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4苏教版2.docx_第1页
2017-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4苏教版2.docx_第2页
2017-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4苏教版2.docx_第3页
2017-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4苏教版2.docx_第4页
2017-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4苏教版2.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测评(四)(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B于反复不宜卤莽C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 D而中国之人安逸蕃息【解析】C项,“宥”同“侑”。【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 叙:记叙,记录B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也 微:衰微C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 相:辅助D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致:得到【解析】A项,叙:排列次序。【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宗室则无教训选举之实 B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C外以捍夷狄,内以平中国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解析】A项,教训:古义指教育训诫,动词;今义指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名词。B项,出身:古义是投入、献身;今义是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属于某阶层,也指这一情况所决定的身份。C项,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相对于四周的少数民族国家“夷狄”来说;今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D项,会晤:会面,会见。古今义同。【答案】D4下列句子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A战者必然之势也。B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C拔举疏远,而随之以相坐之法。D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解析】A项,判断句。用助词“者”用在主语后表停顿,语气词“也”用在谓语后表判断。B项,倒装句。疑问代词“安”作“在”的宾语,前置。C项,倒装句。介宾短语“以相坐之法”作“随”的状语,后置。D项,倒装句。“在官者”“司盗者”分别作“庶人”“役民”的定语,后置;“以行阵之节”“以击刺之术”分别作“教”“授”的状语,后置。【答案】A5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官职名称的一项是()A答司马谏议书B上枢密韩太尉书C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D司马迁,曾任太史令,故称其为太史公【解析】A项,司马光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B项,韩琦时任枢密使,掌军政大权,因职权相当于汉代的太尉,故称韩太尉。D项,太史令是官职名。【答案】C二、阅读理解(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9分)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也。世父元寿,高祖时中书侍郎,有学行,见称于时。思伯释褐奉朝请,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转中书侍郎。颇为高祖所知,常从征伐。及世宗即位,以侍从之勤,转辅国将军。任城王澄之围钟离也,以思伯持节为其军司。及澄失利,思伯为后殿。澄以思伯儒者,谓之必死焉。及至,大喜,曰:“仁者必有勇,常谓虚谈,今于军司见之矣。”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后为河内太守,不拜。寻除鸿胪少卿,以母忧免。服阕,征为荥阳太守,有政绩,因迁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初,思伯与弟思同师事北海阴凤授业,无资酬之,凤遂质其衣物。及思伯之部,送缣百匹遗凤,因具车马迎之,凤惭不往。时人称叹焉。寻以父忧免。后除征虏将军、光禄少卿,仍拜左将军、兖州刺史。肃宗时,征为给事黄门侍郎。因请拜扫,还乡里。未拜,以风闻免。寻除右将军、凉州刺史。思伯以州边远,不乐外出,辞以男女未婚。灵太后不许,舍人徐纥言之,得改授太尉长史。又除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自以儒素为业,不好法律,希言事。俄转卫尉卿。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思伯上议曰:“五室之理,谓为可按。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学者善其议。又迁太常卿,兼度支尚书,转正都官。时太保崔光疾甚,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遂入授肃宗杜氏春秋。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客有谓思伯曰:“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当世以为雅谈。为元义所宠,论者讥其趣势。孝昌元年卒。赠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贞。(节选自魏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B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C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D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先通读一遍,了解大意,找到一些标志性的词语,然后进行断句。可采用排除法来做。“其方圆高方”意思完整,不能拆开,先排除AC两项,然后“戴氏九室之言”是固定搭配,与之后的几个句式相同,再排除D项,故本题应选B。【答案】B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释褐,脱掉粗布衣服,指做官。B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C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要服丧三年。D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这一分析有误,根据文意可知于文无据且说法太绝对。故本题应选D。【答案】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思伯久经沙场。他经常跟随高祖征战讨伐。他曾经跟随任城王元澄围攻钟离,作战失利,奉命殿后且出色完成任务,从而改变了元澄对儒士的看法。B贾思伯不计前嫌,尊敬师长。他曾与弟弟一起师从阴凤。因无钱交纳学费,衣物被阴凤作为抵押品。贾思伯在南青州任上送给阴凤礼物,派马车迎接他来。C贾思伯曾经仕途不顺。被征为给事黄门侍郎,还未拜官上任,就因为传闻而被弹劾免职。拒任凉州刺史却不被允许,幸亏徐纥从中说话,才得以改任。D贾思伯勤勉好学,礼贤下士。他少年时明习经典,做官后勤奋钻研。任侍讲时延请儒士夜读日授。他在街头碰到读书人,就停车下马,认真交谈。【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语句进行认真比对,找出差别,从而做出判断。D项,“做官后勤奋钻研”一句分析有误,根据原文“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可知。故本题应选D。【答案】D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5分)译文:_(2)“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5分)译文: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尤其要译出关键词,因为关键词就是得分点,还要注意句子的语气。(1)关键词:托,借口;失道,迷路;伐,夸耀;(2)关键词:宁,怎么,难道;衰,衰退,走下坡路;常,永恒、常规。【答案】(1)思伯借口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当时舆论称赞他是个有德行的人。(2)“先生现在已显贵位重,难道能不骄傲?”思伯说:“快要走下坡路才骄傲,哪有什么永恒(或常规)?”【参考译文】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他的伯父元寿,是高祖时的中书侍郎,有学问和德行,被当时人所称颂。思伯由奉朝请入仕,任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调任中书侍郎。很受高祖的赏识,经常跟随皇上征战讨伐。世宗即位后,因为侍从的勤劳,改任辅国将军。任城王元澄围攻钟离时,让思伯持节当他的军司。等到元澄作战失败,贾思伯带领军队在后面护卫。元澄认为思伯是个儒士,认为他必死无疑。等赶回会师后,大喜,说:“仁义的人必定勇敢,我常认为是空谈,今天在军司身上却真的看到了。”思伯借口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当时舆论称赞他是个有德行的人。后来担任河内太守,不就任。接着任鸿胪少卿,因为母亲守丧而免官。服丧期满后,起用他为荥阳太守,有政绩,于是升迁为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当初,思伯与弟弟思同师从北海人阴凤,无钱交纳拜师的费用,阴凤于是就抵押了他俩的衣物。思伯去南青州上任后,送上一百匹缣赠给阴凤,派车马接阴凤来,阴凤惭愧不前往。当时人们很称道感叹这件事。不久因为父亲服丧而免官。后来授予征虏将军、光禄少卿,接着任命为左将军、兖州刺史。肃宗在位期间,征用他为给事黄门侍郎。因请求拜祭父母并给他们扫墓,回到了家乡。还未拜官上任,就因传闻弹劾而免职。不久授予右将军、凉州刺史。思伯嫌凉州偏远,不乐意外出就任,于是以儿女未婚嫁为理由来推辞。灵太后不允许,经舍人徐纥从中说话,得以改授太尉长史。又授予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认为自己是名儒士,不喜欢法律。不久调任卫尉卿。当时讨论兴建明堂,观点多有不同。思伯上书论述道:“建造五室的说法,认为是可以吸取的。它们的周长和高度宽度,应根据情况确定。戴氏的九室之说,蔡氏的太庙官论点,子干的灵台之论,裴逸的一屋观点,以及诸家的纷纭杂说,一概不可取。”学者们同意他的说法。又升任太常卿,兼任度支尚书,转为正都官。当时太保崔光病危,上表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于是进宫给肃宗讲授杜氏春秋。思伯少年虽然明习经典,后来做官荒废了业,到这里又延请一些儒士夜读日授。他性情谦和,礼贤下士,即使在街头,也要停车下马,接待交谈很认真投入,毫无倦色。有来客对思伯说:“先生现在已显贵位重,难道能不骄傲?”思伯说:“快要走下坡路才骄傲,哪有什么永恒(或常规)?”当时把此话作为雅谈。被元义所宠信,舆论讽刺他趋炎附势。孝昌元年去世。追赠为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追赠为尚书右仆射,谥号为文贞。(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郝处俊,安州安陆人。甫十岁而孤,故吏归千缣赗之,已能让不受。及长,好学,嗜汉书,崖略暗诵。贞观中,第进士,解褐著作佐郎,袭父爵。兄弟友睦,事诸舅谨甚。召拜太子司议郎,累迁吏部侍郎。高丽叛,诏李勣为浿江道大总管,处俊副之。师入虏境,未阵,贼遽至,举军危骇。处俊方据胡床,体胖,安餐不顾,密畀料精锐击之,虏却,众壮其谋。入拜东台侍郎。时浮屠卢伽逸多治丹,曰“可以续年”。高宗欲遂饵之,处俊谏曰:“修短固有命,异方之剂,安得轻服哉? 昔先帝诏浮屠那罗迩娑寐案其方书为秘剂,取灵花怪石,历岁乃能就。先帝饵之,俄而大渐,上医不知所为,群臣请显戮其人,议者以为取笑夷狄,故法不得行。前鉴不远,惟陛下深察。”帝纳其言。上元初,帝观酺翔鸾阁,时赤县与太常音技分东西朋,帝诏雍王贤主东,周王显主西,因以角胜。处俊曰:“礼所以示童子无诳者,恐其欺诈之心生也。二王春秋少,意操未定,乃公朋造党使相夸,非所以导仁义,示雍和也。”帝遽止,叹曰:“处俊远识,非众臣所逮。”帝多疾,欲逊位武后,处俊谏曰:“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事遂沮。开耀元年卒,年七十五。帝哀叹其忠,举哀光顺门,祭以少牢,赙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诏百官赴哭,官庀葬事。子北叟固辞,未听。裴炎为白帝曰:“处俊阽死,诿臣曰:生无益于国,死无烦费,凡诏赐,愿一罢之。”帝闻恻然,答其意,止赙物而已。处俊资约素,土木形骸,然临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议论谆谆,必傅经义,凡所规献,得大臣体。(节选自新唐书郝处俊传)【注】常调:按常规迁选官吏。10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B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C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D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解析】“奈何乎”为固定结构,中间不应断开,故排除AB两项;“者”在判断句子表提顿语气,后面应断开,故排除C项。【答案】D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B“吏部”掌管全国文武官员的选用、任免、考核、调动等事务,主管是吏部尚书和吏部侍郎。C“春秋”既可指春季秋季,也可指我国特定的历史时代,还可指儒家经典,文中用以指年龄。 D“少牢”指我国古代祭祀时用羊和猪当祭品,“太牢”则指祭祀帝王时用牛、羊和猪当祭品。【解析】吏部掌管全国文官,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答案】B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郝处俊不贪财物,很有家庭教养。他父亲去世时,父亲过去的属下送来了很多财物,他都推辞不接受;他对兄弟和睦友爱,侍奉舅舅们很是恭敬。B郝处俊富有胆识,深得大家认可。高丽反叛时,他沉着应敌,将士多服其胆略;他反对皇帝让雍王和周王分率两队争胜取乐,谏言受到皇帝好评。C郝处俊敢于进谏,甚得大臣之体。他认为寿命长短自有天数,不认可僧人所炼长生药;反对高宗退位给天后;与皇上议论定引经据典,多有匡正。D郝处俊生性俭素,尽享身后哀荣。他去世后,不仅高宗为他在光顺门举哀,并赐给众多绢布、米粟;而且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了他的入葬事宜。【解析】根据文本后三行,唐高宗“止赙物而已”,可见此项“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了他的入葬事”等内容理解错误。【答案】D13把下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先帝饵之,俄而大渐,上医不知所为,群臣请显戮其人,议者以为取笑夷狄。(5分)译文:_(2)诿臣曰:“生无益于国,死无烦费,凡诏赐,愿一罢之。”(5分)译文:_【答案】(1)先帝服用了,不久就病重了,医生不知该怎么办,大臣们请求公开杀了僧人(或:杀了僧人示众),有人认为这样做会被(或:让)夷狄取笑。(“饵”“大渐”“显戮”和被动句各1分,句子大意符合、通顺1分。共5分。)(2)委托臣说:“活着时没能做有利于国家的事,死了不要麻烦浪费。凡是皇上下诏赏赐,希望一概(全都)推掉。”(“诿”“烦费”“诏赐”“一罢”各1分,句子大意符合、通顺1分。共5分。)【参考译文】郝处俊,安州安陆人,刚十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父亲的原属吏送来上千匹细绢作为治丧的财物,处俊辞让不接受。他长大后,爱好学习,特别喜欢汉书,大致都能背下来。贞观年间,考中进士,任著作佐郎,承袭父亲的封爵。兄弟间和睦友爱,侍奉舅舅们很是恭敬。朝廷召他去任太子司议郎,逐步升官至吏部侍郎。高丽背叛时,皇帝诏令李勣任浿江道大总管,郝处俊任副总管。军队到了贼人境内,还未列阵,贼人突然袭来,全军都张皇失措。那时,郝处俊正靠在胡床上,他是个胖子,安然坐着吃东西,同时秘密派精锐轻兵迎击。贼人退去,大家都认为他有胆略。郝处俊入朝被任为东台侍郎。那时僧人卢伽逸多会炼丹,说是可以延年益寿。高宗打算服用,郝处俊谏阻道:“人寿长短,是天所定,异域的药剂,不能贸然服用。以前先帝诏令僧人那罗迩娑寐根据其配方炼置秘剂,取灵花怪石,炼了一年才炼好。先帝服用了,不久就病重了,医生不知该怎么办,大臣们请求公开杀了僧人(示众),有人认为这样做会被(让)夷狄取笑,所以这没有执行。前车之鉴不远,请陛下深思。”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上元初年,高宗皇帝在翔鸾阁大宴群臣。那时赤县与太常的音乐演出班子分东西朋,皇帝诏令雍王贤掌握东朋,令周王显掌握西朋,要他们比赛角胜。郝处俊劝说:“礼中要教育孩子不说谎,是担心孩子们会生出欺诈之心。现在两位王爷还很年轻,意志品德尚未定型,就让他们聚朋结党,相互夸示。这不是教导仁义、表现雍容祥和的办法。”皇帝于是即刻制止,并感叹:“处俊有远见卓识,非一般臣子所能比得上。”皇帝体弱多病,想退位给武后执政,郝处俊劝谏说:“过去魏文帝曾制定法令:皇帝驾崩,不允许皇后临朝管国政。如今陛下为什么身还健在就要传位给天后呢?天下,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天下。陛下应该谨守李家宗庙,传给子孙,不应该将国家送给他人,使自己宗室沦丧。”传位事就此作罢。开耀元年(681)死,终年七十五岁。皇帝哀叹他的忠心赤诚,为他在光顺门举哀,用少牢祭奠,送治丧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诏令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其入葬事宜。其子郝北叟再三辞谢,皇帝没有听从。裴炎为此禀告皇帝:“处俊病危时,委托臣说:活着时没能做有益于国家的事,死了不要麻烦浪费。凡是皇上有诏书赏赐,希望一概(全都)推掉。”皇帝听了后凄然动容,为酬答他的愿望,只送了治丧之物。郝处俊天性诚朴不多话,其貌不扬,然而有事时敢于直言,自从当政以来,在皇帝面前谆谆议论,定要引经据典,凡有所规劝献策,都不越大臣之礼。 三、语言运用(17分)1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代表毕业生发言。此时此刻,我心情非常激动。高中三年,我们早已习惯于在学校的生活,早已离不开四季飘香的校园。我们将告别大家朝夕相处的同学、学识渊博的老师。在此,请允许我代表高三的全体同仁,向我们的恩师致以崇高的敬意!今后,我们这些高足,定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母校(1)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两处表达不简明,应删除个别词语。表达不简明的句子序号分别是_和_。(3分)(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两处表达不得体,应替换个别词语。表达不得体的句子序号分别是_和_。(3分)【解析】逐处检查,【答案】(1)“在”多余,中 的“大家”多余。(2)中的“同仁”,意思是同行仁德者。此处不得体。“高足”,敬称别人的弟子。此处不得体。15. 下图为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会徽,请指出它的构图要素及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5分)_【解析】解答此题,要从会徽看到抽象的人形、数字、里约的缩写和奥运五环。寓意要从图画入手,三个舞动的人手脚相连,寓意是人们来欢聚,共享奥运激情。【答案】(1)构图要素为三个手脚相连的抽象人形、里约的英文缩写及举办年份2016(或“Rio2016”)、奥运五环。(每个要素1分,共3分)(2)寓意全世界的人们欢聚里约,共享奥运激情(盛会)。(每点1分,共2分)16有不少名人的名字来源于古代诗文,请仿照示例,从“刘海粟(国画大师)、王朝闻(著名美学家)、周信芳(京剧艺术大师)、李行健(著名语言学家)”四个名人的名字中任选一个,写出相关的名句并对名字加以合理阐释。不要求句式及阐释角度完全一致,不超过80字。(6分)示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著名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