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 1 第一章-第三章 一、简答题 1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中数据并回答问题: 指标 全年粮食产量 全部工业增加值 全国国内生产总值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 万吨 亿元 亿元 亿元 b0 b1 b2 b3 b4 b5 2000 a0 2001 a1 2002 a2 2003 2004 2005 a3 a4 a5 (1) 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 (2)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 (3)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九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 展速度。 答: (1) 增加值是指在一定时期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 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有两种方法,生产法和收入法。 (2) 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一个国家(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全 部增加值。 一般可从三个角度去考察它, 即生产过程的结果或成果价值总量、 社会最终使用的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总量、 对生产过程结果分配形式的收入总 量。 (3) 粮食产量平均发展速度 x = 5 a5 a0 GDP 平均发展速度 x = 5 b5 b0 2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 答: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三次产业贡献及拉动率、地区 生产总值和指数、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居民消费水平、投入产出基本流 量表(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表和完全消耗系数表、资金 流量表(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等。 二、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 1某企业 2003 年各项生产活动支出的全部劳动报酬 32 亿元,提取的全部定资 产折旧 4 亿元,向政府交纳的全部生产税净额 8 亿元,企业全部营业盈余 21 亿 元。要求 2003 年增加值。 解:以收入法计算: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32+4+8+21=65 亿元 2已知某地区 2001 年以下统计资料: (1)总产出 15000 亿元; (2)最终消费 8100 亿元,其中居民消费 5600 亿元,公共消费 2510 亿元; (3)资本形成总额 2037 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2010 亿元,库存增加 24 亿 元,贵重物品净获得 3 亿元; (4)出口 1200 亿元; (5)进口 1060 亿元; (6)固定资本消耗 1480 亿元; (7)劳动者报酬 5240 亿元; (8)生产税 610 亿元; (9) 生产补贴 15 亿元。 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 (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解:(1)GDP=最终消费+总投资+净出口=8110+2037+(1200-1060)=10287(亿元) 中间消耗=总产出GDP=15000-10287=4713(亿元) 营业盈余=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 =10287-1480-5240-(610-15)=2972 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单位:亿元 使用 来源 总产出 15000 总消费 8110 中间消耗() 4713 居民消费 5600 劳动者报酬 5240 公共消费 2510 生产税净额 595 总投资 2037 固定资本折旧 1480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2010 营业盈余 2972 库存增加 24 贵重物品净获得 3 净出口 140 出口 1200 进口() 1060 国内生产总值 10287 国内生产总值 10287 3已知职下我国实际最终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年度 最终消费额 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和报务净出口 2000 54600.9 32499.8 2240.2 2001 58927.4 37460.8 2204.7 2002 62798.5 42304.9 2794.2 2003 67442.5 51382.7 2686.2 2004 75439.7 62875.3 4079.2 要求:(1)计算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 (2)计算各年度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 (3)计算各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 解: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额+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支出法) 最终消费/国内生产总值 资本形成/国内生产总值 (%) (%) 2000 89340.9 61.11 36.38 2001 95892.9 59.77 38.00 2002 107897.6 58.20 39.21 2003 121511.4 55.50 42.29 2004 142394.2 52.98 44.16 可见最终消费在 GDP 的比重逐年下降,而投资比例在逐年上升,这和十五期间 我国经济宏观层面上的现象相符。 年度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 2 第四章-第六章 一、简答题 1简述收入分配过程的基本内容及其核算账户组成 答:收入分配是一个由众多收支组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分为初次分配与再次 分配两个阶段。收入初次分配阶段自增加值分配开始,产生各种与生产有关的分 配流量, 包括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和财产收入, 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 核算账户为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收入再分配以初次分配结果为基 础, 主要记录各种由经常性转移形成的分配流量, 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 这些构成了收入再分配账户。 2结合收入初次分配的各个流量,解释收入分配账户中“收入形成账户”和“原 始收入分配账户”之间的关系。 答:收入初次分配核算包括两个层次:收入形成核算和原始收入分配核算。 收入形成账户是直接与生产相联系的分配账户,分配的起点是各部门的增加值, 记录那些直接与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分配流量: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及营业盈 余。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是收入形成分配的继续,综合反映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 配的结果,形成初次分配总收入。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为:(1)收入形成账户 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是收入描述收入初次分配的两个衔接过程的账户, 后者紧接 着前者。(2)收入形成账户的平衡项营业盈余直接转入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 来源方,另外接收从形成账户支付中所获取的生产性收入劳动者报酬、生产 税净额、营业盈余。 3 根据 200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填写下表并解释相关指标的含义: “十五”时期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 指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单位 元 元 2001 6860 2366 2002 7703 2476 2003 2004 2005 8472 9422 10493 2622 2936 3255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 38.2 47.7 37.7 46.2 37.1 45.6 37.7 47.2 36.7 45.5 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 收入再分配的结果=原始收入+再分配收入再分配收入支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 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 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联合国对其提出的数量界限及其经济意义: 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居民最终消费支出。 其意义是该数值会随着居民 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呈不断下降趋势。 这一系数的高低成为国际上 公认的衡量一国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准。 二、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 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 680 亿元,支付劳动报酬 256 亿元, 上缴生产税 85 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 6 亿元,支付银行利息等财产收入 42 亿元, 获得国债利息、 红利等财产收入亿元, 用于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支出 7 亿元, 支援灾区捐款 3 亿元,上缴所得税 43 亿元。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该地区非金融 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原始收入总额和可支配收入,并编制有关的收入分配账 户。 解: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 680-256-(85-6)=245(亿元) 原始收入=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345+(38-42)=341(亿元) 企业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通常就是上面的原始收入(见教材 P.74) 故可支配收入=初次分配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 =341+0-(7+3+43)=288(亿元) 收入分配账户为: 收入形成账户(亿元) 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亿元) 使用 来源 使用 来源 劳动者报酬 256 增加值 680 财产收入 42 营业盈余 345 生产税净额 79 初次分配收入 341 财产收入 38 生产税 85 合计 383 合计 383 生产补贴 6 营业盈余 345 合计 680 合计 680 收入再分配账户(亿元) 使用 来源 经常转移支出 53 初次分配收入 所得税 43 经常转移收入 社会福利 7 其他 3 可支配收入 288 合计 341 合计 341 0 341 2(1)根据 2005 年中国统计年鉴完成 2004 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 出情况表。 2004 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单位:元 家庭设备用 医疗 交通 娱乐教育 杂项商 食品 衣着 居住 品及服务 保健 通讯 文化服务 品服务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2)解释并计算相关指标: 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 核算期内居民平均每人直接购买消费性货物和服务所花费 的支出。 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额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 8 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 ai i =1 消费率=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 3假设某一核算期某国各机构部门与国外未发生资本转移,在核算期内,各机 构部门所发生的全部资本转移项目如下:政府部门共征得赠予税 89 亿元,同时 政府部门对其他机构部门拨付的固定资产款项和实物合计 562 亿元; 此外金融机 住户部门未发生任何资本转移收入 构在核算期末的资本转移支出共计 455 亿元; 与支出。请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企业机构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及净额。 解:各部门资本转移的来源方总和等于使用方总和 89+368+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562+375+455=139 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935 亿元 净额=935-455=480 亿元 4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 6800 亿元,当期消费支出 4950 亿元,实物投资支出 800 亿元,银行存款 860 亿元,购买股票和债券 350 亿元,向保险机构缴 280 亿 元。计算:(1)居民储蓄额; (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 (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 (4)编制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同,并简要 说明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联系。 解:(1)储蓄额=可支配收入总消费=6800-4950=1850 亿元 (2)净金融投资额=总储蓄非金融投资(资本形成+其他非金融投资) =1850-800=1050 亿元 (3)金融负债额=存款+股票债券+保险净金融投资额 =860+350+280-1050=440 亿元 (4)可支配收入账户 单位:亿元 使用 来源 最终消费 4950 可支配总收入 6800 总储蓄 合计 1850 6800 合计 资本账户 6800 使用 来源 资本形成 800 总储蓄 净贷出 1050 (金融投资) 合计 1850 合计 金融账户 1850 1850 使用(资产变化) 来源(负债变化) 银行存款 860 负债增加额 440 股票债券 350 净金融投资 1050 保险 280 合计 1490 合计 1490 5设有职下资料(单位:亿元):有形资产 4000,非金融无形资产 400,金融资 产 320,对外金融负债 360。计算国民资产负债总额。 解:国民资产负债总额(即净值)=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金融负债 =有形资产+非金融无形资产+金融资产净额 =4000+400+(320-360)=4360 亿元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 3 第七章第十章一、简答题 1、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账户的主要联系与差别。 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账户的主要联系与差别。答:联系:一般各国总是先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然后再将其纳入国外帐户体系。二者关于 国外和对外交易的定义、范围、核算原则的规定具有一致性。在核算层次上,国际收支平衡 表的经常项目与国外帐户中货物与劳务对外帐户、原始收人和经常转移对外帐户基本对应, 资本和金融项目与对外积累帐户中资本帐户、金融帐户也是基本对应的。 区别: (1)立足点不同 (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当期对外交易流量的记录,不反映对外经济存量的多少,国 外帐户中的对外资产负债帐户反映对外资产负债的存量。 (3)分类的差别 对金融项目, 国外帐户以金融手段的种类作为分类基础; 国际收支平衡表以期限和 功能为主要分类基础。 (4)核算目的与分析功能上的差别。 2、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统计原则。 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统计原则。答: (1)复式记帐原则。 (2)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计价原则。 (3)以所有权转移为标准的记录时间原则。 (4)所有的记帐一般要折合为同一货币。 (5)对于每一个项目,将“贷方借方”,差额记入“余额” 3、人口核算包括哪些内容?劳动力核算包括哪些内容? 人口核算包括哪些内容?劳动力核算包括哪些内容?答:人口核算包括三部分内容: (1)人口总量统计。包括常住人口统计和现有人口统计。 (2)人口变动统计。包括人口自然变动统计和人口机械(迁移)变动统计。 (3)人口构成统计。包括:人口的性别与年龄构成;人口的经济构成;人口地区构成统计; 人口的社会构成。 劳动力核算包括三部分内容: (1)社会劳动力资源和构成数量统计。 (2)社会劳动者数量和构成统计。 (3)社会劳动力变动统计。 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 二、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 1.以下是某地区国民经济统计原始资料: 总产出 100 万元;中间消耗 60 万元;出口额 10 万元,其中货物 7 万元,服务 3 万元; 进口额 5 万元,其中货物 3 万元,服务 2 万元;居民最终消费 26 万元,政府最终消费 6 万 元;资本形成 3 万元;从国外得到原始收入 8 万元,付给国外原始收入 7 万元;从国外得到 经常转移收入 3 万元,付给国外经常转移 2 万元。 要求: (1)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编制货物和服务帐户; (2)计算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总储蓄,并编制国民可支配收入适用帐户; (3)计算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收支差额,编制货物服务部分国际收支平衡表,并根 据结果对国际收支情况作简要分析。 解: (1)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1006040(万元) 生产帐户 来 总产出 进口 源 100 5 使 中间使用(中间消耗) 最终使用 最终消费 总资本形成 固定资本形成 固定资本消耗 净额 库存增加 贵重物品净增加 出口 总需求 用 60 45 32 3 10 105 总供给 105 (2)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从国外获得的原始收入支付给国外的原始收入 4087 41(万元)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总收入从国外获得的经常转移收入支付国外的经常转移收入 4132 42(万元) 国民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总消费 42(266) 10(万元) 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 使 总消费 居民消费 政府消费 总储蓄 合计 用 32 26 6 10 42 来 源 42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合计 42 (3)经常项目收支差额货物差额服务差额收益差额经常转移差额 4101 6(万元) 国际收支平衡表(货物服务部分) 项目 经常项目 货物 服务 差额 5 4 1 贷方 10 7 3 借方 5 3 2 货物和服务项目的差额都为正值,说明该地区这两项内容都是国际收支顺差。 2.某国有如下资料: (1)劳动报酬 20000 亿元,生产税 21000 亿元,所得税 6000 亿元,生产补贴 16000 亿元, 固定资产折旧 12800 亿元,营业盈余 9260 亿元,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60 亿元。 (2)国民可支配收入 50000 亿元,总消费 36000 亿元,总投资 11000 亿元,进口 1380 亿 元,出口 1440 亿元,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30 亿元。 要求:(1)用两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净收入等指标; (2)计算总储蓄、净金融投资指标。 (1)用两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净收入等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分配法)GDP=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国内生产总值: =20000+(2100016000)+12800+9260=47060(亿元) (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36000+11000+(14401380) =47060(亿元) 国民总收入: 国民总收入: 从初次分配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原始收入付给国外的原始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4706060=47000 (亿元) 国民净收入=国民总收入固定资产折旧 国民净收入 =4700012800=34200(亿元) (2)计算总储蓄、净金融投资指标: 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总消费=5000036000=14000(亿元) 总储蓄 净金融投资=总储蓄固定资产折旧+资本转移净额 (总投资固定资产折旧) =1400012800 净金融投资 (30)(1100012800)=2970(亿元) 3.已知某地区某时期的下列资料(单位:亿元) : (1)期内总产出 8553,中间消耗 3775,最终消费 3858,总资本形成 889(其中,固定资 本形成总额 905,固定资本消耗 589) ,产品中出口 1124,进口 1093。 (2)期内劳动报酬支出 2583,来自国外劳动报酬净收入-10,生产税净额 601,其中,对 国外支付产品税 5,另对国外财产收入净支付 16。 (3)来自国外经常转移净收入 1,资本转移净额-3。 (4)期内对国外负债 1632,其中长期资本往来 1500,短期资本往来 132;金融资产净购 买 1630,其中,长期资本往来 1530,短期资本往来 100。 根据以上资料: (1)计算下列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总收入 国民可支配收入 储蓄 国外净资本流入 (2)编制国民经济流量账户体系。 1相关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855337754778(亿元) (2)国民总收入(国民原始总收入) GDP来自国外生产税净额来自国外劳动者报酬来自国外财产收入净额 4778(5)(10)(16)4747(亿元) 国民原始净收入国民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47475894158(亿元) (3)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现期经常转移收入净额 474714748(亿元) 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固定资产消耗47485894159(亿元) (4)储蓄总额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支出47483858890(亿元) 储蓄净额储蓄总额固定资产消耗890589301(亿元) (5)国外净资本流入金融资产净获得负债净发生163016322(亿元) 或:国外净资本流入净储蓄资本转移净额(总投资固定资本消耗) 301(3)(889589) 298300 2(亿元) 2国民经济流量账户 单位:亿元 货物与服务账户 来 总产出 进口 源 金 额 使 用 金额 3775 5871 3858 889 905 589 316 0 8553 1093 中间消耗 最终产品使用 最终消费 总资本形成 固定资本形成 生产损耗 净额 库存增加 出口 总供给 9646 总需求 1124 9646 生产账户 使 用 金 额 来 总产出 源 中间消耗 增加值总额 固定资本消耗() 增加值净额 3775 4778 589 4189 8553 收入形成账户 金 额 2583 601 1594 589 1005 4778 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金 额 16 4747 589 4158 4763 单位:亿元 金额 8553 8553 单位:亿元 来 源 金 额 4778 589 4189 使 用 劳动报酬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固定资本消耗() 营业盈余净额 合 计 增加值总额 固定资本消耗() 增加值净额 合 计 4778 单位:亿元 使 用 来 源 金 额 财产收入净支出 原始总收入 固定资本消耗() 原始净收入 合 计 劳动报酬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总额 固定资本消耗() 营业盈余净额 合 计 2573 596 1594 589 1005 4763 其中:劳动报酬国内劳动报酬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2583(10)2573 生产税净额国内生产税净额支付国外的生产税净额601(5)596 收入再分配账户 使 用 金 额 来 源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固定资本消耗() 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合 计 4748 589 4159 4748 原始总收入 固定资本消耗() 原始净收入 经常转移净收入 合 计 单位:亿元 金 额 4747 589 4158 1 4748 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使 用 金 额 来 源 单位:亿元 金 额 最终消费支出 储蓄总额 固定资本消耗() 储蓄净额 合 计 3858 890 589 301 4748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固定资本消耗() 国民可支配收入 合 计 4748 589 4159 4748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 4 综合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国民经济核算史上,英国经济学家( B )主要领导了联合国国民经济 核算的研究和统计制度制定工作。 AJ?米德 BR?斯通 C范?克利夫 DS?库兹涅茨 2下列经济量中,属于流量的是( D ) B存款数 C人口数 D销售额 A固定资产数 3MPS 核算体系中的生产活动( A ) B只限于非物质生产部门 A只局限于物质生产部门 C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 D以上都对 4下列经济单位中,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 D ) B在国外定居的华人居民户 A在国内旅游的外国游客 C在我国境外的中资企业 D在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 5下列单位中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D ) A自来水厂 B机床厂 C建筑公司 D医院 6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所采用的现行市场价格,由于各种价格包含因素不同, 存在以下关系( D ) A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购买者价格 B购买者价格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 C生产者价格基本价格购买者价格 D购买者价格生产者价格基本价格 7下列不计入服务产出的是( D ) A政府为住户提供免费服务 B非盈利机构为住户提供免费服务 C医院为病人提供了医疗服务 D住户整理家务 8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 A ) A生产单位 B基层单位 C企业事业行政单位 D机构部 9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计算总产出和中间消耗的价格标准是( A ) A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中间消耗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B总产出按购买者价格计算,中间消耗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C两者都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D两者都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10已知第 j 部门总投入为 100 亿元,其中消耗第 i 部门产品价值 20 元, 则消耗系数为( A ) B5 C120 D无法确定 A0.2 11不能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财产收入的是( D ) A贷款 B地下资产 C债券 D 机器设备的租借 12收入初次分配是对( A )的分配 B总产值 C国民收入 D经常转移收支 A増加值 13某大学一名大学生将所得的 1000 元奖学金捐赠给希望工程,则该项活 动属于( A ) A经常转移 B资本转移 C初次分配 D实物转移 14 在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中, 通常属于投资资金不足的主要部门是( B ) B企业部门 C金融部门 D政府部门 A居民部门 15进行资产负债核算时应采用( A )估价。 A现行市场价格 B固定价格 C同类资产平均价格 D以上都可以 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请 多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 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包括在活动及其产出核算中的有以下内容( ACDE )。 A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 B森林、矿藏等价值 D建筑业活动及房屋经营活动 C报纸、书刊等的投递业务 E政府部门活动及其服务 2投入产出表第 II 象限的宾栏包括( ABCE )。 A最终消费 B固定资产形成 C净出口 D生产税净额 E库存增加 3个人消费支出包括下述内容( BCD ) A缴纳个人所得税 B非耐用消费品支出 C耐用消费品支出 E购置房产 D文化服务费用支出 4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与企业资产负债核算的关系是( CDE ) A二者除了范围外,完全一致 B前者是后者的简单汇总 D在基本存量概念上二者基本概念一致 C前者以后者为基础 E国民资产负债核算有不同于企业资产负债核算的特点 5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一般包括( ABCE )。 A货物贸易 B服务贸易 C经常转移 D资本往来 E收益 6直接影响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降的因素有( AC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性别构成 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净长安迁入率 E人口年龄构成 7最终需求的物价指数包括( BCDE )。 A投入产出物价指数 B库存物价指数 C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D政府最终消费物价指数 E进出口物价指数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市场价格中的基本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 的价格形式。 错误。题中叙述的是要素价格。基本价格是根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 产税的构成因素确定的价格形式。 2在当期粮食产量中,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属于最终产品。 错误。最终产品即 GDP 的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 口。这里的粮食属于中间消耗,畜牧业的肉、奶等产出才会是最终产品。 3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第 II 象限。 错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第 I 象限。 4居民购买住房和支付房屋租金均属于居民消费支出。 错误。前者属于消费支出,而后者不属于消费支出。 5,劳动者从企业获取货币工资和住户用存款购买债券都属于严格意义上的 金融交易。 错误。前者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交易的两方面只有一方面是金融 性的,一方(企业)涉及货币支付,后者是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两方面都是金 融性的,一方(住户)实现金融资产转换,另一方(债券出售方)金融资产增加。 6在一国资产负债综合账户中,国民经济非金融资产为 15000 亿元,金融 资产 14000 亿元,国外部门净值为-3200 亿元,则该国拥有的国民资产为 18200 亿元。 错误。国外部门净值为负,这是国外部门的负债,国内部门资产。因此拥有 的国民资产为 15000+14000+3200=32200 亿元。 四、计算题 1试根据下列投入产出简表计算各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中间产品(消耗) 第一产业 中 间 投 入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合计 总投入 20 70 10 100 400 第二产业 50 200 50 300 500 第三产业 20 60 20 100 200 合计 90 330 80 500 1100 总产出 400 500 200 1100 第一产业消耗第一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 a11 = 第一产业消耗第二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 a21 第一产业消耗第三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 a31 第二产业消耗第一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 a12 第二产业消耗第二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 a22 第二产业消耗第三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 a32 第三产业消耗第一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 a13 第三产业消耗第二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 a23 20 = 0.05 400 70 = = 0.175 400 10 = = 0.025 400 50 = = 0.1 500 200 = = 0.4 500 50 = = 0.1 500 20 = = 0.1 200 60 = = 0.3 200 第三产业消耗第三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 a33 = 20 = 0.1 200 2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总产出 3000 亿元,中间消耗 1320 亿元。支 付劳动报酬 800 亿元,上缴生产税 150 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 50 亿元,支 付无形资产使用费等财产收入 143 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 138 亿元,支付职工社会保险金 17 亿元,为灾区及希望工程捐款 8 亿元,上缴现期 所得税 450 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 5 亿元,固定资本形成 330 亿元,库存增加 20 亿元。 (1)根据所组资料编制非金融企业部门生产账户、收入形成怅户、原始收入 分配账户、收入再分配账户、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资本账户并计算各账户平衡 项。 (2)指出部门资本账户中资金余缺的具体数字并进行分析。 (3)计算该非金融企业部门储蓄率和投资率。 (1) 生产账户 使用 来源 中间消耗 1320 总产出 3000 增加值 1680 支出总额 3000 生产总额 3000 收入形成账户 使用 来源 劳动者报酬 800 增加值 1680 生产税净额 100 营业盈余 780 合计 1680 1680 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使用 来源 财产收入 142 营业盈余 780 原始总收入 776 财产收入 138 合计 918 合计 918 收入再分配账户 使用 来源 经常转移支出 475 原始总收入 776 所得税 450 经常转移收入 0 社会征缴款 17 其他经常转移 8 可支配收入 301 合计 776 合计 776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使用 来源 总消费 0 可支配收入 301 总储蓄 301 合计 301 合计 301 资本账户 使用 来源 资本形成总额 350 总储蓄 301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330 资本转移收入净额 5 存货增加 20 余缺 -44 合计 306 合计 306 (2)资金余缺为-44 亿元,表示资金短缺,需从其他部门借入资金。 (3)消费率=0 投资率=非金融投资额/可支配收入=350/301=116.28% 3某企业 1999 年有关资本形成统计资料如下: (1)可支配总收入 801 万元;(2)固定资产消耗 530.1 万元;(3)缴纳酱税 44.6 万元;(4)接受捐赠 81.9 万元;(5)其他资本出让 40 万元;(6)用于购买生产设备 资金 814.5 万元;(7)年初库存 32 万元;(8)年末库存 17.6 万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当期资本形成,并编制资本账户。 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814.5+(17.6-32)=800.1 资本账户 使用(资产变化) 来源(负债变化) 资本形成总额 800.1 总储蓄 801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814.5 固定资产消耗(-) 530.1 存货增加 -14.4 净储蓄 270.9 固定资产消耗(-) 530.1 资本转移收入 81.9 净贷出/借入 -1.8 资本转移支出(-) 84.6 合计 1328.4 合计 1328.4 综合练习(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核算的基本依据 。 是( C ) A住户和法人单位 B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 C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 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 2国民经济核算在生产阶段用( A )来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 A 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 国民原始收入 D国民可支配收入 3对工业部门计算总产出,通常采用( D ) 。 A工厂法 B产品法 C生产法 D分配法 4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为( D ) 。 A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B国内生产总值=各机构部门的总产出-各机构部门的中间消耗 C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 +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盈余 D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 5投入产出表的第象限主要反映( A ) 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增加值的构成 C再分配关系 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6完全消耗系数是( C ) 。 B所有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A所有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C直接消耗系数与各轮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D直接消耗系数与所有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7以下各项中不应计入居民消费支出的是( C ) 。 A购买汽车 B室内装饰用品 D自有住房的虚拟房租支出 C购买名人字画 8资本转移( C ) 。 A只能是现金转移 B只能是实物转移 C既可以现金转移,也可以实物转移 D居民部门可以现金转移,政府部门只能实物转移 9投资率一般是非金融投资额与( D )之比。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原始收入 D国民可支配收入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固定资产的是( D ) 。 B运输设备 C种畜 D价值低于 200 元的工具 A桥梁 11以下几种金融手段不存在对应负债的是( A ) 。 B货币和存款 A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 C股票和其他产权 D保险准备金 12国民资产负债表反映全国民经济或部门( B ) A在一定时期内拥有各类资产和负债的状况 B在一定时点上拥有各类资产和负债的状况 C反映一国一定时期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和使用 D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往来收支 13国外某企业今年 7 月在我国境内创立了一个子公司,那么年底我国进行 。 常住单位数目统计时, A ) ( A应该包括此子公司 B不应该包括此子公司 C可包括也可不包括 D无法判断 14国民经济短期核算分别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计算( A ) 。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D国民可支配收入 C国民原始收入 15与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活动联系比较密切的人口指标是( B ) 。 A人口总数 B常住人口 C现有人口 D出生人口数 16拉氏物量指数是按( B )加权。 A基期价格 B基期数量 C报告期价格 D报告期 数量 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 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的主要价格形式有(ABCD) A要素价格 B基本价格 C生产者价格 E外汇价格 D购买者价格 2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核算方法主要是(CD) A工厂法 B产品法 C生产法 D分配法 E支出法 3经常转移包括(ABC) A收入税 B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C其他经常转移 D营业盈余 E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货物和服务 4生产资产划分为(AB) 。 A固定资产 B存货 C贵重物品 E土地 D金融资产 5下列资产中,属于金融资产的有(ACDE ) 。 A商业信誉 B计算机软件开发 C保险专门准备金 D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 E应付帐款 6国民资产负债存量核算包括(ABC) 。 B金融资产负债 C其他资产负债 A有形资产负债 D资产负债变动 E期初、末资产负债表 7反映人口自然变动的总量指标有(CDE) 。 A常住人口 B现有人口 C出生人口数 E人口自然增加数 D死亡人口数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农民生产的粮食,其中拿到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应统计为生产的产出,记 我入国内生产总值;而自用部分不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不记入国内生产总值。 错误。自用部分属于总产出的一类:非市场产出。 2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小型工具前者属于中间消耗,后者属 于固定资本消耗。 错误。原材料和小型工具均为中间消耗。 3投入产出表的第象限是表的核心部分,投入产出表第象限的宾栏为 最终产品。 正确。 4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范围。 正确。 5原始森林和围海造田都属于生产资产。 错误。原始森林属于非生产资产。 6 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都是一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经济单位, 两种单位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都在一国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 错误。区别主要是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内是否具有经济利益中心(一定的 场所),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 四计算题 1已知 1997 年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流量表数据,增加值 44628.72 亿元,劳动者报酬支出 17844.76 亿元,生产税净额 9728.46 亿元,财产收入 2282.72 亿元,财产收入支出 6517.83 亿元,经常转移支出 2861.33 亿元,经常转移收入 321.8 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 2127.99 亿元,资本形成总额 21458.47 亿元。 要求:(1)计算非金融企业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 (2)计算非金融企业部门可支配总收入。 (3)计算非金融企业部门总储蓄。 (4)计算非金融企业部门净金融投资。 (5)根据已知数据和计算的全部数据,编制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流量帐 户。 解:(1)初次分配总收入=营业盈余+财产收入-财产支出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 =44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研发类服务公司业务流程再优化探讨及服务质量管理深度研究
- 2025年保育员理论考试试题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保密知识考试教育培训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糖尿病试题及答案
- 2025眼镜制造业产业深度解读及智能眼镜研发与品牌价值提升报告
- 2025眼科视觉矫正技术进展研究新疗法市场接受度预测分析报告
- 2025眼科医疗设备市场发展潜力深度调研与投资策略规划分析报告
- 2025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生鲜电商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冷链物流研究报告
- 2025年山东旅游职业学院辅导员笔试试题附答案
- 学堂在线 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 章节测试答案
-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论文
- 《现代文阅读技巧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案》
- 5、二级供应商品质管理
- 2025年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4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上海高三物理高考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 医院医学影像科科室年终总结
- 温岭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项目环评报告
- 医院食堂服务人员培训计划
- 2025年危险化学品安全考试题库(危险化学品安全操作规范修订与培训效果)试题
- 2025年下半年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单位招聘事业单位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