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BIOS设置及硬盘分区_第1页
第十章 BIOS设置及硬盘分区_第2页
第十章 BIOS设置及硬盘分区_第3页
第十章 BIOS设置及硬盘分区_第4页
第十章 BIOS设置及硬盘分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章BIOS设置及硬盘分区,10.1BIOS设置,计算机硬件组装完成之后,还要对BIOS进行正确的设置,才能使计算机正常地启动和运行。,10.1.1BIOS概述,BIOS全名为(basicinputoutputsystem)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计算机中最基础的而又是最重要的程序。这一段程序存放在一个不需要电源的芯片中,这就是平时所说的BIOS芯片。它为计算机提供最低级的、最直接的硬件控制,计算机的原始操作都是依照固化在BIOS里的内容来完成的。准确地说,BIOS是硬件与软件程序之间的一个“转换器”或者说是接口,负责解决硬件的即时需求,并按软件对硬件的操作要求具体执行。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都会接触到BIOS,它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0.1.2BIOS的功能,BIOSROM芯片不但可以在主板上看到,而且BIOS管理功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主板是否优越。BIOS管理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BIOS中断服务程序中断服务程序实质上是计算机系统中软件与硬件之间的一个可编程接口,主要用于程序软件功能与硬件之间的管理。例如:Windows98对软驱、光驱、硬盘等管理。2.BIOS系统设置程序计算机部件配置记录是放在一块可写的CMOSRAM芯片中的,主要用于保存系统的基本情况、CPU特性、软硬盘驱动器等部件的信息。在BIOSROM芯片中有“系统设置程序”,主要用来设置CMOSRAM中的各项参数。这个程序在开机时按某个键就可进入设置状态,并提供友好的界面。,3.POST上电自检计算机接通电源后,系统首先由POST(poweronselftest,上电自检)程序来对内部各个设备进行检查。通常完整的POST自检包括对CPU、640KB基本内存、1MB以上的扩展内存、ROM、主板、CMOS存储器、串并口、显卡、软硬盘子系统及键盘进行测试,一旦在自检中发现问题,系统将给出提示信息或鸣笛警告。4.BIOS系统启动自举程序系统完成POST自检后,ROMBIOS就首先按照系统CMOS设置中保存的启动顺序搜索软硬盘驱动器及CD-ROM等,读入操作系统引导记录,然后将系统控制权交给引导记录,并由引导记录来完成系统的顺序启动。,10.1.3BIOS与CMOS的关系,BIOS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英文的缩写,其全称是ROM-BIOS,即“只读存储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是一组固化在主板上的一块FlashROM芯片上的程序,用于保存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设置程序、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自检及初始化程序,是连接软件程序与硬件设备的一座“桥梁”,负责解决硬件的即时要求。不少人容易混淆BIOS与CMOS,其实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CMOS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存储器”的英文缩写,指一种大规模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材料,计算机中的CMOS是特指一种用电池供电的可读写的RAM芯片。CMOS属于硬件,用于保存数据,而不能对存储于其中的数据进行设置。要对CMOS中各项参数进行设置就要通过专门的设置程序,现在多数厂家将CMOS的参数设置程序做到了BIOS芯片中,在计算机打开电源时按特殊的键进行设置。也就是说BIOS中的系统设置程序是完成CMOS参数设置的手段,而CMOSROM是存放设置好的数据的场所,准确地说应该是“通过BIOS设置程序来对CMOS参数进行设置”。BIOS和CMOS既相互关联又有区别,“CMOS设置”和“BIOS设置”只是对设置过程简化的两种叫法,从这种意义上说它们是一回事。,在BIOSROM芯片中装有系统设置程序,即CMOSRAM的参数。如果CMOS中记录的硬件配置信息不正确,会导致部分硬件不能被识别,引起系统的软、硬件故障。所以对BIOS的正确设置非常重要,在分析和排除计算机故障、优化系统性能、保障系统安全性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下几种情况需对BIOS进行设置。(1)每当一台新计算机组装成功时应进行CMOS参数设置。(2)新增某些设备时,计算机不能识别,因为该设备不一定具备PnP即插即用功能,用户必须手动设置。(3)CMOS的数据被意外丢失、BIOS的后备电池掉电、清除了CMOS参数或是BIOS被某些病毒破坏时。(4)CMOS参数设置过高或过低,导致无法开机或其它的一些异常情况。,10.1.4何种情况需进行BIOS设置,BIOS的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整体性能。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在BIOS中对以下的CMOS参数进行设置和优化:磁盘设置:设置软盘尺寸、IDE接口、启动顺序等。内存设置:设置内存型号、容量、奇偶校验、ECC校验、读写顺序等。CPU设置:设置L1Cache(一级缓存)或L2Cache(二级缓存)的状态、CPU外频、倍频、电压等。总线设置:设置即插即用功能、PCI插槽IRQ中断请求号、PCI/AGP工作频率等。主板上集成接口设置:设置串并口、I/O地址、IRQ及DMA设置、USB接口等电源管理设置:设置节能状态、唤醒功能、IDE设备断电方式、显示器断电方式等。安全设置:设置病毒防护、开机口令、Setup口令、CPU温度、电压、风扇监控等。其他参数设置:设置系统时钟、显示器类型、自检方式、键盘等。以上只是一些通用的设置项,不同的BIOS会有不同的功能和设置选项。,10.1.5CMOS的基本设置,1.如何进入CMOS设置界面,要进行CMOS,必须进入设置界面。不同的BIOS有不同的进入方法,通常会在开机画面有所提示。AwardBIOS:在开机时按Delete键。AMIBIOS:在开机时按Delete或Esc键。PhoenixBIOS:在开机时按F2键。COMPAQBIOS:在屏幕右上角出现光标时按F10键。ASTBIOS:在开机时按Ctrl+Alt+Esc组合键。CMOS设置界面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英文设置界面,初学者往往对此望而生畏。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大部分项目本来就已经设置好了正确参数值,并且许多选项对计算机的运行影响不大,我们只需要进行几项必要的基本设置,如设置软驱、检测硬盘参数和设置启动顺序等。不同的BIOS其设置界面也有所不同,界面形式虽然不同,但功能基本一样,所要设置的项目也差不多,只要弄清了一种CMOS的设置方法,其他的都可以触类旁通。下面以AwardBIOS为例来说明CMOS的基本设置内容和方法。,在开机屏幕显示信息后,马上按Delete键,就可以进入如图10.1所示的CMOS设置主菜单。该菜单中提供了13种设置选项,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某个选项进行设置,该界面中还提供了CMOS设置的有关功能键说明。若要进入某菜单选项,移动光标键到该选项上,再按Enter键。在某设置子菜单内,屏幕下部显示PU/PD/+/-:Modify,表示当要修改屏幕上的值时,可使用PgUp/PgDn或+/-键。按Esc键,将退回到主菜单。,2.CMOS设置的主菜单,图10.1AwardBIOS的CMOS设置主菜单,3.第一个基本设置:标准CMOS设置,用光标键把光条移到STANDARDCMOSSETUP一项,它包含硬件的基本设置情况。按Enter键后将出现如图10.2所示的画面。Date一项设置日期,格式为月:日:年,你只要把光标移到需要修改的位置,用PageUp或PageDown键在各个选项之间选择。Time一项设置时间,格式为小时:分:秒,修改方法和日期的设置是一样的。HARDDISKS这项列出了硬盘设置情况,和前面关于IDE接口的内容是一致的:PrimaryMaster和PrimarySlave表示主IDE口上主盘和副盘,SecondaryMaster和SecondarySlave表示副IDE口上的主盘和副盘。DriveA和DriveB设置物理A驱和B驱,这里将A驱设置为:1.44M,3.5in。Video项设置显卡类型,默认的是:EGA/VGA方式,就不用改动了。当这些设置完成后,按Esc键,又回到CMOS设置主菜单。,图10.2标准CMOS设置,4.硬盘参数的设置,下面我们进行硬盘的设置,这一项能自动检测硬盘的参数。在主菜单中把光条移动到IDEHDDAutoDetection(自动检测IDE硬盘),按Enter键后将出现如图10.3所示的画面。这一项用于自动检测硬盘参数,由于大多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都需要存放到硬盘上,因此正确的硬盘参数设置是系统正常启动的前提。图中各项意义分别为:SIZE为硬盘容量,单位是MB;MODE为硬盘参数,第2种为LBA,第1种为NORMAL,第3种为LARGE。如果从硬盘的物理参数看,NORMAL一项是正确的,但你却不能应用这一项,不然,DOS所能应用的最大硬盘空间将只有528MB,此时,你只能选择LBA模式。这是由于现在的硬盘都大于528MB,所以只能选LBA模式。在键盘上键入2或Y并按Enter键确认。接着,系统去检测其余的3个硬盘,此时,可按Enter键或Esc键跳过检测,然后又回到设置主菜单。硬盘的信息会被自动写入STANDARDCMOSSETUP中。,图10.3硬盘参数设置,5.启动顺序设置,最后,我们来设置系统的启动顺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对新安装的计算机。选择主菜单的BIOSFeaturesSetup(BIOS特性设置)菜单项,屏幕将出现如图10.4所示的画面。让我们看一下设置画面:把光标移到BootSequence项,此时的设置内容为“C,A”。用PageUp或PageDown键把它修改为“A,C”。BootSequence决定计算机的启动顺序。计算机可以从软盘、硬盘甚至CD-ROM启动。举例来说,BootSequence设为“A,C”,则计算机启动时,先检查软驱A里是否装有磁盘,若没有,则从硬盘启动;若软驱里有磁盘,又会出现两种情况:当软盘含有启动系统时,则从软盘启动;若不含启动系统,则提示你插入正确的磁盘,你也可以把磁盘取出,按任意键尝试从硬盘启动。对于一个新的硬盘,它要经过分区和格式化,然后才能安装软件。所以在第一次使用时,我们要先对硬盘分区,一个未分区的硬盘DOS是不能把它认作C盘的;完成分区后,系统重新启动以使分区生效,此时系统中已有C盘,但它是不含启动系统的。若软驱里没有启动盘或者计算机的启动顺序为“C,A”,则出现启动失败,这就是我们刚才设置BootSequence为“A,C”的原因。,图10.4BIOS特性设置,经过以上设置,最基本的CMOS设置便已完成。新的设置需要存储后才能生效。可选择主菜单的SAVE&EXITSETUP选项或直接按F10键,屏幕将出现如图10.5所示的画面。出现确认项:SAVETOCMOSandEXIT(Y/N)N,按Y键并按Enter键,计算机会重新启动。到此,CMOS设置就完成了,下面要做的就是安装软件了,6.保存设置,图10.5CMOS设置确认项,10.1.6AwardBIOS详解,1.StandardCMOSSetup(标准CMOS设置)标准CMOS设置用于修改系统日期、时间、第一主IDE设备(硬盘)和从IDE设备(硬盘或CD-ROM)、第二个主IDE设备(硬盘或CD-ROM)和从IDE设备(硬盘或CD-ROM)、软驱A与B、显示系统的类型、何种出错状态要导致系统启动暂停等。硬盘参数设置:可以在Type(类型)和Mode(模式)项设置为Auto,使BIOS自动检测硬盘。也可以在主菜单中的IDEHDDAutoDetection操作来设置。还可以使用User选项,手动设置硬盘的参数,但必须输入柱面数(Cyls)、磁头数(Heads)、写预补偿(Precomp)、磁头着陆区(Lands)、每柱面扇区数(Sectors)、工作模式(Mode)等几种参数,硬盘大小在上述参数设置后自动产生。显示类型:可选EGA/VGA/CGA/MONO等4种,一般选择VGA模式。暂停的出错状态选项有:ALLErrors: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系统启动均暂停并且给出出错提示NoErrors: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都不使系统启动暂停。All,ButKeyboard:除键盘错误外,检测到任何其他错误,均暂停系统启动并且给出出错提示。All,ButDisk/Key:除键盘、磁盘错误外,BIOS检测到任何其他错误,均暂停系统启动并且给出出错提示。,2.BIOSFeaturesSetup(BIOS特性设置),该项用来设置系统配置选项清单,其中有些选项由主板本身设计确定,有些选项可以进行修改设置,以改善系统的性能。主要设置选项有VirusWarning:病毒防御警告(默认值为Disable),此功能可防止硬盘的关键磁区及分区被更改,任何试图写入该区的操作将会导致系统死机并出现警告信息。CPUInternalCache:缺省为Enable(开启),它允许系统使用内部的第一级Cache。486、586档次的CPU内部一般都带有Cache,除非当该项设为开启时系统工作不正常,此项一般不要轻易改动。该项若置为Disable(关闭),将会降低系统的性能。ExtenalCache:缺省设为Enable,它用来控制主板上的第二级(L2)Cache。根据主板上是否带有Cache,选择该项的设置。QuickPowerOnSelfTest:默认值为Enable,该选项主要功能为加速系统通电自测过程,它将跳过一些自测,使引导过程加快。IDEHDDBlockModeSectors:IDE硬盘设置,预设值为HDDMAX。新式IDE硬盘大多支持一次传输多个磁块功能,启用(Enable)功能可加快硬盘存取速度。选项有HDDMAX、Disabled、2、4、8、16、及32。,HDDSequenceSCSI/IDEFirst:IDE/SCSI硬盘开机优先顺序设置,默认值为IDE。当同时安装SCSI及IDE硬盘时,本选项功能可用来选择以SCSI或IDE硬盘作为开机硬盘。BootSequence:选择驱动器启动顺序。一般有“A,CD-ROM,C”、“CD-ROM”,“C,A”、“D,A”、“E,A”、“F,A”、“COnly”、“A,C”和“C,A”等几种启动顺序供选择。SwapFloppyDrive:选择驱动器,默认设置为Disable,设置为Disable时,BIOS把软驱连线扭接端子所接的软盘驱动器当作第一驱动器。当它开启时,BIOS将把软驱连线对接端子所接的软盘驱动器当作第一驱动器,即在DOS下A盘当作B盘用,B盘当作A盘用。FloppyDiskAccessControl:当该项选在R/W状态时,软驱可以读和写,其他状态只能读。BootUpNumlockStatus:该选项用来设置小键盘的默认状态。当设置为ON时,系统启动后,小键盘默认为数字状态;设为OFF时,系统启动后,小键盘的状态为箭头状态。,BootUpSystemSpeed:该选项用来确定系统启动时的速度为HIGH还是LOW。TypematicRateSetting:该项可选Enable和Disable。当设置为Enable时,如果按下键盘上的某个键不放,机器按照重复按下该键对待(重复按键速度可在下面的选项中设置):当置为Disable时,如果按下键盘上的某个键不放,机器按键入该键一次对待。TypematicRate:如果上面的选项设置为Enable,那么可以用此选项设置当您按下键盘上的某个键一秒钟,相当于按该键几次。该项可选6、8、10、12、15、20、24、30。TypematicDelay:如果TypematicRateSetting选项为Enable,那么可以用此项选项设置按下某一个键时,延迟多长时间后开始为重复键入该键。该项可选250、500、750、1000,单位为毫秒(ms)。SecurityOption:选择System时,每次开机启动时都会提示您输入密码,选择Setup时,仅在进入CMOSSetup时会提示您输入密码(该设置仅在设置了密码的情况下有效)。PS/2MouseFunctionControl:当该项为Enable,机器提供对于PS/2类型鼠标的支持,否则,选Disable。,AssignPCIIRQForVGA:选Enable时,机器将自动设置PCI显卡的IRQ到系统的DRAM中,以提高显示速度和改善系统的性能。PCI/VGAPalettSnoop:该项用来设置PCI/VGA卡能否与MPEGISA/VESAVGA卡一起用,当PCI/VGA卡与MPEGISA/VESAVGA卡一起用时,该项应设为Enable,否则,设为Disable。OS/2SelectForDRAM64MB:该选项允许在OS/2操作系统中,使用64MB以上的内存。该项可选为NON-OS2,OS2。SystemBIOSShadow:该选项的默认值为Enable,当它开启时,系统BIOS将会拷贝到系统中,以提高系统的速度和改善系统的性能。VideoBIOSShadow:默认值为开启(Enable),当它开启时,显卡的BIOS将拷贝系统中的DRAM中,以提高显示速度和改善系统的性能。C8000-CBFFFShadow/DFFFShadow:这些内存区域用来作为其他扩充卡的ROM映射区,一般都设置为禁止(Enable)。如果有某一扩充卡ROM需要映射,则用户应搞清楚该ROM将映射的地址和范围,可以将上述的几个内存区域都设置为Enable;但这样将造成内存空间的浪费。因为映射区的地址空间将占用系统的640KB1024KB之间的某一段内存,3.ChipsetFeaturesSetup(芯片组的功能设置),ISABusClockfrequency(PCICLK/4)ISA:传输速率设置,设置值有:PCICLK/3,PCICLK/4。AutoConfiguration:自动状态设置,当设置为Enable时BIOS以最佳状态设置,此时BIOS会自动设置为DRAMTiming,所以会有无法修改DRAM的细项时序,建议选用Enable,因为任意改变DRAM的时序可能造成系统不稳定或无法开机。AggressiveMode:高级模式设置,当想要获得较好的性能,而且系统又要在非常稳定的状态下运行,可以尝试Enable项,此项功能可增加系统效能,不过必须使用较高速度的DRAM(60ns以下)。VIDEOBIOSCache:视频快取功能,默认值为Disable。当为Enable时,启用快取功能以加快显示速度;为Disable时,取消此功能。MemoryHoleatAddress:默认值为None,一些ISA卡会要求使用14MB16MB或15MB16MB的内存地址空间,若取14MB16MB或15MB16MB,则系统无法使用这部分的空间。可选用None来取消此功能。,OnboardFDCSwapA:B:A、B盘互换,默认值为NoSwap,当启用(Enable)时则A、B盘互换,亦即原先A盘被指定成B盘,B盘被指定为A盘如此一来,就不需要打开机箱互换排线了。OnboardSerialPort1:默认值为3F8H/IRQ4,设置主板上串口1的位址及IRQ,可选择3F8H/IRQ5,2F8H/IRQ3,3E8H/IRQ4,2E8H/IRQ10,Disable等选项。OnboardSerialPort2:默认值为2F8H/IRQ3,设置主机板上串口1的位址及IRQ,也可选择3F8H/IRQ4、2F8H/IRQ4、2E8H/IRQ10、Disable等选项。OnboardParallelport:默认值为378H/IRQ7,设置主板上并口的位址及IRQ。ParallelPortMode:并口模式,默认值为ECP+EPP,并口的操作模式可选择Normal(一般速度单向运行),EPP(最高速双向运行)、ECP+EPP(ECP与EPP两种模式并用)等选项。ECPDMASelect:ECPDMA通道选择,默认值为3,若在ECP模式下操作时,则提供DMA通道选择,有1、3、Disable3种设置。,UART2UseInfrared:默认值为Disable,本项功能用来支持红外线(IR)传输功能。设为Enable时,则设置第二序列UART支持COM2。OnboradPCIIDEEnable:主机板IDE通道设置,默认值为Both,用来启用内建IDE通道。有PrimaryIDEChannel(仅启动主IDE通道)、SecondaryIDEChannel(仅启动辅IDE通道)、Both(第一、二IDE通道均启用)、Disable(禁用所有IDE通道)等选项。IDEPCOMode:这个设置取决于系统硬盘的速度,包括AUTO,0,1,2,3,4等6个选项,Mode硬盘传输速率大于16.6MB/s,其他模式的硬盘小于这个速率。IDEUDMA(UltraDMA)Mode:Intel430TX以后的芯片提供了(UltraDMAMode),它可以把传输速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IDE0Master/SlaveMode,IDE1Master/SlaveMode:硬盘时序模式设置,默认值为Auto,设为Auto时,系统会为自动检查4个IDE装置的时序模式以确保以最佳速度运行,也可自动设置时序为(0,1,2,3,4)。,4.PowerManagementSetup(电源管理设置),电源管理设置用来控制主板上的绿色功能。该功能定时关闭视频显示和硬盘驱动器以实现节能的效果。具体来说,实现节电的模式有以下几种:Doze模式:当设置时间一到,CPU时钟变慢,其他设备照常动作。Standby模式:当设置时间一到,硬盘和显示器将停止工作,其他设备照常动作。Suspend模式:当设置时间一到,除CPU以外的所有其他设备都将停止作。HDDPowerDown模式:当设置时间一到,硬盘停止工作,其他设备照常动作。该菜单项下面的可供选择的内容有以下几种:,PowerManagement:节电模式的主控项,有4种设置。MaxSaving:最大节电。在一个较短的系统不活动的周期(Doze、Standby、Suspend、HDDPowerDown四种模式的默认值均为1分钟)以后,使系统进入节能模式,这种模式节能最大。MinSaving:最小节电。在一段较长的系统不活动的周期(Doze、Standby、Suspend3种模式的默认值均为1小时,HDDPowerDown模式的默认值为15分钟)以后,使系统进入节能模式。Disable:关闭节电功能,是缺省设置。UserDefined:用户定义。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节电的模式。,VideoOFFOption:显示器关闭设置,默认值为Susp,Stby-Off,本选项用来设置在任何模式下关闭显示器,选项如下:Susp,Stby-Off:只在待机(Standby)或暂停(Suspend)的省电模式下才关闭显示器。Suspend-Off:只在暂停(Suspend)模式下才关闭显示器。Alwayson:在任何模式下均不关,显示器照常显示。Allmodes-Off:在任何省电模式下均关闭显示器。VideoOffMethod:视频关闭。该选项可设为V/Hsync+Blank、Dpms、BlankScreen3种。分别说明如下:V/Hsync+Blank:将关闭显卡水平与垂直同步信号的输出端口,向视频缓冲区写入空白信号。Dpms:显示电源管理系统,设置允许BIOS在显卡有节能功能时,对显卡进行节能信息的初始化。只有显卡支持绿色功能时,用户才能使用这些设置。如果没有绿色功能,则应将该项设置为BlankScreen(关闭屏幕)。BlankScreen:关闭屏幕。当管理系统关掉显示器屏幕时,缺省设置能通过关闭显示器的垂直和水平扫描以节约更多的电能。没有绿色功能的显示器,缺省设置只能关掉屏幕而不能终止CRT的扫描。,PMTimers:电源管理计时器。下面的几项分别表示对电源管理超时设置的控制。Doze、Standby和SuspendMode项设置分别为该种模式激活前的机器闲置时间,在MAXSaving模式下,它每次在1分钟后激活。在MINSaving模式下,它在1小时后激活。PowerDown、ResumeEvents:进入节电模式和从节电模式状态中唤醒的事件。该项下面所列的事件可以将硬盘设在最低耗电模式,工作、等待和悬挂系统等非活动模式中若有事件发生,如按任何键或IRQ唤醒、鼠标动作、Modem振铃时,系统自动从电源节电模式下恢复过来。Soft-OffByPwr-Bttn:ATX机箱的设计不同于传统机箱,按下开关4秒以上才能关闭系统;选择instant-off方式将使ATX机器等同于传统机箱,而若置为delay4sec方式,那么你按住开关的时间不足4秒时将使系统进入SuspendMode状态。,5.PNP/PCIConfigurationSetup:即插即用与PCI状态设置,该菜单项用来设置即插即用设备和PCI设备的有关属性。PNPOSInstalled:如果软件系统支持Plug-Play,如Windows95/98,可以设置为YES。ResourcecontrloledBy:AWARDBIOS支持“即插即用”功能,可以检测到全部支持“即插即用”的设备,这种功能是为类似Windows95之类操作系统所设计,可以设置为AUTO(自动)或Manual(手动)。ResourceConfigurationData:默认值是Disable,如果选择Enable,每次开机时,ExtendSystemConfigurationData(扩展系统设置数据)都会重新设置。3/4/5/7/9/10/11/12/14/15,AssingnedTo:在缺省状态下,所有的资源除了IRQ3/4,都设计为被PCI设备占用,如果某些ISA卡要占用这些资源可以手动设置。,6.LoadBIOSDefaults:载入BIOS默认值,当系统安装后不太稳定,则可以选用本功能,此时系统将会取消一些高效能的操作模式设置,而处于最保守的状态下。选择本项时,主画面会显示:“LoadBIOSDefaults(Y/N)?”。键入Y并按Enter键即可载入BIOS默认值,但本项功能不会影响CMOS内存储的“标准设置”。,7.LoadSetupDefaults:加载Setup默认值,Setup默认值为BIOS出厂的设置值,此时系统会以最佳化的模式运行,选择此功能时,主画面会显示提示信息:“LoadSetupDefaults(Y/N)?”。键入Y并按Enter键即可载入SETUP默认值。,8.SupervisorPasswordAndUserPasswordSetup:管理者与用户密码设置,UserPasswordSetting功能用于设置密码。如果要设置此密码,首先应输入当前密码,确定后按Y键,屏幕自动回到主画面。输入UserPassword可以使用系统,但不能修改CMOS的内容。输入SupervisorPassword可以输入、修改CMOSBIOS的值,SupervisorPassword是为了防止他人擅自修改CMOS的内容而设置的。用户如果使用IDE硬盘驱动器,该项功能可以自动读出硬盘参数,并将它们记入标准CMOS设置中,它最多可以读出四个IDE硬盘的参数。,9.SaveandExitSetup:将当前设置保存后退出设置主画面,选择该菜单选项时,并在出现的提示信息之后输入Y并按Enter键,将保存当前设置,并退出设置主菜单,10.ExitWithoutSaving:不保存当前设置值,退出设置主画面,选择该菜单选项时并在出现的提示信息之后输入Y并按Enter键,将不保存当前设置值并退出设置主菜单,10.2硬盘分区和高级格式化,工厂生产的硬盘必须经过低级格式化、分区和高级格式化3个环节处理后,计算机才能利用它们存放数据。硬盘的低级格式化通常由生产厂家来完成,其目的是划定磁盘可供使用的扇区和磁道并标记有问题的扇区。一般情况下,我们只需要使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磁盘工具(如fdisk.exe,等程序)进行硬盘“分区”和“格式化”处理。,10.2.1概述,通常,将硬盘实物称为物理盘,而将在物理盘上分区之后所建立的具有C:或D:等各类所谓“驱动器”称之为逻辑盘。逻辑盘是系统为控制和管理物理盘而建立的操作对象,一块物理盘可以设置成一块逻辑盘也可以设置成多块逻辑盘。建立分区和逻辑盘是对硬盘进行格式化处理的前提条件,用户可以根据物理硬盘容量和自己的需要建立基本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盘符,再通过格式化处理来为硬盘分别建立引导区BOOT、文件分配表(FAT)和数据存储区(DATA),只有经过以上处理之后,硬盘才能在计算机中正常使用。,1.分区的一般概念:(1)基本分区(主分区):包含操作系统启动所必须的文件和数据的硬盘分区叫基本分区。系统将从这个分区查找和调用操作系统所必须的文件和数据。一个操作系统必须有一个基本分区,也只能有一个基本分区,在一个硬盘上可以有不超过四个的基本分区。(2)扩展分区:硬盘中扩展分区是可选的,即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及操作系统的磁盘管理能力而设置扩展分区。(3)逻辑分区: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要将其分成一个或多个逻辑驱动的区域,才能为操作系统识别和使用。(4)活动分区:当从硬盘启动系统时,有一个分区并且只能有一个分区中的操作系统进入运行,这个分区叫做活动分区。当用Fdisk做硬盘分区时,有一步骤是将基本分区激活,含义就是将DOS基本分区定义为活动分区。,2.分区格式根据目前的流行操作系统来看,常见的分区格式有:FAT16、FAT32和NTFS三种格式。FAT16MS-DOS和最早期Win95操作系统中最常见的磁盘分区格式。采用16位的文件分配表,能支持最大为2GB的硬盘,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和获得操作系统支持最多的一种磁盘分区格式,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这一种格式,从DOS、Winwods95/98/NT/Me/2000/XP,甚至Linux都支持这种分区格式。但FAT16分区格式有个最大的缺点,即磁盘利用效率低。因为在DOS和Windows系统中,磁盘文件的分配是以簇为单位的,一个簇只分配给一个文件使用,不管这个文件占用整个簇容量的多少。这样,即使一个文件很少的话,也要占用一个簇,剩余的空间变便全部闲置,形成了磁盘空间的浪费。由于分区表容量的限制,FAT16支持的分区越大,磁盘上的每个簇的容量也越大,造成的浪费也越多。,FAT32FAT32格式采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对磁盘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强,突破了FAT16对每一个分区容量只有2GB的限制。由于现在的硬盘生产成本下降,其容量越来越大,运用FAT32分区格式后,可以将一个大硬盘定义成一个分区而不必分为几个区使用,方便对磁盘的管理。此外,在一个不超过8GB的分区中,FAT32分区格式的每个簇容量都固定为4KB,与FAT16相比,可以减少磁盘的浪费提高磁盘利用率。目前,支持这一磁盘分区格式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95OSR2/98/2000/XP。FAT32分区格式也有它的缺点,首先是采用FAT32格式分区的磁盘,由于文件分配表的扩大,运行速度比采用FAT16格式分区的磁盘要慢,且DOS系统和某些早期的应用软件不支持这种分区格式。,NTFSNTFS分区格式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使用中不易产生文件碎片。对用户操作进行记录,通过对用户权限进行严格限制,使每个用户只能按照系统赋予的权限进行操作,充分保护了系统与数据安全。但目前支持这种分区格式的操作系統只有WindowsNT、Windows2000、WindowsXp。Ext2/Ext3:是Linux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件系统,专门为Linux设计,拥有最快的速度和最小的cpu占有用率。Ext2既可以用于标准块设备(如硬盘),也被应用在软盘等移动存储设备上。Linux的磁盘分区格式与其它操作系统完全不同,其C、D、E、F等分区的意义也和WINDOWS操作系统下不一样,使用Linux操作系统后,死机的机会大大减少,但是目前支持这一分区格式的操作系统只有Linux。,10.2.2硬盘分区的一般步骤,1.分区前的准备工作硬盘分区并不复杂,只要你按照下面的图示步步为营,很快就能学会的。操作步骤如下:(下面的fdisk分区只是一种思想)现在分区并没有这么复杂。(1)准备一张能够在光驱中启动计算机的系统盘,该盘应含有FDISK.EXE和FORMAT.COM程序,并将CMOS中BOOTSEQUENCE(启动顺序)设置为“CDROM,C”,然后用启动软盘引导机器。光盘启动后,出现DOS提示符号,得到如图10.6所示的画面。,图10.6用光盘引导机器,(2)在提示符后敲入命令fdisk,然后按下Enter键,将会看到如图10.7所示的画面。,图10.7用软盘引导机器,画面大意是说磁盘容量已经超过了512MB,为了充分发挥磁盘的性能,建议选用FAT32文件系统,键入Y键后按Enter键。现在已经进入了Fdisk的主画面,里面的选项虽然不多,但选项下面还有选项,操作时注意别搞混了,如图10.8所示。图中选项解释:第1项:创建DOS分区或逻辑驱动器。第2项:设置活动分区。第3项:删除分区或逻辑驱动器。第4项:显示分区信息,图10.8Fdisk的主画面,2.如何创建新的硬盘分区在图10.8中输入“1”后按Enter键,画面显示如图10.9所示。图中释义:第1项:创建主分区。第2项:创建扩展分区。第3项:创建逻辑分区。一般说来,硬盘分区遵循着“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次序原则,而删除分区则与之相反。一个硬盘可以划分多个主分区,但没必要划分那么多,一个足矣。主分区之外的硬盘空间就是扩展分区,而逻辑分区是对扩展分区再行划分得到的,图10.9创建DOS分区或逻辑分区的画面,(1)创建主分区(PrimaryPartition)选择“1”后按Enter键确认,Fdisk开始检测硬盘,如图10.10所示。,图10.10开始检测硬盘,在如图10.11所示的画面中询问你是否希望将整个硬盘空间作为主分区并激活?主分区一般就是C盘,随着硬盘容量的日益增大,很少有人只把硬盘分成一个区,所以键入“N”并按Enter键。,图10.11询问是否希望将整个硬盘空间作为主分区,此时显示硬盘总空间,并继续检测硬盘,如图10.12所示。,图10.12显示硬盘总空间,设置主分区的容量,可直接输入分区大小(以MB为单位)或分区所占硬盘容量的百分比(%),按Enter键确认,如图10.13所示。主分区C盘已经创建,按Esc键继续操作。,图10.13设置主分区的容量,(2)创建扩展分区(ExtendedPartition)回到Fdisk主画面,选择“1”继续操作。键入“2”,开始创建扩展分区,如图10.14所示。此时将进行硬盘检验,如图10.15所示。,图10.14键入“2”,图10.15检验硬盘,习惯上我们会将除主分区之外的所有空间划为扩展分区,直接按Enter键即可。当然,如果你想安装微软之外的操作系统,则可根据需要输入扩展分区的空间大小或百分比,如图10.16所示。,图10.16输入扩展分区的空间大小或百分比,扩展分区创建成功,按Esc键继续操作,如图10.17所示。,图10.17扩展分区创建成功,(3)创建逻辑分区(LogicalDrives)如图10.18所示的画面提示没有任何逻辑分区,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创建逻辑分区。,图10.18没有任何逻辑分区,前面提过逻辑分区在扩展分区中划分,在此输入第一个逻辑分区的大小或百分比,最高不超过扩展分区的大小,如图10.19所示。,图10.19输入第一个逻辑分区的大小,逻辑分区D已经创建,如图10.20所示。如法炮制,继续创建逻辑分区,如图10.21所示。,图10.20已创建逻辑分区,图10.21继续创建逻辑分区,逻辑分区E已经创建,按Esc键返回,如图10.22所示。当然,还可以创建更多的逻辑分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图10.22逻辑分区E已经创建,(4)设置活动分区(SetActivePartition)回到Fdisk主画面,选“2”设置活动分区。只有主分区才可以被设置为活动分区。选择数字“1”,即设C盘为活动分区,如图10.23所示。当硬盘划分了多个主分区后,可设其中任一个为活动分区。如图10.24所示,C盘已经成为活动分区,按Esc键继续。必须重新启动计算机,这样分区才能够生效;重启后必须格式化硬盘的每个分区,这样分区才能够使用。,图10.23选择要设为活动分区的分区,图10.24C盘已经成为活动分区,(5)删除分区如果你打算对一块硬盘重新分区,那么你首先要做的是删除旧分区!因此仅仅学会创建分区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学会如何删除分区。在Fdisk主菜单中选“3”,然后按Enter键,出现如图10.25所示的画面。删除分区的顺序从下往上,即非DOS分区逻辑分区扩展分区主分区。注意:除非你安装了非Windows的操作系统,否则一般不会产生非DOS分区。所以在此先选“3”。,图10.25删除分区,输入欲删除的逻辑分区盘符,按Enter键确定,如图10.26所示。键入该分区的盘符(卷标),无则留空。键入“Y”确认删除,如图10.27所示。,图10.26输入欲删除的逻辑分区盘符,图10.27输入盘符并确认,按照同样的办法可将所有逻辑分区删除,如图10.28所示。返回到Fdisk主画面,再次选择“3”,准备删除扩展分区。显示如图10.29所示的画面。,图10.28删除多个分区,图10.29选择要删除的分区,选择“2”后按Enter键。确认删除,键入“Y”,如图10.30所示。,图10.30确认删除所选分区,返回到Fdisk,仍选择“3”,出现如图10.31所示的画面。选择“1”,删除主分区。在出现的画面中输入“1”,如图10.31所示。表示删除第一个主分区。当有多个主分区时,需要分别删除。键入“Y”确认删除。重启后操作生效。分区完成后,还必须对硬盘进行高级格式化,硬盘格式化的操作是使用DOS系统的Format命令来完成的。可依次对C、D、E、盘进行格式化。,图10.31选择删除主分区,10.3安装操作系统,分好区和格式化后,接下来是安装操作系统,如果用户已经安装了其他操作系统,那么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安装WindowsXP,一种方式是安装一个新系统,使它和老的操作系统并存,这样在每次启动计算机时都会出现一个菜单,用户可以选择要哪一个操作系统来引导计算机;另一种方式就是在原有的系统上进行升级。如果您采用第一种方式,那么您不必做其他任何准备工作,只要保证硬盘有足够的空间安装新的操作系统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您采用第二种方式,那么您在升级之前必须首先要备份您曾经保存在桌面、我的文档等文件夹中的文件。,10.3.1选择一种安装方法,安装WindowsXP的方法很多,用户可根据自己目前计算机正使用的操作系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安装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从DOS升级:现为DOS系统,从DOS安装,并保留原系统。(2)从Windows2000安装:现在为Windows2000系统,从现有系统上升级安装,或者安装新系统,实现双系统引导。(3)光盘启动安装:目前硬盘无操作系统,从光盘启动安装。以上情况基本上是用户在安装WindowsXP时,所面临的主要情况,用户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种安装方法,但是不同的安装方法可能需要不同的准备工作,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各种情况的准备工作,1从DOS升级或通过Windows98启动盘安装如果用户目前使用的是DOS操作系统(或硬盘被格式化为DOS系统),并且有WindowsXP的安装光盘,那么必须首先在DOS系统中启动光驱。但是如果用户手中有一张Windows98启动盘,那么上面的麻烦都可以免了,因为Windows98的启动盘本身就能够启动光驱,然后可采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安装:(1)首先进入DOS系统,或使用Windows98启动盘启动系统。(2)在DOS提示符下输入:smartdrv.exe,启动高速缓存程序。注意:如果使用DOS系统升级,Smartdrv.exe文件通常位于DOS的安装目录中;如果用户使用的是Windows98启动盘进行安装,那么必须额外将该文件复制到启动盘中,因为Windows98启动盘并不自带该文件(Windows98的安装目录下带有该文件)。这一步很关键,如果不调用smartdrv来启用高速缓存,那么WindowsXP的安装向导可能不允许您继续安装,或者您的安装时间非常漫长,用去34个小时也说不准。如果你的DOS系统在启动时就已经自动加载了该程序,那么这一步可以省略。(3)进入WindowsXP安装光盘下的i386目录,然后在提示符下输入Winnt并按回车键即可开始安装。,2从2000升级安装如果当前系统为Windows2000,那么用户既可以在此基础上升级安装,也可安装一个全新的系统,使它和原来的系统并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引导。其方法如下:(1)打开安装光盘所在驱动器。(2)双击Setup.exe文件,打开的安装向导如图10.32所示。(3)单击【安装MicrosoftWindowsXP】选项,弹出【Windows安装程序】对话框如图10.33所示。,(4)该对话框提示用户是采用升级安装还是全新安装,用户可单击【安装类型】列表框,从中选择。这两种安装方式稍有区别。升级:如果选择这种安装类型,WindowsXP将会在原来的系统基础上进行升级,替换原系统,这样原系统将不复存在,这种安装方法可能会删除原系统中桌面或我的文档中用户所保存的文件,因此在升级之前,要注意备份。全新安装:选择这种安装类型,安装向导将安装一个全新的系统,与原系统并存,它不影响原系统中保存的文件,在安装成功后,每次启动系统,都会出现一个菜单,让用户选择使用原系统启动,还是使用新安装的WindowsXP启动计算机。,3光盘启动安装微软发布的WindowsXP光盘都能够启动安装,如果用户手中有这种光盘,则可以通过这张光盘进行启动安装。注意:采用光盘启动安装会覆盖硬盘中原来的操作系统,因此在安装之前必须对文件进行备份。如果你希望保留原来的系统,应该选择第2种方法。要实现光盘启动安装,首先需要对计算机主板的BIOS进行设置,以使系统能够从光盘启动。其方法如下:(1)启动计算机,当屏幕上显示PressDeltoEnterBIOSSetup提示信息时,按下键盘上的Del键,进入主板BIOS设置界面。(2)选择AdvancedBIOSFeatures选项,按回车键进入设置程序。选择FirstBootDevice选项,然后按键盘PageUp或PageDown键将该项设置为CD-ROM,这样即可将光驱设置为第一启动设备,如图10.34所示。,退回到主菜单,保存BIOS的设置。然后用户便可将Windows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