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元教学建议.doc_第1页
各单元教学建议.doc_第2页
各单元教学建议.doc_第3页
各单元教学建议.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月8日教研活动各单元教学建议第一单元抓住重点语段,阅读想象画面,感受作者描绘的大自然的神奇景象。培养学生读文章想画面的能力。(头脑中的画面从哪里来,从语言文字中来。头脑中的画面未必一致,只是大体相当) 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感受作者语言文字使用的准确。 初步指导学生学习收集资料。观 潮1、学习生字词语,抓住重点词语初步理解意思: 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 沸腾 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 浩浩荡荡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有选择地解意、朗读,培养语感,为结合课文学习打下基础。 借助词语,划分段落,理清条理。2、潮来前的学习以读带讲,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该怎样读? 反馈朗读时,抓住“横卧”“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进行指导。3、潮来时重点阅读第三四段(1)体会潮来时江面变化 声音 潮涌(2)抓住重点语言,通过词语对比等方法体会壮观景象(3)采用适当的朗读方法,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想成画面4、潮来后部分,以读代讲 再次抓住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指导朗读5、谈谈为什么称为“天下奇观”。6、引入古今诗人对钱江潮的赞美,7、交流资料。指导资料获得的途径、资料的类别、资料的内容、资料的筛选与使用、资料的保存雅鲁藏布大峡谷1、自主阅读,认读生字,2、重点学习2-4自然段,边阅读边想象神奇的景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画面中有什么,什么样?整体感受,练习朗读,读出你的感受。3、补充资料体会神奇景象鸟的天堂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2、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作者几次到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一样3、抓住重点语句想象画面 第一次 重点学习写树的部分 第二次 重点学习写鸟的部分 两部分都展现了勃勃的生命力4、反馈语言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5、抓住语言进行交流,体会作者的生动描绘,加强朗读的指导。如: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一段)由静寂到热闹的变化。 火烧云1、课前引导学生观察云朵的形状、颜色变化,为认识火烧云,学习课文提供基础。2、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围绕火烧云写了哪些内容。3、谈谈读文后的体会,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重点段落,体会火烧云的特点4、读写结合,展开想象仿写云朵变化第二单元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各个部分写了什么内容)2、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学习观察方法(观察要认真、细致;观察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提高自己的观察事物的能力。3、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在认真观察基础上的生动描写。古诗二首 题西林壁1、课前收集描写山的诗句2、读题解题 介绍庐山的情况(图片 文字 简单直观) 西林寺在哪儿 题是什么意思?3、读通读顺,读出节奏4、理解“不同”苏轼身在何处,观赏庐山风景的?是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理解“横看”“侧”“远近高低”苏轼身在山前、山侧、身在远方、近处、高山、低谷,身处不同位置,所见庐山景色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处处值得欣赏。理解伴随朗读。或教师引读。5、理解“不识” 苏轼眼中的的庐山千姿百态,不论在哪里看庐山,都没有离开庐山,为什么还说“不识”。 理解因“不同”而“不识”,所以由衷感叹“只缘身在此山中”6、全诗朗读。7、诗意拓展哲理8、拓展阅读写庐山的诗歌第三单元 1、阅读童话故事,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2、阅读童话故事,了解童话的特点(想象、神奇、情趣、道理)3、开展和童话有关的综合性学习。去年的树1、鸟叫声入手,引导进入文本阅读。2、自主阅读,自学生字。3、整体感知,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4、抓住重点段落层层引导,进入故事的情境。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教师引读,创设情境,深入理解 歌词补白,练笔表达中加深理解5、以读代讲,自然过渡6、口语交际,领悟道理第四单元1、阅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2、通过抓住重点语言,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和蕴含的情感(利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3、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白鹅1、图片导入,谈谈对鹅的印象,指导学生说几句话。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眼中的白鹅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白鹅的这个特点?3、参与板书设计,理清文章的层次 高傲 叫声 步态 吃相4、以读代讲,适度想象,体会叫声、步态中看出高傲5、抓住“三眼一板”,联系上下文体会高傲层次:一样不少 顺序不乱 不怕麻烦6、抓住结尾句体会作者的情感7、回顾全文体会写法第五单元1、阅读描写景物的文章,了解景物的特点,想象文章描写的情境2、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认识作比较的表达方法3、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17 长城1、借助图片或其他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复习词语,分类理解,整合课文内容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高大坚固 垛子 瞭望口 射口 屯兵 堡垒 智慧 气魄雄伟 奇迹3、围绕“奇迹”展开教学 从“所见”“所想”两给层次体会(1)围绕“为什们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抓住重点语句学习,体会气势,指导朗读(2)围绕修建长城的艰辛,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体会奇迹4、重点语言的理解注意方法(1)远看长城,借助地图等资料理解(2)“城墙顶上” 删掉词语等方法体会作比较的表达方法“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多少才”读写结合练习。5、借助外国领导人等对长城的评价,体会“奇迹”第六单元1、学习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纯洁的友情,和相互关爱的真情2、继续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体会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1、课题导入,理解“海峡”,质疑“生命桥”2、复习词语,由词入文,体会表达效果 凋零 含苞 绽放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3、自主学习,抓住最令人感动的地方交流、指导朗读青年人:地震中,家人情况不清楚,但坚持为大陆同胞捐献骨髓重点交流写李博士的内容: 取出骨髓 护送骨髓 移植骨髓4、资料引入,了解李政道为建立骨髓库付出的辛劳,理解生命桥的含义5、展开想象写话第七单元1、阅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人格魅力2、阅读中能够提出不懂的问题,并通过阅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课外资料等多种方法深入学习课文,解决问题。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板书课题 理解“崛起”的本义,再结合课题理解引申义为什么周恩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从哪些地方可以读懂“中华不振”,标画后把感受特别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反馈中理解“租借”的意思(1)教师介绍“租借”(2)抓住语言理解“租借” “闯进”,体会到租界看守严密不许中国人进 “和别处大不相同”,租界内外是一个国土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触目惊心的一幕,体会租借实质: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3)表达训练在外国租界里,中国人不敢 ,只能 。(4)指导朗读 妇女与洋人的对比读体会租界是洋人的地盘 读出巡警的表现体会巡警只维护洋人的权益 读出围观人的敢怒不敢言体会租界里中国人没有发言权4、从租界回来以后,周恩来常常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想些什么呢?请你把这些想法写下来!5、这篇课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今天我们中国国力强大,人民富足,我们是否还要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思考交流反馈。第八单元1、阅读科普类的课文,体会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生活变化2、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能力。29 呼风唤雨的的世纪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文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 世纪。2、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请学生自主学习课文2-4自然段,交流讨论。3、反馈中,注意抓住重点语句,落实语言训练(1)举例或结合语境,理解“发明”和“发现”的意思(2)第四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20世纪人类伟大的科学成就;联系实际,补充内容,体会成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