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世界.doc_第1页
运动的世界.doc_第2页
运动的世界.doc_第3页
运动的世界.doc_第4页
运动的世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板山坪镇中2011年秋期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编号:04编制: 审核领导: 使用: 班 【教学内容】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动与静【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2、知道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3、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教学重点】了解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机械运动。【教学难点】用参照物、运动、静止等物理概念描述运动的相对性。【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根据前面我们认识一些奇特的自然现象,奇妙的生活。你知道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吗?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2出示目标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2、知道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3、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3自学指导(一) 阅读教材1819页,了解什么是机械运动,什么是参照物,什么是静止。4自学检测(一) (1)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按照运动物体留下的轨迹可以分为 和 。 (2)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科学家用 、 及 来描述与研究。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地球绕着太阳运动 B. 运动员在奔跑C. 春风拂面 D.火楼中的铁棒升温(4)我们说运动还是静止,事先要选定一个物体,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就叫做 ,通常我们说汽车在行驶,是以 作为标准物体的。(5)平常我们说的“旭日东升”和“日落西山”,这是以 作为参照物;同步卫星从事静止在地球某地上空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影应是 的。5.自学指导(二) 阅读教材20页,理解物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6.自学检测(二) (1)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C. 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2)“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 物理知识。7当堂训练1、地球同步卫星,说同步卫生是静止的,是以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以地面为参照物,收割机是的;以卡车为参照物,收割机是的。飞机空中加油技术,我们说飞机是运动的,是以为参照物;以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2、乘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以司机为参照物,这个乘客是,以公路边的树为参照物,这个乘客是的。3、从“东方升起”,是以为参照物的;小小竹排江中流,巍巍青山两岸走。这诗句中,前一句是以为参照物,后一句是以为参照物的4.一辆汽车在水平河岸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 的;以河岸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 的。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后句的参照物是 。6甲、乙、丙三人顺风骑着自行车,甲感到在顺风行驶,乙感到在逆风行驶,而丙感到无风。则他们三人骑自行车速度最快的是 ,最慢的是 。7.坐在逆流而上的船上的乘客,我没说他是静止的,是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A 河岸上的树 B 河水 C 迎面驶来的船 D 船舱8.关于参照物的选定,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定的 B 参照物虽然可以任意选定,但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应选择一个恰当地参照物C 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 D 研究物体运动时,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可能有不同的结果【课后反思】 板山坪镇中2011年秋期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编号:05编制: 审核领导: 使用: 班 【教学内容】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教学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有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周期现象估测时间。2、利用生活中已知长度的物品进行长度的估测。3、会正确使用带毫米刻度的刻度尺测量长度。4、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教学重点】1、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2、会正确使用带毫米刻度的刻度尺测量长度。3、会正确记录结测量结果。【教学难点】正确读取和记录测量结果。【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经常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二、自学提示(一) 阅读教材22页。在国际单位之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还有那些单位?它们之间怎么换算?在国际单位之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还有那些单位?它们之间怎么换算?三、自学检测(一)1下面几个单位换算式中正确的是 ( ) A72m=72100=720Cm B64km=64 x lOm C1Cm=10um D125cm=125 x lOm2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47m= cm; 74 x lOnm= dm;108 x 10s= h。 5.2dm= mm四、自学提示(二)阅读教材23-24页,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和读数?应注意什莫问题。五、自学检测(二)1某同学测量出一根铅笔的长度为16.78cm,在此记录中,准确值是,估计值是 ,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小强同学用刻度尺按图中的方法测物体的长度, 他操作中的错误有: (1) ; (2) ; (3) 。3下面列出的长度中,最接近6cm的是 A乒乓球的直径 B墨水瓶的高 C物理课本的厚度 D学校课桌的长4、小明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量结果记录为 mm或 cm。六、当堂训练(一)、填空题1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块木块的长度,测量结果如下:甲的记录是123mm,乙的记录是1232。则: 甲的错误是: : 乙的错误是: 。2请填上适合的单位或数值:一张物理课本纸的厚度为70 ,正常人呼吸一次的时间大约为 s。3人们常把集成电路称为微电子器件,这个“微”字不只是微小的意思,在物理学上,微电子器件是指芯片中的线宽在l微米左右。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线宽已降到013微米,数年后,有可能降到005微米,即50纳米,合 m。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制纳米范围的纳电子器件,它标志着本世纪上半叶,信息技术将从微电子时代发展到纳电子时代。(二)、选择题1.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 )A 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 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 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D 上述三种做法都有必要2.要测量l角钱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l角钱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l角钱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l角钱硬币的厚度3小雪同学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了三次正确测量,测量结果分别为1647em、1648era、1648e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应为 ( ) A1647cm B1648cm C16466cm D16 476cm课后反思: 板山坪镇中2011年秋期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编号:06编制: 审核领导: 使用: 班 【教学内容】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快与慢【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知道速度的单位,并会换算。【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速度单位的换算;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会换算速度的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1)比一比,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2)比一比,用相同的距离,看谁跑得远。可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通常情况下,人们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的多少米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在“相同时间内”最简单的情况是取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就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二、自学提示(一)阅读教材27-28页:1、 什么叫做速度?速度用来表示什么?2、在通常情况下,速度等于什么?速度的公式怎样表示?如果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速度的单位有哪些?怎样表示?三、自学检测(一) 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你能借助图中的游戏比赛说明这两种方法吗?(a) (b) 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 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 叫做速度,计算公式是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 ,读作 。3.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 A12rns B12ms C12kmh D12kmh4.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1)54kmh= ms; (2)10ms= kmh; (3)15main= ms= kmh。课堂练习:1.一物体在10min内通过600米,求这个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2. 54km/h= m/s15m/s= km/h720km/h= m/s 0.6m/s= km/h8(2008年盐城市)图中是世 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一 部分。2008年5月1日大 桥正式通车,该桥全长 36kin某车刚行驶到桥面 时,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甲,那么该车此时的运动速度为 kmh= ms,车辆匀速通过整个大桥需 h。9(2008年苏州市)地震波的传播形式有横波和纵波。地震时从震源同时传出横波和纵波,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分别约为3710ms和9110ms。某地发生地震,一地震观测站距震源45510。m,则先传到观测站的地震波形式是 (选填“横波”或“纵波”),此波从震源传播到观测站的时间约为 s。10(2008年丽水市)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 rn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 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m/s.【教后反思】 板山坪镇中2011年秋期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编号:07编制: 审核领导: 使用: 班 【教学内容】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科学的探究:速度的变化【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科学探究方法。2.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3.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4.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5.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2.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斜面、金属片、小车、停表、刻度尺。【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的直线运动特点: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用平均速度来表示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本节课我们来探究一下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 二、实验探究实验目的: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挡板等实验原理: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各段距离s,用停表测出相应的运动时间t,根据公式v=,算出小车通过各段距离的平均速度,并进行比较。注意:实验成功的关键:会测时间。小车开始运动的同时开始计时,发生碰撞时马上停表。必须专人操作。所以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为了使实验操作方便,斜坡的坡度不宜太大,即坡度要适中。便于测量时间。实验过程:(1) 用木块将斜面支成坡面,测出斜面的长度s,使小球从斜面的顶部滑下,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s的时间t,把测得的结果填入表中路程(c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s1=t1=v1=s2=s-s1t2=t-t1v2=S=t=V全(2)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1所用时间t1,算出小球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3)求出斜面后半段路程s2,及后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2,算出后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将结果填入表中,比较v1、v2得结论。探究结论;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下半段路程小球的平均速度是_ 。 结论:_ 。课堂检测:(3)由图所示器材知,在实验中还缺少 工具。 课后反思: 板山坪镇中2011年秋期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编号:08编制: 审核领导: 使用: 班 【教学内容】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速度的变化【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科学探究方法。2.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3.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4.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5.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2.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读取和记录测量结果。【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经常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二、自学提示(一) 阅读教材22页。在国际单位之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还有那些单位?它们之间怎么换算?在国际单位之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还有那些单位?它们之间怎么换算?三、自学检测(一)1下面几个单位换算式中正确的是 ( ) A72m=72100=720Cm B64km=64 x lOm C1Cm=10um D125cm=125 x lOm2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47m= cm; 74 x lOnm= dm;108 x 10s= h。 5.2dm= mm四、自学提示(二)阅读教材23-24页,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和读数?应注意什莫问题。五、自学检测(二)1某同学测量出一根铅笔的长度为16.78cm,在此记录中,准确值是,估计值是 ,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小强同学用刻度尺按图中的方法测物体的长度, 他操作中的错误有: (1) ; (2) ; (3) 。3下面列出的长度中,最接近6cm的是 A乒乓球的直径 B墨水瓶的高 C物理课本的厚度 D学校课桌的长4、小明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量结果记录为 mm或 cm。六、当堂训练(一)、填空题1甲乙两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