的理论根据。张子和儒门事亲中记载了钩取死胎的案例,开创了中医产科器械手术助产的先河。李杲兰室秘藏,提出补脾升阳除湿法,被广泛应用于妇产科临床。朱震亨格致余论,第一次明确描写了子宫的形态。,文库,14,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明代的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设13科,已有妇人科记载。万全广嗣纪要,对妇女生理缺陷作了论述。李时珍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对中医月经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可称得上当时妇产科的佳作。,文库,15,清代与民国(公元1636公元1949年)清代把妇产科统称为妇人科或女科。妇科著作较多,影响较大的有傅山傅青主女科、亟斋居士达生篇、吴谦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决、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民国时期对妇科贡献经较大的著作有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文库,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元1949年后)中医妇科学进一步得到整理和提高。1956年以后各省市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编写了中医妇科学统一教材。出现了许多中西医结合的新成果,为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线索和途径。,文库,17,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阐述了女子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并认识到“肾气”、“天癸”在女性生理功能的成熟与衰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灵枢“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文库,18,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内有三篇专门论述妇科疾病,即“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论述的内容有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癥与胎的鉴别、脏躁等。其中温经汤治月经病,胶艾汤治漏下,抵当汤、红蓝花酒治痛经等,疗效显著,延用至今。此外,其记载的“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蛇床子散方,温阴中坐药”,开创了妇科阴道冲洗和纳药的先河。,文库,19,刘河间在学术上倡导“火热论”,谓“六气皆从火化”,治法宜用寒凉。在妇科方面提出:“女子不月,先泻心火,血自下也。”又说:“带下者,任脉之病也”,“下部任脉湿热甚者,津液涌溢而为带下”。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还提出治疗妇女疾病应根据妇女不同年龄阶段有所侧重。他说:“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即行,皆属厥阴论之;天癸即绝,乃属太阴经也。”为后世治疗妇女疾病提供了一个基本法则。,文库,20,张子和著儒门事亲,提出“凡看妇人病,入门先问经”,“凡看妇人病,不可轻用破气行血之药,恐有娠在疑似之间也;凡看产后病,须问恶露多少有无,此妇科要诀也。”朱丹溪对妊娠期间治疗与用药,提出“当清热养血”,认为“产前安胎,黄芩、白术为妙药也”。此外,他对产后之治提出了“大补气血为先”。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妇人规:月经病的病因病理认为无论何因,“必归脾肾”,故在治疗上注重“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文库,21,清代.亟斋居士达生篇“睡、忍痛、慢临盆”。傅青主女科“带下俱是湿症”,完带汤、易黄汤。,文库,22,西医妇产科的发展与成就女性内分泌学的飞速发展。妇科肿瘤学的巨大进步。助孕技术的日新月异。产前诊断技术的不断创新。产科学理论体系的转变,大大降低了围产期母婴病死率。,文库,23,第三节中西医结合妇产科的发展与成就名老中医经验的继承,对于中医妇科古籍的整理、校勘、点注等。基础理论研究和方、药的药理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开展。,文库,24,小结,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定义: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根据中、西医学理论,相互借鉴来认识妇女解剖、生理、病理特点,研究妇女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诊疗规律、预防方法,以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问题的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学科。中医妇产科名家名著:春秋战国时代已有专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