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隐患_第1页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隐患_第2页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隐患_第3页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隐患_第4页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隐患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隐患摘要: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对于改善食品质量、档次和色香味,对于食品原料乃至成品的保质保鲜,对于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对于食品加工工艺的顺利进行以及新产品的开发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成为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然而食品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由于一些不法商家的滥用,食品添加剂带来安全隐患不容小视。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 滥用 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创新,食品的种类日益丰富。在食品加工业过程中,食品添加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不会有琳琅满目的现代食品。 然而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视的,曾经发生过的“苏丹红一号事件”、“吊白块事件”与“瘦肉精事件”等,都让我们不得不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隐患进行反思。2009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的定义的食品添加剂,是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的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同时明确,“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添加物”也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食品添加剂有三方面的重要的作用:1、它能够改善食品的品质,提高食品的质量和保藏性,满足人们对食品风味、色泽、口感的要求;2、它能够使食品加工和制造工艺更合理、更卫生、更便捷,有利于食品工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规范化;3、它能够使食品工业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在极大地提升食品品质和档次的同时,增加其附加值,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常用的添加剂包括:为改善品质而加入的色素、香料、漂白剂、增味剂、甜味剂、疏松剂等,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而加入的抗氧化剂和防腐剂,为便于加工而加入的稳定剂、乳化剂、消泡剂等,为增加食品营养价值而加入的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强化剂。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22类:(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聚剂(7)涣散剂(8)增密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化剂(13)质量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同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了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四种情况,并对使用提出了六项具体要求。四种情况可使用添加剂:1、保持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2、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成分,3、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4、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添加剂使用六项要求:1、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2、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3、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4、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5、在达到预期效果时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6、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 目前市场上不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几乎没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食品添加剂,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然而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以至于食品添加剂给人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目前由于食品添加剂儿辈判定不合格的产品基本有两种情况:一时故意添加的,切食品添加剂含量很高;二是一些产品中检测出了微量的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1、漂白剂:漂白剂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甚广,种类有氧化漂白及还原漂白两类,如双氧水、亚硫酸盐类等。目前有些行业黑幕披露,有些厂用病死母猪肉做肉松,为改变肉制品的色泽,就加入大量双氧水使死猪肉变色;有些在制造椰果时,加入大量双氧水,使椰果晶莹透亮;有些用氧化漂白剂掩盖肉类、海产的腐败变质外观;将含甲醛成分的致癌的工业用品“吊白块”添加到米粉、腐竹等食物中去。2、着色剂:着色剂是使食品着色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通常包括食用合成色素和食用天然色素两大类,有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诱惑红、柠檬黄、日落黄等。常见危害有:(1)滥用柠檬黄等加工情人梅;(2)水果罐头中超量使用日落黄,使其看上去颜色鲜艳,不退色;(3)以名为加丽素红的一种色素类饲料添加剂喂鸡,使其产出颜色偏红的鸡蛋。3、防腐剂:狭义防腐剂主要指山梨酸、苯甲酸等直接加入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广义的防腐剂还包括那些通常认为是调料而具有防腐作用的物质,如食盐、醋等。常见危害:(1)一些食品企业出于成本考虑,选用成本较低的防腐剂。以山梨酸和苯甲酸为例,前者对人体更加安全。但前者的成本是后者的两三倍,不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选择并超量使用苯甲酸。(2)使用甲醛和福尔马林等非食品级的工业原料,来强行杀菌。某些腐竹、米面制品曾被揭发存在这种严重违法行为。4、香精香料:能使食品增香的物质,如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微胶囊粉末香精和拌和型粉末香精;按香型分为:奶类香精、甜橙香精、香芋香精等。常见危害:相当一部分企业私自生产、经销、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食品香精,或使用低质、违规原料,以牟取暴利。5、甜味剂: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有蔗糖、葡萄糖、果糖、果葡糖浆、糖精钠等。常见危害:成本较低的糖精钠使用有一定上限。由于其甜度相当于蔗糖的650倍,价格却低廉的多。因此过量使用糖精钠的现象很常见,特别是在某些劣质饮料、蜜饯和果脯中。根据我国印发的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其中列举了十类食品中可能滥用添加剂的情况。序号食品类别可能易滥用的添加剂品种或行为检测方法1渍菜(泡菜等)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等) 超量或超范围(诱惑红、日落黄等)使用。GB/T 5009.35-2003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141-2003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2水果冻、蛋白冻类着色剂、防腐剂的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酸度调节剂(己二酸等)的超量使用。3腌菜着色剂 、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超量或超范围使用。4面点、月饼馅中乳化剂的超量使用(蔗糖脂肪酸酯等),或超范围使用(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防腐剂,违规使用着色剂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甜味剂5面条、饺子皮面粉处理剂超量6糕点使用膨松剂过量(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超量使用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超量使用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GB/T 5009.182-2003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7馒头违法使用漂白剂硫磺熏蒸8油条使用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过量,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9肉制品和卤制熟食使用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易出现超过使用量和成品中的残留量超过标准问题GB/T 5009.33-2003食品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测定10小麦粉违规使用二氧化钛、超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硫酸铝钾除了食品添加剂的滥用会造成一定危害,一些非食品添加剂更是会给人体带来极大危害。九部委联合公布的“17种非法添加的非食品类添加物”,如吊白块(面粉、粉丝增白防腐)、苏丹红(辣椒粉着色)、蛋白精(即三聚氰胺,乳及乳制品虚高蛋白含量)、美术绿(即铅铬绿,茶叶着色)、工业硫磺(蜜饯、银耳防腐增白)、罂粟壳(火锅)等,加入到食品中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如下:序号名称主要成分可能添加的主要食品类别可能的主要作用检测方法1吊白块次硫酸钠甲醛腐竹、粉丝、面粉、竹笋增白、保鲜、增加口感、防腐GB/T 21126-2007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卫生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方法的通知(卫监发2001159号)附件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2苏丹红苏丹红I辣椒粉着色GB/T 19681-2005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3王金黄、块黄碱性橙II腐皮着色4蛋白精、三聚氰胺乳及乳制品虚高蛋白含量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5硼酸与硼砂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增筋6硫氰酸钠乳及乳制品保鲜7玫瑰红B罗丹明B调味品着色8美术绿铅铬绿茶叶着色9碱性嫩黄豆制品着色10酸性橙卤制熟食着色11工业用甲醛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改善外观和质地SC/T 3025-2006 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12工业用火碱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改善外观和质地13一氧化碳水产品改善色泽14硫化钠味精15工业硫磺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漂白、防腐16工业染料小米、玉米粉、熟肉制品等着色17罂粟壳火锅食品添加剂虽然存在上述诸多问题,但它却是食品生产中必不可缺的物质,且对推动食品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规范,以及监管部门的力度加强,食品添加剂会在以后的发展中越来越呈现规范化。然而作为消费者,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人们在选择食品时,应当注意挑选优质、信誉较好的生产厂家的产品,因为这些产品能够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管理规定。而那些质量低劣的地下作坊,生产出相当一部分产品则属于滥用或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人体若长期大量摄入这些成分则有害无益。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适合食用防腐剂、添加剂较多的食品,因此这些病人最好不要过多食用(或饮用)方便面、火腿肠、罐头、饮料等此类速食产品,以避免积蓄作用带来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郝利平.食品添加剂.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08内斯特尔、程池、黄宇彤.食品安全:令人震惊的食品行业真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01罗东军,张中胜. 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J. 山东省荷泽市牡丹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山东省荷泽市牡丹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2005-11.彭珊珊. 食品添加剂知多少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系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6-1 卢建华,武兰英. 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8-05孟紫强.生活方式与健康.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9-06周勍.民以何食为天: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01关于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