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民主革命的历程,专题二考点考向,本专题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近代的历史,即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多年的历史。回首这段历史是侵略与反侵略并行,专制与民主同在,屈辱与辉煌并行。复习本专题知识应注意以下三点:1一个视角,从近代开始中国开始融入世界,需要从世界的视角来看中国。注意把中国各时期的社会状况放在世界形势的整体角度来考虑,即把中国近代史与世界近代史有机地结合起来。,专题二复习策略,2把握两条主线,从列强侵华和人民抗争探索两个维度构建中国近代史主线:一是西方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和形成。从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再到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一步一步坠入灾难的深渊。二是中国军民的抗争和救国探索。面对强敌,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从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血溅轩辕,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屡战屡败,历经抗争、失败、再抗争的多次反复,终于在五四运动赢来了新民主主义的曙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专题二复习策略,3理解三个关系,即近代列强侵华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关系、抗争与探索的联系与区别、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国共关系的影响。,专题二复习策略,1.对本专题内容,应理清主线索,可分两个阶段掌握,第一阶段讲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包括第4讲、第5讲内容,第4讲主要讲述了近代列强侵华史,即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第5讲叙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包括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第二阶段叙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第6讲主要讲述了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史实,第7讲主要讲述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史实。,专题二使用建议,2结合各讲【考点梳理】中主要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归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和阶段性特点:“鸦片战争开始沦为”“甲午战争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沦为”。注意通过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来诠释中国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的过程。3本专题内容,线索多、事件多,学习时应根据课标要求,理清主线,突出重点事件。注意结合各讲中的探究点来分析各主要历史事件。,专题二使用建议,第4讲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4讲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4讲考点梳理,考点1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第4讲考点梳理,领事裁判权,工厂,第4讲考点梳理,资本输出,第4讲考点梳理,美西战争,第4讲考点梳理,对比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1)相同点:都发生于西方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结果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取得割地、赔款、通商等权益。,第4讲考点梳理,(2)不同点:发动侵华的国家,前者是英国单独发动的,后者是英法联合发动,美俄伙同侵略。目的上,前者是为了打开中国国门,后者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发动战争的借口,前者是禁烟运动,后者是“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侵略地区,前者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后者占领广州,进入天津、北京等地。影响上,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不同,前者是开始的标志,后者比前者程度加深了。,第4讲考点梳理,走出误区“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思想文化上则表现为西方的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第4讲考点梳理,考点2中国军民维护主权的斗争,第4讲考点梳理,东交民巷,第4讲考点梳理,阿古柏,第4讲考点梳理,辨析提高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不同,探究点一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比较,1相同点(1)从性质上看,都是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2)从内容上看,都有割地、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的规定。(3)从危害上看,都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第4讲要点探究,第4讲要点探究,2不同点(1)从内容上看,马关条约割地的面积远远超过南京条约,赔款数额也大大超过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所开放的通商口岸都是在东南沿海,而马关条约所开商埠已深入到中国的内地;南京条约的商定关税是为了向中国进行商品输出,马关条约在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开设工厂,适应了帝国主义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需要。,第4讲要点探究,(2)从列强侵华特点上看,南京条约体现了列强要打开中国大门、开辟中国市场的要求;马关条约体现了列强分割世界、资本输出的新要求。(3)从影响上看,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第4讲要点探究,例12010天津模拟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第4讲要点探究,A解析香港和上海是在鸦片战争失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被割占或者开辟为通商口岸的。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快,发展迅速而很快超越其他地方。,第4讲要点探究,C解析本题抓住关键词:“东方的小国”,近代史上中国被日本打败。,探究点二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及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发生了全方位剧变,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始终居于主导地位;革命任务由反封建转变为反封建反侵略;中国革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第4讲要点探究,第4讲要点探究,2中国政局发生变化。满洲贵族势力减弱,汉族官僚地主势力增强,清政府被迫启用汉族官僚。清政府对西方侵略者的态度由排斥到抵抗,再到妥协投降,继而“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分化,以奕、曾国藩为代表的新官僚集团势力膨胀。3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的起步。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冲击了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的起步创造了条件。,第4讲要点探究,4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劳动人民的负担加重,清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落后进一步暴露,社会矛盾、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5促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重新认识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第4讲要点探究,例2一部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敝国人作对。从此任接手以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扩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这部小说可能以下列哪个事件作为背景()A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B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C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D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第4讲要点探究,D解析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可派兵驻守使馆区及交通要道,使中国主权受损,门户大开。由题干提及该国在山东具有特殊权利,如修筑铁路,驻兵操练等可知。,第4讲要点探究,D解析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而马关条约签订时间是1895年,故D可以选出。,探究点三对义和团运动及其“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1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然而口号的提出并不是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后得出的,它既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又是大多数中国人对外国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的产物。2“灭洋”触及了时代救亡主题,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具有爱国和保国的含义,却又将“中国”“大清”等观念混同,表明义和团主观上不反对清政府,不反对封建制度,虽然有利于争取官军支持,但也使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以致被利用和出卖。,第4讲要点探究,第4讲要点探究,3中国的封建小农经济造就了农民阶级分散、落后、狭隘、自私、愚昧、迷信、保守的特性。他们没有鉴别外来侵略与西方先进文明成果之间区别的能力,而是一概加以排斥和打击,进行了一场盲目排外的运动,这与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不具备任何先进性。4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同时也表明农民阶级因为其固有的局限性而既不可能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可能成为自身的解放者。,第4讲要点探究,例32010济宁模拟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他所评价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第4讲要点探究,B解析本题以义和团运动为考点,通过孙中山的评价,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功绩,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义和团运动虽然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但是它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显示了中国人民在民族危机的关头,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勇气,体现了不可消灭的民族精神。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承担了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C项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但并未出现如题中所述的“血战”场面;,第4讲要点探究,D项1924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虽由孙中山发起,但孙中山于1925年逝世,因而无法对该事件作出评价。而1898年开始的义和团运动,使西方列强看到“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及兵力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属下策”,从而使列强放弃了变中国为完全殖民地的企图。正确答案为B项。,第4讲要点探究,第4讲要点探究,C解析19世纪末,山东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严重侵略,中外矛盾异常尖锐,最终爆发了农民阶级领导的义和团运动。“打鬼烧书图”反映了人民反对外来文化;由图中可知:杀洋人,烧洋书,体现了仇视外来事物,不加区别,盲目排外。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外来势力,但最终失败了,外国侵华势力也没有退出山东。,第4讲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成书课件中将选用部分2011年最新模拟试题供教师参考。,12010江苏卷下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第4讲备用习题,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地图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根据地图上的“威海卫”“清舰队”“日舰队”等信息,确定此次战役是威海卫战役,然后用排除法确定答案为A。,第4讲备用习题,22009海南卷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B解析圆明园被焚掠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第4讲备用习题,32009全国卷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第4讲备用习题,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