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跨文化适应,四、跨文化适应论,学习内容:,一、文化休克与相关概念二、跨文化适应理论三、重新回归适应四、影响跨文化适应有效性的因素,文化休克,奥布格(Oberg):美国著名的教育人类学家。认为Culturalshock是指:“在新的文化情境中,由于人们失去熟悉的交往符号和象征而导致的焦虑。”(1960年)也即:在到新文化环境初期,个体由于感受到与母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差、不适或失控感。,相关概念,1、文化断层(culturaldislocation):英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Taft于1977年提出。认为其具体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出现文化疲劳,由疲劳带来心理失调,召唤愤怒、失眠等;二是有失落感,因为与熟悉的文化环境脱节,在新环境中无法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三是被新文化环境中的人拒绝,在社会关系建立上不知所措,体验到挫折感;四是不能胜任新环境中的事务,自我评价降低。,2、变迁休克(transitionshock):Bennett于1977年提出。变迁休克是人类有机体对新的、变化的环境不能有效适应的状态。最初的学者都是从消极意义上看待文化休克,人们研究的出发点是怎样把它减少到最小,或者缩短经历的时间。,3、Adler关于文化休克的观点(1972、1987年):提出与奥布格等人相对的观点,他把文化休克置于更广阔的背景,文化休克被当作是一种深刻的学习体验,它会使个体提高自我意识、获得个人成长。,二、跨文化适应理论,以跨文化适应理论来说明。跨文化适应理论主要是从个体的角度研究在对异文化适应中的心理反应和变化过程。其中包括个人的文化态度、思维方式、信念、动机、民族归属意识、文化摩擦、人际关系、文化调整、文化交流能力等诸多因素。,(一)奥布格(Oberg)的四阶段说,蜜月期敌意期恢复期适应期(如:年、星期一工作综合症),(二)U型曲线适应模型(Deutsch于1963年提出,Lysgaard于1955年提出):当个体在新进入陌生文化时,带着新奇与热情,处于起点较高处,随后为失落与失望期,处于低谷,最后逐渐恢复,处于高点。,噶勒浩恩根据对留学生的异文化适应过程,总结并提出了跨文化适应曲线,简称w曲线。这种跨文化适应曲线反映了多数人在接触异文化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基本样式。以青少年到国外留学的文化体验为例,该曲线共分为7个阶段:密月期所见所闻都感到十分新鲜,觉得周围的人也很亲切;斗争期面对日常生活及工作上的种种困难出现无力感,常常在斗争与脱逃两者之间徘徊;纠葛期困难和问题无法顺利解决,而使情况更加恶化;适应期逐渐适应当地社会和日常生活;再纠葛期自以为对异文化已经了解,但对复杂的问题仍不能明确地把握;归国前期喜悦地期待着归国,精神振奋,有恋恋不舍之情;归国后的冲击与所期待相反,在生活及与人接触当中,有疏远之感,必须进行文化的再适应。,(三)W型曲线模型(Gullahorn于1963年提出,Trifonovitch于1955年提出),在“U”型曲线之外把重新回归的适应也包含其中,更加全面地描述了随着时间变化,旅居者对新文化环境的满意度和态度。,旅居满意度,高,中,低,开始,A,B,E,F,D,C,旅居时间,E,A,E,B,A,E,F,D,C,B,A,E,开始,F,D,C,B,A,E,低,开始,F,D,C,B,A,E,中,低,开始,F,D,C,B,A,E,高,中,低,开始,F,D,C,B,A,E,(四)心理学家博瑞四类型说其根据对本民族的归属意识和对主流民族的态度,在跨文化适应方面将人们划分为四种类型:文化迁移型。否定对本民族的归属意识,与主流民族保持积极的关系;拒绝型。具有强烈的本民族归属意识,对主流民族集团采取消极态度;平衡型。在持有本民族归属意识的同时,与主流民族也保持积极的关系;文化放弃型。对本民族的归属意识和与主流民族的交往上均采取拒绝态度。,(五)心理学家阿德勒跨文化适应五阶段说则根据对异文化适应的心理过程,提出了五阶段说:接触。接触异文化后,对该文化中的某些新的特征产生好奇和兴奋;崩溃。新鲜感消失,并出现隔阂、迷惑、混乱、乏力感;摸索。开始尝试建立新的文化观;自律。对两种文化的异同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并从迷惑中逐渐走出来;确立。个体对两种文化的理解赋予新意,使自己更加丰满和成熟。,(六)阿特津森跨文化适应五阶段说其侧重研究在主流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偏见和歧视的环境下少数民族的异文化适应心理。提出了跨文化适应五阶段说:对异文化采取积极适应的态度;因两种文化在价值观、信仰等方面的差异,陷入混乱、动摇和苦恼当中;在民族自尊心的驱使下,对异文化产生抵抗并强调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之点;在民族自尊、民族忠诚与理性之间寻找平衡点;协调两种文化,能恰当地处理情感与理智的关系,对问题采取更灵活的态度。,三、重新回归适应(案例分析),(一)概念(二)原因(三)策略,(一)概念,Reentryadaptation:是指旅居者重新回国后在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心理与行为各方面的调整和适应。,(二)原因,1、跨文化适应改变了个体。2、所在地区发生了变化。3、回归者对回归休克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三)策略,1、帮助回归者重新定位自己。2、进行回归适应的培训。3、为回归者提供机会。,补充资料:奥格布文化模式理论(Culturalmodeltheory)美国教育人类学家该理论是修正了他以前提出的阶层化社会理论后提出的一种综合性理论模式。他试图从传统文化、族群历史经验、族群生存策略以及族群关系的多重角度,寻找解释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高低的原因。(以教育为例来说明其模式),奥格布的文化模式理论框架包括两种少数民族族群分类与五个层面分析。两种少数民族族群分类是:“自愿移民少数民族”(Voluntaryimmigrantminority),)与“非自愿移民少数民族(Involuntaryimmigrantminority)。五个层面分析包括:1参照架构(frameofreference);2族群理论(folktheory);3生存策略(survivalstrategy);4社会认同(socialidentity);5与主流族群的关系。,“自愿移民少数民族”与“非自愿移民少数民族”文化模式比较,理论观点:文化模式理论从人类学的文化相对论立场出发,认为任何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它的价值,彼此无优劣或先进与落后之分。它客观存在,指导行为并解释现象。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各种文化应并存不悖。在教育领域,无论是多数民族或是少数民族,都运用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去解释教学活动中的内容、情境与族群成员的学习行为。由于文化模式异同,不同族群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呈现积极与消极之分,学习结果也因此会呈现优与劣之分。传统理论之所以失败,关键就在于没能抓住少数民族文化模式及其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他认为传统的归因理论有四种缺陷(以教育为例)1研究者以主流族群的观点去研究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漠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的意义,其结论往往扭曲真象。2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无毒消杀培训内容课件
- 生产安全单位安全培训课件
- 农业碳汇项目碳排放监测与减排效果评估报告
- 理财课程解读课件
- 改造工程标段划分方案(3篇)
- 饭堂净水工程方案(3篇)
- 顶管工程测量方案(3篇)
- 安全文明施工内容培训课件
- 猫郑振铎课件简介
- 分包工程接口方案(3篇)
- 低应变检测(RSM-PRT)课件
- 玉米脱粒机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
- 招标采购业务培训课件
- 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基于电子时钟的设计报告参考模板样本
- 急诊科建设与设备配置标准
- 小学武术社团教学计划
- 急性胃肠炎诊疗规范
-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完整版内容
- 《解密分层教学》读书心得体会(读书心得体会30篇)
-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课件
- 化学检验员职业生涯规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