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律体系_第1页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_第2页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_第3页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_第4页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马辉安全工程学院,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第一节法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第二节安全法规立法意义和执法原则第三节安全法规的发展与现状第四节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一、法的概念1.广义:法,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集中表现,是通过一定的国家机关认可、制订的,具有一定文字形式和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或规范)的总和。2.狭义:法律专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体,具体的法律规范。,第一节法的概念、特征及分类,二、法的特征1.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2.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4.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三、法的分类按照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2.法律广义的法律与法同义。狭义的法律特指由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又称普通法,是宪法在某一方面的具体化。(例如刑法、经济法、劳动法、消防法等),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a广义的行政法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宪法制定的关于国家行政管理的各种法律、法规,也包括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宪法、法律、法规,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关于国家行政管理的各种法规。b狭义的行政法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规的名称通常为条例、规定、办法、决定等。行政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但高于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行政法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具有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体现在两个方面:a具有拘束国家行政机关自身的效力。b具有拘束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效力。,4.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和颁布的、施行于本行政区域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但高于地方政府规章。5.行政规章行政规章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职权所制定、发布的针对某一类事件、行为或者某一类人员的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行政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两种:a部门规章:指国务院的部、委员会和直属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的授权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b地方政府规章:指有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的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授权制定的在本行政区域实施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法律效力: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问题:如果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对同一事项规定不同时,应该怎么办?,四、法的效力1.对于人的效力1)以国籍为主属人原则2)以地域为主属地原则3)属人和属地相结合原则2.对于地域的效力1)全国2)局部3)在国内有效,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超出国境刑法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3.对于时间的效力1)生效(1)自公布之日起(2)法律另行规定生效时间(3)法律公布达到一定期限时生效注意:法律溯及力(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废止(1)新法生效,旧法相应失去效力(2)新法中明确规定原法废止(98年消防法消防条例)(3)立法条件消失,法律自然失效(矿产资源法),一、立法意义1.在安全生产领域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2.加强安全监管的需要3.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需要4.预防和减少事故的需要5.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的需要6.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安全大局,第二节安全生产立法意义及执法原则,二、执法原则1.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原则2.合法、公开、公正原则3.惩戒和教育相结合原则4.联合执法原则5.依据事实,尊重科学原则,一、安全法规的起源起源安全立法的目的:安全立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生产、经营人员的利益和法定权利,保障社会生产资料和国家及人民财富安全。,第三节安全生产法规的起源与发展,起源:18世纪工业革命后期,是工业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是工人运动高涨、推动和斗争的结果人类最早的职业安全健康立法:13世纪德国政府颁布的矿工保护法1802年英国府制定的最初工厂法保护学徒的身心健康法。世界范围的安全立法:1919年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制定的有关工时、妇女、儿童劳动保护的一系列国际公约。英国、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是职业安全健康立法最早和最为完善的国家。很多国家的职业安全立法一般在20世纪才开始起步,包括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1915年才正式实施工厂法,比英国晚了近百年。,二、世界范围内安全法规的发展,英国:于是在1802年,英国议会首先通过了一项限制纺织厂童工工作时间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随后于1833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厂法,该法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成为“工厂立法”时期的先驱。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立法最先是在州级进行的,1877年在马萨诸塞州颁布了美国的第一个厂检查法;。日本:1877年大阪府首先制定了制造厂管理规程,1897年日本政府应15个府、县的请求,草拟了职工法,后改名为工厂法,但因议会更迭,拖至1914才予通过并颁布。,英国于1974年10月1日、1975年1月1日、1975年4月1日分3批颁布了劳动安全卫生法的全部条款。虽然比美国、日本晚了几年,但是这一法规是当时最全面、最严谨的,称之为法中有法,措施有力,规定详细,成为不少国家借鉴的“蓝本”。,1970年12月29日由尼克松总统签署通过了全美统一的职业安全健康法,1972年6月8日颁布劳动安全卫生法,20世纪70年代以后是不断修订和修改已颁布的职业安全健康法的阶段,其实施方式有两种:1.如日本,每隔几年,将该法重新修订、颁布一次,日本的劳动安全卫生法于1975年、1977年、1980年、1983年、1985年、1988年重新修订、颁布过6次。2.如英、美,发布公告,通知对该法的哪一条款做了修改及修改的内容,而不再去重新修订法的全文,重新颁布。预计随着社会、经济、生产的不断发展,安全健康法定会有新的发展。,三、我国安全法规的发展第一阶段:初建时期(1949-1957年)第二阶段:调整时期(1958-1966年)第三阶段:动乱时期(1966-1978年)第四阶段:恢复发展时期(1978-1990年)第五阶段:逐步完善时期(1991年至今),1956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术规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即“三大规程”,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技术教育的决定、关于编制安全技术安全生产措施计划的通知、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等法规和规章,1963年我国进人国民经济三年恢复调整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先后发布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国营企业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等一系列安全法规、规章,四、安全法制建设的发展趋势:(1)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由专门化走向综合化,从分散逐步发展为体系。(2)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任务更突出预防性,更强调超前和本质安全化的特点。(3)职业安全健康立法的目标体系更趋明确。(4)职业安全健康立法的层次体系更为全面。(5)职业安全健康立法的功能体系更为合理。,第四节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概念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指调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同劳动者或生产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以及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安全保障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指我国保护劳动者、生产者和保障生产资料及财产安全的全部法律规范。狭义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以及保障生产安全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法律规范。,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特征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具有以下特点:(1)保护的对象是劳动者、生产经营人员、生产资料和国家财产;(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具有强制性的特征;(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因此,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既有政策性特点,又有科学技术性特点。,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本质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已初步形成一个以宪法为依据的,由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有关行政规章、技术标准所组成的综合体系。,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作用,法的作用是法律实现国家职能,对社会发生影响的体现。1)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提供法律保障;2)加强安全生产的法制化管理;3)指导和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促进企业安全生产;4)提高生产力,保证企业效益的实现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五、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形式,1.法律2.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3.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4.法定安全生产标准国家标准全国适用行业标准特定的安全生产领域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思考: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对同一安全生产事项的技术要求可不可以高于国家标准?,六、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构成1)宪法2)刑法3)安全生产基本法4)安全生产专项法5)安全生产相关法6)安全生产行政法规7)各部门发布的有关安全生产规章8)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9)安全生产标准10)国际公约11)其他要求其他要求指的是行业技术规范、与政府机构的协定、非法规性指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随后陆续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和国务院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