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方专项安全施工组织方案.doc_第1页
塌方专项安全施工组织方案.doc_第2页
塌方专项安全施工组织方案.doc_第3页
塌方专项安全施工组织方案.doc_第4页
塌方专项安全施工组织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K8+320-K8+420段专项安全施工组织方案我标段K8+320-K8+420段路基挖方在2009年7月13日路基整修边坡时,开挖线4M以外出现了开裂,裂缝宽度达20CM,并出现了少量塌方。监理处、业主要求对塌方危险源进行清除,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观测,在观测过程中于2009年7月23日下午4点半发生山体整体开裂,沿开裂面整体下滑,开裂面沿破碎带整体贯穿,滑塌宽度达到80M左右,长度为100M左右,开裂缝宽最大在2米左右,深度达3-4米不等。签于以上情况,我项目部及时上报监理处、业主、设计单位,2009年7月24日,监理处、业主、设计院代表来现场查看,并要求施工单位:、安全第一,施工方案及时上报。 、马上修通人行便道,及时修通K8+415处平交,以恢复居民正常生活及生产。我项目部通过现场查看,建议采取如下方案:方案一:1、 因山体滑体严重,首先对失稳土体进行卸载。卸载边坡按1:1.5进行控制。卸载时尽量不扰动原有土质的稳定状态。2、 卸载之后设置路堑墙,以此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及防止边坡风蚀剥落而损害路基。方案二:1、 考虑到山体滑体严重,首先对失稳土体进行卸载。卸载时尽量不扰动原有土质的稳定状态。2、 卸载之后根椐实际情况沿断裂带设置抗滑桩,以此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滑坡清理基本思路1、首先圈定滑坡范围,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总体卸载方法采用纵向台阶法施工,首先对塌方危险源进行清除,挖掘机从K8+300处开挖施工便道,纵坡控制在10%左右,用东风车运输至弃土场内。2、施工过程中专人巡查、专人观测、专人负责安全管理。3、卸载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步处治,具体安全防护措施待设计单位施工方案文件下发后再报审。滑坡施工安全管理1、挖掘土方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开挖土方的操作人员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横向间距不小于2m,纵向间距不小于3m。(2)、土方开挖必须自上而下顺序放坡进行,严禁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2、整修边坡施工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作业人员必须绑系安全带;边坡开挖中如遇地下水涌出,应先排水,后开挖;开挖工作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双重作业;弃土下方和有滚石危及范围内的道路,应设警告标志,作业时坡下严禁通行;坡面上的操作人员对松动的土、石块必须及时清除,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3、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塌迹象危及施工安全时,应暂停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上级处理。4、滑坡地段的开挖,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进行,严禁全面拉槽开挖,弃土不得堆在主滑区内。开挖墙基槽也从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分段跳槽进行,并加强支撑,及时砌筑和回填墙背,施工中应设专人观察,严防坍方。5、在落石与岩堆地段施工,应先清理危石和设置接截设施后再进行开挖。其开挖面坡度应按设计进行,坡面上松动石块应挖边消除。6、岩溶地区施工,应认真处理岩溶水的涌出,以免导致突发性的坍塌。泥沼地段施工,应有必要的防范措施。避免人、机下陷。挖方的废方应堆置在适合的地方,以防汛期造成人为的泥石流。8、机械在危险地段作业时,必须设明显的安全警告标志,并应设专人站在操作人员能看清的地方指挥。驾驶人员只能接受指挥人员发出的规定信号。9、机械在边坡、边沟作业时,应与边缘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使轮胎(覆带)压在坚实的地面上。10、施工中遇有土体不稳、发生坍塌或在爆破警戒区内听到爆破信号时,应立即停工,人机撤至安全地点。11、挖掘机作业(1)、发动机起动后,铲斗内、臂杆、覆带和机棚上严禁站人;(2)、工作位置必须平坦稳固。工作前履带应制动,轮胎式挖掘机应顶好支腿,车身方向应与挖掘工作面延伸方向一致,操作时进产不应过深,提斗不得过猛; (3)、在高陡的工作面上挖掘夹有石块的土方时,应将较大的石块和杂物除掉。如果土体挖成悬空状态而不能自然塌落时,则需用人工处理,严禁用铲斗将悬空土方砸下; (5)、严禁铲斗从运土车的驾驶室顶上越过。向运土车辆卸土时,应降低铲斗高度,防止偏载或砸坏车厢。铲斗运转范围内,严禁站人。13、汽车作业(1)、载重汽车A、必须按规定吨位装载,不得超载、超高,不得人货混载,驾驶室内不得超额载人;B、车辆装土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当用机械装土时,汽车就位后应拉紧手闸,装载均匀,不得偏载;C、在陡坡、高坡、坑边或填方边坡处卸土时,停卸地点必须平整坚实,地面宜有反坡,与边缘必须保持安全距离;在危险地段卸土,应有专人指挥; (2)、自卸汽车除应遵守上述载重汽车的各条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A、发动机启动后应检查起翻装置,确保良好;严禁在驾驶室外进行操作,翻斗内严禁载人;B、当装载高度超过车厢拦板时,应平稳行驶,不得猛力加速,也不得紧急制动;C、卸料起斗时,应检视上空有无电线,防止刮断。14、安全预防措施:A、项目部设置专职安全员,施工队设置专职安全员24小时值班。B、滑坡范围设置明显限界标志、提醒标志,防止人畜进入滑坡地段。施工人员及工程机械严禁在滑坡上侧或下侧停放。C、在施工方案未定之前,对原有土体不能产生扰动行为,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D、做好滑坡情况的观测工作。卸载不扰动滑体稳定状态的措施1、 随时对山体观测,测量人员在山顶及山脚埋设位移桩。二天进行一次位移桩的坐标观测,在技术上观测位移状态。卸载同时进行坐标观测,一个小时进行一次。2、 卸载时专人在边坡顶及坡脚巡视山体稳定状态,及时与施工人员取得联系,防止清理过程中山体下滑。滑坡工程应急救援措施(1)坍塌事故应急处置措施路堑开挖施工可能引起土体塌方事故,应急救援处置程序如下:坍塌事故发生后,值班人员立即组织危险区域施工人员撤离,并迅速报请应急办公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快速、高效地进行抢救和处置。事故发生后,由项目副经理杜炎明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组织施工人员紧急撤离至安全区域,若有人员受伤,立即拨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班组长组织有关人员清理土方和杂物。若有人员被困,应首先按被困部位进行人员抢救,其他人员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在向有关部门通知抢救电话的同时,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重伤人员送外抢救,值勤门卫在路口迎接前来救护的车辆。工程技术部根据现场情况,定出临时支护方案及安全措施,避免扩大塌方,并立即联系监理单位及设计代表,商议治理方案。事故后处理工作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2)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3)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4)向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5)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2)高空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措施路基开挖或填筑施工时,也可能发生高空坠落伤害事故。事故处理程序如下:发生事故后,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通知生产负责人组织应急救援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值勤门卫在大门口迎接前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同时封锁事故现场,拉上安全警戒带,防止事态扩大。如事故严重,应立即报告并启动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在查明事故原因并采取切实预防、整改措施后,方可恢复生产。事故后处理工作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2)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3)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4)向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5)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救援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触电急救要动作迅速、方法正确。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要惊慌失措,应赶快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拉触电的人,防止造成群体触电事故。2)在就近安全地带紧急抢救受伤人员,必要时及时转送医院救治;3) 事故发生至现场恢复期间,应封锁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发生意外。4)救助人员要服从指挥,统一行动。(4)机械伤害事故处置措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首先现场人员应高呼,并立即报告项目部应急办公室。情况特别危急时,由安全员、工班长等直接拨打应急救护电话“120”,通知附近医院和相关部门,到现场救护。救援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拨打电话时要尽量说清楚以下几件事:a)说明伤情和已经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b)清楚伤者(事故)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路、靠近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c)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和事故地的电话号码以便救护车或警车找不到所报地方时,随时通过电话联系。基本打完报救电话后,应问接报人员还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如无问题才能挂断电话。通完电话后,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及时清除救护车进入事故现场道路上的障碍,以便救护到达后,能够及时进行抢救。2)抢救受伤人员(特别是生命垂危者),一定要在现场或附近就地进行,切忌长途护送到医院,延误抢救时间。3)克服麻痹思想,把握重点,及时汇报,果断处理,把 “事故”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事故后处理工作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2)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3)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4)向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5)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5)运输事故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