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剂配方研发思路及常见问题处理方案ppt课件.pptx_第1页
悬浮剂配方研发思路及常见问题处理方案ppt课件.pptx_第2页
悬浮剂配方研发思路及常见问题处理方案ppt课件.pptx_第3页
悬浮剂配方研发思路及常见问题处理方案ppt课件.pptx_第4页
悬浮剂配方研发思路及常见问题处理方案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悬浮剂配方研发思路及生产常见问题处理方案,张国生,电话:邮箱: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悬浮剂配方研发思路,悬浮剂(SuspensionConcentrate,SC)是以水为介质,借助某些助剂,通过砂磨粉碎,将不溶或微溶于水的固体原药均匀地分散于水中,形成一种颗粒细小的高悬浮、能流动的稳定的液固态体系。,定义,分散性、再分散(常温放置与热贮样品)性好各项物性指标符合标准要求,物性方面,活性方面,靶标上润湿、铺展性/或穿透性好在靶标上药液沉积量大,生物活性高,制剂产品,粒径小,分散性好、流动性好、悬浮率高;在植物体表面的铺展和粘着力都比较强,耐雨水冲刷;在润湿条件下,又能够缓慢而有效地进行二次分布,生物活性高,残留低、对人畜低毒。,特点,原药,高剪切粗磨,助剂,水,砂磨机细磨,检测粒径,过滤,样品分析,工艺流程,混合,有效成分含量范围要求,制剂产品应当在产品化学资料中明确产品有效成分含量以g/L和质量分数()表示,取其中的一种表示方式在标签上标注。,悬浮剂控制项目指标,悬浮剂配方组成成分,活性成分,助剂体系,载体,水,配方主体,杀菌剂、杀虫/杀螨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本身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特殊化学品,不同的农药品种,其理化性质相差甚远,其防治对象、保护对象又千差万别,若想赋予活性成分最佳效力,不同活性成份需要选择与之相容的助剂。,由分散剂/润湿剂、助悬剂、防腐剂、消泡剂等组成。,配方组成成分活性成分,无论是杀虫剂、杀螨剂、除草剂和杀菌剂,也不论是单剂还是混剂,只要满足制备悬浮剂条件,通常都可以加工成悬浮剂。,1)固体农药活性成分的熔点应大于60,研磨的农药活性成分颗粒不被熔化,引起粒子凝聚,影响制剂的稳定性,使其呈颗粒状,便于颗粒微细化。但这点并非绝对的,例如醚菊酯原药熔点为36.438,登记品种10%醚菊酯悬浮剂。2)在水中有低的溶解度(通常要求低于100mg/L时),溶解度大(例如吡虫啉和噻嗪酮等)则不可避免会出现奥氏熟化(溶解度大,当温度变化时,重结晶和结晶成长的现象就会出现),但采取适当措施(调整润湿分散剂和增稠剂),也可以制得稳定的悬浮剂。3)农药活性成分在化学上是稳定的,即在水中不水解或者光照不分解。对某些在水中稳定性不好的有效成分,通常使用缓冲剂、抗氧化剂来改善其化学稳定性。4)对于复配制剂来说,还要考虑复配原药增效不增毒,兼容稳定性好为原则,确定其最佳配比和最佳浓度。,要求,结构,作用方式、靶标、防治对象等,结构、杂质情况、物理形态、熔点、水中溶解度、挥发度、稳定性(水中、光、热等),1)含孤对电子,易与水形成氢键和水族团,表现为膏化2)疏水性强,表面积大,难以润湿3)由于某种固体农药活性成分具有多种晶态。多种晶态间的溶解度不同也会引起晶体长大,同时常伴有晶形和特性的变化,配方筛选思路活性成分,生物活性,理化物性,配方筛选思路助剂体系,农药剂型和制剂的质量是决定农药产品效果和价值的关键因素。若想赋予活性成分最佳效力,不同活性成份需要选择与之相容的助剂。,赋予活性成分最佳效力(选择与有效成分匹配的适宜的助剂品种及配比组成、总用量是十分重要的)。,对农药活性成分分散度高,稳定性好;在植物体表面的铺展和粘着力都比较强,,助剂作用,具体体现,助剂本身虽然没有生物活性,但能协助固体或液体原药快速、均匀且稳定地分散在喷雾载体中,保证农药药液在生物体表面(植物叶面和虫体表面)的分布和附着,减少紫外线对农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分解,促进生物体对药剂的吸收,甚至增加药剂在生物体内的输导,增加农药在植物表面的滞留量、延长滞留时间,从而提高了农药的生物活性,降低了使用剂量,减少喷雾药液随风(气流)漂移,防止或减轻对邻近敏感作物等的损害,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助剂体系角色,助剂就是将无法直接使用的农药原药制成可以使用的农药制剂,并在赋予活性成分最佳效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剂体系润湿作用,原药及填料,靶标,有助于有效成分增溶及对被分散的农药活性成分粒子外表面和多孔表面有良好的润湿作用,从而避免研磨过程中物料变得过于粘稠,甚至无法使研磨继续进行有助于砂磨。,稀释药液能完全植物表面,在叶面上形成一层水膜,保证农药在土表或植物叶面均匀沉积。即通过改善药液在靶标上的附着、展布或渗透(吸收)而达到提高药效的目的。,在使用中,还能帮助农药原药颗粒快速、均匀且稳定地分散在喷雾载体(水)中。,由于叶面蜡质的化学组成,分布密度有很大差异,同一个药剂喷雾后,药液雾滴在植物叶片的表面沉积量差异很大。,不同作物,随叶龄、作物营养状况、环境条件等不同条件下,其药液在作物叶片表面沉积量也不同,从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同一作物,作物表面差异情况,21种植物的临界表面张力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农药品种和靶标作物,选择出适宜的助剂体系,使推荐剂量药液的表面张力适度小于靶标植物的临界表面张力,增加植物表面的持药量,减少农药流失,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选择润湿分散体系思路,药剂在靶标上的湿展性能以及在靶体表面的滞留量,直接影响对靶体表面的穿透和生物活性的发挥。,助剂体系分散剂作用,配制过程中:吸附于原药颗粒的表面,形成较密集的吸附层,以“位阻”的相互作用使粒子间相互排斥,从而使其均匀分散于载体中;调剂和贮存期间:能阻止农药粒子再度聚集,使其保持一种良好的悬浮性、分散性、外观稳定性及热贮稳定性;在贮存期间,降低晶体生长速度;,筛选润湿分散体系思路,需要助剂来协助活性组分在植株体内传递,也包括药剂通过植株表皮的传输。,需要助剂来协助药液增加在靶标上的覆盖面(润湿剂),增强耐冲涮能力(粘着剂)。,内吸性药剂,触杀型/保护型药剂,通过筛选出与原药匹配的适宜的助剂体系,既能要最大限度发挥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又能最大限度降低杂质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提高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提高其与环境的相容性。,选择润湿分散体系思路,同一种农药,同一靶标作物,使用不同的助剂体系,其吸收效果也不一定相同,这种由表面活性剂本身结构所带来的活性上的差异,用提高浓度的办法是也难以补偿的,这点在用于茎叶处理的农药制剂中尤为重要。,通过变换助剂品种来完善或改变部分农药品种原有的加工剂型,提高生物活性。,对农药原药具备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降低农药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环境相容性好,不增加原药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对作物不产生药害;对粉体要有良好的润湿分散性;用量少,对使用技术条件应变能力强;在使用过程中能提高有效成分的分散度和有效成分对靶体的沉积量及沉积比例。在胶体意义上要有良好的稳定作用,即能增大粒子间的斥力,以保持粒子为单独状态,消除聚集和凝聚;,筛选润湿分散剂原则,SD-811分散剂:一种离子与非离子梳型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淡黄色液体,pH7-8,易溶于水。起泡能力低,分散剂性能高,可用于部分易膏化SC;SD-815分散剂:羧酸盐类分散剂,淡黄色均匀液体,pH7-8,与水互溶,分散性好,可用于部分易膏化SC。SD-816分散剂:一种离子型聚羧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白色粉末,pH7-8,易溶于水,分散剂性能高,起泡能力低。通常与其他阴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配用。Atlox4913:非离子分散剂,经修饰的羧酸类高分子共聚物,用于水基化的制剂,有锚固作用,可防止晶体增长。通常与Atlox4894或AtlaxG5000搭配,用于高含量的SC,稳定性好。,润湿分散剂品种,分散剂SP28F:为特殊结构的两亲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黄色透明粘稠液体;水溶性:与水能够互溶;pH值(5%水溶液,25):7.0;HLB值:15.8;旋转粘度(25,mPa.s):8200。可应用于中高浓度农药悬浮剂(SC)、种衣剂(FS)、悬浮乳剂(SE)体系。分散剂SPSC3:具有类似双子型结构,黄色透明粘稠液体;水溶性:与水能够互溶;pH值(5%水溶液,25):6.5;HLB值:16.3;旋转粘度(20,mPa.s):1600。在胶体磨或高速剪切力等外力作用下,增大了粒子表面的双电层厚度,有效的阻止了相邻粒子的碰撞,提高以水为连续相的农药粒子或液滴的分散乳化稳定性。分散剂SK-20TX:淡黄色粉状体,高性能磺酸盐类阴离子分散剂。分散剂SK-25CH:淡黄色液体,高分子型羧酸盐类阴离子分散剤。分散剂SK-92FS1:淡黄色膏状,乳化分散剂、兼容性强,聚氧烷基醚型非离子。,润湿分散剂品种,D425(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分散性好,pH值7.5-10.0,在SC中的添加量为2-4%。分散剂NNO:具有优良扩散性和保护胶体性能,但无渗透起泡等表面活性,对蛋白质及聚酰胺纤维有亲和力,对棉、麻等纤维无亲和力。分散剂TANEMULDA2883:淡黄色粉末,它是由环己酮和亚硫酸盐共聚形成的梳状高分子化合物,中性,耐硬水能力强,用量35%。GreensperseBE23:通用型分散剂,适用于高含量的SC。GreensperseBE25:分散、降粘,对于做高含量的FS或者是粘度高的原药,需搭配BE25助剂。,润湿分散剂品种,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用溶剂的复配物(农乳0201B)、农乳0203B、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700)、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农乳1601)、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农乳BY110)、烷基苯基聚氧乙烯醚(农乳10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80)、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农乳T-20)、烷基乙烯芳基苯基醚(YUS-SC3)等。,润湿分散剂品种,无水快T(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75%乙二醇体系,75%JFC体系Atlox4894:EO/PO嵌段共聚物润湿剂MorwetEFW:烷基萘磺酸盐和阴离子润湿剂的混合物。,润湿、渗透、展着,30%乙唑螨腈悬浮剂,乙唑螨腈简介,乙唑螨腈是中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简称农研公司)创制开发的全新一代杀螨剂,并于2009年申请化合物中国专利、2010年申请PCT国际专利、2011年申请合成方法中国专利、2013-2014年PCT申请在美、日、欧等国家获授权、2013-2014年申请15项混剂专利。在2012年-2016年期间开展近50个正规小区试验,上百个示范试验,大量的试验示范充分展示了乙唑螨腈的优异防效,以及对作物、天敌、使用者的安全性。,2015年12月乙唑螨腈两个产品获批临时登记,分别是98%原药和30%悬浮剂(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棉花叶螨、苹果叶螨),均为低毒。,30%乙唑螨腈悬浮剂,商品名:宝卓对成螨、若螨、螨卵均具优异的防效,速效性好、持效期长(长达30天以上)、安全性高(对蜜蜂无害)、无交互抗性、耐雨水冲刷。并且对作物安全。,防治苹果叶螨,药后7天防效为82.17%100%。推荐在叶螨发生始盛期开始施药,使用浓度为50100mg/kg。防治棉花红蜘蛛,药后l0天防效在99.3%100%之间,推荐用量为22.545ga.i./hm2,于棉红蜘蛛发生始盛期施药。,药效试验结果,确定因素及水平,设计实验方案,配制样品并测试其技术指标,根据实验结果,确定配方组成,正交试验法,正交表,流点法,与有效成分匹配的助剂体系及用量,润湿分散剂筛选方法,1)用超细粉碎机(或用研钵)将农药固体粉碎到一定细度;2)将筛选的助剂品种,分别用水配制成相同含量的溶液;3)取一定量已粉碎的的农药放入烧杯中,将上述配好的溶液,慢慢滴入到农药细粉上,同时用药匙不断搅拌,使其形成糊状,当糊状物刚形成滴滴下时,记录所用溶液的量,然后计算出单位重量有效成分所需溶液的量,这个量即为流点。,流点法,30%乙唑螨腈(SYP-9625)悬浮剂,室内生物活性测定不同助剂体系对活性影响,配方筛选过程,流点法确定润湿剂品种,正交试验确定助剂体系及用量,稳定性实验确定配方组成,不同含量乙唑螨腈悬浮剂制剂样品杀螨活性测定结果,-*:表示未测,试验方法:采用盆栽幼苗喷雾法测定不同批次的供试样品对朱砂叶螨成螨的活性大小。首先将大小一致的朱砂叶螨成螨接到处于第一对真叶平展期的菜豆幼苗叶片上,待成螨稳定后计数基数;然后按试验设计从低剂量到高剂量的顺序均匀喷雾,每株2mL,每处理3次重复,另设空白对照。将处理后的试材置于一定条件的观察室中,定期调查死活成螨数,计算死亡率。,为了阻止粒子沉降,一般通过添加粘度调节剂来提高分散介质的粘度,缩小原药与介质的密度差,达到阻碍农药颗粒的沉降,提高制剂悬浮稳定性的目的。具体体现在:承托药物颗粒阻碍其沉降,使农药悬浮液中药粒在贮藏过程中不沉降,药液不分层,保持其悬浮稳定性;减少原药粒子之间的不可逆碰撞,从而减少奥氏熟化,有效预防悬浮剂的结块与絮凝等物理稳定性问题。,stokes公式Vd2(s)g/18式中:V为粒子的沉降速率d为粒子直径s为粒子密度为分散液即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为悬浮液的粘度,助剂体系粘度调节剂,农药悬浮剂的粘度适当,粘度过小,不能达到承托颗粒阻碍其沉降的目的,易分层、沉淀;粘度过大,分散性能较差,产品不易倾倒,倾倒后残留较多,给加工生产和使用带来困难。,注意:1)在加工过程中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粒度分布变窄,体系黏度会出现增大2)增稠剂加量过大,造成体系粘度大,不易灌装和计量,影响使用,助剂体系粘度调节剂,农药悬浮剂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农药制剂,为保证产品在严寒低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就必须加入一定量的适宜的防冻剂,以增加悬浮剂承受的抗冻能力,提高悬浮剂在低温贮存、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好的防冻剂应具备防冻性能好,挥发性低,对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小等特性。,防冻剂,消泡剂,悬浮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研磨或高速搅拌混合,由于物料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常会产生许多气泡,影响研磨效果,降低生产效率,有时还会给包装带来不便。消泡剂大多数是表面活性剂,其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悬浮乳剂的稳定性。常用的消泡剂:消泡液SAG1522(通用型有机硅消泡剂,具有很强的抗酸碱性,粘度低,与配方体系兼容性好,推荐用量0.05-0.2%)、高级醇(正辛醇、异辛醇、仲丁醇、异戊醇等)、脂肪酸类(硬脂酸、月桂酸等)、脂醚类及硅酮类等,常用量一般为0.13%。,防腐剂,在配制悬浮剂时,尤其是用黄原胶做增稠剂时,可根据需要加入一定量的防腐剂,防止在贮存期间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引起发酵、腐败,从而影响制剂的物理稳定性,甚至造成有效成分分解。常用防腐剂:苯甲酸钠(一种酸性防腐剂,用量不少于0.5%);卡松(异噻唑啉酮,最佳使用pH值48,大于8时稳定性下降);S-30(杂环类化合物,本品对各种革兰氏阳性菌或阴性菌、霉菌和酵母菌均有较强的抑杀力)。,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农药悬浮剂的稳定性与多种因素有关。1)原药(含量、杂质种类)及其制剂含量;2)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剂)和各种添加剂(抗冻剂、增稠剂、防腐剂、消泡剂和助剂)等因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悬浮剂的稳定性都会有影响;3)加工工艺(加工设备、砂磨时间、砂磨介质、料液的温度等)4)粒径、粘度等。,影响悬浮液贮存稳定性的因素,此外,悬浮剂体系是否稳定还取决于值、水质等多种因素,悬浮剂配方组成中,与有效成分不匹配的助剂体系对制剂的物理稳定性有时影响很大,贮存期间,除有可能存在化学上不稳定性外,更多的是物理不稳定性问题。如:长期放置分层、结底严重,颗粒变大,再分散性差以及难以从包装物中倒出等问题,对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造成很大影响。,常见问题,贮前、贮后粒度发生较大变化常温放置或热贮后分层大、膏化、固化、凝聚等悬浮率降低、自动分散性差生物活性降低,实际生产中不同厂家(不同合成工艺路线)、相同合成工艺路线的各批次原药中的杂质种类、含量不可能一致,充分了解原药中不同种类、含量的主要杂质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原药质量及制剂含量对制剂的影响,原药的质量和制剂的主含量直接影响制剂的性能,一般来说,对于一个特定的原药,制剂含量越高,性能越难控制;原药质量太低,在制剂中占的比例相对较高,杂质情况较复杂,很难磨出高品质、高含量的制剂。,四氯虫酰胺简介,四氯虫酰胺为沈阳化工研究院于2008年发现的新型邻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它以氯虫苯甲酰胺为先导化合物,经过结构优化发现的。于2008年7月完成中国发明专利的申请,发明名称为“1-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申请日:2008年7月7日,申请号:2.4,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公开号:CN101333213。于2009年7月完成PCT专利的申请,发明名称为“1-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申请日:2009年07月03日,申请号:PCT/CN2009/072612,公开日:2010年01月14日,公开号:WO2010003350A1。,制剂专利情况:单剂制剂专利:2.0(一种杀虫制剂及其应用);2.5(一种杀虫制剂及其使用方法);混剂制剂专利:2.6(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用途);2.7(二元杀虫剂组合物)等。,四氯虫酰胺简介,试验代号:SYP-9080CA登录号:1104384-14-6化学名称:3-溴-N-(2,4-二氯-6-(甲基甲酰胺)苯基)-1-(3,5-二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酰胺理化性质:白色至灰白色固体,熔点189191;易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可溶于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丙酮,几乎不溶于水。光照下稳定。雌、雄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雌、雄大鼠急性经皮LD502000mg/kg,对家兔眼睛、皮肤均无刺激性,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试验为阴性,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均为阴性。,2-(3-溴-1-(3,5-二氯吡啶-2-基)-1H-吡唑-5-基)-6,8-二氯-3-甲基-2,3-二氢喹唑啉-4(1H)-酮(DMO);,2-(3-溴-1-(3,5-二氯吡啶-2-基)-1H-吡唑-5-基)-6,8-二氯-3-甲基喹唑啉-4(3H)-酮(CPQ),2,4,6,8-四氯-11H-吡啶并2,1-B喹唑啉-11-酮(TPQ),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杂质情况,不同无机盐溶液对四氯虫酰胺的影响,不同酸碱溶液对四氯虫酰胺的影响,利用平行合成仪,将配好的不同酸碱溶液加入到四氯虫酰胺二氧六环溶液中,加热到65,反应2h,然后加入等量的乙酸乙酯萃取,对有机相进行HPLC分析。,悬浮剂分层、沉淀的程度取决于分散介质与分散相的密度差、固体颗粒的平均粒径和体系的粘度,分层、沉淀问题,动力学不稳定性由于重力作用,有自动沉降的趋势,添加增稠剂,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缩小分散介质和分散相之间的比重差,通过砂磨控制农药颗粒粒径大小,且使其粒径分布尽可能窄(粒子的细度、粒径分布与加工时间直接相关。研磨时间延长,固体大颗粒逐渐变小,粒径分布相应变窄),解决方案,聚结和絮凝问题,活性物微粒与连续相中的分子(水及添加物)通过静电引力,相互桥接而形成的分子长大,发生凝聚,经过一段时间,分散体系中的凝聚物越来越多,导致固体颗粒聚结合并变大,最终连成一体,呈半固化(膏化)而无法使用【粒子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也大(分散相的细度,质点越小,过剩的表面能越多)】,解决方案,热力学不稳定性由于其比表面较大,具有很大的表面能,有自动聚结的趋势,筛选适宜的助剂体系,提高吸附厚度和牢度,减少颗粒“裸露”面积,通过空间位阻效应等,使粒子有足够的保护层,从而阻止粒子间强烈吸引,从而达到提高悬浮颗粒的分散性,抑制颗粒聚结,保证悬浮体系的稳定性的目的,分散剂用量:量少,颗粒吸附的分散剂量较少,其静电位阻作用发挥不充分,导致体系不稳定;量大,过多的分散剂不仅会增加离子强度,而且可能由于自由高分子链的相互桥连而导致体系失稳,导致颗粒聚结和絮凝。,颗粒长大问题,在悬浮剂加工的粒子中,1)因粒子大小不同,而会引起粒子不同溶解度的晶体长大现象。这种依靠消耗小粒子形成大粒子的过程称为奥氏熟化。2)晶体长大还有另一途径是某些固体农药活性成分具有多种晶态。多种晶态间的溶解度大小也是不同的,也会引起晶体长大。除此之外,结晶的错位、缺陷、晶面的特性和结晶中包含的杂质等诸多因素,也都会影响晶体长大。,样品常温放置图像,样品热贮后图像,样品热贮后图像,样品常温、热贮后粒度分布情况比较,47.3%,47.7%,样品常温热贮后粒度分布情况比较,23.09,8.81,差值,样品常温、热贮后粒度分布情况比较,1.筛选适宜的助剂体系,提高吸附厚度和牢度,减少颗粒“裸露”面积,从而达到提高悬浮颗粒的分散性,抑制颗粒聚结,保证悬浮体系的稳定性的目的,解决方案,使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特有长碳链和带有特征官能团的侧链结构,能够在原药粒子表面形成多点多层次吸附,吸附牢固,吸附层厚,有效减少常规表面活性剂吸附所形成的空穴,减少“裸露”的颗粒表面,提高颗粒间的润滑和空间位阻,降低奥氏熟化的可能性,长侧链溶剂化连的作用和长主链有效提高了空间稳定性。需要加入小分子助剂可有效吸附于未被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吸附的裸露的颗粒表面,降低体系粘度,提供稳定性。,2.控制研磨时物料的温度(通冷却水,保持在32以下)。保证砂磨过程中,原药粒子间摩擦小,热变小,散热良好,即可防止熔融现象产生。3.通过砂磨控制农药颗粒粒径大小,且使其粒径分布尽可能窄(粒子的细度、粒径分布与加工时间直接相关。研磨时间延长,固体大颗粒逐渐变小,粒径分布相应变窄)4.加入结晶抑制剂/特殊表面活性剂,解决方案,解决方法,配料时增稠剂后加(如果制剂产品本身的黏度较大,存在料液中很细的气泡,很难通过消泡剂消泡),气泡问题,先消泡再进行后续工艺(或将磨好的物料加入到一较大的物料釜中加入适量的消泡剂,负压下慢速搅拌可基本排除产品中的微小气泡),某些助剂本身产生气泡高速剪切把大量空气带入料浆中并分散成极微小的气泡,使悬浮液体积迅速膨胀。这些微小的气泡不仅会影响粘度(流动性变差)、计量和包装,而且将显著地降低生产效率。甚至还可能使研磨时塑流型变成胀流型流体,导致悬浮剂变稠甚至固化,泡沫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具有较大的界面面积和较高的表面能,气泡来源,胀气问题,产品包装在放置或运输过程中包装桶或瓶子膨胀变形(产品中膨胀的气体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二氧化碳),甚至涨破包装物发生质量事故;。,解决方案,把好原材料关,如发现原料中含有碳酸盐可在加工过程加入处理工艺分解碳酸盐;,选用适宜的稳定剂调节酸碱性。,生产用去离子水确保水中不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悬浮剂的研磨粒子粒径愈小愈好,悬浮剂的悬浮率也高,对发挥药效有利。在实际生产中,粒径不是越小越好,因为砂磨粒径越小,界面积越大,体系就越不利于稳定,不仅能耗增加,时间长,而且会给工业生产增加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况且有的设备也不一定能达到要求。合适的悬浮剂粒径才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生产成本的最佳选择。,stokes公式Vd2(s)g/18式中:V为粒子的沉降速率d为粒子直径s为粒子密度为分散液即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为悬浮液的粘度,粒径不仅与砂磨时间、砂磨介质、砂磨设备有关,也与所选择的助剂有关。,生产工艺粒径,在加工悬浮剂产品中,通过添加增稠剂来提高连续相的粘度,达到阻止和延缓粒子的沉降目的。同时也应该避免添加增稠剂量太多,这会使分散体系的黏度变得过大,从而影响悬浮剂产品从包装物中倒出的困难。合适的增稠剂用量,粘度适中,贮存稳定性好。,stokes公式Vd2(s)g/18式中:V为粒子的沉降速率d为粒子直径s为粒子密度为分散液即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为悬浮液的粘度,生产工艺粘度,密度差越小,则粒子沉降速度越慢。农药活性成分密度大都在1.11.3之间。密度差较小时,可通过在介质中溶入惰性物质使介质密度提高,达到延缓粒子在贮存期间的沉降速率,若密度差较大时,通过降低分散相与分散介质间的密度差来改变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